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85-86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单位×数量=总价”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及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能够列三步混合运算的综合算式解决数学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超市逛一逛。首先我们来到了利群超市文具区。当我们选好了商品去收银台结完账,收银员会给我们什么呢?——购物小票。仔细观察购物小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每个文具盒29元,笔记本5元/本,钢笔8元/支。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1:买10个文具盒多少钱?师: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并提出了数学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意图】合理利用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发现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二、合作探索,抽象归纳(一)解决问题,初步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1.买10个文具盒多少钱?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预设1:29×10=290元。29元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用乘法计算,就是29×10=290元。预设2:因为一个文具盒是29元,29元就是它的单价,他们一共要买10个,就是10个29元,算式就是29×10=290元。师:在这里的29、10、290各表示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预设:每个文具盒的价钱×买的个数=总钱数2、师:买40本笔记本又要花多少钱呢?学生做题(二)观察、类比,发现数学规律师:让我们回头看一下这些关系式,刚才我们说的每个文具盒的价钱、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一般叫做“单价”,而要买的个数就叫做“数量”,花的总钱数就叫做“总价”。预设:单价×数量=总价师:看来“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关系式就可以概括刚才我们解决的所有问题了。板贴:单价×数量=总价(三)进一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师:我们可以运用这一关系式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吗?来看这个问题。1.说一说:上图中物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2.你想买哪种饮料?买几瓶?要花多少钱?3.小红买的是梨汁,她列出的算式是5×6=30(元)从这个式子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师:这样看来有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四)变化问题,建立模型师:刚刚有一名同学将购物小票弄脏了,他很着急,我们一起帮帮他。列式计算:买了70支圆珠笔一共花了210元,圆珠笔多少钱一支?笔筒4元/个,200元一共可以买几个?你有什么新发现吗?预设:210÷70=3(元)200÷4=50(本)我发现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师:之前我们发现单价×数量=总价,现在我们又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还存在这样的关系。看来只要知道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根据三者的关系求出第三个。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电脑出示课件总结总价、单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五)探究混合运算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单价×数量=总价”,那么要求买40本笔记本和30支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你打算怎样做?独立试做,并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1、合作交流解题思路,评价质疑预设1:先分别求出买40本笔记本的钱数和30支钢笔的钱数,再把这两个数加起来。分步列式:先求买笔记本的钱数。5×40=200(元)再求买钢笔的钱数。8×30=240(元)最后求买两种文具的总钱数。200+240=440(元)着重引导学生交流分步列式每一步的解题思路,会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2.探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师:刚才老师还发现有同学列综合算式:5×40+8×30,谁也是这样列的请举手!交流算式思路。师:你能看懂这个综合算式吗?你有什么问题?引导质疑:“5×40”和“8×30”各求的是什么?预设学生交流:“5×40”是买40本笔记本的总价,“8×30”是买30支钢笔的总价,求一共要花多少钱用加法。师: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个综合算式,那你能说出应先算什么?想一想你为什么这样算。小结:对于这一道题,我们想到了用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这两种方法。这个综合算式里有乘有加,是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混合运算)师:你能再试着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吗?引导学生交流:先乘、后加,而且加法两边的乘可以同时进行脱式计算。(六)回归情境,拓展应用出示小电脑:你会计算下面的各题吗?1.11×7-15×4学生做题,教师巡视查看。展示交流,学生指着自己的计算过程说清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像这样的混合运算,能够同时进行乘或除法两步计算的,就可以同时完成乘或除法计算,使得脱式过程更简洁。2.150+120÷6×5师:想一想:它的运算顺序还可以像刚才的题目一样,同步进行乘或除法计算吗?学生试做题,教师巡视查看。展示交流,学生指着自己的计算过程说清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即时评价,着重指导学生理解它需要分步进行乘或除计算小结:在一道算式里,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进一步明确运算顺序)。【设计意图】。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递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师: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认为计算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什么?学生思考后,交流。总结提升:在一道算式里,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能够同时进行乘或除法两步计算的,就可以同时完成乘或除法计算,使脱式过程更简洁。【设计意图】通过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1)让学生说一说或者标出每道式题的计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2)进行订正,引导学生总结混合运算需要注意的问题,积累运算经验。2.火眼金睛辨对错。指导学生辨别对错,明确运算顺序,并教育大家要细心计算。五、当堂检测:六、全课总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作业布置:自主练习7、8题七、板书设计混合运算单价×数量=总价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混合运算》学情分析数量关系的教学承载着学生的认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质的飞跃。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核心概念是单价,学生最难理解的概念也是“单价”。而教材中却没有设置有关“单价”这一概念的教学内容。虽然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对商品的单价有一些感知,但认识还非常模糊,对单价这一概念的内涵不够理解。作为四年级学生,大多数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归纳、概括的能力,所以如果引导得法,学生应该能结合大量的实际素材来理解“单价”的本质意义。但学生完全自主地抽象、概括出“单价是指一个数量单位商品的价格”应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帮助。从生活情境入手,学生能很快说出每道算式先算什么,从而都能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这一环节我还引导学生梳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按什么步骤来解答,不能让学生的观察流于形式,一定让他们经历画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混合运算》效果分析本节课中,教师发挥了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整堂课中,学生能够充分交流,与小组同学合作,共同探讨,自主总结。大部分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理解透彻,并能解决三步混合运算综合算式问题,对本节知识掌握较好。只有一少部分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生过程,从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另外两个数量关系式,重视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练习的针对性更强,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到难,在形式上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混合运算》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5页信息窗1,86页自主练习1、2、3、4、5。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量关系。由于他们经常接触,因此对“单价、数量、总价”比较熟悉。根本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地去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就轻松自如。我主要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学好这一课将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奠定基础。从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出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递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混合运算》评测练习《混合运算》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在课堂上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超市购物的情境,使学生知道单价、数量、总价这三者间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常常用到,并不陌生,只是我们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努力实现以下几点:1、挖据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频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因此,课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收集超市购物小票,并且了解上面的信息。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要求独立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应把内容放手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在本节课上,我并没有简单地把数量关系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找找黑板上的这些题有哪些相同点,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应用意识。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本节课上,我精心设计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让学生用20元钱,购买练习本。”购买多少,购买几种,全由学生自己做主,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的培养。这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方法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留给学生合作交流地机会和时间明显不足,学生真正投入的有思维碰撞的讨论不多,对学生的评价还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还不能以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总之,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和有效引导,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混合运算》课标分析新课标中提到数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会出数学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还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的社会价值。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以往教材相比这部分知识在结构上与义务教材大体相同,但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