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1页
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2页
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3页
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4页
似蚓蛔线虫蛔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似蚓蛔线虫(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预习提要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外界适宜土壤环境中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孵出,侵入肠粘膜静脉经血液移行至肺,再进入消化道而发育为成虫。目的要求一.掌握蛔虫受精卵及未受精卵的形态。二.掌握诊断蛔虫病的粪便直接涂片技术操作。三.熟悉蛔虫成虫的基本形态特征。实验内容一.虫卵临时玻片。载玻片上滴加保存在5%福尔马林中之浓集粪渣虫卵悬液一滴,加盖玻片,先置低倍镜找虫卵后,小心转向高倍镜(勿使液体接触镜头)观察。(一)受精卵:椭圆形,卵壳较厚而透明,壳的表面通常有一层粗糙不平的蛋白质膜,新鲜粪便中的卵因受宿主胆汁染色呈棕黄色,卵内有一大而圆的卵细胞。(二)未受精卵:多为狭长椭圆形,也呈棕黄色,卵壳及蛋白质膜均较受精卵薄,卵内含有许多折光性强的卵黄颗粒。(三)脱蛋白质膜卵(示教):受精卵及未受精卵外面的蛋白质膜有时可脱落,此时虫卵无色而透明,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虫卵和植物细胞(多角形)鉴别。(四)感染性卵(示教):受精卵排出体外,在外界经过一定时间可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卵内含有幼虫。此种虫卵在新鲜粪便中看不到。二.成虫(示教)(一)液浸标本1.外部形态:(1)色泽形状:活体为肉红色,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呈灰白色。虫体圆柱形,形似蚯蚓,两端较细,体表光滑而有细纹,两侧可见明显的侧线。(2)雌雄虫识别:雌虫比雄虫大,雌虫尾端钝圆,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3)头尾端识别:头端中央有口孔及三片唇瓣围绕,尾端或直或弯曲。(4)背腹面鉴别:腹面有肛门(尾端)及雌虫阴门(虫体前1/3处)的开口。(5)雄虫交合刺:仔细观察雄虫弯曲的末端,有二根白色的交合刺,有时因脱落或缩入泄殖腔内不能见到。2.内部器官:(1)消化器官:为一连续纵行直管。前端始自口腔,下连食道,食道以下依次为中肠和直肠,雌虫直肠通于尾端肛门,雄虫直肠与射精管相通而成为泄殖腔。(2)生殖器官:雌虫:为两组相同的管状构造,盘绕于虫体后2/3体腔内。卵巢细长如线,一端游离,一端逐渐膨大形成输卵管,其下连接子宫,子宫为最粗的部分,内充满虫卵,两组子宫的末端合并而形成阴道,阴门开口于虫体腹面前1/3处。雄虫:单管型,由睾丸、输精管、储精囊及射精管组成。射精管末端与直肠相连而成泄殖腔。尾端有交合刺二根,自射精管两侧向后伸入泄殖腔而通至体外。(二)玻片染色标本:唇瓣:位于虫体顶端,可见三片唇瓣,呈“品”字排列,唇瓣内缘具细齿,侧缘有感觉乳突一对。三.病理标本(示教)标本系从尸体解剖而得,观察时联系蛔虫的生活习性与致病性的关系。(一)打结:注意多条蛔虫扭结成团可引起腹痛,甚至肠梗阻。(二)钻孔:1.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炎。2.蛔虫钻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症。四.病原诊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为蛔虫病最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法。此法方便简单,连续作3次涂片,可提高检测率。步骤如下:1.滴1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2.用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3.涂片的厚度以能透过玻片约可辨认书上字迹为宜。注:低倍镜下观察,如用高倍镜,需加盖玻片。注意虫卵与粪便中的异物相鉴别,粪便中常见的异物有肌肉纤维、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淀粉颗粒和脂肪滴等。作业正确地绘出蛔虫的受精卵及未受精卵,标注各结构名称,并注明放大倍数。思考题1.粪便检查是否可诊断所有的蛔虫感染?为什么?2.受精卵与未受精卵有哪些形态不同?3.为何用直接涂片法诊断蛔虫感染?掌握蛔虫受精卵及未受精卵形态的区别有何实际意义?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是否即有感染性?4.虫卵如何与粪渣中的杂质和其它细胞区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

(Nacatoramericanus)预习提要钩虫寄生在人体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条件的土壤中杆状蚴孵出并进一步发育为丝状蚴,丝状蚴可钻入人体皮肤而引起感染。幼虫侵入皮下静脉随血流至肺,再到小肠而发育为成虫。传播途径与鲜粪施肥及耕作方式有关。目的要求一、掌握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钩虫的形态鉴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二、掌握诊断钩虫感染常用的饱和盐水漂浮法。内容一.虫卵临时玻片。取保存于福尔马林液中的虫卵悬液或取新鲜粪便作直接涂片,用低倍镜检查,观察时光线不要太强。两种钩虫卵的形态相似。均为长椭园形,卵壳薄而透明,刚排出体外的虫卵内含2—4个细胞(如粪便搁置1-2天后,则卵内细胞分裂为多细胞期或发育为幼虫期)。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注意虫卵的大小、外形、颜色、卵壳及内容物。二.丝状蚴(示教)用低倍镜观察,注意食道后端的球状体不明显,尾端尖细,食道长度等于体长的1/5。三.成虫形态(一)液浸标本钩虫病患者经驱虫后,由粪便中收集成虫,保藏于5%福尔马林液中,可用肉眼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两种钩虫固定后呈乳白色,体壁略透明;雌虫大于雄虫,雌虫尾端尖细而直,雄虫尾端膨大成伞形。两种钩虫成虫头尾弯曲情况不同,可作为虫种鉴别特征之一,十二指钩虫头部与尾部弯曲一致,外形呈“C”形,美洲钩虫头部与尾部弯曲相反,呈“S”形。观察标本时要注意雌雄的区别与两种钩虫虫体外形区别。(二)玻片染色标本经福尔马林液固定过的虫体,再经染色透明处理后用树胶封片。染色剂多采用酸卡红。1.十二指肠钩虫雄虫:低倍镜下观察。首先观察虫体前端的口囊,此口囊位于虫体顶端中央,为卵圆形角质坚韧组织,口囊内壁腹侧前缘有2对发达的尖齿,外齿较内齿大。虫体尾端角皮扩张,形成膨大的交合伞。交合伞为透明的膜状构造,宽度大于长度,其上有辐射排列并分支的伞辐肋构造,位于交合伞背面者称为背肋,背肋在未端约1/3处分为2支,每一支再分为3小枝。两根交合刺伸出体外时分开。2.十二指肠钩虫雌虫:口囊构造与雄虫相同,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央略后部位,在虫体末端有一尾刺(有的标本不易见到)。3.美洲钩虫雄虫:与十二指肠钩虫雄虫的主要鉴别特征如下:(1) 口囊内有1对弧形切板。(2) 交合伞长度等于宽度或近似圆形,背肋在基部即分为2支,以后每一支再分为2小支。(3) 两根交合刺在末端合并成倒钩状。4.美洲钩虫雌虫:与十二指肠钩虫雌虫的主要鉴别特征如下:(1) 口囊内有1对弧形切板。(2) 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央略前部位。(3) 尾端无尾刺。

四.病理标本(示教)犬钩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五.病原诊断饱和盐水漂浮法:本法利用比重较大的饱和盐水,使比重较小的虫卵,特别是钩虫卵漂浮在溶液上面,而达到浓集目的。(一)器材及试剂:1.塑料漂浮瓶或玻璃漂浮瓶。2.载玻片。3.竹棒。4.滴管。5.饱和盐水(溶解普通食盐约40克于100毫升水中,加热至沸,冷后过滤)。(1)自粪便不同处挑取如蚕豆大小的粪块,置于盛有少量饱和盐水的潦浮管中(4)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盖在倍【1上,静止15分钟左右(2)将粪便捣碎,与盐水搅匀,再加饱和盐水(5)如图垂直向上提起载玻片(6)敏捷地翻转,覆以盖片镜检(1)自粪便不同处挑取如蚕豆大小的粪块,置于盛有少量饱和盐水的潦浮管中(4)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盖在倍【1上,静止15分钟左右(2)将粪便捣碎,与盐水搅匀,再加饱和盐水(5)如图垂直向上提起载玻片(6)敏捷地翻转,覆以盖片镜检图1饱和盐水浮聚法(3)将满时,改用滴住,如至略高于管口但不溢出为止作业绘钩虫卵思考题怎样发现钩虫感染者?如何鉴别钩虫病变所属的虫种?漂浮法检查钩虫卵的原理是什么?蠕形住肠线虫(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预习提要蛲虫寄生于人体盲肠、结肠及阑尾,雌虫在肛周产卵,虫卵在肛周很快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后者经口感染人体。蛲虫的感染方式有自身感染和异体感染。目的要求一.掌握蛲虫卵的形态特征。二.熟悉成虫的外形特征及诊断蛲虫病的技术操作。内容一.虫卵临时玻片。取保藏于福尔马林液中的虫卵液一滴,涂于载玻片上,低倍镜观察,注意光线不宜太强。虫卵呈两侧不对称,一边扁平,一边隆起,透明无色,卵壳较厚,卵内含有蝌蚪期胚胎(经短时即可发育为成熟幼虫)。二.成虫形态(示教)(一) 成虫液浸标本患者经驱虫后由粪便中收集雌、雄成虫或当感染的儿童入睡时在肛门周围取得活的雌性成虫,保藏于5%福尔马林液中。可用肉眼直接观察,成虫为乳白色。雄虫很小,尾部卷曲;雌虫较大,中部因内含充盈虫卵的子宫而较粗,尾端尖细如针。三.病原诊断(一)透明胶纸法:取一段约6cm长的玻璃胶纸,用胶面粘贴检查者的肛周皮肤,然后将胶纸平铺于载玻片上,用低倍镜检查。(二)棉签拭子法:将棉签置于盛有生理盐水的试管中,用时将棉签取出,在肛门周围都涂擦,然后放回试管中充分振荡,经离心沉淀后,取出沉淀物检查;或将棉签放入盛有饱和盐水的试管中,按饱和盐水漂浮法操作检查。以上二法是利用蛲虫在人体肛门周围产卵的特点,检查时间在清晨排便之前较好。作业绘蛲虫卵。思考题1.为什么蛲虫病诊断不用粪便检查?2.在肛门拭子检查未发现蛲虫卵时,还有什么办法?3.在蛲虫的形态生活史里哪几点与诊断有关系?毛首鞭形线虫(鞭虫)(Trichuristrichiur)a预习提要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外界土壤中发育为感染期卵,感染性虫卵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里孵出,移行至盲肠发育为成虫。目的要求一.掌握鞭虫卵的形态特征。二.识别鞭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实验内容一.虫卵临时玻片。吸取保藏于福尔马林之虫卵液作一涂片。低倍镜观察。卵外形呈纺锤形,色棕黄,卵壳厚,在卵的两端各有透明栓一个,亦称塞盖。在新鲜粪便中所见到虫卵内含一个卵细胞。二.成虫保藏标本(示教)可用肉眼观察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鞭虫外形似马鞭,前部较细,约占体长3/5,后部较粗,灰白色。雌虫较长,尾端钝圆,雄虫较短,尾端向腹面作环状卷曲,内有交合刺一根。三.病理标本(示教)鞭虫寄生于大肠肠壁。作业绘鞭虫卵思考题鞭虫和蛔虫的生活史有何异同点?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马来布鲁线虫(Brugiamalayi)预习提要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内,雌虫卵胎生微丝蚴,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呈夜现周期性。微丝蚴随蚊叮咬吸血而进入蚊体,最后发育为丝状蚴。丝状蚴通过蚊叮咬经皮肤而感染人体。目的要求一.掌握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形态鉴别。二.认识淋巴丝虫成虫与感染性幼虫的一般外形特征。实验内容一.微丝蚴(一)玻片染色标本:取患者血液作厚血涂片,经过染色封片制成。1.班氏微丝蚴先用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视野下红、白细胞呈极小点状物,布满整个视野中,微丝蚴本身无颜色、经染色后为紫蓝色,形状为细小弯曲的线状虫体,找到后将其调节于视野中心,再放一滴镜油于玻片标本上,按油镜操作规程转用油镜观察,光圈要全部开足。班氏微丝蚴虫体呈丝状,头端钝圈,尾端尖细,虫体体态弯曲较自然而柔和;体外披有一层鞘膜;体内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核称为体核,体核大小一致,为,排列疏松整齐,互不重叠,清晰可数;虫体头端无体核,空隙区为头间隙,头间隙的长度与虫体宽度比为1:1或1:2;尾尖部无体核。2.马来微丝蚴一般构造与班氏微丝蚴相似,与班氏微丝蚴的主要鉴别特征为:(1)体态弯曲较硬直,大弯上有小弯曲。(2)头间隙较长,其长度约等于虫体宽度的2倍。(3)体核较密集,大小、形状也不规则,常聚集重叠,不易分清。(4)尾端有尾核2个,前后排列。(二)活体标本(示教):取人工感染马来丝虫的沙鼠血(或取感染犬丝虫的犬血)滴于载玻片上,再加l滴生理盐水稀释,在低倍镜下观察微丝蚴的活动情况。(三)未染色玻片标本(示教):一般在丝虫病流行区进行普查工作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检查血片时均不经染色即可进行镜检。厚血片经溶血后,在低倍镜下检查,找到无色透明,反光性较强的线状虫体后再用高倍镜进行确诊。因未染色,体内构造不能见到,只能观察虫体大小及体态弯曲情况。(观察时切忌用油镜,同时注意不要与其他纤维物质混淆,纤维物质大小等,无一定结构,边缘不整齐)。二.感染期幼虫(示教)此期幼虫主要出现蚊血腔,活动力强。虫体细长,丝形,头端略尖,尾端截形。尾端为最主要的鉴别特征,具有3个乳突。三.成虫形态(示教)保藏标本:将被成虫寄生的淋巴组织切除后,从淋巴组织中分离出虫体,保藏于福尔马林液中。肉眼观察虫体为乳白色丝线状,雄虫尾部向腹面卷曲2~3圈,雌虫显著大于雄虫,尾部钝圆。四.病理标本(示教)淋巴结切片示丝虫横切面。五.中间宿主(示教)中华按蚊与淡色库蚊。作业绘班氏微丝蚴和马来微丝蚴(油镜)。思考题1.分析血片检查微丝蚴阴性结果的原因。2.在几次血片检查不能发现微丝蚴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其他助诊方法?3.班氏和马来微丝蚴形态有什么不同点?用血片检查丝虫感染应注意些什么?旋毛形线虫(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预习提要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不需在外界发育。本虫成虫寄生在宿主小肠幼虫寄生在横纹肌。人因食入含有活幼虫囊包的猪肉而感染,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雌虫卵胎生,产出幼虫经血循环散布于全身组织,但幼虫仅在横纹肌内发育形成囊包。自然界中宿主感染情况是兽主人次。目的要求一.掌握旋毛虫幼虫囊包的形态特征。二.认识旋毛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实验内容一.幼虫玻片染色标本。低倍镜观察。幼虫长而细,约1.0X0.03mm。幼虫卷曲在横纹肌内形成梭形囊包,一个囊内多含有1-2条幼虫。二.成虫形态(示教)低倍镜观察。虫体细小,雄虫大小为1.4〜1.5X0.04mm,雌虫为3~4X0.06mm。食道为长行单细胞组成。生殖器官为单管型,卵巢位于虫体的后部,管状;子宫较卵巢长,其内可见胚胎发育的各期,近阴道处为成熟幼虫。三.病原诊断肌肉压片或切片,查见有幼虫或发现肌纤维横纹消失,间质水肿,有助诊断。作业绘旋毛虫幼虫囊包。思考题旋毛虫的生活史与其他线虫有何主要不同点?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stercoralis)预习提要粪类圆线虫为兼性寄生,其生活史有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成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粘膜内并在此产卵,虫卵很快孵出杆状蚴,自粘膜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离开人体。杆状蚴在外界即可发育为丝状蚴,经皮肤感染人体,也可直接发育为成虫,在外界完成生活史。实验内容(示教标本)杆状蚴:大小约0.2~0.45mm,具双球形咽管。二、 丝状蚴:虫体细长,大小约0.6〜o.7mm,咽管呈柱状,尾端尖而分叉。三.虫卵:与钩虫卵相似,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部分虫卵内含幼胚。四.病原检查主要依靠从粪便、痰、尿或脑脊液中检获幼虫或培养出丝状蚴为诊断依据。患者腹泻时,也可检获虫卵。似蚓蛔线虫(蛔虫)(Ascarislumbricoide)s预习提要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外界适宜土壤环境中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孵出,侵入肠粘膜静脉经血液移行至肺,再进入消化道而发育为成虫。目的要求掌握蛔虫受精卵及未受精卵的形态。掌握诊断蛔虫病的粪便直接涂片技术操作。熟悉蛔虫成虫的基本形态特征。实验内容一.虫卵临时玻片。载玻片上滴加保存在5%福尔马林中之浓集粪渣虫卵悬液一滴,加盖玻片,先置低倍镜找虫卵后,小心转向高倍镜(勿使液体接触镜头)观察。(一)受精卵:椭圆形,卵壳较厚而透明,壳的表面通常有一层粗糙不平的蛋白质膜,新鲜粪便中的卵因受宿主胆汁染色呈棕黄色,卵内有一大而圆的卵细胞。(二)未受精卵:多为狭长椭圆形,也呈棕黄色,卵壳及蛋白质膜均较受精卵薄,卵内含有许多折光性强的卵黄颗粒。(三)脱蛋白质膜卵(示教):受精卵及未受精卵外面的蛋白质膜有时可脱落,此时虫卵无色而透明,观察时应注意与其他虫卵和植物细胞(多角形)鉴别。(四)感染性卵(示教):受精卵排出体外,在外界经过一定时间可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卵内含有幼虫。此种虫卵在新鲜粪便中看不到。二.成虫(示教)(一)液浸标本1.外部形态:(1)色泽形状:活体为肉红色,经福尔马林固定后呈灰白色。虫体圆柱形,形似蚯蚓,两端较细,体表光滑而有细纹,两侧可见明显的侧线。(2)雌雄虫识别:雌虫比雄虫大,雌虫尾端钝圆,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3)头尾端识别:头端中央有口孔及三片唇瓣围绕,尾端或直或弯曲。(4)背腹面鉴别:腹面有肛门(尾端)及雌虫阴门(虫体前1/3处)的开口。(5)雄虫交合刺:仔细观察雄虫弯曲的末端,有二根白色的交合刺,有时因脱落或缩入泄殖腔内不能见到。2.内部器官:(1)消化器官:为一连续纵行直管。前端始自口腔,下连食道,食道以下依次为中肠和直肠,雌虫直肠通于尾端肛门,雄虫直肠与射精管相通而成为泄殖腔。(2)生殖器官:雌虫:为两组相同的管状构造,盘绕于虫体后2/3体腔内。卵巢细长如线,一端游离,一端逐渐膨大形成输卵管,其下连接子宫,子宫为最粗的部分,内充满虫卵,两组子宫的末端合并而形成阴道,阴门开口于虫体腹面前1/3处。雄虫:单管型,由睾丸、输精管、储精囊及射精管组成。射精管末端与直肠相连而成泄殖腔。尾端有交合刺二根,自射精管两侧向后伸入泄殖腔而通至体外。(二)玻片染色标本:唇瓣:位于虫体顶端,可见三片唇瓣,呈“品”字排列,唇瓣内缘具细齿,侧缘有感觉乳突一对。三.病理标本(示教)标本系从尸体解剖而得,观察时联系蛔虫的生活习性与致病性的关系。(一)打结:注意多条蛔虫扭结成团可引起腹痛,甚至肠梗阻。(二)钻孔:1.蛔虫钻入阑尾:引起阑尾炎。2.蛔虫钻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症。四.病原诊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为蛔虫病最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法。此法方便简单,连续作3次涂片,可提高检测率。步骤如下:1.滴1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2.用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3.涂片的厚度以能透过玻片约可辨认书上字迹为宜。注:低倍镜下观察,如用高倍镜,需加盖玻片。注意虫卵与粪便中的异物相鉴别,粪便中常见的异物有肌肉纤维、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淀粉颗粒和脂肪滴等。作业正确地绘出蛔虫的受精卵及未受精卵,标注各结构名称,并注明放大倍数。思考题1.粪便检查是否可诊断所有的蛔虫感染?为什么?2.受精卵与未受精卵有哪些形态不同?3.为何用直接涂片法诊断蛔虫感染?掌握蛔虫受精卵及未受精卵形态的区别有何实际意义?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是否即有感染性?4.虫卵如何与粪渣中的杂质和其它细胞区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

(Nacatoramericanus)预习提要钩虫寄生在人体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条件的土壤中杆状蚴孵出并进一步发育为丝状蚴,丝状蚴可钻入人体皮肤而引起感染。幼虫侵入皮下静脉随血流至肺,再到小肠而发育为成虫。传播途径与鲜粪施肥及耕作方式有关。目的要求一、掌握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钩虫的形态鉴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二、掌握诊断钩虫感染常用的饱和盐水漂浮法。内容一.虫卵临时玻片。取保存于福尔马林液中的虫卵悬液或取新鲜粪便作直接涂片,用低倍镜检查,观察时光线不要太强。两种钩虫卵的形态相似。均为长椭园形,卵壳薄而透明,刚排出体外的虫卵内含2—4个细胞(如粪便搁置1-2天后,则卵内细胞分裂为多细胞期或发育为幼虫期)。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注意虫卵的大小、外形、颜色、卵壳及内容物。二.丝状蚴(示教)用低倍镜观察,注意食道后端的球状体不明显,尾端尖细,食道长度等于体长的1/5。三.成虫形态(一)液浸标本钩虫病患者经驱虫后,由粪便中收集成虫,保藏于5%福尔马林液中,可用肉眼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两种钩虫固定后呈乳白色,体壁略透明;雌虫大于雄虫,雌虫尾端尖细而直,雄虫尾端膨大成伞形。两种钩虫成虫头尾弯曲情况不同,可作为虫种鉴别特征之一,十二指钩虫头部与尾部弯曲一致,外形呈“C”形,美洲钩虫头部与尾部弯曲相反,呈“S”形。观察标本时要注意雌雄的区别与两种钩虫虫体外形区别。(二)玻片染色标本经福尔马林液固定过的虫体,再经染色透明处理后用树胶封片。染色剂多采用酸卡红。1.十二指肠钩虫雄虫:低倍镜下观察。首先观察虫体前端的口囊,此口囊位于虫体顶端中央,为卵圆形角质坚韧组织,口囊内壁腹侧前缘有2对发达的尖齿,外齿较内齿大。虫体尾端角皮扩张,形成膨大的交合伞。交合伞为透明的膜状构造,宽度大于长度,其上有辐射排列并分支的伞辐肋构造,位于交合伞背面者称为背肋,背肋在未端约1/3处分为2支,每一支再分为3小枝。两根交合刺伸出体外时分开。2.十二指肠钩虫雌虫:口囊构造与雄虫相同,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央略后部位,在虫体末端有一尾刺(有的标本不易见到)。3.美洲钩虫雄虫:与十二指肠钩虫雄虫的主要鉴别特征如下:(1) 口囊内有1对弧形切板。(2) 交合伞长度等于宽度或近似圆形,背肋在基部即分为2支,以后每一支再分为2小支。(3) 两根交合刺在末端合并成倒钩状。4.美洲钩虫雌虫:与十二指肠钩虫雌虫的主要鉴别特征如下:(1) 口囊内有1对弧形切板。(2) 阴门开口于虫体中央略前部位。(3) 尾端无尾刺。四.病理标本(示教)犬钩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五.病原诊断饱和盐水漂浮法:本法利用比重较大的饱和盐水,使比重较小的虫卵,特别是钩虫卵,漂浮在溶液上面,而达到浓集目的。(一)器材及试剂:1.塑料漂浮瓶或玻璃漂浮瓶。2.载玻片。3.竹棒。4.滴管。5.饱和盐水(溶解普通食盐约40克于100毫升水中,加热至沸,冷后过滤)。(二)操作方法:(见图1)

(1)自粪便不同处挑取如蚕豆大小的粪块,置于盛有少量饱和盐水的潦浮管中(4)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盖在倍【1上,静止15分钟左右(2)将粪便捣碎,与盐水搅匀,再加饱和盐水(5)(1)自粪便不同处挑取如蚕豆大小的粪块,置于盛有少量饱和盐水的潦浮管中(4)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盖在倍【1上,静止15分钟左右(2)将粪便捣碎,与盐水搅匀,再加饱和盐水(5)如图垂直向上提起载玻片(6)敏捷地翻转,覆以盖片镜检图1饱和盐水浮聚法(3)将满时,改用滴住,如至略高于管口但不溢出为止作业绘钩虫卵思考题怎样发现钩虫感染者?如何鉴别钩虫病变所属的虫种?漂浮法检查钩虫卵的原理是什么?蠕形住肠线虫(蛲虫)(Enterobiusvermicularis)预习提要蛲虫寄生于人体盲肠、结肠及阑尾,雌虫在肛周产卵,虫卵在肛周很快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后者经口感染人体。蛲虫的感染方式有自身感染和异体感染。目的要求一.掌握蛲虫卵的形态特征。二.熟悉成虫的外形特征及诊断蛲虫病的技术操作。内容一.虫卵临时玻片。取保藏于福尔马林液中的虫卵液一滴,涂于载玻片上,低倍镜观察,注意光线不宜太强。虫卵呈两侧不对称,一边扁平,一边隆起,透明无色,卵壳较厚,卵内含有蝌蚪期胚胎(经短时即可发育为成熟幼虫)。二.成虫形态(示教)(二)成虫液浸标本患者经驱虫后由粪便中收集雌、雄成虫或当感染的儿童入睡时在肛门周围取得活的雌性成虫,保藏于5%福尔马林液中。可用肉眼直接观察,成虫为乳白色。雄虫很小,尾部卷曲;雌虫较大,中部因内含充盈虫卵的子宫而较粗,尾端尖细如针。三.病原诊断(一)透明胶纸法:取一段约6cm长的玻璃胶纸,用胶面粘贴检查者的肛周皮肤,然后将胶纸平铺于载玻片上,用低倍镜检查。(二)棉签拭子法:将棉签置于盛有生理盐水的试管中,用时将棉签取出,在肛门周围都涂擦,然后放回试管中充分振荡,经离心沉淀后,取出沉淀物检查;或将棉签放入盛有饱和盐水的试管中,按饱和盐水漂浮法操作检查。以上二法是利用蛲虫在人体肛门周围产卵的特点,检查时间在清晨排便之前较好。作业绘蛲虫卵。思考题1.为什么蛲虫病诊断不用粪便检查?2.在肛门拭子检查未发现蛲虫卵时,还有什么办法?3.在蛲虫的形态生活史里哪几点与诊断有关系?毛首鞭形线虫(鞭虫)(Trichuristrichiur)a预习提要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外界土壤中发育为感染期卵,感染性虫卵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里孵出,移行至盲肠发育为成虫。目的要求一.掌握鞭虫卵的形态特征。二.识别鞭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实验内容一.虫卵临时玻片。吸取保藏于福尔马林之虫卵液作一涂片。低倍镜观察。卵外形呈纺锤形,色棕黄,卵壳厚,在卵的两端各有透明栓一个,亦称塞盖。在新鲜粪便中所见到虫卵内含一个卵细胞。二.成虫保藏标本(示教)可用肉眼观察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鞭虫外形似马鞭,前部较细,约占体长3/5,后部较粗,灰白色。雌虫较长,尾端钝圆,雄虫较短,尾端向腹面作环状卷曲,内有交合刺一根。三.病理标本(示教)鞭虫寄生于大肠肠壁。作业绘鞭虫卵思考题鞭虫和蛔虫的生活史有何异同点?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马来布鲁线虫(Brugiamalayi)预习提要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内,雌虫卵胎生微丝蚴,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呈夜现周期性。微丝蚴随蚊叮咬吸血而进入蚊体,最后发育为丝状蚴。丝状蚴通过蚊叮咬经皮肤而感染人体。目的要求一.掌握班氏微丝蚴与马来微丝蚴的形态鉴别。二.认识淋巴丝虫成虫与感染性幼虫的一般外形特征。实验内容一.微丝蚴(一)玻片染色标本:取患者血液作厚血涂片,经过染色封片制成。1.班氏微丝蚴先用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视野下红、白细胞呈极小点状物,布满整个视野中,微丝蚴本身无颜色、经染色后为紫蓝色,形状为细小弯曲的线状虫体,找到后将其调节于视野中心,再放一滴镜油于玻片标本上,按油镜操作规程转用油镜观察,光圈要全部开足。班氏微丝蚴虫体呈丝状,头端钝圈,尾端尖细,虫体体态弯曲较自然而柔和;体外披有一层鞘膜;体内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核称为体核,体核大小一致,为,排列疏松整齐,互不重叠,清晰可数;虫体头端无体核,空隙区为头间隙,头间隙的长度与虫体宽度比为1:1或1:2;尾尖部无体核。2.马来微丝蚴一般构造与班氏微丝蚴相似,与班氏微丝蚴的主要鉴别特征为:(1)体态弯曲较硬直,大弯上有小弯曲。(2)头间隙较长,其长度约等于虫体宽度的2倍。(3)体核较密集,大小、形状也不规则,常聚集重叠,不易分清。(4)尾端有尾核2个,前后排列。(二)活体标本(示教):取人工感染马来丝虫的沙鼠血(或取感染犬丝虫的犬血)滴于载玻片上,再加l滴生理盐水稀释,在低倍镜下观察微丝蚴的活动情况。(三)未染色玻片标本(示教):一般在丝虫病流行区进行普查工作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检查血片时均不经染色即可进行镜检。厚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