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选修1)_第1页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选修1)_第2页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选修1)_第3页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选修1)_第4页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阶段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解析:《马关条约》关于外资企业在中国免税的规定,是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这种特权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根本无法同外资企业进行竞争.答案:D2.右图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B.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八国侵略军联合侵略中国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清王朝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使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同时也刺激了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B3.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析:A项为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B项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的主张;D项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与题干时间均不符合.C项指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运动.答案:C4.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解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著作,它们以孔子为旗号,利用孔子的权威论证资产阶级维新理论的合理性,反对清政府“恪守祖训"的传统观念,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答案:D5.维新变法期间,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封建统治面临全面危机C.维新派的影响 D.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光绪帝的阶级属性入手.光绪帝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进行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封建统治,其根本出发点应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答案:B6.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②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④裁汰旧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材料中的“守旧迂廖之人”指的是封建顽固官僚,由于变法法令中改革旧制的部分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会“阴谋与新政为敌"。因此,答案应该是涉及改革旧制的内容。答案:D7.百日维新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析:由材料的“百日维新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即可判断.B、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A8.我们之所以称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它()A.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B.主张爱国救亡,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C.提倡新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颁布了《定国是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改革解析:思想解放应从引进或宣传新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方面去思考,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答案:C9.戊戌变法运动是()①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②一场爱国救亡运动③一场贯穿着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其中③虽然在教材中没有明确列出,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势力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之间的斗争贯穿变法的始终。答案:D10.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解析:本题是一道程度型的选择题,A、B、C三项所表述的都是戊戌变法的主观意图,甚至也可认为在这三个方面戊戌变法都产生了实际效果。但结合戊戌变法的结果和影响分析可知:虽然维新派有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和推动政治改革的主观愿望,但由于变法运动的失败,戊戌变法在这些方面未取得实际的效果,应排除,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1题18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6分,共5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片说明,中日两国准备发起什么运动?(4分)(2)当时的中日两国在外部条件上相同的遭遇是什么?两国的努力最终命运有什么不同?(6分)(3)中国发起的运动历经百日夭折,其原因何在?简要说明其历史意义。(8分)解析:本题围绕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选择了四幅图片,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从图片内容可判断出是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第(2)问应从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的角度分析。第(3)问要求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答案:(1)明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运动。(2)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日本明治维新成功,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主权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并崛起为东方强国,成为世界列强中的一员;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原因: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双方力量悬殊.②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历史意义:①变法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②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符合历史发展趋势。③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根据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自的态度怎样?(4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缺陷。(4分)(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三权”“皇上则为元首”“军机号为政府"等有效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二、三中的“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及“大借洋教”等有效信息归纳总结;第(3)问作答时注意概括;第(4)问作答时要结合中国国情。答案:(1)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学说.(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4)不正确。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和妥协性,决定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13.改革是社会发展变化中最为常见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在探究活动课上,老师展示了下列两幅图片,引起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学生甲说,中日两国的改革在内容上有多处相似之处,但有一处最大的不同点。学生乙说,改革既是一次伟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学生丙说,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密切的联系。老师布置你做发言记录,请你将他们的陈述进行摘要展示.请回答:(1)学生甲针对中日两国改革内容的相似点和最大不同点做了阐述,他的发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学生乙以戊戌变法为例阐述了“改革既是一次伟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他的发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3)学生丙对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联系的阐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解析:本题以讨论课的形式创设新情境,以记录发言的形式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要回顾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通过比较找出相似之处和最大的不同点;第(2)问要通过阐述戊戌变法的活动总结出其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第(3)问要答出两者的联系,以防漏掉要点。答案:(1)相似点:向西方学习、涉及经济、军事、教育的改革。最大不同点:戊戌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