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访谈录》到《于丹游记醒梦》名家讲坛的媒介化从《于丹·游园惊梦》说起_第1页
从《文化访谈录》到《于丹游记醒梦》名家讲坛的媒介化从《于丹·游园惊梦》说起_第2页
从《文化访谈录》到《于丹游记醒梦》名家讲坛的媒介化从《于丹·游园惊梦》说起_第3页
从《文化访谈录》到《于丹游记醒梦》名家讲坛的媒介化从《于丹·游园惊梦》说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文化访谈录》到《于丹游记醒梦》名家讲坛的媒介化从《于丹·游园惊梦》说起

近年来,以中央电视台《百家公共关系》和《法律教室》为代表的公共服务讲座项目保持了很高的知名度。本节目主要以邀请学术界著名专家、科学家和名人以最受欢迎的方式发表演讲。这类节目的内容涉及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较为广泛的内容,节目形式多样,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已经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品牌栏目。名家讲坛类节目作为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其初创、演变、发展到深入民心是一个微妙的文化传播与社会心理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为“媒体化”或“媒介化”的过程。电视讲坛类节目是讲授内容媒介化,也即电视化、节目化的过程。要想深入认识这类节目的成功的原因,不能不从电视的媒介特性说起。名家的讲谈与电视媒介(及其手段、因素)的结合,二者怎样形成一个互动的、共鸣的、彼此相得益彰的节目形态,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早期的专家讲坛节目其实就是传统的课堂讲授在电视节目中的记录和呈现,略作编辑和剪辑便播出,比较侧重再现课堂或现场的讲授效果与听讲气氛,大体保持课堂教学的原生态形式,收视率不高。直到节目的内容与形式逐步与电视传播、电视栏目、电视节目的媒介性质全面结合,收视率才节节攀升。在讲坛节目媒介化并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于丹(及其节目)是很值得研究探讨的个案。从2006年于丹的“《论语》心得”系列到新近的《于丹·游园惊梦》、以及“《论语》心得”之二,于丹自身与其所参与节目形态的转变一直引起关注。2007年国庆节推出的《文化访谈录》特别节目《于丹·游园惊梦》在讲坛节目媒介化、电视化方面的特点相当突出。于丹本人不仅是节目的主讲人,也是节目的策划人。观察该节目从内容到形态,从结构到细节的编排、处理,比起于丹的“《论语》心得”来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各样的电视化手段,显然是策划者有意以媒介化传播策略来打造、包装的。一、避免“虚化”的课堂教学形式首先,讲坛节目中讲谈者自身身份感的确立非常重要,是讲谈方式、方法、讲谈风格特点确立的基础。不同的身份定位决定其讲谈方式、语言特点必然是不同的。在电视讲坛节目中,讲谈者的身份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师、专家,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媒介人、传播者,对这一身份意识的自觉,关系到讲谈者在节目中的讲谈效果与成败。早期《百家讲坛》的节目形式,仅仅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照搬录制,略作剪辑,没有区分开传统教师身份与在媒介中教师身份定位的不同,即便是很多著名教师、学者,在电视讲坛节目中的授课效果与讲坛的传播效果也常常大打折扣。媒介中的文化教育与传播必须要避免“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的孤芳自赏。在大众传播媒介下,传讲者不能忘记自身的媒介身份。《于丹·游园惊梦》中的讲谈者于丹巧妙地把教师身份、媒介身份与专家身份结合起来,使几种身份兼容、平衡,避免了说教气息,自然亲切、有清新之感。于丹在接受《南方记者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在大学里讲《论语》就不是这种讲法。一部《论语》讲法不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受众不同”。“《论语》还可以解读为儒教的、儒术的、儒学的很多很多意义,但这些不是放在(大众传媒)这个平台上来讲的。”“也就是说大众传媒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以一种简易的方式,在这种一次性的媒体上,能够让大众有只言片语的心得,让他有所发现。”(1)于丹成功把握了传播者、媒介人的身份,在传播过程中,准确把握了受众的心理、兴趣与需求,依据受众的心理期待和关注点,热情、真诚地进行讲谈与传播,成功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二、什么是当下化的?于丹的讲谈风格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她认为对所有的经典的解读都应该是“当下”的。“如果不做当下解读,不用我们的生命去做阐释,那对大众是不公平的。对于当下的人,就是要使经典有更多的现实价值。”(2)“当下化”是媒介主持人的功能,也是传播的技巧。“当下化”就是距离的拉近,隔阂的消除,把看似遥远、陌生无关的事物,与当代受众的心灵建立媒介和桥梁,和我们当下的心灵体验、心灵感受、内心需求,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络方式、沟通的渠道,使彼时、彼地的人、事、物和此时、此处的我、你、他,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或相关。“当下化”关注的是讲谈的主题信息对当代人的意义是什么?把传统经典的主题信息重新阐释对当代人意味着什么?于丹的讲谈非常注重讲授内容和当下现实的联系,用契合当下人心的感悟跟大家交流。在《于丹·游园惊梦》中,当主持人马东问于丹昆曲唱词对现在的观众会不会产生距离和隔阂,于丹回答:“戏文有深有浅,但用心去读就不成为问题。”紧接着于丹用流行歌曲与听众的关系、昆曲与观众的关系,来双重说明什么是当下化,指出无论是听戏文还是听歌曲,都能听出读出自己的心灵轨迹,流出自己的眼泪,当下化就成为实际。在讲到《夜奔》一场戏中,于丹在讲述林冲的故事和遭遇后,把林冲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所面临的困境最大限度地与当代人的心理拉近了距离,受众会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想象来体会、品味、补充《夜奔》这出戏,不免让人百感交集、心有所感,成功地实现了古典经典段落的当下化诠释。于丹承认自己提供的只是心得而不是权威的解读,“在我的阐释中,没有标准答案”,“我提供感悟的起点,但我不提供终极结论”,“不只是我可以在这里做这个阐释,每一个听众,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做他自己一套体系的阐释”。于丹似乎颇认同当代西方解释学哲学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在任何情况下,每一个经验着艺术作品的人都整个地把这种经验纳入自身中,即纳入到他整个的自我理解中。”(伽达默尔语)(3)《游园惊梦》中于丹带领观众对昆曲的观照玩味,“模糊了时间的边缘,遮蔽了空间的界限”。在审美心理学的意义上,亦可视为当代人的对镜自省、揽镜自照。对《牡丹亭·惊梦》的理解,也是对当代人生存境况的理解。是当代人与古人共有的梦。既然在某种意义上,对对象的理解就是对自我的理解,我们也可以说,对昆曲的理解就是当代人对自身的理解。三、《农业保险》所提出的“情”与“理”的传播策略于丹讲谈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审美化”。所谓审美、美学按本义是感性之学,审美化、美学化亦可理解为感性化。用感性的方式去讲授一个主题,与纯理性是相对的。传统的授课方式是以理性、概念、逻辑为主线,而审美化则诉诸感觉,是感性经验的分享。传统课堂教学大体按照理性逻辑进行编排组织,比如讲论一个主题信息,通常从概念、本质、历史渊源进行逐层剖析,把主题分为几个层次,有概念、解释及举例,力求角度客观、构架严整。于丹的讲述偏感性,与受众分享感性经验,即对话题的感觉、感受与领悟,融理于情,把讲谈内容以审美经验分享的方式讲谈出来,使讲谈声情并茂、如诗如画。于丹大讲昆曲,但于丹对昆曲的定义是什么呢?于丹先讲《牡丹亭》中的“情”是这部戏的目的,然后提出“什么是昆曲?”于丹回答:“简单地说它的内容就是至情至性,它的形式是载歌载舞。”(4)这完全是昆曲给人的一种感受,并不是对昆曲客观的定义与本质。节目中所讲的几个主题:梦幻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诙谐之美,确切地说,都在戏曲表演中传达出不同的情感,都是感觉,是梦幻感、悲壮感、苍凉感、诙谐感,都是审美化的感情分享。通过讲述人生感受、人生体悟,有意无意之间完成了从观念到感受之学、感悟之学的转换或还原。《于丹·游园惊梦》解构了一般课堂式授课模式,是空前媒介化、空前电视化的一种讲谈形态。我们都知道,电视传播模式最吸引人处之一是它的叙事性。目前出现的新闻叙事化、纪实节目叙事化,都是利用电视传媒的叙事性来吸引百姓眼球的。于丹讲谈的审美化是通过叙事化、故事化的传播策略来实现的,她通过讲述故事的人物、情节、命运,融情于理、融理于事,增加亲切感。于丹说:“电视有这样一批有话语权的学者,用他们的语言方式,朴素地、简易地把这些经典的东西,用情节性的东西承载,用契合当下人心的感悟跟大家交流。”(5)在《百家讲坛》和《游园惊梦》中,她常常把讲授的内容当作一个大的故事来讲,把概念、解释、举例融入到叙事的思维模式当中。于丹说:“我的传播策略,就是要在故事情节中,让大家感悟道理,让老百姓活在经典之中,从内心完成唤醒,而不是外在灌输式的接受。”(6)于丹成功运用说故事的方法使她的讲述深入人心。于丹讲《游园惊梦》一开始没有按部就班去讲昆曲的概念和演变,而是讲梦幻,运用《牡丹亭》的杜丽娘的身世故事来分享她的审美经验,所以观众首先被带入到故事的悬念当中,而避开了理论化的讲解和生硬的概念解释,故事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情景,可以引起观众的情景共鸣,使观众感同身受、身临其境。接着,在故事化传播策略下,再具体运用情景化的技巧。于丹习惯吟诵诗词、唱词来为观众营造一个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情绪背景,并且在语言表达中有意无意地借鉴了说书艺人的语言技巧,情景再现、刻画描述,使人物、情景活灵活现,富有语言表现力。四、视听因素与叙事内容的互动与整合最后,我们就《于丹·游园惊梦》的电视视听手段运用与讲谈内容的互动关系如何深化了节目的媒介效果作简要分析。1.发展变化的审美教育,使讲谈内容体现在文学成分上演播现场被安排在一座有六百年历史的粮仓中,古老的场景,现代化的灯光照明,既冲突又和谐,给观众带来一种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美感。结合当代人的心理体验,内与外之间看似冲突,实则和谐,古代与当代形成一种对话和共鸣,使讲谈节目形成一种多重美感。粮仓的选择就是要借助古今交融的艺术和戏曲的空间,形成一种仪式化的审美效果。比如:把节目的主题分别用毛笔写出来,挂上,通过仪式化的表演动作让空间活起来。2.空间、场景的变化粮仓的演播场景,昆曲的表演场景,纪录片片断、相关的影像资料,虚拟的仪式段落,象征性的形象、角色,种种表现手段超时空的出现,不断交叉运用,造成空间、场景的多层次、动态的变化,形成一种视听空间的调节。变单一的空间为纵深的、多层次的空间。《游园惊梦》想尽一切办法突破空间,形成纵深的、多层次的突破,在一个空间中制造出多个空间。3.视听元素,互得益彰电视的信息传播形式必须不断变化,而且必须是高频率的形态变化,否则容易产生收视疲劳。在讲坛节目中讲述内容有开放性,适时地给插入的视听噱头、视听桥段让路,形成一种有机的,互得益彰的整体效果。各种电视手段也有了用武之地。4.多元综合的传播策略讲谈内容与声画蒙太奇的配合,将语言信息进一步视听化、直观化、情景化。另一方面,编导也运用字幕、字体、摄像机的运动,镜头的剪切转换,对讲谈者的讲论极尽配合之能事。如于丹在讲授《玉簪记》中的《琴挑》时,古琴的声音随之入耳,语言信息、听觉信息的相互配合,加之画面信息的紧密配合,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立体传播的格局。在《游园惊梦》中“悲壮之美”中的结尾,语言中的排比句,与视听蒙太奇片段的交叉,形成视觉与听觉、形象与文字的多重信息的美文。画面上多个昆曲名段与讲授对位呈现,达到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审美效果。通过观察分析于丹的一系列讲谈节目,我们发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知识领域、教育领域与媒介领域的界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