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课件-(共34张)_第1页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课件-(共34张)_第2页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课件-(共34张)_第3页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课件-(共34张)_第4页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课件-(共34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目标:1、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心脏的结构特点及生理功能。3、血液的组成,血浆的主要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4、血液循环的途径及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转换能力目标: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目标:培养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教学目标:第一页第二页,共34页。血浆(淡黄色)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深红色)血细胞(白色)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如果不加抗凝剂呢?血清血块血红蛋白氧高与氧结合氧低与氧分离动脉血静脉血难点释疑第二页第三页,共34页。目标一:血液成分,三种血细胞1、在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上层淡黄色的是(),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下面暗红色的是()。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血细胞英文缩写结构特点正常值主要功能有关疾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列表比较血浆血小板和白细胞红细胞血细胞废物

RBC无核最多运输氧贫血WBC有核最少防御保护炎症PLT无核较多止血凝血

血友病第三页第四页,共34页。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第四页第五页,共34页。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认识血涂片血浆第五页第六页,共34页。连一连WBC多RBC少Hb少PLT少VC少贫血发炎流脓血友病白血病坏血病第六页第七页,共34页。知识小擂台根据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回答问题:数量最多的是

,男女数量差异最大的是

,能携带氧的是

,人体被细菌感染时数量显著增多的是

,能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能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

,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是

,人在缺氧时数量明显增多的是

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过多,机体易形成血栓。

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红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小板第七页第八页,共34页。目标二: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动脉(定义、特点、血流速度)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静脉(定义、特点、血流速度)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第八页第九页,共34页。人体的三种血管第九页第十页,共34页。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这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特点:1、数量大,分布广;2、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3、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4、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第十页第十一页,共34页。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怎样判断动脉端和静脉端?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红细胞单行通过。动脉血静脉血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34页。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34页。想一想动脉一定流动脉血吗肺静脉流动脉血肺动脉流静脉血静脉一定流静脉血吗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34页。现象处理方法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34页。现象处理方法动脉出血鲜红色喷涌而出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暗红色缓慢流出远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红色少量渗出消毒后包扎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34页。测一测1.血液是组织。心脏和血管构成了系统。2.寿命最短的细胞是,分布最广的血管是3.贫血患者应补充和。血栓是

凝集形成的。4.能穿过毛细血管壁的血细胞是。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5.高原地区的人们血液中含量较高,血液运输的能力强。,血液循环单行白细胞毛细血管。铁蛋白质。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

氧结締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34页。8.运输二氧化碳的成分是(多)和(少)。6.有瓣膜的血管是。手背上的青筋是。7.输液针刺的血管是。血压最高的血管是

。9.最大的血细胞是。最多的血细胞是。10.血液流过部毛细血管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流过周围毛细血管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静脉静脉静脉动脉血浆

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肺组织细胞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34页。上房下室,左右倒置。房连静,室连动。规律要求1、识记心脏四腔的名称及所连血管的名称。2、说出瓣膜的名称、位置、作用。3、说出血流方向识图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34页。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2、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厚心脏的另一个特点心房和心室是左右不相通,上下相通。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34页。房室瓣房室瓣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防止血液倒流。动脉瓣动脉瓣只能使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34页。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动脉瓣();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动脉瓣();心房心室都舒张时,房室瓣()。动脉瓣();开放关闭关闭开放开放关闭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34页。目标三:说出两条循环途径及血液变化观察、阅读与思考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么部位?2、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什么结构取得联系?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各在哪里?4、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34页。血液循环的途径:(动脉血变为静脉血)(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组织细胞体循环:左心室

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肺泡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氧、营养物质二氧化碳、废物氧气二氧化碳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34页。目标四说出常用的四种血型、输血原则、血量和输血的有关常识1、四种常见的血型分别是哪四种?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说出四种血型间的输血关系。3、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多少?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多少会危及生命?4、每次可以献血多少毫升?A型、B型、AB型、O型同型输血AB型是万能受血者,O型是万能输血者7-8℅1200-1500毫升200-300毫升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34页。

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34页。等你成年后,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谈一谈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能提高造血器官的功能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34页。一、选择题1.[2006.四川中考]下面有关对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脉就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的血管

B.动脉血就是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C.静脉就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D.静脉血就是含氧和养料少的血液练兵场2、四个同学讨论血液循环的问题,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他们说得正确的是(

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C.血液循环有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即体循环和肺循环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场所在毛细血管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34页。3.[盐城中考]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B.若b表示肾小球,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组织处毛细血管,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若b表示心脏的左侧,a和c的名称及所流血液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若b为心脏的右侧呢?练兵场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34页。6、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只能是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D、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7、四个同学讨论血液循环的问题,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他们说得正确的是(

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C.血液循环有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即体循环和肺循环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场所在毛细血管你很棒wonengxing我能行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34页。理解应用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5所指是,内流

血。图中7所指的是

,内流

血。(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经叫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4)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

,它是

循环的起点.(5)给病人点滴葡萄糖和氧,氧气由运输,二者结合的部位是,分离的部位是。葡萄糖主要是为人体提供能量。肺动脉静脉主动脉动脉肺循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4左心室体血红蛋白肺泡处毛细血管网组织处毛细血管网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34页。(6)若某人患了急性肠炎,上臂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7)含CO2最多的血管是[

]

。(8)在①肺泡、②动脉血、③组织细胞、④静脉血中二氧化碳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