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甘肃省镇原县九上化学期中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A.大量燃烧含硫煤 B.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利用太阳能烧水2.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u B.O C.H2 D.C603.“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是对玫瑰花生动的写照。我市苦水玫瑰远近闻名某同学用“玫瑰花瓣”的汁液自制酸碱指示剂,有关记录如下表: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玫瑰花瓣浅红色红色棕黄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颜色变化是A.由浅红色变红色 B.由棕黄色变浅红色C.由浅红变棕黄色 D.由红色变棕黄色4.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下列关于N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N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C.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D.N60和N2混合后只含氮元素,故是单质5.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铕属于金属元素B.铕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3C.铕的原子序数是63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D.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的瓶中,燃烧更旺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隔变大B.爱护水资源就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8.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柜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A.吸附杂质B.过滤C.沉降澄清D.杀菌消毒9.下列几种微粒:①原子、②质子、⑧分子、④核外电子、⑤中子、⑥原子核、⑦阳离子、⑧阴离子,其中带正电荷的微粒有A.②④⑥ B.②⑤⑥⑦ C.②⑥⑦ D.①③⑤⑦10.借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对如图所示模型的分析正确的是()A.表示的粒子不显电性B.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C.表示的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相同D.表示的反应中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任务。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填字母)。(2)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除去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是_____和_____;A消毒B过滤C吸附D沉淀②自来水是硬水,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健康不利,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4)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请写出一条防止水污染的措施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将
146g稀盐酸慢慢加入到24g含有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完成以下计算:(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克?(2)求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3)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古代炼铁邮票,它呈现了古代我国金属冶炼技术。画中是生、熟炼铁炉,中部是古代编钟,对图进行判断和推理是化学核心素养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请回答:(1)编钟一般用青铜铸造,青铜是________合金(2)从促进燃烧的角度看,两人推动风箱,目的是__________;(3)从泥炉中流淌出的“堕子钢”,实际是现代所指的_______(填:A.纯铁;B.钢;C.生铁);一人向另一方炉中撒入石灰石粉末,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用碳和赤铁矿直接充分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14.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2)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所示实验介绍这一知识。(知识回顾)(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此反应中还原剂为_____。(2)图Ⅰ中实验现象为_____。A①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B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①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D生成二氧化碳气体(3)图Ⅰ与教材中的装置还是略作了改进,实验结束时,可先用弹簣夹夹紧橡皮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避免试管炸裂外,还可以防止_____。(拓展研究)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分别称取2g木炭与CuO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记录开始反应的时间及实验现象,实验记录如下表: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CuO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比例1:61:71:81:91:10-1:111:121:13加热时间1′51″1′43″1′57″2′21″2′00″1′53″4′实验现象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偶尔红热,气泡较少实验结果表层铜球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木炭粉末反应较完全,生成网状铜块部分生成Cu2O主要产物是Cu2O(4)装罩中酒精灯上的网罩作用是_____;(5)由实验数据分析,除温度外,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_____;(6)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_____。(装置改进)(7)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另外的目的是_____。②从理论上讲,并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开始反应的充分证据。其理由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16.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提出问题)小森同学在滴加FeCl3溶液时,不小心把滴加FeCl3溶液的滴管放入到盛“双氧水”(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森联想到用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FeCl3溶液能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猜想与假设)FeCl3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设计与实验)请你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1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_____________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反思)已知FeCl3溶液含有H2O、Fe3+和Cl﹣三种微粒,小森又做了三种猜想: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猜想3: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猜想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小森同学又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1)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不成立;(2)向盛有5mL1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NO3)3,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到___________,则猜想_____成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大量燃烧含硫煤,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污染,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不会造成污染,错误,C、人和动物的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错误,D、太阳能是属于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故利用太阳能烧水,不会造成污染,错误,故选A考点:化学与环境2、A【解题分析】
A、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铜这种物质,故A正确;B、O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不能表示物质,需在右下角放上数字2,故B错;C、H2不能表示氢元素和氢原子,故C错;D、C60不能表示碳元素和碳原子,故D错.故选A.3、B【解题分析】该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棕黄色,在酸性溶液中呈浅红色,所以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颜色变化是由棕黄色变浅红色.4、C【解题分析】
A、N60是由氮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N60分子中含有60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60=840,故选项说法正确。
D、N60和N2是氮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单质,N60和N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5、D【解题分析】
A.由元素名称可知铕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B.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序数,所以铕的原子序数是63,选项正确;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选项正确;D.书写相对原子质量时不需写单位,所以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不是152.0g,选项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判断元素的种类可从元素名称上取判断:元素名称带“金”字旁的元素为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带“石”字旁或“气”字头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6、A【解题分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小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题目点拨】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C【解题分析】
A、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的改变(变大了),故A正确;B、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是爱护水资源的两种重要方法,故B正确;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故C错误;D、纯净水蒸干后,不会留下固体,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故D正确。故选C。8、D【解题分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杂质对应步骤①,故A不正确;B、超滤膜具有过滤作用,过滤对应步骤②,故B不正确;C、沉降澄清是将固体颗粒物沉降,和步骤③不对应,故C不正确;D、紫外线照射可以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对应步骤③,故D正确。故选D。9、C【解题分析】
①原子、⑧分子、⑤中子不带电,④核外电子、⑧阴离子带负电荷,②质子、⑥原子核、⑦阳离子带正电荷。故选C。10、B【解题分析】
A、由微粒的电性可知,表示的粒子显电性,故A错误;B、表示的物质的分子有两种原子构成,若一种原子是氧原子就是氧化物,故B正确;C、表示的两种物质是碳的两种单质,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D、表示的反应中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等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BBD煮沸+4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等【解题分析】
(1)A是易燃物标志,B是节约用水标志,C是腐蚀品标志,D是禁止烟火标志;(2)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能除去难溶性杂质的净水方法是沉淀、过滤;②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x+(-2)×2=0,则x=+4;(4)防止水污染的方法有: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等。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010%14.1%【解题分析】
(1)由图象知,最后剩余4g为杂质的质量,则碳酸钙的质量为:24g-4g=20g;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z;解得:x=8.8g,y=14.6g,z=22.2g(2)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3)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答: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4.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铜锡(为炉膛)提供足够多的氧气(或答:增加氧气的量,答增加氧气的浓度,不给分)C(生铁)除去炉渣(造渣)3C+2Fe2O34Fe+3CO2↑由+3价变为0价【解题分析】
(1)编钟一般用青铜铸造,青铜是铜锡合金;(2)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氧气的浓度。从促进燃烧的角度看,两人推动风箱,目的是提供足够多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从泥炉中流淌出的“堕子钢”,实际是现代所指的生铁;炼铁时,向炉中撒入石灰石粉末,目的是和炼铁时可能产生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炉渣),防止污染空气;(4)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古代用碳和赤铁矿炼铁时,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3C+2Fe2O34Fe+3CO2↑,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铁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是由+3价变为0价。14、940.08BCB【解题分析】
(1)由图可知,氟原子是9号元素,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故氟原子的核电荷数是9;(2)由图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3)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图中BC的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的粒子;(4)粒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A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7,故A粒子与B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碳AB铜被重新氧化使火焰更集中并提高温度反应物的比例1:10~1:11减少试管内剩余空气的量,降低氧气对实验的影响【解题分析】
(1)根据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分析;(3)根据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4)根据加上灯罩可以使火焰更集中,提升温度进行分析;(5)根据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氧化铜和碳粉的比例不同,得到产物也不同;(6)根据生成物分析,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该题答案;(7)①根据试管内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会消耗木炭进行分析;
②根据装置内有空气,在加热时遇到木炭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题目详解】(1)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碳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元素,生成二氧化碳,碳是还原剂;(2)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粉末,铜的颜色是红色,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图Ⅰ中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为:①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选项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实验结论,故选项A和B正确;(3)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所以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外,还可以防止铜被重新氧化;(4)加上灯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章谈判准备(二)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学习2022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解读全文
- 新职业领域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精 编版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
- 杭州面试题目精 编:面试官必 备指南
- 2022年员工职业素养培训
- 学习202218岁成人礼解读
-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 行政仓库盘点汇报
- 2025年海南省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医学检验在编考试题库
- 2025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特色食品卖场建设方案(3篇)
- 工厂变更管理办法
- 物料预警管理办法
- 消费券提振机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 医疗器械产品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 塑钢板桩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案
- 部队车辆管理员岗位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