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源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柳源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柳源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柳源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柳源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实践报告:关于柳源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一些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场合强调指出,要关注“三农”,要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尤其是生活垃圾处理明显滞后,农村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造成过的污染日趋严重,垃圾处理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根据中央电大和柳洲工作站的统一安排,本人于四月一日起,到柳源镇进行为期二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柳源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进行调查。调查后发现,近年来在柳源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但在调查中,本人也发现该镇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上存在一些不足。本人结合具体实际和调查后反馈情况,提出粗浅意见,现整理如下:一、调查对象:环卫所柳源镇龙江村下菊村江塘村江埠村二、调查内容:柳源镇生活垃圾处理三、调查时间:2011年4月1日至4月20日四、调查结果:根据调查方案,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调查过程主要采取实地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此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的情况基本真实。具体结论如下:一、农村生活垃圾现状1、垃圾随处可见,食品袋乱扔,造成了白色污染,飘扬在农村里,大煞风景。田间地头到处是丢弃的塑料袋与瓶瓶罐罐。2、垃圾清理、处理不及时。垃圾池着堆放着一个个“小山包”垃圾,引来大量蚊子、苍蝇,加大了垃圾对农村的影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也使环境受到污染。3、垃圾处理不分类。垃圾分为可收回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现在农村没有设制分类垃圾箱,村民只是随手倒掉垃圾,不能将垃圾分类,分别倒入可收回垃圾箱、不可收回垃圾箱中。4、垃圾处理简单、随意,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被简易掩埋、堆放。在调查中发现,村内一些池塘、洼地和沟渠,往往堆积着一堆堆垃圾,水面上漂浮着一些袋子、纸片、塑料、树叶等,这些垃圾久而久堆成一个个“山包”,不仅附近的空气质量很受影响,而且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土地合理利用危害甚大。5、垃圾箱、垃圾池数量不够。调查中发现,下菊村五千米之内没有一个垃圾池或垃圾箱,这给倒垃圾带来很大的不便。龙江村村民人口密集的地方没有建立一个垃圾池。6、垃圾处理形式单一,只是简单焚烧。调查中发现,环卫工人将各垃圾拖运至垃圾池后,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将能烧、不能烧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随意焚烧,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滚滚浓烟散发着刺鼻的异味。没有分类处理垃圾的意识,就无法正确处理垃圾,也就不能真正杜绝垃圾给环境和村民带来的危害。二、原因分析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垃圾处理不当的原因很多,有村民的问题,也有管理的问题等等。总而言之,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1、村民环保意识淡薄,乱扔垃圾,造成环境遭到破坏。乱扔垃圾可能是一些村民养成的不良习惯,把不需要的东西随手一扔,就像一些村民外出打农药时,在田间地头配农药,一些残留农药的瓶瓶罐罐或塑料袋被遗弃在田间,这样残留的农药污染水源,影响农作物的生长。2、少数环卫工人责任心不强,未能及时拖运垃圾。有部分环卫工人不是很自觉,回收垃圾的次数明显较少,回收周期延长,往往等到垃圾桶放不下垃圾的时候才姗姗来迟,垃圾回收不及时,影响村容村貌,更影响环境卫生。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垃圾池设制不够合理,有的垃圾池建在离村民居住地较远的一些地方,村民倒垃圾不够方便,将生活垃圾倒在房前空地上,造成垃圾池形成虚设,不能得到应用,起不到作用。4、缺乏资金支持。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而上级部门也没有用来处理垃圾的专项资金,因此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三、处理对策1.提高农民素质,宣传环保知识。由于农民对垃圾危害了解不足,因此在处理生产生活垃圾上显得极为随意。比如有时对动物尸体、农药瓶等,不经任何处理,就随意丢弃,要杜绝此类现象发生,必须从培养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抓起,让他们知晓乱扔垃圾,破坏环境是不文明的行为。可在农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通过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等节目让群众在笑声中明白环保的重要性,通过板报、发宣传单等方式让农民群众加入到养成好习惯,保护好环境的队伍中,真正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引导农民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农民永远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搞好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把政府号召转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2、建立健全工作网络,推进城乡环卫垃圾处理一体化。县、镇两级要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要理顺城乡管理体制,实行县、镇、村三位一体的三级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走村收集、镇中转、县集中处理的一体化之路,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长效管理。垃圾处理模式既要讲求科学、规范,更要讲求简便、实用,使基层能承受、好操作,农民愿意接受,进而让“难事”变成平常事。3、要建立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严惩与重奖相结合机制。对各村村委会进行考核。将环境卫生列入各村千分考核之中,环境卫生考核占一定比重,让各村高度本村重视环境卫生,加大对环境管理,对于乱扔垃圾现象严重的村庄,扣除一定的奖金,给予黄牌警告。对于环境治理好的村庄给予奖励。通过严征惩与重奖,督促各村处理好垃圾,治理好环境。对负责该村的环卫工人也采取考核制度,及时拖运垃圾,处理垃圾给予奖励,对于工作拖拉,不及时清理垃圾的环卫工作扣除奖金,以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调动环卫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环卫工作有效率。4、组织培训参与垃圾回收的保洁员队伍,提高垃圾回收率。村里聘请3或4保洁员,组织他们进行培训,负责卫生清理工作,每人负责本村的某一个范围,村民把生活垃圾分类装袋后搁在家门口,保洁员统一收集后分类放置在垃圾池,使村容村貌经常保持干净卫生。5、垃圾分类处理。以户为主对房前屋后进行综合整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一是把瓜果皮、草木腐殖质、灰土等可腐烂降解的垃圾分拣出来,运送到田间地头,就地沤肥。在调查时村民说,农村生活垃圾中80%左右是容易腐烂可以用来沤肥的,沿途看到田间地头到处堆放的粪堆,有不少就是生活垃圾沤制的。这样既减少了垃圾转运量,又增加了土壤肥力;二是把纸板、书报、塑料制品、金属器物等分拣出来,交废品变卖处理;三是对剩余极少量的塑料袋、废旧电池等不能降解的有害物品,装袋后放垃圾池统一转运处理。6、加强环境监督力度。村上聘请7或8名卫生监督员,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加大巡查力度,对于乱扔垃圾等存心破坏农村环境的行为绝不姑息,应该进行严厉的处罚。发动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环保宣传,最大程度上杜绝乱扔垃圾现象。7.加快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垃圾处理,关系百姓的生活环境、身心健康,在当前村落村民自治能力薄弱,收入不高的现实状况下,政府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组织、协调、引导责任。政府应整合资金投入,在各村多设立垃圾箱、垃圾桶,垃圾池,并标注清楚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便于村民分类投放。针对我国城乡环卫设施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镇、村环卫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水平。8、要科学选择垃圾处理模式。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有两种模式:无害化卫生填埋和无害化焚烧发电。无害化卫生填埋模式适用性广,对垃圾成分要求低,建设运行投资小,技术更加稳定,更适应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实际。在距村填埋场较远的乡村,由环卫所指导选建的垃圾填埋点,采取四面围护,一层垃圾一层土,就地填埋的方法,符合农村实际。9、建立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把资金项目统筹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