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如皋市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加速运动.设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B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保持A、B相对静止,逐渐增大F,则()A.f1不变、f2变大B.f1变大、f2不变C.f1和f2都不变D.f1和f2都变大2、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g取10m/s2,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A.0 B.4m/s2,水平向右C.2m/s2,水平向左 D.2m/s2,水平向右3、川藏铁路成雅段,长约,设计时速;通车后,成都至雅安原来的汽车车程将缩短为的火车车程。由以上信息可知()A.指的是位移B.指的是平均速度C.指是时刻D.研究火车从雅安到成都所需时间,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4、如图所示,粗糙长方体木块P、Q叠放在一水平地面上,并保持静止,涉及到P、Q、地球三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共有A3对 B.4对C.5对 D.6对5、一位自行车爱好者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A、B两地的直线距离为10km,实际中他从A地道B地所用时间为30min,车上的里程表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P时,车内速率计指示的示数为4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当研究自行车通过某个弯道技术动作时,可把该车看作质点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10km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40km/hD.经过路标时P时的瞬时速率是40km/h6、一质点沿x轴运动,开始时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在加速度a均匀减小至零再均匀增加到-a的过程中,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位移先增大后减小B.位移先减小后增大C.速度一直增大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7、质量为m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恒定功率P由静止开始启动,t秒后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已知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f大小不变,则()A.汽车的最大速度为B.t时间内汽车的合外力做功为PtC.t时间内汽车克服阻力做功为D.t时间内汽车位移的大小为8、图中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OA为橡皮条,OB、OC分别为细轻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拉橡皮条结点到达的位置O不能变化B.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D.某次操作时,一只弹簧测力计指针如图乙所示,根据读数规则,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4N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面B上,斜面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A,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B始终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面B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B.地面对斜面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C.地面对斜面B的支持力大小为 D.斜面B与物体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物体最初静止在倾角=30的足够长斜面上,如图甲所示受到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的作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开始运动2s后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m=1kgB.物体的质量m=2kg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1、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A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若换成质量为2m的小球B与弹簧相连,小球静止在之间的M点(图中没有标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mg B.容器对小球B的支持力为2mgC.的长度为 D.弹簧的原长为12、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A.如图甲,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B.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如图乙),必须保证仍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1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像可以看出甲物体在0-t1时间段是____(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加速直线运动"),比较甲物体在0-t1段的速度v0-1和在t2-t3段的速度v2-3,有v0-1____v2-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0-t3时间段,甲、乙两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甲、x乙,则x甲____x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水平桌面上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该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先保持小车质量一定,研究小车加速度和拉力的关系,再保持拉力一定,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2)小组讨论认为:实验中可以把小盘和砝码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拉力,其关键之一是设法减小摩擦阻力的影响.请你简要说出减小摩擦阻力影响的方法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该实验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________,与物体的质量________三.计算题(22分)16、(12分)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17、(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的拉力的作用下,在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求:(1)物体的加速度多大?(2)2s末物体位移多大?(3)5s后撤去F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B【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物体:,对整体:,可见,当F增大时,加速度a增大,f1变大;而,μ、mA、mB都不变,则f2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水平外力F逐渐增大,A、B都保持相对静止,加速度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以A和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摩擦力f1和f2的大小变化情况2、B【解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方向水平向右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3、D【解析】A.42千米是川藏铁路成雅段的长度,因高铁轨道不可能为直线,故只能为路程,故A错误;B.设计时速160千米/小时对应的是最大速度,应理解为瞬时速度,故B错误;C.2小时为汽车运动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为时间,故C错误;D.研究火车从雅安站到成都站所需时间,火车的大小相对于该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4、B【解析】首先对P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再对Q分析,受重力、压力和支持力;涉及到P、Q、地球三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P与地球间有相互吸引的力;P和Q间的相互作用力;Q和地球间有相互吸引的力;地面和Q间的相互作用力;综上所述,故B正确,ACD错误5、D【解析】A.研究自行车通过某个弯道的技术动作时,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可把该车看作质点,故A错误;B.路程是路径的长度,则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15km,选项B错误;C.在整个过程中人的位移为10km,则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故C错误;D.速度仪显示的是瞬时速度,故车经过路标P时的瞬时速率是40km/h,故D正确。故选D。【点睛】明确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瞬时速度为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为一段时间的速度。6、D【解析】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开始减小时说明物体速度增加得变慢了,但速度仍在增加,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物体达到最大速度,之后加速度反向增加,做减速运动,位移继续增大,根据对称性,当加速度反向增大到-a时,速度减为0,所以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位移一直增大;A.位移先增大后减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位移先减小后增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速度一直增大,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故选D.7、AC【解析】A.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根据P=Fv可得最大速度为选项A正确;B.t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做功为Pt,选项B错误;C.t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解得汽车克服阻力做功为选项C正确;D.根据Wf=fx可得t时间内汽车位移的大小为选项D错误。故选AC。8、AC【解析】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合力再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理解实验的原理即可解答本题;先读出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再读出整数,再估读出小数部分【详解】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故A正确;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故C正确;D、根据读数规则,读数应都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则结果为4.00N,D错误故选AC【点睛】实验核心是实验原理,根据原理选择器材,安排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误差,明确注意两项,进行数据处理等等.本题属于对实验原理的直接考查,应准确掌握实验的目的及实验原理分析需要记录的内容,在学习绝不能死记硬背9、BC【解析】AB、将A和B看成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的静摩擦力f=Fcosθ,方向水平向右,故B相对地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A错误,B正确;C、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支持力FN=(M+m)g+Fsinθ,故C正确;D、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上有mgsinθ+F=μmgcosθ,解得,故D错误;10、AD【解析】AB、开始运动2s后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2s末物体受力平衡,根据图像可知,摩擦力0~2s内,由加速度定义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物体的质量m=1kg,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得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1、ABC【解析】对质量为m的小球,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而平衡,如图所示:A.对A小球,弹簧弹力T、重力和支持力N围成的矢量三角形和△PO’O相似,则即有:;故A正确;B.同理对B小球,弹簧弹力、重力、支持力和△MO’O相似,则则,故B正确CD.由A分析可知,弹簧被压缩量为,则弹簧的原长为:,由B分析可知,,则,故C正确,D错误12、AD【解析】AB、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倾角最大,故其加速度数值最大,故A对;B错C、从O到D点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位移为正,D点以后位移为负,说明此时已经反方向运动了,故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等于BC段与时间轴围成的梯形面积大小,为,故D对故选AD【点睛】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其斜率表示加速度,倾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BC段与时间轴围成的梯形面积表示其运动的位移.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BD【解析】A.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大小适当即可,不一定必须取90°,选项A错误;B.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必须保证仍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以保证两次的等效性,选项B正确;C.本实验,弹簧称的拉力应不超过量程,两个弹簧称拉力的大小没有要求,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故C错误;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选项D正确;故选BD.14、①.匀速直线运动②.小于③.大于【解析】[1]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故由图可知0-t1时间段内甲物体图像斜率不变,及速度不变,故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可知甲在0-t1段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染发膏管理办法
- 价格档案管理办法
- 兼讲讲师管理办法
- 合约机管理办法
- 关于车辆管理办法
- 量器具管理办法
- 丛式井管理办法
- 代办服务管理办法
- 医疗器具管理办法
- 分保业务管理办法
- 快递店运营管理制度
- 现场仪表维修课件
- 时空地理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
- 2025年四川内江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输血法律法规理论培训试题及答案
- 工程进度工作报告
- 2025年磁性展示板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精细化物业管理手册(服务细节亮点及创新服务图集)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解读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中考诊断性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