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华师一附中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将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离体神经上,在某一位点给予适宜电刺激﹐观察到指针发生了两次偏转,其中第一次发生的偏转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据图分析,刺激位点位于b点右侧B.电流表第二次偏转的方向与第一次相同C.若提高溶液中K+浓度﹐相同刺激后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增大D.刺激a、b之间任意一点,依据电流表偏转情况均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2.果蝇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位置如图,已知基因A纯合致死,基因B纯合致死。若该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交配,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后代基因型与亲本相同,若不考虑环境影响,后代表型只有一种C.因基因A纯合致死导致子代A基因频率降低D.该果蝇品系是永久杂种3.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面积为5hm2范围内某种草原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94只,第二次捕获170只,其中有标记的兔75只。则该区域内该种兔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保留整数)A.77只/hm2 B.88只/hm2C.383只/hm2 D.440只/hm24.种群和群落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下列有关两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B.优势种是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C.种群内和种群间都可发生竞争 D.物种组成是区别群落的重要特征5.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幼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B.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C.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D.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6.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需要经过导管运输B.血糖浓度的高低影响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D.胰岛素的靶细胞为全身大部分细胞,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7.胞外囊泡可在体内诱导BM干细胞定向分化成胰岛β细胞,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M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诱导产生的胰岛B细胞能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C.胰岛素可以定向运输到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D.为排除胞外囊泡直接降糖的可能性可将诱导产生的胰岛B细胞(组织)摘除8.(10分)下图为湖岸沙丘演替示意图(图中所标植物为各阶段的优势植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从未被植物覆盖过的沙丘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木棉阶段”的植物可能出现在“松树阶段”群落中C.在该演替过程中,“栎树阶段”群落的结构最复杂D.优势种的变化是种间竞争的结果,与土壤变化无关二、非选择题9.(10分)每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0年的主题为“为可持续海洋创新”。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旨在提醒人们海洋和海洋资源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根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10.(14分)某地森林公园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过后,该森林公园成为一片焦土。几年后,这里已经蔚然成林了。某科研小组对该森林公园中甲、乙两个种群进行了相关调查,其数量变化Nt+1/Nt,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回答下列问题:(1)火灾后,该森林公园群落进行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在森林公园的重建过程中,人为因素对该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t3年之后,种群甲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型增长。在调查期间,种群乙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森林公园群落自下而上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列是一些现象或事件。A.在海洋中捕捞某种鱼时最需要获得的信息之一。B.“四大家鱼”混合养殖在一个池塘中。C.由于百灵的排挤,云雀不得不让出已占据的领域。D.调查某个池塘中生物种群数目。E.一周内飞入某区域内的飞蝗占该区域飞蝗总数的60%。F.一座倒塌的寺院几年后淹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G.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自行消除污染。H.动物的运动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I.调查湿地在蓄洪防旱等方面的作用。J.蝙蝠回声定位。请将下面的概念和上面的最相关的现象或事件相匹配________(在概念后面的括弧内填上相应的字母)。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迁入率()信息传递()群落的空间结构()消费者()竞争()抵抗力稳定性()演替()间接价值()12.随着天气变冷,甲、乙两地爆发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研制相应的疫苗,某药物研究所从甲、乙两地分别提取病毒样本(甲地:m型病毒;乙地:n型病毒),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进行注射实验,观察到机体内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1)机体内首次产生抗体,首先需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信号激活B细胞,并在由_____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最终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2)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首先需要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使___________细胞活化,该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最终由抗体或其他免疫细胞消灭。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3)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第二次注射的是___________;第三次注射后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4)实验中第三次注射后,曲线的差异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机体对哪种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更加强烈,理由是___________。(5)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内发生了___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从而实现了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预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据图分析刺激位点位于b点右侧或者a和b点之间靠近b点的位置,A错;B、电流表第二次偏转方向与第一次相反,B错;C、动作电位主要与膜内外Na+浓度差有关,提高溶液中K+浓度对动作电位无影响,故偏转幅度不会增大,C错;D、刺激a、b之间任意一点,依据电流表偏转情况均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正确。故选D。2、C【解析】图中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连锁定律。含AA或BB的个体致死。【详解】A、图中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该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均为Ab∶a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AAbb和aaBB致死,只有AaBb个体存活,所以后代基因型与亲本相同,若不考虑环境影响,后代表型只有一种,B正确;C、子代A基因频率仍为1/2,C错误;D、根据B项分析,子代基因型均为AaBb,该果蝇品系永久杂种,D正确。故选C。3、B【解析】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国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详解】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第一次捕获标记数÷总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总数,代入公式总个体数=(194×170)÷75≈440只,密度等于=440÷5=88只/hm2,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的计算。4、B【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等。【详解】A、群落是由多种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个种群组成的,因此,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B、优势种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错误;C、竞争发生在同种和异种生物之间,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即种群内和种群间都可发生竞争,C正确;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D正确。故选B。5、B【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详解】A、年幼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但智力发育正常,A错误;B、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多,随体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机体发育,B正确;C、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但激素是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而不能提供能量,不是高能化合物,C错误;D、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D错误。故选B。6、A【解析】A、胰岛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不需要经过导管运输,通过体液运输,A错误;B、血糖浓度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B正确;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C正确;D、胰高血糖素的主要靶细胞为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胰岛素的靶细胞为全身大部分细胞,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并在细胞中氧化分解、合成糖原丙转化为非糖物质,D正确。故选A7、C【解析】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这一过程叫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指在细胞分化中,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有选择表达的现象,其结果是形成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故BM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B、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B正确;C、激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运输没有选择性,胰岛素随体液运输,运输到身体各处,不能定向运输到肝细胞,C错误;D、由题可知,胞外囊泡可以在体内诱导BM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B细胞,从而可以分泌胰岛素达到降血糖的效果,所以排除胞外囊泡直接降糖可以将胰岛B细胞(组织)摘除,D正确。故选C。8、D【解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在沙丘、裸岩等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生物的种类从无到有,A正确;B、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与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竞争,处于竞争失败的并不一定消亡,故“木棉阶段”的植物可能出现在“松树阶段”群落中,B正确;C、在该演替过程中,“栎树阶段”群落丰富度最大,结构最复杂,C正确;D、优势种的变化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如土壤含水量、温度、光照、矿质元素等,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①.b②.偏高③.垂直④.初生演替⑤.A⑥.B⑦.20%⑧.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净能力)【解析】1、图甲中b对应的是K/2,对应的增长速率最大。2、根据图乙的能量流动关系,可知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详解】(1)图甲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最大增长速率,即b点,此时种群恢复需要的时间最短;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数量=(第一次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捉个体数)÷第二次捕捉到的标记个体数,所以如果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再次捕捉时捉到的标记个体数减少,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偏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牡蛎等,该过程起始条件无土壤和植被条件,故是群落的初生演替过程。(3)根据图乙的能量流动关系,可知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应图中的A和B;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106/7.5×106×100%=20%。(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如果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超过生态系统能调节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稳定性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二)选考题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10、(1)①.次生②.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使群落朝着物种丰富度大、结构复杂化的方向演替(2)①.J②.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保持相对稳定(3)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解析】演替类型:(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质状况可分为两类)(1)初生演替: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过程:①旱生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②水生演替: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草本植物→灌丛、疏林植物→乔木。特点:演替缓慢。(2)次生演替: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坏、有植物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特点:演替快速。【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该森林公园发生了一场大火,使森林中的许多地方成为一片焦土,土壤条件保留,从焦土逐渐演替成森林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在森林公园的重建过程中,人为因素对该群落演替的影响是人类活动能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使群落朝着物种丰富度大、结构复杂化的方向演替。【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第t3年之后,Nt+1/Nt的比值一直是大于1的某个数值,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说明种群数量是呈现J型增长。在调查期间,t1时,Nt+1/Nt的比值大于1,说明种群在增长,t2时,Nt+1/Nt的比值小于1,说明种群在下降,t3时,Nt+1/Nt的比值等于1,说明种群数量稳定不变,因此在此期间,种群乙的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保持相对稳定。【小问3详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该森林公园群落自下而上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的优势是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种群数量增长和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群落演替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3、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4、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研究的稳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在海洋中捕捞某种鱼时最需要获得的信息之一是种群密度;B、“四大家鱼”混合养殖在一个池塘中,将不同的鱼根据栖息水层和食性的不同混合放养在一个池塘里,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的立体空间,利用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C、由于百灵的排挤,云雀不得不让出已占据的领域这属于种间关系中的竞争;D、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研究的稳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调查某个池塘中生物种群数目,这属于调查物种丰富度;E、一周内飞入某区域内的飞蝗占该区域飞蝗总数的60%,这属于迁入率;F、一座倒塌的寺院几年后淹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G、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自行消除污染,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即抵抗力稳定性;H、动物属于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I、调查湿地在蓄洪防旱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J、蝙蝠的“回声定位”使得蝙蝠能够捕食猎物,躲避敌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故物种丰富度-D,种群密度-A,迁入率-E,信息传递-J,群落的空间结构-B,消费者-H,竞争-C,抵抗力稳定性-G,演替-F,间接价值-I。【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研究,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功能范畴,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难度适中。12、①.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华兴银行社会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广西柳州市防洪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江西赣州市会昌县正源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华晋焦煤井下岗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60人(山西)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北雄安新区雄县卫健系统招聘专业技术人员7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法院招聘司法辅助人员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王春景教授博士后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贵州织金翔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内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蚌埠固镇县新马桥镇招聘村干部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贵州遵义市鑫财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7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海口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胰岛素注射规范与操作指南
- 基于边缘计算的导航算法优化-洞察及研究
- 实施指南(2025)《DA-T 59 - 2017 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
- 高一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与测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5-2026学年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含答案)
- 2025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全面依法治国(全国)(解析版)
- 液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基于PLC的果园灌溉施肥系统设计
- 2025年武汉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