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材料」《过秦论》和《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译文(广东四校)_第1页
「两则材料」《过秦论》和《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译文(广东四校)_第2页
「两则材料」《过秦论》和《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译文(广东四校)_第3页
「两则材料」《过秦论》和《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译文(广东四校)_第4页
「两则材料」《过秦论》和《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译文(广东四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季兴A既得B三州C请D朝廷E不除F刺史G自H11.对文中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以嗣王属我"中的“属”,与《屈原列传》中"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含义不一样。C."遂固请退居"的“遂"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遂而鸡豚”的“遂”字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夔州刺史潘炕罢官时,高季兴领军突击,杀死了防守士兵并占领了夔州城。第二年楚王马殷派袁诠率B.后梁覆灭后,高季昌改名季兴,打算亲自入朝觐见后唐君主,没有得到允许,于是大量制造战舰,想C.高季兴的儿子高从诲承袭爵位之后,认为唐近而吴D.高从诲把梁震当兄长一样对待,而梁震因为自己年事已高、高从诲没有荒废先王遗业,请求退居。高13.以下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来自《屈原列传》的句子,请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荆南乱离之后,赖公休息士民,始有生意。(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14.高季昌据荆南时得以借鉴的治国之道与文本一贾谊所提倡的治国之道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13.(1)荆南遭受战乱以来,依赖您使士兵和百姓休养生息,才有了生机。(2)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浮游在尘埃之外。14.①高季昌据荆南时得以借鉴的治国之道:君主要懂得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爱惜人才,善于纳谏。【解析】【10题详解】开,即C处;“朝廷"是"不除刺史”的主语,二者构成主谓结构作“请"的宾语,前边省略主语"高季兴”,句子结“以子弟”是介宾结构作“为”的状语,后接宾语“之”,句子结构完整,在“为之”后断开,即L处。【11题详解】障。句意:(我)仅以平民身份侍奉在您的宴席之侧就可以了;/于是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B."属",通“嘱”,嘱托,托付;/撰写。句意:将您托付给我;/屈原拟写初稿还没有完成。C."遂",于是;/成,养好。句意:于是坚决请求告老还乡;/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D."谏",进谏,直言规劝;/挽回。句意:看到细微的过失能够进谏;/感悟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故选A。【12题详解】改名高季兴“欲自入朝”,并没有提及后唐朝廷是否同意,且言语中并没有说高季兴“欲攻楚”与此事有故选B。【13题详解】之外”,省略句,应为“浮游于尘埃之外”。【14题详解】①从“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依政进士梁震过江陵,高季昌爱其才识,留之……季昌甚重之,以为谋主,呼曰先辈"“光宪谏曰……季兴乃止"可知,高季昌据荆南时得以借鉴的治国之道:君主要懂得安②从“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旷日长久而稷安矣"可知,贾谊则提倡君主要借鉴历史,更要根据当代情况,做到取舍有序,适时变化。可以了,何必一定在幕府任职。”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