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平江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平江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平江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平江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平江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平江县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2.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甲、乙,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物体都由O点出发,但甲比乙迟3s运动B.以乙为参照物,甲始终向东运动C.运动时,:=5:1,5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D.在0~5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3.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装有消声器 B.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D.考场附近禁止鸣笛4.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5.同学们都观察过老师上课演示的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所示。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A.水可以传播声音B.固体能够传声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D.超声波的存在6.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已知质量关系为Mb=Mc)三种物质加热至沸腾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B.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D.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盐水,则甲乙丙三个烧杯中的液体分别是()A.酒精、水、盐水 B.水、盐水、酒精C.水、酒精、盐水 D.盐水、水、酒精8.下列作图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9.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B.水滴把字放大C.树林在水中的倒影D.墨子通过小孔成像10.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时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B.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C.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D.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测最范围的力11.电工师傅在修理电器时,急需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阻值为2Ω、5Ω、10Ω和40Ω的电阻各一只,下列做法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的是()A.将2Ω的电阻和5Ω的电阻串联B.将2Ω的电阻和10Ω的电阻并联C.将10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D.将5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13.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14.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是()A. B. C. D.15.以下单位换算,错误的是()A.1.632m=163.2cm B.6m2=6m2×100cm2=600cm2C.2L=2000mL=2000cm3 D.12m/s=43.2km/h16.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17.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A.凿壁偷光

B.一叶障目

C.镜花水月

D.形影相随18.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军同学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和虚像都可能与物体等大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9.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从口中呼出“白气”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20.某人站在试衣镜的正前方,朝着试衣镜走近一段距离。则他在镜中的像()A.逐渐变大,像距不变 B.逐渐变大,像距变小C.大小不变,像距不变 D.大小不变,像距变小21.清澈平静的湖面上方,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距变小,像变大 B.像距不变,像变大C.像距变小,像不变 D.像距不变,像不变22.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23.两个自由悬挂的带电轻质小球A、B,静止后如图所示,那么小球A一定带A.正电荷 B.负电荷C.与小球B不同的电荷 D.与小球B相同的电荷24.当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光屏上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相同C.仅将凸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D.仅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远视眼2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发出声音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城市某些地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6.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干净的路面,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发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27.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射入一个玻璃器皿杯中,在底部形成光斑,如果用吸管把水缓慢吸出(水未吸完),则这一过程中底部的光斑将()A.向右移动 B.保持不动 C.向左移动 D.无法判断28.下列事例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形成影子 B.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D.当你照镜子时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2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景物在水中的倒影B.手影C.筷子在水面处“折断”D.海市蜃楼30.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镜进行矫正.32.如图所示,是飞机机翼的截面图。飞机在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则机翼上方受到的气体压强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机翼下方受到的气体压强,由此产生的上下压力差就是飞机获得的_____力。33.下图是马云的“人脸支付”现场展示.现在,刷脸就能签到、买单、转账人脸识别技术正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人脸识别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识别人脸信息.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要使屏幕上的半身像变成全身像,人应离镜头_______(选填“远”或“近”)一些.34.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形成的李白自己的像。35.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音时的波形图。比较它们的波形,可知它们所发的音具有相同的______和______,但______不同。36.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37.今年九月份小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本县的重点高中,他在上物理课时利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从左向右运动的小球每隔秒所在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__球运动时间长,________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38.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白纸呈______色,红字呈________色。39.就导电性能来说,金属的导电性能一般比非金属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有些元素如硅、锗等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常称作___________.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_____________现象.4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变化/不变化),水中气泡的上升时____(由大变小/由小变大).若在常压下实验室所用煤油和酒精的沸点分别是150℃和78℃,则实验中应选用____(煤油/酒精)温度计。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勇做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知道了当物距u改变时,像的高度h也会改变。他又想知道:如果物距u不变时,凸透镜焦距f改变,像的高度h会不会改变。于是,他找来焦距为5cm、10cm、15cm的三个凸透镜、F光源(由LED灯组成的下形发光体)、光屏、光具座、刻度尺进行实验。(1)他将F光源、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然后,他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的刻度线处,将F光源移到图中的处_______(选填“A”或“B”),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他会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是____立(选填“正”或“倒”)、缩小的,并用刻度尺测量像的________,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2)接下来,他应保持透镜和________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然后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如果他仅仅只更换了凸透镜,不再调整其它器材,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应在凸透镜与F光源间的适当位置再放一块___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这过程可用来说明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次数123焦距f/cm12105像高h/cm4.002.291.00(3)完成上述操作后,他再换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小,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高度越______。42.如图所示是某校同学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其操作顺序是._____(选填序号)①先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再确定铁夹的位置;②先调整固定铁夹的位置,再确定铁圈的位置.(2)实验时,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3)在水温升高到88℃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表:分析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说明此时当地气压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从计时开始到水温刚好达到沸点的过程中,水要持续_____,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如图中,表明水正处于沸腾的是如图中的_____图(填“a”、“b”).(6)小明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7)实验中,另一组同学用一根正常温度计测量水温,发现温度计的液柱异常快速上升,可能的原因是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某列车长160m,以一定的速度完全通过一条长200m的隧道,用了0.01h。(1)该列车的速度是多少?(2)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长1040m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3)在(2)问中,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44.如图为哈尔滨冰雕艺术节上展出的冰船艺术品,其体积为20m3,若此冰船完全融化成水,求水的质量和体积.(已知冰=0.9×103kg/m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题目详解】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故选D。2、C【题目详解】A.由图象知道,乙在参考点O东边5m处开始出发,但甲比乙迟3s运动,故A错误;B.在0~3s内,乙向东运动,但甲还没有运动,所以,该过程中是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B错误;C.据图象知道,运动时,甲乙速度之比为且5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故C正确;D.根据图象知道,5s末,A、B通过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所以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D。3、B【解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摩托车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市路旁设有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选B.4、B【题目详解】A.蜡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B.由于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可以使食物降温,防止变质,故B正确;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小水滴吸热汽化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5、C【题目详解】正在发生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D【题目详解】A.由图可知给b、c加热相同时间时,b的温度变化量比c大,已知它们质量相同,根据可判断b的比热容比c小,故A错误;B.由图可知t1-t2时间内物质a已经沸腾,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内能增加,故B错误;C.由图可知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需要加热的时间比b短,所以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故C错误;D.由图可知,a、b的沸点相同,但是b沸腾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比a多,若a、b是同种物质,可能原因是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7、C【题目详解】已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盐水,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V=mρ,因为ρ盐水>ρ水>ρ8、D【题目详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在水面处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过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入射的光,光经过凹透镜后发生偏折,远离主光轴,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入射角为45°的一条入射光线在平面镜表面发生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光通过凸透镜后,向主光轴靠拢,折射光线过凸透镜另一侧焦点。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9、D【题目详解】A.放在水中的笔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B.水滴把文字放大,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C.树林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墨子通过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10、B【题目详解】A.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否则会造成测量错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弹簧测力计可以在竖直方向测量物重或拉力,也可以在其它方向测量力的大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C.为测量准确,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会造成测量不准,甚至损坏弹簧测力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1、C【题目详解】A.将2Ω的电阻和5Ω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串R1R22Ω5Ω7Ω故A错误;B.根据并联总电阻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即12Ω110Ω解得R53Ω,故B错误;C.根据并联总电阻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即10Ω+140Ω解得R8Ω,故C正确;D.根据并联总电阻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15Ω+140Ω解得R=409Ω,故D错误。故选C。12、B【解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的大小变大.故CD错误.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成实像,实像是倒立的,故A错误,B正确为答案.13、D【题目详解】A.“水银液面升高”是由于水银吸热,温度上升,发生“热胀冷缩”现象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银液面升高”说明水银柱的长度增大,而温度计内径几乎不变,即水银的体积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C.水银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因此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密度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水银柱被密封在温度计内,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水银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即质量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B【分析】首先明确熔化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物体的温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次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一个有熔点,一个没有熔点.【题目详解】A.随着时间的延长,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选项A不符合题意;B.物体吸热升温,且达到一定温度时,温度不再改变,等熔化完后温度继续升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选项B符合题意;C.随着时间的延长,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选项C不符合题意;D.随着时间的延长,物体的温度在下降,且达到某温度后,温度不变,故是凝固过程,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选项D不符合题意.15、B【题目详解】A.因为1m=100cm,所以1.632m=1.632×100cm=163.2cm故A正确;B.“6m2×100cm2”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B错误;C.因为1L=1000mL=1000cm3所以2L=2000mL=2000cm3故C正确;D.因为1m/s=3.6km/h,所以12m/s=12×3.6km/h=43.2km/h故D正确。故选B。16、C【题目详解】当扬声器发声时,纸盒会振动,所以纸片会跳动;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是树叶在振动;由这些现象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选C。17、C【解题分析】凿壁借光、一叶障目、形影相随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现象.所以答案选C.18、B【题目详解】A.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成的像叫虚像,所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A正确,不合题意;B.虚像是正立的,不存在倒立,B错误,符合题意;C.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体与实像大小相等;而平面镜成像中所成的虚像,与物体也是等大;所以实像和虚像都可能与物体等大;C正确,不合题意;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9、B【题目详解】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变干,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C.冬天,从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D.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D【题目详解】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所以无论怎样走动,像的大小不变;当人走近镜子时,他距镜子的距离减小,所以他的像与镜子距离也减小,因此像距变小。故选D。21、C【题目详解】在小燕子向下俯冲靠近水面的过程中,小燕子与水面的距离变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燕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即像距变小);但小燕子在水中所成的像不改变,与小燕子大小相等,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2、C【题目详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故C正确,ABD错误.23、D【分析】电荷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题目详解】据图可知,两个小球相互排斥,因此都是带电体,且AB一定带同种电荷,但具体电荷的种类无法判断.故选D.24、C【题目详解】A.由图可知,物距u=50.0cm-30.0cm=20.0cm2f>20.0cm>f①像距v=80.0cm-50.0cm=30.0cm30.0cm>2f②由①②得到15.0cm>f>10.0cm故A错误;B.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与此原理相同,故B错误;C.仅将凸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60.0cm-30.0cm=30.0cm像距为80.0cm-60.0cm=20.0cm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仅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光屏位置不变,像成在光屏的前方,由于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近视眼,故D错误。故选C。25、D【题目详解】A.在月球,有振动,但是不能听到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城市某些地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声源处减弱噪音,故C错误;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D。26、C【题目详解】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当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故选C。27、C【题目详解】当杯子内的水逐渐减少时,光的折射程度不变,但入射点逐渐降低且向左移动,由光的折射规律作出的折射光线照射在杯子底的光斑会逐渐向左移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8、C【题目详解】A.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形成影子,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D.当你照镜子时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这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29、A【题目详解】A.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B.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C.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D.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与题意不符。故选A。30、A【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题目详解】图示含义为静止鸣笛,禁鸣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不合题意;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照相机倒立凹透【分析】(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题目详解】(1)眼球结构类似于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由于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的因为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32、大于小于升【题目详解】[1][2][3]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在飞行时,由于上表面弯曲,所以机翼上方的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的流速,所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的压强,形成向上的压强差,即产生了向上的升力。33、凸远【解题分析】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当人远离镜头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同时像变小,此时能变成全身像。34、直线传播【题目详解】“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在月光下形成的影子和在酒面形成的虚像;其中一个“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5、音调响度音色【题目详解】[1]由图可知,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2]由图可知,振动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3]由图可知,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生体不同,故音色不同。36、介质【题目详解】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37、甲乙【题目详解】[1]由图甲可知,图中有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秒,即甲球运动的时间为秒,由图乙可知,图中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球运动的时间为秒,所以甲球运动的时间长。[2]由图甲可知,甲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甲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则乙球做变速直线运动。38、绿黑【题目详解】[1][2]白纸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当绿光照射时,它反射绿光,所以是绿色;而红字只能反射红光,当绿光照射时不能被反射,所以字就是黑色。39、强;半导体;超导。【题目详解】[1]金属的导电性能一般比非金属强;[2][3]有些元素如硅、锗等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常称作半导体。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成零,导电性能极强,这就是超导现象。40、不变化由小变大煤油【题目详解】[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化;[2]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的上升时由小变大;[3]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当水沸腾时,酒精早已沸腾,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而煤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故可以用煤油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同一高度A倒高度F光源凹透镜近视小【题目详解】(1)[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3][4]能在光屏上承接的是实像,实像是倒立的,要想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