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分析报告_第1页
化学试题分析报告_第2页
化学试题分析报告_第3页
化学试题分析报告_第4页
化学试题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安子口初中杨浩

今年安徽中考化学试卷延续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内容体现了“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体现能力、兼顾全面”的要求。试卷图文并茂,注重联系安徽实际。

现结合我县中考阅卷老师的信息反馈情况,教研室的化学学科试卷分析报告,对今年中考化学试卷作如下分析:一试卷结构稳定,内容考查全面近年来,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的结构基本趋于稳定。今年同样不例外,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近乎不变。整张试卷考查了学习化学必备的知识,强调基础的重要性。例如物质的变化、化合价计算、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基本计算等化学的主干知识都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另外试题选材侧重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环境、科技中的实际问题,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1、题型、题号及分值大题号一二三题

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小题号第1—10题第11—15题第16题分

值20分34分(另奖励分4分)6分

2、主要考查内容分布一级主题考查知识点题号及分值权重比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分类7(2分)32%溶解度曲线10(2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13(2)①(1分)氢氧化钠的性质13(2)③、(3)(2分)15(7分)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性质14(5分)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合价与化学式3(2分)10%认识化学元素(提取周期表中信息考查)5(2分)微粒的性质8(2分)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2分)37%化学反应实质9(2分)化学反应类型11(3)(3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1(2)(1分)12(1)(2分)13(2)②(2分)14(3)(2分)15(2)(2分)9分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6(6分)科学探究实验基本操作;科学探究方法与步骤4(2分)13(1)(2分)14(8分)15(11分)38%化学与社会发展元素与健康;2(2分)18%环境与污染;6(2分)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活11(1)(3)(3分)燃料与能源、安全常识12(2~5)(4分)注:以上分值有重复计算二化学试题的特点1、依托教材,重视基础知识由于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基于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所以试题难度不会太大。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关注考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将化学的基础知识放在以生活、生产、安全、能源等问题为背景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第11题“变色眼镜的材料变迁”。2、与时俱进,稳中求变今年化学试卷题型基本承继历年的题型,同时也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试题情境设置与时俱进,十分贴近生活实际。选择题部分比较简单,能够保证一般的学生拿到高分,很多考生可以得到满分。计算题也是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并且贴近书本课后习题。但是一些主观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第15题。3、贴近生活和社会化学即生活,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大部分选择题和填空题,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试题从低碳环保、健康、营养元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物质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如第1、2、8题等。4、注重创新,注重试题的开放性今年试题一如既往地注重考查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强化了试题的开放性,鼓励考生创新,有利于培养考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15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探究,考查考生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

、五河县化学考情分析1、一分两率情况报考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难度

537032.1743.2422.20

0.54

2、各分数段成绩分布

分数段人数百分率(%)60分(满分为60分)551%55~603566.6%50~5554810.2%45~5053810.0%40~454899.1%35~404257.9%30~354448.3%<30251546.8%

3、各题得分情况(均分)及难度系数

题号1~56~101112131415(1、2)15(3)16分题号1~56~101112131415(1、2)

15(3)16满分值10106678

746平均分7.141.553.91

3.49

2.95

2.73

2.70

1.102.16满分率31.9914.2325.29

9.74

4.39

3.331.23

0.91

23.35难

度0.71

0.600.55

0.58

0.42

0.340.39

0.270.40

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

考生得分率较低的部分试题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主要集中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判断。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或范围,要求考生运用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作出判断或选择是选择题的一般命题方式。7.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BCDX金属溶液纯净物化石燃料Y单质乳浊液化合物石油

【答案】:A【点评】:物质的分类是重点的基础化学知识,也是学习难点之一,要能正确地、合理地对物质作出分类,首先要理解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抓住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区别.9.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反应前 反应后A.均为混合物

B.质量减少反应前 反应后C.原子总数减少

D.分子总数不变【答案】:A【点评】:此题是微观模型考查题,认真阅读分析图示,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二)填空题非选择性试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13.(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1)甲装置: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___。(2)乙装置: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答案】:(1)①长颈漏斗;②良好;(2)①二氧化锰;②Zn+H2SO4=ZnSO4+H2↑;③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空气受热膨胀;(3)NaOH溶液.【点评】:此题的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原理以及氢氧化钠的性质等即可顺利解答此题

14.(8分)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常见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能否被磁铁吸引否否能【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提供水蒸气;(2)H2;(3)【猜想与假设】猜想二:Fe3O4【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振荡或(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振荡)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剩余固体是Fe3O4.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或(若有红色物质生成,则猜想一成立;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则猜想二成立)(上表中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实验结论】3Fe+4H2O=Fe3O4+4H2;【反思与交流】Fe2O3红棕色粉末(或Fe2O3不能被磁铁吸引).【点评】:本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题目难度较大,注意利用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5.(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甲同学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答案】:【猜想与假设】:仪器不干净,含有酸性物质((从试剂用量、温度等角度考虑,合理答案均给分)(1)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除去溶液中的溶解的氧气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隔绝空气(或隔绝氧气)(2)2NaOH+CO2=Na2CO3+H2O;若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试管中溶液的红色也能褪去。(合理答案均给分)(3)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起始色度值越大即起始溶液颜色越浅(或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起始色度值越小即起始溶液颜色越深).(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②F【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学会猜想和事实验证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猜想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让学生有依据的猜想并在实验或实践中得到验证是教学的重要目标。科学的猜想实质上就是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上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缜密的可能性分析,它既可以是唯一的结论预测,也可以是多种的结论预测,而检验的方法则只有一个——实验。本试题应当说就是在这样的认识观指导下命制的,题意新颖,符合现代教学理念,既立足于考生所学,又不拘泥徘徊于原地,是一道高质量的试题。它既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本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选拔作用,对实际教学也有指导作用。2、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中考试题整体感觉不难,更没有偏题、怪题。但学生的实际得分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双基”不扎实,化学用语不过关,书写不规范部分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缺乏理解,再加上知识的迁移能力差,不能将新的情景抽象归纳到所学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无从下手或答非所问。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用语的内容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少量的离子符号,其中元素符号是基础,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是重点。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本的内容,必须做到“会读、会写、会用”。此次考试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普遍得分率不高,问题主要出在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条件未写,表示生成物状态的箭头没有标明等等。(2)读图、识图能力较差第7题,以一个表格和图框关系涵盖了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信息量较大;第9题,以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第15(3)题,则以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3)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差,答题不准确、不完整。在第14(3)、第15题,除表现出考生思路不明外,语言表达不清也是主要症结之一。对本类试题而言,考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正确的分析思路,方能完成。纵观这两题的错误答案,表现形式无外乎出自以上两点。不是所写操作与现象无因果对应、现象与结论无因果对应,就是语言表达不清,词不达意。

四、

2015学年教学建议近几年中考化学试卷不是一年比一年难,而是一年比一年“活”。我们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应重点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从今年中考的得分情况分析,实验题得分率普遍偏低,可见学生实验能力仍较为薄弱。实验是化学发展的根基,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教学中更要切实加强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让学生真实感受实验的过程,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探究和创新。绝不能以“读文字”、“看课件”代替“做实验”。

2.抓好“双基”的教学,

重视课本中考以课本为纲,以课标为准绳。化学知识的考查最终落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而课本知识就是基点。知识是载体,没有知识的积累就难提升能力。平时教学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基础的落实上。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注重基础知识的整合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从纯粹记忆型向分析型、应用型问题发展;从单纯考查知识型问题向知识能力型问题发展;强调活学活用而不靠死记硬背,强调答题准确、表述清晰而不是似是而非。3.加强化学用语训练,着力解决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化学用语的掌握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些年我省中考试题,加大了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等化学用语的考核。今年,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失分较多。对于化学用语,我们应该在规范、正确使用等方面多下功夫。4.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看,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已成为学生正确答题的一大障碍。从不少同学的解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是理解的、熟记的,但回答出的答案却是不严谨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