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权制度中的政府失灵与治理对策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目前,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除水资源本身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技术的局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之外,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水权的管理,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减轻因“政府失灵”所导致的制度失效,本文从水权制度运行的微观层面出发,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别考察了政府管理者和用水户的支付函数、策略空间和信息结构,建立了政府管理者和用水户之间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模型和混和策略纳什均衡模型。此类模型可以深入分析不同政策下管理者与用水户双方的行为特征,影响双方行为决策的因素,以及双方的行为互动对水资源利用产生的影响。针对影响管理者和用水户行为的因素,认为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或政策组合,有效地减少“政府失灵”导致的流域水资源的过度取用。1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激励与管控机制缺失目前,世界范围内水权管理方式主要有3种,即政府管制、市场配置以及资源使用者的内部协商。研究表明,政府管制的主要目标是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达到全流域整体利益的最优,但这种集权式的管理制度会出现效率低下,不能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情况,即“政府失灵”。许多学者分析了出现“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1)决策失效。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无法准确得知用水户真实的用水生产函数,或者为了得到用水户的真实生产函数需要付出相当高的代价以至于基本不可行,从而导致以此为依据进行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不能达到整体利益最优;满足全流域效益最优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对各地区来说是无激励的,政府指令性的配水方式缺乏激励补偿机制,上下游的用水户之间缺少合作的动机。(2)政策运行的低效率。由于监督管理成本的存在,无法实现政府与用水户之间的激励相容,并且随着监督范围的扩大,管理成本的上升,最终会导致政府不监督,水资源被过度使用;不同级别政府间目标与职责的差异,缺乏对政策执行者的监督,使政府内部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大流域的地区分割管理与部门分割管理同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管理失控;水权的政府管制通常以层层审批的方式进行,这种运行机制会延长管理链条,降低管理效率。上述问题是可以通过对制度的重新设计加以改进的,而博弈模型正是分析行为人之间决策以及决策的均衡的典型方法。由于我国流域的水权制度主要采取政府管制的方式,因此,本文以水量分配的水权管理模式为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管理者与用水户的行为互动关系,找到能够影响博弈均衡的因素,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以期能够部分地解决“政府失灵”所导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的失效。2纯策略平衡分析2.1计算水权的定额取水成本—纯策略博弈模型假定某流域处于水资源比较紧缺的状态,实行固定水量分配的水权管理模式,并且由流域管理委员会对水权实施的情况,即水量取用,进行一种事后的检查,即在一个水权实施期间结束之后,检查用水户的取水量是否超出了所分配的定额。如果发生了超额取水行为,则对超额部分进行经济惩罚,如收取超额罚金,但是不能收回已经被用水户取用的水资源,同时,该流域管理委员会也是上级政府的一个代理人,其管理绩效会受到上级政府的检查。假定第i个用水户的用水总量为Qi,获得的水权份额为Qriri,超额取水量为Qeiei,用水户的收入函数为Fi(Q),净收益函数为Ui(P,Q),正常水价为Pr,超额罚金为Pe(此价格为当超额取水行为被发现时,需要为超额部分补交的罚款),补偿水价为Pc(此价格为当某用水户超额取水,造成该流域其他用水户的定额水权无法得到满足时,管理者必须为此而做出的补偿),管理者的检查成本为C(该成本与该流域的用水户数量正相关,但与用水户的取水行为无关),失职成本为M(这是当用水户采取了超额取水行为,但该流域管理者并没有对其进行检查并实施惩罚,由此而得到的上级政府的惩罚),暂不考虑超额取水,但是却没有物尽其用的情况,即假设超额取水量被全部应用,超额取水量等于超额用水量。同时假定满足以下条件:Qriri,Qeiei,Pr,Pe,Pc,C,M≥0(1)Qi=Qri+Qei(2)Pc>Pr(3)即在呈现紧缺时,水资源边际价格上升,补偿短缺部分的成本要高于正常价格。Pe≥Pc-Pr(4)即罚款收入至少不低于管理者为补偿资源短缺所付出的成本。由于该流域的水资源处于紧缺状态,可以认为水资源相对于其他生产资料是紧缺且不可替代的,则可假定用水户的生产函数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有Fi(Q)=min[AiQ,Bi(K,L)]=AiQ,且Ai,Bi>0(5)式中,Ai为水资源Q的生产技术系数,Bi为资本K和劳动力L的生产技术系数,同时可知Fi(Qri+Qei)=AiQri+AiQei,且∂Fi∂Q=Ai>0(6)即Fi(Q)为线性递增函数。Ui(P,Q)=Fi(Q)-PQ=AiQ-PQ(7)Ai>Pr(8)即当以正常价格取水时,Ui(Pr,Q)>0,用水户的净收益为正。管理者与第i个用水户之间的检查博弈见表1:2.2管理者与用水户的检查行为选择不检查的基础c假定管理者和用水户都采取纯策略,即管理者或者采取检查行为,或者采取不检查行为,而用水户或者超额取水,或者不超额。管理者的政策目标是希望用水户能够按照水量分配方案进行取水,不超额取水,以保证全流域水资源供给以及河流的生态平衡。通过对管理者与用水户纯策略检查博弈(见表1)的分析,可以得知:(1)当Ai>Pr+Pe时,无论管理者采取什么行为,用水户都会选择超额取水。这是因为水资源对于该用水户来说,价值较高,即Ai较高;或者超额罚金相对较低,即Pe较低。因此,即使管理者采取检查行为,用水户在支付超额取水的罚金之后仍然有利可图,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用水户自然会选择超额取水。(2)当PeQei+M<C时,无论用户采取什么行为,管理者都会选择不检查。这是因为超额罚金Pe较小,失职成本M较小;或者检查成本C较大,使得收取的罚金和受到的失职惩罚之和无法弥补管理者的检查成本,这时管理者会选择不检查。而当管理者不检查时,由于Ui(Pr,Qri+Qei)>Ui(Pr,Qri),用水户必定会选择超额取水。(3)由(1)和(2)的分析可知,只有当Ai<Pr+Pe,并且PeQei+M>C时,该博弈出现两个纳什均衡点,管理者与用水户会处于一种针锋相对的状态,即管理者检查时,用水户不超额取水,而管理者不检查时,用水户超额取水。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当管理者和用水户选择纯策略时,只有通过提高超额罚金Pe,才能使管理者选择检查行为,而用水户选择不超额取水,使水权定量分配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3混合策略平衡分析3.1混合策略组合在实践中,由于管理者和用水户对于对方的行为方式并不了解,即不能准确地判断对方的行为选择,通常双方会采取一种混合策略,即双方都以一定的概率来采取行动,最终达到一种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也就是说,管理者和用水户分别采取一个策略组合,该策略组合满足自己的策略是对对方策略的最佳对策,这时,无论哪一方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或者随机选择各个纯策略的概率分布,都不能给自己增加任何利益。假定管理者的混合策略组合为(β,1-β),即采取检查行动的概率为β,采取不检查行动的概率为(1-β),该用水户的混合策略组合为(αi,1-αi),即超额取水的概率为αi,不超额取水的概率为(1-αi)。双方的混合策略检查博弈矩阵见表2。设该用水户超额取水的期望收益为uyi,不超额取水的期望收益为uni,管理者采取检查行为时的期望收益为uyg,不检查时的期望收益为ung。达到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时,当管理者选定自己的策略组合,用水户选择超额取水和不超额取水的期望收益相等,即uyi=uni(9)式中uyi=β[Ui(Pr,Qri+Qei)-PeQei]+(1-β)Ui(Pr,Qri+Qei)(10)uni=Ui(Pr,Qri)(11)由公式(9)、(10)、(11)可得β=Ai-ΡrΡe(12)同样的,当用水户选定自己的策略组合时,管理者选择检查和选择不检查的期望收益相等,即uyg=ung(13)式中uyg=αi[(Pr+Pe)Qei-C-PcQei]+(1-αi)(-C)(14)ung=αi(PrQei-M-PcQei)(15)由公式(13)、(14)、(15)可得αi=CΡeQei+Μ(16)3.2减少水量的最优定额选取正常水价Pr通常来说是一种长期的政策,在短期的博弈中可以视为常量。根据以上的博弈模型分析可知,影响管理者选择检查行为概率β的因素有超额罚金Pe和该用水户关于水资源的生产技术系数Ai,影响该用水户超额取水概率αi的因素有检查成本C、超额罚金Pe、超额取水量Qei以及失职成本M。假定某流域的管理措施满足上述假定,则该流域某用水户最优的超额取水概率α*i与管理者期望收益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由于政府的政策目标是用水户能够按照水量分配方案进行取水,不超额取水,即尽可能地降低用水户超额取水的概率αi,通过分析影响用水户超额取水概率αi的因素,可以得知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政策或政策组合,从而降低用水户超额取水的概率。(1)降低检查成本C。检查成本C与超额取水概率αi正相关,也就是说,当管理者检查用水户是否超额取水的成本越高,用水户采取该行为的概率越大。由公式(12)可知检查成本C与采取检查行为的概率β没有直接关系,但当检查成本C降低时,管理者采取检查行为的期望收益uyg上升,在短期内会提高检查的频率,使得超额取水的期望收益下降,因此用水户会逐渐降低超额取水的频率,而此时管理者也会随之降低检查的频率,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管理者采取检查行为的期望收益曲线ung平行上移,用水户的最优超额取水概率α*i降低至α*i,C(见图2)。如果进行横向比较,可以认为在检查成本比较低的流域或地区,虽然管理者执行检查任务的频率并不更高,但超额取水行为仍会比较少。因此,管理者可以致力于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检查成本,如采用更先进的检查工具、优化内部的组织管理等。(2)提高失职成本M。失职成本M与超额取水概率αi负相关,即当出现超额取水行为,管理者没有及时检查,管理者因此所受到的惩罚越高,用水户采取超额取水行为的概率越低。这是政策的目标与政策的结果之间呈现一种意外的关系,增加失职成本M的本意是督促管理者加强管理,提高检查活动的概率,但这种作用只在短期有效,当管理者加强检查的频率时,同分析(1)相似的,用水户超额取水的期望收益uyi会下降,从而降低了超额取水的内在动力,超额取水的频率也随之降低,当管理者预期到超额取水行为减少后,其检查行为也会随之减少。因此,督促管理者的政策在长期会达到减少用水户超额取水活动的效果。失职成本M的增加会使管理者采取不检查行为的期望收益曲线ung斜率下降,用水户的最优超额取水概率α*i降低至α*i,M(见图3)。(3)提高超额罚金Pe。首先,超额罚金Pe与超额取水概率αi、采取检查行为的概率β都呈负相关关系,即当管理者对超额取水采取的惩罚水平越高,用水户采取超额取水行为的频率越小,管理者的检查频率也越小。这是因为更高的惩罚水平直接降低了用水户超额取水的期望收益,其超额取水的内在动力降低,超额取水的频率也随之降低,当管理者预期到超额取水行为减少后,其检查行为也会随之减少。在图4中表现为管理者采取检查行为的期望收益曲线uyg斜率增加,用水户的最优超额取水概率α*i降低至α*i、p。其次,由公式(16)可以得到用水户的最优超额取水量Qe*i=Cα-1i+ΜΡe(17)值得注意的是,当管理者提高超额罚金Pe时,用水户除了降低超额取水的概率,还可以采取减少超额取水量Qe的方法,或者采用两种方法的组合策略。即当管理者提高超额罚金时,超额罚金Pe的上升所引起的超额取水量Qe的下降会抵消或部分抵消超额取水概率αi的下降,大规模超额取水行为将趋于减少,而小规模超额取水行为会有所上升。在实践中,小规模的超额取水行为比大规模的超额取水行为更容易发生,而政府也倾向于对小规模的超额取水行为采取更为宽松的检查态度;反之,用水户对大规模的超额取水行为会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管理者也会加强检查,因为大规模的超额取水对全流域的影响更加严重。用水户大规模的超额取水会同时影响管理者检查行为的期望收益曲线uyg和不检查行为的期望收益曲线ung,最终导致用水户大规模超额取水的最优超额取水概率α*i,Q相对较小(见图5)。此外,由公式(12)可以得知,管理者的检查频率β与超额罚金Pe负相关,与用水户关于水资源的生产技术系数Ai正相关。即当管理者以同样的频率β对全流域进行检查时,针对拥有较高生产技术系数Ai的用水户,应该收取较高的超额罚金Pe,而当管理者以同样的超额罚金Pe对全流域的超额取水行为进行惩罚时,针对拥有较高生产技术系数Ai的用水户,应该加强检查的频率。将公式(10)、(11)进行简化,可得uyi=Ai(Qri+Qei)-Pr(Qri+Qei)-βPeQei(18)uni=AiQri-PrQri(19)由公式(18)、(19)可知,当管理者以相同的频率β和超额罚金Pe对全流域进行检查和惩处时,生产技术系数Ai较高的用水户采取超额取水的期望收益uyi要大于不超额取水的期望收益uni,此时,这些用户会进行超额取水。4政府基于不作为行为偏好的政策组合政府管制下的水权制度,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会出现“政府失灵”。在实施定量水权分配制度的过程中,管理者和用水户之间是非合作的。在一次博弈过程中,管理者和用水户只能进行纯策略的选择时,双方会处于一种针锋相对的状态,此时只有通过提高超额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