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湖里中学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20min2.一个瓶子正好能装满1kg的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A.酱油 B.花生油 C.白酒 D.茶籽油3.如图所示实验中不是解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口吹硬币跳栏杆B.用吸管吸饮料C.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D.用B管向A管管口上方用力吹气4.小明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43cm、2.26cm、2.42cm,这个小球的直径是A.2.38cm B.2.42cm C.2.420cm D.无法确定5.各种新材料正在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坚硬的纳米材料一石墨烯,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并有着出色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下列物体中不适合使用石墨场制作的是()A.防弹衣 B.隔热手套 C.电脑元件 D.太阳能电池6.小船顺水漂流而下,船上坐着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 B.以河水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静止的C.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D.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7.下列图示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一组是()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③⑥8.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两种液体的比热大小应是()A.cA=cBB.cA>cBC.cA<cBD.无法确定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10.用凸透镜观察地图时,应将地图放在凸透镜的A.一倍焦距以内 B.焦点处C.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处11.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不带电B.吸管和橡胶棒带的是异种电荷C.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D.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12.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13.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14.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浓度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15.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16.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它有个塑料管道,可以在蜡烛燃烧的同时回收蜡油,管道中还放置一根烛芯,在几根蜡烛燃烧之后,塑料管道被蜡油灌满后就得到了一根新蜡烛。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变成蜡油发生的是液化现象B.在蜡烛不断燃烧变小的过程中其密度也变小C.蜡烛是晶体,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D.在塑料管道中,蜡油形成新蜡烛的过程需要放热17.人们营用绿色植物清除新房中的有害气体。由于新房的采光好,温度较高,为防止植物放在干燥的新房中因缺水而枯死,爸爸将花盆放在装有水的盆中,并用塑料薄膜把叶子以下的部位连同水盆一起罩住。半个月后,小亮再次来到新房,惊喜地发现植物长得很好,盆里还剩有一些水,而且可以看到塑料薄膜的内壁上有很多细小的水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白光,只由红黄蓝三色光混合而成B.水珠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C.在盆上罩塑料薄膜的好处是减慢水的蒸发D.随着水越来越少,盆里剩下的水的密度会减小1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19.如图所示,下列自然现象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雾 B.雾凇C.霜 D.雪20.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3.5mm,下列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书本的厚度 B.黑板的长度C.一支粉笔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2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22.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玻砖,在它内部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形气泡,当一束平行光垂直于玻砖向下照射时(中心位置切面如图所示),在地面MN区域内可能会看到A.矩形亮斑B.矩形暗斑C.矩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矩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23.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B.“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2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大小,是为了改变声源振动的频率B.宇宙中宇航员必须用无线电交流是由于真空也能传声C.“一闻其声,便知其人”是依据了声音的音色不同D.声音的音调高低和声源的振幅有关25.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 B.石蜡 C.玻璃 D.冰26.关于机械运动及其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是以河岸为参照物D.研究物体运动,选取地面做参照物是最适宜的,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27.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80gB.量筒质量为40g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D.该液体密度为1.00g/cm328.声音是一种波,在下列的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29.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 B. C. D.30.下图是探究“让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动起来”的装置图,闭合开关,导线ab向左运动。要使导线ab向右运动,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蹄形磁体换成磁性更强的磁体B.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电流C.改变电流的方向同时改变磁场的方向D.改变电流的方向或改变磁场的方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甲球在做______,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__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球的运动。3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物体A由甲物质组成,物体B由乙物质组成,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物体B的体积之比为_____.3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当S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通过灯L1、L2的电流之比是______;L1、L2的电阻之比是______。34.王强同学在做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两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电阻/Ω电压/V电流/A520.440.861.2表二:电压/V电阻/Ω电流/A450.8100.4200.2分析表一数据可以得到______;分析表二数据可以得到______。35.两个定值电阻上分别标有“10Ω0.6A”和“20Ω0.5A”字样,为保证电路安全,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_____;若将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___________。36.如图甲所示,验钞机是利用________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如图乙所示的电视遥控器,没对准电视机的接收窗口,而对着墙壁也能实现对电视的遥控,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
37.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38.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了日全食,郑州市民也可看到,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____成像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光沿_____传播的原理.39.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的特性,可以用细导线输送电流;同样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性,可以用来判断电流方向。40.AB和CD是完全相同的两条带有绝缘皮的导线,它们并行地埋设在甲、乙两地之间,如图所示(假设AB和CD导线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由于深埋地下,当两导线上发生断路、两导线之间发生短路及发生漏电现象(即相当于两根导线之间在漏电处接入一个未知电阻)时,故障位置不容易被观察到。为了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维修人员通常在导线的左右两侧安装检测电路,在左侧安装检测电路,其中已知电阻R0为保护电阻,右侧加装电压表V2,如图所示。若电流表有示数,且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几乎相同,可视为导线无故障。请分析维修人员检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V2示数为0,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2)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0,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_____。则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为_________。(用r、I、U、R0表示)(3)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为I,电压表V1示数为U,电压表V2示数为U′,且U′明显的比U小,则表明输电线故障为___________。则故障处与甲地的距离约_________。(用r、I、U、U′、R0表示)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接着将鸡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______g;(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量筒放在水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鸡蛋的体积为______cm3;(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______g/cm3;(4)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为m,然后利用ρ=计算出鸡蛋的密度。用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42.问题解决——测量电阻:现有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值未知)、一个量程足够大的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x、一个小灯泡L(灯泡电阻未知)、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1、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2和若干导线。当灯泡L和定值电阻Rx串联在电路中时,请你利用以上器材测出灯泡L的实际功率PL。请在方框内设计出实验电路图(电路连接好后实验中不能拆卸)______,并完成下列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______;(2)______;(3)利用上述测量值推导并写出泡L的实际功率PL的最终表达式______。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量为4t.问:(1)若车厢装满砂煤(砂煤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ρ砂煤=2.5×103kg/m3)(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m3的砂煤?44.如图所示,建筑工地用的空心砖的规格为长0.3m,宽0.3m,高0.2m,质量为18kg。实心砖密度ρ砖=2×103kg/m3,求:(1)一块空心砖空心部分体积多大?(2)这块空心砖比同体积的实心砖可节省多少kg原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题目详解】A.由甲图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故A错误;B.由甲图可知,该物质在第15min正在熔化,则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错误;C.由甲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低于冰的凝固点,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则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凝固,即试管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故C正确;D.由甲图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熔化,到第20min熔化完成,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故D错误。故选C。2、A【分析】(1)装下装不下,关键在体积,即这个瓶子能装下1千克的水,能否装下1千克的下列哪种物质,关键是要确定1千克的这种物质的体积是否小于1千克的水的体积;(2)在质量相同时,比较水的体积与其它几种物质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时,根据公式,就转化为比较水的密度与其它几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题目详解】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花生油、白酒和茶籽油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只有酱油的密度比水大;当瓶子分瓶装满这些液体时,花生油、白酒、茶籽油的质量都小于1千克,酱油的质量会大于1千克.则瓶子可装下1千克的酱油;故选A.3、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题目详解】A.没有吹气时,硬币上方和下方都受到相同的大气压的作用,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硬币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产生向上的升力,因此硬币就“跳”过了栏杆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饮料进入口中.C.没有吹气时,纸的中间和外侧的压强相等,纸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D.A管中上端开口处空气流速大,A管的下端水面上空的空气流速小.由流体压强特点可知: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管内水会在容器内空气的较大压强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故选B.4、B【题目详解】四个数据中,2.26cm与2.41cm、2.43cm、2.42cm这三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因此这个数值是错误的,应去掉.将其余三个数据取平均值,得这个球的直径是:.故选B.【题目点拨】求平均值时,注意有效数字的个数,它能显示出尺子的分度值,所以结果要保留与其它测量值一样的有效数字,除不尽的话最后一位四舍五入.5、B【题目详解】A.防弹衣要求韧性好,石墨烯的弹性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B.隔热手套,要求导热性能差,而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热性,不适合做隔热材料,故B符合题意;C.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很快,适合于电脑元件,故C不符合题意;D.石墨烯有优良的导热性,可用于制造耐热的太阳能电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目,此类题目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物理知识用材料内容回答问题。6、B【题目详解】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逐渐远离河岸,有位置变化,河水是运动的,故A错误;B.人在船上,船和水一起运动,没有距离的变化。以河水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静止的,故B正确;CD.人和船、水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没有位置变化,以彼此为参照物都是相对静止的,故CD错误;故选B。7、D【题目详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图③是近视眼的成因图;要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图⑥是矫正近视眼的。故选D。8、C【题目详解】由题意知,所用的两个“热得快”完全相同,那么在相同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同,则质量和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示知,在相同时间内即吸收相同热量时,A升温快,那么A的比热容小球于B的比热容,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9、C【题目详解】A.振动发声,并以波的形式传播,振动停止,
声音停止;故A正确.B.声音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同,固体大于
液体,液体大于气体;故B正确.C.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引吭高歌”“低声细
语”中的“高”“低”表示的是声音的大小,故描
述的是响度.故C错误.D.人耳能听见的声音频率为20Hz到20000Hz,
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
人耳无法听见.故D正确.10、A【题目详解】放大镜实质是一个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地图时,地图一定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选A。11、D【题目详解】A.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说明吸管带负电,故A选项错误;B.由于排斥,故吸管和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故B选项错误;C.吸管带负电,故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经摩擦后带正电,故C选项错误;D.摩擦时,得到电子,故带负电,故D选项正确。故选D。12、D【题目详解】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这是光的折射的缘故,故C不符合题意;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C【题目详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14、B【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题目详解】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不是魔术,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故选B.15、B【题目详解】A.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B.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C.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垫上圆柱形钢管,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B。16、D【分析】
【题目详解】A.蜡烛变为蜡油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蜡烛不断燃烧变小时,蜡烛的密度不变,故B错误;C.蜡烛是非晶体,其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故C错误;D.蜡油变为蜡烛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
17、C【题目详解】A.太阳光是白光,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故A错误;B.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在盆上罩塑料薄膜这样做可以减慢水上方空气的流速,减慢蒸发,故C正确;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随着水越来越少,盆里剩下的水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18、D【题目详解】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正确;B.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正确;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正确;D.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错误.19、A【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题目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项符合题意;B.雾凇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项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项不符合题意;D.雪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0、D【分析】173.5mm=17.35cm,根据对各物体的长度的估测,对比选择接近该数值的即可【题目详解】A.物理课本的厚度应该在1cm左右,不符合题意;B.黑板的长度约为5m左右,不符合题意;C.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10cm左右,不符合题意;D.饮水杯的高度在17cm左右,符合题意.故选D.21、D【题目详解】A.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C.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错;D.声音可以传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应选D.22、D【题目详解】垂直向下的光线经过气泡时,实际是从玻璃射向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经过中间一点时,中间气泡相当于两个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不能会聚,所以中间比四周较暗,故选D.23、B【解题分析】根据题意知道“冰花”应是喷射出来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B正确;凝固的条件: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水的凝固点为0℃,气温低于或等于0℃,如果继续放热,就会凝固,所以“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不一定为0℃,也可以低于0℃,故C错误;“冰花”变小是固态的冰升华形成水蒸气,升华吸热,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解题的关键是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24、C【题目详解】A.调节手机的音量大小,是在调节声音的响度,所以实在改变声源振动的幅度,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音色是声音的特质,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对不同的声音进行识别,故C正确;D.音调是振动的快慢,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故D错误;25、D【题目详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故选D。26、D【题目详解】A.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舟在动而剑不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无相对运动造成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是以河岸为参照物无相对运动,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27、D【题目详解】设量筒的质量为m量筒,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总1=m1+m量筒=40g,根据ρ=可得m=ρV,则有:ρ×20cm3+m量筒=40g,﹣﹣﹣﹣﹣﹣﹣﹣①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总2=m2+m量筒=100g,同理可得:ρ×80cm3+m量筒=100g,﹣﹣﹣﹣﹣﹣﹣②②﹣①解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C错误、D正确;将ρ=1g/cm3代入①得:m量筒=20g,故B错误;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的质量:m3=ρ×V3=1g/cm3×60cm3=60g,故A错误.28、C【题目详解】A.下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递速度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具有能量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员总是在看到白烟的同时按下计时器,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B不符合题意;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这是因为声音具有能量,而且也能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必须通过无线电来通话,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29、B【题目详解】圆柱体的右边Q在f和2f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圆柱体的左边P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符合要求的只有图B.30、D【题目详解】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闭合开关,导线ab向左运动:A.将蹄形磁体换成磁性更强的磁体,导线受到向左更强的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大电流,导线受到向左更强的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改变电流的方向同时改变磁场的方向,导线仍受到向左的作用力,故C不符合题意;D.改变电流的方向或改变磁场的方向,导线受到的力改变为向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匀速直线运动乙甲【题目详解】[1]由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a)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即乙球运动快;[3]而(b)图中,s与t成正比,因此图(b)描述的是甲球的运动状态。32、甲4:9【分析】在图象中分别读出甲、乙物质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物质的密进行比较,然后按照密度公式计算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物体B的体积之比.【题目详解】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m=3g,对应的体积v=2cm3,所以甲物质的密度=1.5g/;当乙物质的质量m=2g,对应的体积V=3.则乙物质的密度g/.比较可知,密度较大的是甲;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的体积之比:33、4.51:11:3【题目详解】[1]分析电路,L1、L2并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大于分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小于6V,说明电压表选择的是0到3V的量程,由图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所以L2两端的电压为[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L1、L2电流相等,所以通过灯L1、L2的电流之比是1∶1。[3]L1、L2的电阻之比为34、在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题目详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数据表格一中控制电阻R=5Ω不变,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2]根据控制变量法,数据表格二中控制电压U=4V不变,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35、15V0.9A【题目详解】[1]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当该电路两端所加电压最大时,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题意可知,电流最大只能是0.5A,根据可知,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2]可知这两个定值电阻的最大电压分别是可知若将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这个电源电压只能是6V,则该电路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36、紫外线反射【题目详解】[1]紫外线的应用有合成维生素D,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2]遥控器在按键时,会发出红外线,对着墙壁红外线会发生光的反射,从而遥控电视机。37、OB60左【分析】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题目详解】由于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故OC、OA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则PQ为法线,MN为界面,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OB是折射光线,CO是入射光线,由于∠COM=30°,故入射角为∠COP=60°,折射角为∠BOQ=3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38、平面镜直线【分析】(1)甲图中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其实质是光的反射;(2)乙图中是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题目详解】(1)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墨水置于阳光下,平静的水面就相当于一面平面镜,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其实质是光的反射;(2)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光线从指缝中射向白纸,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39、单向导电性【题目详解】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性,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向负极时电阻很小,反向时(电流从负极到正极)电阻很大,这个特点可总结为:正向导通,反向截止,根根这特点可以用来判断电流方向。40、断路短路漏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毒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抗菌药品临床应用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临床病理学试题集及答案2025年版
- 临床安全输血测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旅游+体育模式:可行性研究及运营策略报告
- 2025年文化创意产品线下体验店跨界合作模式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陶瓷材料增韧技术3D打印创新应用与产业发展
- 2025租房合同协议书内容
- 门卫安全知识培训总结
- 镀膜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GB/T 45777-2025水泥中石膏掺量评估方法
- 任务一切中断时的接发列车办法授课颜保凡课件
- 村级访谈提纲范文三篇
- 几何模型“将军饮马”模型(将军饮马、将军遛马、将军造桥)(轴对称模型) 中考数学总复习必会几何模型剖析(全国通用)
- JJG 146-2011量块
-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课件)
- 气管插管导管脱出的应急预案
- 《宠物美容与护理》全套教学课件
- 表面工程学第十二章-表面微细加工技术
- 山东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课件第5章 粘性流体的一维流动
- 底拖法在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