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学文献(4篇)_第1页
2023年教学文献(4篇)_第2页
2023年教学文献(4篇)_第3页
2023年教学文献(4篇)_第4页
2023年教学文献(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教学文献(4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论文文献篇一

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庄文中著:《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佐藤正夫著《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陈玉琨等著《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黄书光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易连云著《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廖哲勋主编《课程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

田瑞云著《语文教育行为论》青岛海洋大学2023年版。

曹明海著《语文教育聪慧论》青岛海洋大学2023年版。

潘庆玉著《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2023年版。

备课笔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文个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语言大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教学争鸣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课堂教学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彭华生著《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周庆元著《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佟士凡著《语文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倪文锦著《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田若等著《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韩雪屏著《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董菊初著《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王尚文著《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维鼎著《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韩雪屏著《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余昱著《走向学校语文》广东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教学论文文献篇二

幼儿教育也越来越被社会和教育机构所认可,幼儿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幼儿教育实际,对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做下面一些论述。

情商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世能力,高的情商可以让智力平平的幼儿创造出不平凡事业,低的情商却可以使人变得平庸。幼儿的性格基本是在幼儿园时期初步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态度、家庭环境,幼儿的启蒙教育等等,在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幼儿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幼儿的每一个习惯,在养成以前的教育都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对幼儿的初期教育要坚持原则,不能迁就幼儿,有利于性格成长的就要让幼儿长期坚持,不良的习惯一有迹象就要坚决制止,逐渐地幼儿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意志行为比较差,随意性强,没有明确的目标,往往是个人兴趣或愿望的需要。因此,要培养幼儿有一定的自制力,做事情先有目标,然后努力实现,并能为实现目标,战胜幼儿控制意志差的良好品质。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在一致的模式下不断的重复从而形成了模式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发性,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发过来影响人的活动,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研究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是人的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进行纵容,让孩子在饮食方面养成挑食的坏习惯,有的家长生怕孩子饿着,经常是在孩子后面追着喂,小孩子一般都是喜欢吃的冒死吃,不喜欢的一口不吃,家长为了迎合孩子,每天都做孩子爱吃的饭菜,使孩子养成了偏食的坏习惯,同时,也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食材搭配才能让孩子健康开心地成长。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家长也应当在这一关键期多了解孩子的心里特点,给予孩子各方面足够的关爱。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生活、学生过程中多陪伴孩子,及时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勉励和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规范,帮助孩子形式良好的习惯。

责任是每个人都应当具有的素质,也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所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这个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在幼儿教育中,老教师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老师应当以幼儿好朋友的角色,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正确引导幼儿热爱学习和生活,与其他小朋友和谐共处,擅长共享,让幼儿在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责任心,对自己、家人和小朋友有明确的责任感。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要适当的锻炼幼儿的承受能力。给予幼儿适合这个年龄段承受的机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适合幼儿的作业,例如让幼儿给别的小朋友分发玩具,共享自己的玩具用品,等等,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进行合作表演,大家一起做游戏等集体的活动,在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让幼儿在享受其他小朋友的开心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东西和开心一起与大家共享,逐渐地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教师要在学习生活中,让幼儿有主人翁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的集体观念,要让幼儿有参与和担当的精神,共享大家一起活动的开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到自己的行为能让大家开心,孩子的信心就备受鼓舞,产生猛烈的荣誉和使命感。

目前,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不生病就是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够重视,甚至是漠不关心,这种传统的观念是片面的,这样往往会忽视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全面抓起,给家长普及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方法,在培养孩子生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孩子心理的发展,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幼儿要有积极的心态。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首先老师要保证孩子的生理健康,这个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让幼儿养成放前边后勤洗手,不挑食偏食,正确的锻炼身体,劳逸结合等等,使幼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大力培养是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开发幼儿的智力,丰富幼儿的感情,让孩子们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也应当全面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沟通和交流,把握幼儿内心的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勉励和引导孩子能够独立和自主的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任务,让幼儿的天赋得到充分的表现,加强幼儿的自信心,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数学规律思维能力,教师在让幼儿把握基本的数字以后,可以通过数字,玩具或是食物的数量,适合的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让幼儿通过基本的操作明白加减的初步规则,初步培养幼儿的思维意识,感知数学的规律性。这个阶段的幼儿基本靠感知和操作来学生,在幼儿初步有了思维意识以后,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變换物品和数量,或是几种物品混合操作,让幼儿在脑海对数字的加减有初步的人生,教师在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勉励幼儿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规律思维能力。

教学论文文献篇三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1、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6、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8、杨章宏.教育试验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0、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21、李伟胜.试验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22、陈瑶.课堂观测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24、白芸.质的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

25、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1

27、王策三.教学试验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8、李晶.社会调查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30、江洪春.中小学教育论文写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31、欧阳周.实用学术论文写作.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教学论文文献篇四

模式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模式能力是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模式只是儿童数学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未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教师对模式的内涵,模式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模式能力对儿童整体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等等相关方面都缺乏充分的认识。有相关研究发现,教师大多很满意他们自己对模式过程的理解,然而,通过对这些教师上课状况的观测说明,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模式的内涵,这种理解上的不完全限制了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幼儿的模式学习大多是在不断追求难度上的提升。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幼儿不停地进行模式排列题的练习。然而,这种单纯练习式的模式学习很简单蜕变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幼儿能够完成多因素模式排列,但无法将模式知识迁移运用到生活当中。本文将对模式的特点、模式发展的特点、模式学习的本质以及如何开展模式教学进行阐述,以期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1、认识模式

模式是指有规则性的图案、花招、声音或事件等的重复出现,也可以是浮现于感官的一个重复性刺激。模式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本质、稳定、反复出现的关系。模式有两个根本特点:重复性和可预计性。多种元素按规律循环排列,只要符合这一原则,都可以称之为模式。模式在生活中四处可见,“红—绿—黄〞交通灯的循环转换,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服装的图案设计,乐曲的创作,建筑的装饰四处都透着模式的思维。小小的模式隐蔽着大大的道理,模式透出了生活之美,世界之秩序。对于教师来说,必需了解模式与生活的关系,必需了解模式的抽象认识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

2、认识模式发展的特点

(1)儿童模式认知的发生和初步发展起始于儿童早期;

(2)儿童模式认知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3)模式与序列发展同步,但又比序列繁杂。

(1)儿童早期模式认知能力发展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2)儿童模式复制能力在3.5—4.5岁之间发展较为迅速,模式扩展能在4—5岁之间发展较为迅速。

(3)儿童的模式复制能力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孩的模式扩展能力显著高于男孩。

(4)儿童的模式复制能力显著高于模式扩展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之间的差距有减小的趋势。

(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模式复制和模式扩展任务中所犯错误水平在下降。

3、摸索模式学习的本质

模式的规则是从生活中各种各样具有相像排列特点的事物中总结出来的,是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我们应当认识到模式本身纵然是抽象的,但幼儿对于这种抽象的学习,却是从具体中学来的。也只有在具体中学习,才能使这种学习不只是一种机械的操练,不只是几种无意义的记忆,而变成一种具有领悟潜能的过程体验。儿童的模式学习更重要的在于儿童的体验,在操作和摸索的基础上去体验、去感受。因此,通过模式学习,主要不是让幼儿把握多么高难度、多么繁杂的知识概念,而是要让幼儿体验丰富多样的模式排列,发现这种排列之美,从而学会运用模式去创造美。

4、摸索如何教授模式

首先,要正确认识模式教育活动,明确模式教育活动的真正目标是丰富体验,提高能力。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模式的学习重点应集中在丰富幼儿的模式体验和发展幼儿的模式能力上。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许多的模式构成的,把模式活动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有助于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幼儿以模式的思维方式认识客观世界,并以模式的方式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这正是模式教育的最终目标。

在“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关注幼儿是否能在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我们要遵循儿童发展的特点,在幼儿园阶段,引导幼儿更多地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具有模式特点的事物,丰富幼儿对模式的体验,引导幼儿开展内隐学习,让模式的经验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他们积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表达的就是一种日积月累积淀出的感觉,模式的学习也需要这样的感觉。这种积淀式的学习可以为幼儿将来理解模式的本质特点及进一步运用模式奠定基础,更加适合儿童的发展特点,更有利于幼儿长远的数学学习。其次,要认识到只有将基础打稳固,才能真正发展幼儿的模式能力。幼儿的模式教育,不应当将关注点集中在解决越来越难,越来越繁杂的模式题目上,而应当将重点放在帮助幼儿理解模式的基本单位与结构上。只有将模式的基础知识学扎实了,才能真正发展模式能力,将模式能力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如今,大量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过于急忙地想要拔高模式题目的难度,而忽视了幼儿对模式基础的把握。幼儿在学习重复模式时,假使没有完全理解每个单位模式所受的限制,就会阻碍其发展出更繁杂的模式,如成长模式。然而寻常状况下,教师教授重复模式时,模式的结构很简单被忽视或误会。幼儿虽然在一遍两遍的练习下,会做重复模式的题目,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把握模式的单位和结构。在模式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是拔苗助长,而是应当努力让小苗长得又粗又壮,把基础打厚实。

最终,要认识到模式的学习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假使我们把模式当作一种脱离生活的规律去发现,让儿童直接走进抽象,那么儿童就很难再回到现实。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身边常见的事物中,自己去摸索并发现和创造模式,教师应当重视儿童的摸索与发现。生活中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