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Y中物质可与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反应维持pH稳定D.Z处理化性质的稳定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2.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室外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0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0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A.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C.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消失D.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3.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影响,从图中分析可以得出()A.若B点对应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AB段对应同一枝条侧芽的生长素浓度B.若B点对应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BC段对应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C.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则AB段对应茎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D.把植株水平放置,若B点对应根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则D点以下对应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4.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树突5.如图表示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一种方式,该物质及其运输方式分别是()A.氧气,自由扩散B.葡萄糖,协助扩散C.甘油,主动运输D.氨基酸,主动动输6.如图所示,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假设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均匀分布。下列不可能是此实验的结果的是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甲、乙、丙都可以生长C.乙弯向光源生长 D.丙向左弯曲生长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节肢动物藤壶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以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1)藤壶固着在海边的岩石上生活,调查某块岩石上某种藤壶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2)某海域沿岸主要分布着甲、乙两种藤壶,如图1。研究人员移除乙后观察甲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2。①两种藤壶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二者在潮间带占据的位置、资源及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称为它们各自的________。②实验中采用移除的处理符合科学实验中常用的________原理。③实验结果显示,如果中潮间带没有乙,则甲________;而在上潮间带,________。据此推测,如果没有乙,甲的栖息范围________。④研究者还发现,在下潮间带区域,即使没有乙,甲的死亡率也很高,且有证据显示甲可以忍受较长时间的水淹,即可排除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推测甲不能生存在下潮间带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8.(10分)下图表示普通的绿色植物(A)与景天科植物(B)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对比,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催化CO2固定的酶。已知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光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A、B的暗反应均需要在Rubisco的催化下将CO2固定并最终转化为光合产物,反应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还原剂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光合产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景天科植物夜晚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C4酸是一种有机酸,为避免酸性物质的积累,需将C4酸转入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暂时储存。(4)从适应性的角度分析景天科植物夜晚开启气孔,白天关闭气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通过检测空腹时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血清葡萄糖等物质的含量可以了解肝、肾功能和血糖是否正常。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检测肝脏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标。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受损导致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__的过程受阻,引起血糖浓度偏高,从而不断刺激____________细胞分泌激素,长期以往可能造成肝性糖尿病。(2)肌酐和尿素氮是检测肾脏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标。肾脏的严重损伤会进一步引起水盐平衡调节的失衡,即使位于____________处的感受器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也难以通过调节过程使其恢复正常。(3)血清葡萄糖是检测糖尿病的指标。血清葡萄糖浓度高或低时,机体均可通过___________调节使其恢复正常。(4)内环境的稳态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0.(10分)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泊中引入一些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甲所示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另外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请据下图回答:(1)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较慢的流入速率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后,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再被破坏,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2)当图甲中的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数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____(填“群落”“种群”或“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浮游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若图乙中E种群同化的能量为7.5×109kJ,B种群同化的能量为1.2×108kJ,D种群同化的能量为1.8×108kJ,则A种群同化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4)图丙所示为科研人员为有效控制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某种害虫,引入了该害虫的天敌,并用一段时间的调查数据构建的数学模型(图中箭头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若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天敌K值得数据为________。11.(15分)疫苗这个词语,同学们并不陌生。非洲猪瘟病毒(ASFV)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尚无有效的疫苗,乙肝疫苗在我国大力推广。图甲为猪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化合物,④⑤⑥⑦⑧⑨代表某种细胞,其中抗原呈递细胞能够吞噬病原体。图乙是某志愿者接种乙肝疫苗后两周内血液中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问题:(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该细胞成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器官)。(2)图甲中④⑤⑥⑦⑧⑨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是____________(写编号)。(3)ASFV在初次入侵猪体内时,猪体内细胞⑤的增殖分化需要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形成的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____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4)作图:如果该志愿者在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了乙肝病毒,请在图乙中画出其体内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X表示组织液,Y表示血浆,Z表示淋巴液。【详解】A、若饮食过咸,则Y组织液中Na+和Cl-增多,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B、X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可通过Z淋巴液进入Y血浆中,B正确;C、Y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可与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反应维持pH稳定,C正确;D、Z淋巴液处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错误。故选D。2、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了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因此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当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中D点和H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详解】A、FG段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导致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略有下降,但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E点时,透明玻璃罩内的CO2浓度与A点时相等,所以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与A点时一样多,B错误;C、D点和H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D、K点与A点相比,璃罩内CO2浓度有所降低,说明有一定的有机物积累,因此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D正确故选D3、C【解析】分析图可知,图示曲线表示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低于C点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于C点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而C点处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B点是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能够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详解】A、由于顶端优势,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必定高于顶芽,而且是抑制作用,则C点以后对应同一枝条侧芽的生长素浓度,A错误;B、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小于背光侧的浓度,且促进作用小于背光侧,所以向光侧的浓度在AB之间,B错误;C、把植株水平放置,生长素的分布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若B点对应为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则AB段对应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C正确;D、由于重力的作用,使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但是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很敏感,此时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而远地侧由于生长素浓度低,长得快,因此若B点对应为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意在考查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C【解析】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说明它的作用部位在突触间隙。【详解】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纤维是轴突的上的一部分。由于题中提出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因此可排除ABD三项,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神经递质的传递,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故选C。5、D【解析】据图分析,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详解】A、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B错误;C、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D、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D正确。故选D。6、C【解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能将生长素向下运输,但由于没有胚芽鞘的尖端,所以单侧光不起作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甲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左侧,所以左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右弯曲生长,A正确;甲、乙、丙都可生长,B正确;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正中央,所以下部的生长素分布均匀,因而直立生长,C错误;丙由于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置在偏右侧,所以右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因而向左侧弯曲生长,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运输与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样方②.种间竞争③.生态位④.减法⑤.存活率较高⑥.乙的移除对甲的存活率影响不明显(影响较小)⑦.增大(从上潮间带扩散到中潮间带)⑧.下潮间带有甲的捕食者【解析】1、群落的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2、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竞争作用,生态位越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越相似,故竞争越剧烈。【详解】(1)藤壶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某块岩石上某种藤壶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2)①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由图1可知,两种藤壶占据部分相同的生态位,二者表现为竞争关系。②在实验中采用移除处理利用的是实验中的减法原理。③图2显示,中潮间带没有乙,则甲的存活率较高,而在上潮间带,如果没有乙,对甲的存活率影响不明显,由此可知,如果没有乙,甲的栖息范围将增大,能从上潮间带扩散到中潮间带。④甲在下潮间带区域可以忍受较长时间的水淹,死亡率却仍然较高,很可能的原因是下潮间带有甲的捕食者。【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群落的种间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8、(1)①.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或叶绿体基粒)②.(2)①.NADPH②.ATP、NADPH(3)液泡(4)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夜晚开启气孔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以满足光合作用需求,白天关闭气孔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必须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个方面作答)【解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NADPH;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NADPH、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NADPH和ATP,NAD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小问1详解】植物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及某些细菌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并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小问2详解】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NADPH和ATP,NADHP能作为还原剂,NADPH和ATP能提供能量。暗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NADPH、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NADPH和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小问3详解】景天科植物有一种很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苹果酸后不断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运输至细胞质基质并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小问4详解】景天科植物大多分布于非洲干旱地区,夜晚开启气孔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白天关闭气孔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景天科植物夜晚开启气孔,白天关闭气孔。【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9、(1).肝糖原和非糖物质(2).胰岛B(3).下丘脑(4).神经—体液(5).神经—体液—免疫【解析】1、血糖含量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当血糖含量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多,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1)肝细胞受损导致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和非糖物质的过程受阻,血糖水平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甘油三酯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2)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饮水不足或吃的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后,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3)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或升高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血糖浓度变化还可以间接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分泌相关激素,从而调节血糖浓度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因此当血清葡萄糖浓度高或低时,机体均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其恢复正常。(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可保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识记人体水平衡调节和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1)①.次生演替②.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2)①.群落②.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3)2.4×108kJ(4)P2【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其中食物网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黑藻、苦草等;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蛳、草鱼、罗非鱼;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草鱼、罗非鱼和野鸭;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野鸭。图乙中共有三条食物链,分别是:E→B,E→D,E→C→A。【小问1详解】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其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小问2详解】图甲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根据题意分析,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小问3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乙共有三条食物链,分别是E→B、E→D、E→C→A,由于要求A的能量最多,则传递率按20%计算;已知B种群中的能量为1.2×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