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_第1页
白藜芦醇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_第2页
白藜芦醇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_第3页
白藜芦醇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藜芦醇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近年来,植物提取物的肿瘤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保护肝脏、免疫调节等,随后又发现其具有很强的抗肿瘤功效,且对正常的人体细胞无损伤,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天然化学防癌剂之一。但白藜芦醇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分解,制约了其广泛应用。纳米乳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对易氧化、水解的药物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提高药效和生物利用度。本试验将白藜芦醇制成一种O/W型纳米乳,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旨在开发一种使白藜芦醇物理性质更加稳定、疗效更显著的新剂型。1材料和方法1.1丙酯ipp白藜芦醇购自陕西飞达科技有限公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德国BASF公司);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肉豆蔻酸异丙酯(IPM)、棕榈酸异丙酯(IPP)购自杭州高绮香精公司;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二醇、1,3-丁二醇(均为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亚甲基蓝和苏丹红等均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蒸馏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实验室自制。BS224S电子天平(德国Satorius公司);TGL-16B型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星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EM-123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Nicomp388/ZetaPALS激光粒度测定仪(ParticleSizingSystem,USA)。1.2方法1.2.1油包水型纳米乳的制备以RH-40、EL-4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丙二醇、1,3-丁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IPM、IPP、乙酸乙酯为油相,按9∶1~1∶9的比例改变表面活性剂和油的比例,配制9种混合液,再向9种混合液中加入含有白藜芦醇的助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边加蒸馏水边搅拌,此时为油包水型纳米乳,随着蒸馏水量的增加,体系突然变黏稠,此时体系出现液晶态,继续滴加蒸馏水,当体系变稀时,此时产生的即是稳定的无色透明纳米乳,形成纳米乳后可用蒸馏水无限稀释。1.2.2纳米乳中两种染色剂的扩散速度通过染色法鉴定该纳米乳的类型。将水溶性的亚甲基蓝和油溶性的苏丹红溶液分别滴加到纳米乳中,观察两种染色剂在纳米乳中的扩散速度。如果亚甲基蓝的扩散速度快,则纳米乳为水包油(O/W)型;如果苏丹红的扩散速度快,则为油包水(W/O)型;两者扩散速度相同则为双连续型。1.2.3磷集中物电镜观察取适量白藜芦醇纳米乳样品,用蒸馏水稀释10倍后,将铜网浸入其中,数分钟后,取出,经20g/L的磷钨酸染色后,自然晾干,电镜观察。1.2.4白俄罗斯醇纳米乳液的粒度分析取白藜芦醇纳米乳20mL,用蒸馏水稀释5倍,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1.2.5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白藜芦醇(含量>98%)对照品5.0mg,置5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吸取此溶液0.2mL、0.4mL、0.6mL、0.8mL、1.0mL、1.2mL于10mL容量瓶中,加乙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乙酸乙酯为空白,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各自溶液在306nm波长的吸收值,以A对浓度C作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取1.0g样品于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306nm处测样品液的吸光度(A0)。取1.0g空白纳米乳于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摇匀,306nm处测样品液的吸光度(A1),计算△A=A0-A1。1.2.6纳米乳外观测定热稳定性试验取纳米乳适量,于相对湿度75%、温度分别为-4℃、25℃、40℃、60℃条件下保存,分别于5、10d后取样考察。取纳米乳适量于离心试管中,15000r·min-1离心20min,观察其外观。恒温加速试验分别取白藜芦醇纳米乳适量、白藜芦醇原料药(乙酸乙酯溶解),于相对湿度在75%、温度分别为70℃条件下每隔2h取样(n=5),测其含量。2结果与分析2.1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对纳米乳的形成结果显示,以RH-4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IPM为油相所制备的纳米乳外观透明、黏度小,性质最稳定。表面活性剂与油的比例为9∶1、8∶2,助表面活性剂与油的比例为2∶1、1∶1和1∶2时均能形成纳米乳。其中表面活性剂与油的比例为9∶1、助表面活性剂与油的比例为2∶1时,制备的纳米乳粒径最小、性质最稳定,白藜芦醇量最高,故选用此配方。2.2白俄罗斯醇纳米乳的鉴定亚甲基蓝在纳米乳中的扩散速度明显快于苏丹红,表明所制备的纳米乳为水包油(O/W)型。2.3通过白俄罗斯醇纳米乳的形态观察白藜芦醇纳米乳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见图1。2.4材料5nm白藜芦醇纳米乳平均粒径为16.5±1.5nm。粒度分析表明>10nm粒子占98%,>20nm占30%,粒度分布在10~20nm占70%(图2)。2.5白垩系黄农民回收率测定结果`图3表明,白藜芦醇浓度C与其吸光度A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1332C+0.0413(n=5),r=0.9990,测得白藜芦醇的浓度为6.184±0.110mg/mL,平均回收率为95.8%。2.6纳米乳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纳米乳在低温、高温、离心条件下均未见分层现象,仍为无色、透明、稳定、均一的体系,说明制备的纳米乳性质稳定。从图4可看出,白藜芦醇原料药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随时间下降的速度明显比白藜芦醇纳米乳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下降的快,表明纳米乳基质对白藜芦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3讨论3.1助表面活性剂的选用根据纳米乳的形成机理,当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与油所需的HLB值相等或接近时,容易形成物化性质非常稳定的纳米乳。本研究根据此原理选用毒性相对较小,不易受电解质、无机盐类及酸碱的影响且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用RH-40制备的纳米乳中白藜芦醇的性质比EL-40中的更加稳定,故选用RH-40。助表面活性剂是用来调节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使表面活性剂与油更容易形成纳米乳。本试验不仅用助表面活性剂来调节HLB值,而且是白藜芦醇很好的溶剂,使用无水乙醇作表面活性剂比使用丙二醇、1,3-丁二醇使用量小,故选用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的气味比较强烈,所以选用IPM作油相。3.2稳定性增强试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的纳米乳,温度的改变会影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水化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水化度降低,亲水性下降,纳米乳从水包油型向油包水型转化,表面活性剂从体系中析出,纳米乳表现出分层或者浑浊现象。本试验制备的复方纳米乳在60℃时还能保持稳定,是因为本试验加了助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它能够调节RH-40的HLB值,使RH-40亲水性增加,纳米乳稳定性增强。白藜芦醇又称芪三酚,化学名称为3,4′,5-三羟基二苯乙烯,它是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70~80℃下加热30min,有部分分解。本试验制备的纳米乳基质能够使药物物理性质更加稳定,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药物溶于分散相(油相),避免了与连续相(水相)的接触,从而减少水中所含的氧气对药物的氧化,对药物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分散在水中的白藜芦醇,在70℃下放置30min,上清液就已变黄,药物被氧化,药物含量明显降低。4透射电镜及粒度分析以RH-4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IPM为油相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