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1页
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2页
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3页
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4页
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1维西县格登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格登村旁的电站厂址坐标为东经99°30′-100°06′););《关于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迪水电字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格登水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4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供环境管理的依据,2019年8月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委托我单位(云南文柏咨询二、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程序2019年9月,大唐迪庆香格里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与云南文柏咨询有限公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3三、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将于2021年6月前完成整改,采取补救措保证各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1 1 1 1 1 1 2 3 4 4 4 4 6 7 8 10 10 11 11 11 16 17 17 18 18 19 20 212 23 23 23 23 25 29 312.2.5原环评运营期污染物核算及污 33 34 35 35 36 36 36 36 37 38 38 38 39 39 42 45 48 49 493建设项目工程评价 50 50 503 50 50 52 52 53 56 56 56 57 60 60 60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监测 62 62 62 69 73 76 78 78 78 78 79 82 82 82 83 84 844 86 86 86 86 86 87 87 87 88 88 88 88 89 89 89 90 90 90 91 91 91 91 92 93 93 94 946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评价 97 975 97 98 98 98 99 997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 101 101 101 101 101 102 102 102 102 103 103 106 106 106 106 107 108 108 109 109 109 1116 111 111 111 111 111 111 112 112 112 112 112 112 113 113 113 113 114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7附件3《迪庆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维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8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1根据国家环保部(环发[2014]65号)文“关于深化落实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通知”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者改进措施。本电站于2008年建成运行,至今已经运行12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影响后评价工作。2019年8月,大唐迪庆香格里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委托云南);););););););););););););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1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2018),),(22)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环发(2005)13号文“关于加强水电建);););););3););););););););););););(11)云环发【2011】45号文件《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做好清查中);(13)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4(2)调查工程运营期项目区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环境(3)分析电站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复核电站建设对当地的自然环境、(4)通过公众调查,了解公众对本项目运行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对(5)核实建设单位是否制定了环境监督、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明确各方(6)分析项目目前已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提出优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5基础上提出电站运行期的环境整改措施要求。本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除应遵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中依法评价、科学评(1)符合相关规划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使项目开发(2)生态保护原则:水电站属于生态影响类建(3)达标排放原则:本电站作为已完建多年项目,施工污染物排放早已不(4)项目建设应符合不改变区域环境功能的原则:本水电站的建设应不使施,确保区域生态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及(5)环保措施可操作性原则:环保措施的拟定,应体现环境影响评价对于(6)合理分配及利用水资源和保证生态用水的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7)公众参与原则:维护公众合法的环境权益,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体现以(8)措施合理性原则:所采取的环保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能(9)“三坚持”原则: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原则,坚持预防与恢复相结合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6表1.4-1评价使用标准对比情况表分类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固体废物质量标准原环评报告书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原竣工验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本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地下水质量标(GB/T14848-2017)III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变更情况变更变更变更变更/排放标准原环评报告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中采矿、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标准》类/原竣工验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GB12348—2008)2类。/本评价《饮食业油烟排(GB18483-2001)中的表2“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的绿化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GB12348—2008)2类。《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GB18597-2007设施最低去除率”小型标准。变更情况变更变更/变更变更表1.4-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³污染物浓度限值执行标准取值时间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SO2年平均0.0624小时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NO2年平均0.0424小时平均0.081小时平均0.20TSP年平均0.2024小时平均0.30PM10年平均0.0724小时平均0.15注: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的一小时浓度限值,按该标准的日均浓度3倍考核。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年),腊普河(源头——入金沙江口)水环境功能省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类别为II类标准。水环境表1.4-3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表标准项目标准值(除pH外单位为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标准pH(无量纲)6~9CODcr≤15BOD5≤3DO≥6氨氮(NH3-N)≤0.5总磷(以P计)≤0.1石油类≤0.05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8粪大肠杆菌群(个/L)≤2000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表1.4-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指标名称标准值指标名称标准值pH6.5-8.5氨氮(以N计)≤0.50≤450硫化物≤0.02溶解性总固体≤1000总大肠菌群≤3.0硫酸盐≤250亚硝酸盐≤1.00氯化物≤250硝酸盐≤20.0铁≤0.3氰化氢≤0.05锰≤0.10氟化物≤1.0铜≤1.00汞≤0.001锌≤1.00砷≤0.01挥发酚类(以苯酚计)≤0.002镉≤0.0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铬(六价)≤0.05耗氧量≤3.0铅≤0.01项目所在地属于农村地区,区域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表1.4-5环境噪声标准值类别昼间dB(A)夜间dB(A)2类6050水土流失执行国家水利部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表1.4-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a)微度<500<0.37轻度500~25000.37~1.92500~50001.9~3.7强烈5000~80003.7~5.9极强烈8000~15000剧烈>15000>11.1注:本表流失厚度系按土的干密度1.35g/cm3折算,各地可安当地土壤干密度计算。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9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食堂油烟参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表1.4-7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规模小型基准灶头数≥1、<3对应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m2)≥1.1、<3.3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60利用城市杂用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中的绿化标准执行表1.4-8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序号项目名称标准(绿化)1pH6.0-9.02色/度≤303嗅无不快感4浊度/NTU5溶解性总固体(mg/L)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207氨氮(mg/L)/≤2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9溶解氧/(mg/L)≥总余氯(mg/L)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执行,标准限值见表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1.4-9运行期厂界噪声限值单位:dB(A)类别厂界噪声限值昼间夜间2类6050根据现场调查,废机油属于危险废物,执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3-200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表1.5-1项目可能涉及的环境要素及影响判别环境要素环境因子施工期运行期首部枢纽工程工程厂房工程渣场取水坝坝前淹没发电生活污水自然环境水环境水质水文情势-2△-3▲-2▲水温环境空气TSPLAeq废物工程弃渣生活垃圾生态环境水生生物-3▲陆生植被陆生植物陆生动物水土流失-2△-2△-2△-2△-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均收入+3▲生活质量+3▲国民生产总值+3▲就业水平+3△+3△+3△+3▲人群健康疾病流行-2△-2△-2△注1)“+、-”分别表示有利和不利影响2)“1、2、3”分别表示影响程度小、中、大3)“△、▲”分别表示短期、长期影响。选,确定本工程影响涉及的环境因子见表1.5-2。根据识别表1.5-2工程影响的环境因子识别分类项目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因子水环境水质悬浮物、COD、BOD5、石油类、氨氮、总磷、粪大肠杆菌群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5石油类、氨氮、总磷、粪大肠杆菌群水温水温水温水温情势流量、下泄生态流量、水资源利用流量、下泄生态流量、水资源利用环境空气TSP、NO2、SO2TSP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废机油、弃土弃渣生活垃圾、废机油、弃土弃渣重点研究、评价的环境影响的相关专题,分别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要求,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上调一级,故本电表1.6-1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属小河,水质类别为II类标准。电站员工使用水冲厕,运行期产生的主要污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将地表水环境影的径流量,属于水文要素影响项目,根据导则HJ2.3-2018中表2等级判定表中表1.6-2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意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他地区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环境敏感区。表1.6-3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I类项目II类项目III类项目敏感一级一级二级较敏感一级二级三级不敏感二级三级三级附录A推荐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0i0i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表1.6-4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判据一级评价Pmax≧10%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1%较少。类比同类项目油烟废气的占标率计算值<1%,确定本工程的大气环境影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1.6-5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表项目类别一级二级三级适用标准GB3096-2008中0类区GB3096-2008GB3096-2008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建设后噪声增加值>5dB(A)3-5dB(A)<3dB(A)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增加较多变化不大不大,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小于3dB(A),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受影响人数较少。确定本项目声态影响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附录A.1表1.6-6污染影响型污染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判别依据盐化酸化碱化敏感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a>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的地势平坦区域;或土壤含盐量>4g/kg的区域pH≤4.5pH≥9较敏感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的,或18<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8m的地势平坦区域;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2.5或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的平原区:或2g/kg<土壞含盐量≤4g/kg的区域4.5<pH≤5.58.5≤pH<9不敏感其它5.5<pH<8.5a是指采用E601观测的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及蒸降比值。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1.6-7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项目类别评价工作等级项目类别评价工作等级敏感程度I类II类III类敏感一级二级三级较敏感二级二级三级不敏感二级三级 注:“—”表示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内的最大存在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2. 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附录B查找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结合厂内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储量计算Q值,Q表1.6-8建设项目Q值确定表序号危险物质名称CAS号生产阶段最大存储量(t)临界量(t)1汽轮机油和废/燃料0.225000.00008机油表1.6-9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环境风险潜势Ⅳ、Ⅳ+ⅢⅡⅠ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注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导则附录A。②水生生态环境(鱼类)影响后评价范围:取水坝回水区上游200m至电站坝前回水区上游200m至电站尾水排放口下游200m,包含坝前回水区、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环境空气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项目属于三级评价的污染影响型项目,土壤环境评价范围为占地表1.6-10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备注环境风险大气距风险源边界100以内范围——地表水——分析项目风险条件下废水零排放的可行性地下水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分别以危废暂存间为中心,以电站厂界四周为界。——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没有专门规定判别标准的环境因子,如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等,拟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现状以2019年为基准年(主要指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工程施工建设期:已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进行的施工过程影响回顾,2006年11月前的施工期;工程运行期:2006年12(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调查评价电站生态放流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调查评价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置措施建设运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3)大气和声环境影响:主要调查评价电站正常运行对区域大气环境和声(4)固废影响:主要调查评价电站运营期间机组维修产生的废机油收集处置措施和员工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措施建设情况和对周边环(5)公众参与调查:主要是从周边群众了解项目建设至今对环境影响程度及恢复情况、工作中对电站环保工作的满意程度府水利部门规划的标准,不因工程建设恶化本次评价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关注电站厂房附近现有的敏感目标与原环评评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1.8-1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主要功能和保护类别位置影响途径水环境取水口至尾水排口间5.3km河段《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标准;保证减水河段的河流生态用水电站工程陆生生态评价区域引水导致河道减水项目区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不降低项目所在水文地质单元取水坝前回水或引水渠道生态环境自然植被和植物资源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暖性石灰岩灌丛和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工程建设占地及评价范围内工程占地及人为因素水生生物(重点为鱼类)保护水中鱼类,保证生态流量,河流不断流回水区至坝后减水河段河道减水陆生野生动物9种保护动物秃鹫(Aegypiusmonachus)、[黑]鸢(Milvuskorschum)、苍鹰(Accipitergentiles)、普通鵟(Buteobuteo)、tinnunculus)、雕鸮(Bubcapensis)。工程占地区域工程占地环境空气格登村《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5户159人交通运输声环境格登村《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35户159人发电噪声物群落、动植物种类、水生生物现状采用线路调查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工程和施工占地对当地社会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调查与评价采用工表1.9-1本项目评价中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序号评价项目与内容主要技术和方法1工程分析资料分析复用、现场监测与类比调研相结合2环境现状评价资料收集与分析及现场监测相结合3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依据工程特性、环境特性与环境保护要求以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等,明确评价等级为影响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环境空气依据工程的环境保护要求,电站运行期环境现状监测报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水环境生态环境采用资料收集进行植物种类、群落调查,并结合现场踏勘调查情况进行影响分析水土流失现场调查分析评价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图1.10-1评价工作程序图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建设项目过程回顾2.1原有项目建设过程);););2004年9月,建设单位委托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了《云南省迪2.2原有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情况回顾2004年9月,建设单位委托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了《云南省迪2.2.1流域规划概况腊普河流城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境内,东经99°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河口汇入金沙江。河流全长74km,平均坡降18.8‰,其中朵那阁至串处段长有较大支流柯公河汇入。整个流域呈狭长形,总面积872km2,其中串处以上面水量5.27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9.4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59.9万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规模较大的有12条,设计灌溉面积4992.6亩,流域溉面积4992.6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4%,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底,引水工程腊普河于2004年编制了《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报告》,并于2004年12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2.2-1腊普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情况梯级序号电站名称引水渠长度(km)引水流量(m3/s)设计水头装机容量(kw)一级电站锅底塘/2.9442×500二级电站双加马3.506.02×2000三级电站鲁那4.50702×3200四级电站格登5.602×6300五级电站牙塘8.502×7000六级电站加母壳7.5022.168.12×6300七级电站小河口4.2023.2241.22×4000设计引用流量为12.46m3/s,建设单位考虑到河流自然来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表2.2-2电站工程组成一览表项目组成工程基本情况备注主体取水坝取水坝总长60.5m.,坝高8.5m。其中:溢流坝长40m,为实用堰型低坝,堰顶高程2358.5m,非溢流坝段长15m。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工程暗渠本电站采用暗渠引水,采用钢筋砼矩形断面,渠道地板高程2355.6m,渠末地板高程2350.1m。引水暗渠全长5600m,宽2.6m、深3.6m、过水深3.0m、比降1/1000、设计过流量14.48m3/s,底坡i=5.6‰。压力前池压力前池高程为2354.2m,正常水位2353m。总最大水深5.1m。泄水道位于泄水道布置在冲砂道与侧堰末端相交处,用于排泄发电余水和冲砂水,全长281.9m。压力管道配备1根引水压力钢管,为直接进水,钢管长156.3m,采用一机一管对接。主厂房=35m×13m×10.8m,面积约为455m2。上部结构为C25钢筋砼单层厂房,下部为现浇C20钢筋砼柱独立扩展基础。厂房安装有2台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6300kW,机组间距5m,主厂房室内地坪高程为2247.18m,主厂房内设置1台电动低速双钩桥式起重机。副厂房=13m×6m×7m,面积约为78m2。副厂房包括主控室和高压配电室。尾水渠道尾水经约40m长地下排水渠道汇入原河道。升压站升压站紧靠厂房,长41m,宽28.8m。辅助工程道路电站厂区以50m的进场道路连接225省道,交通便利。公用工程生活办公楼项目设置有1栋2层砖混结构楼房生活办公楼,占地约为510m2。食堂生活办公楼中设置一间占地约150m2的食堂。厕所生活办公楼中每层设置有1个水冲厕,每个占地面积约30m2。生产区的东侧设置有1个洗澡间,占地面积约为10m2。首部枢纽主要建筑物为取水坝,取水坝位于腊普河串处村旁右30m处,距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压力前池布置于引水渠道末端,由池身、进水进水口处设置进水闸,采用平板钢闸门,闸孔尺寸3×3m,并配卷扬式启闭机c、冲砂闸:冲砂闸布置于前池末端,冲砂闸处还设置有冲砂闸室。冲砂方全长281.9m。泄水道上段(陡槽段0+000—0+196.7m)为箱型硅粉钢筋砼结构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压力管道布置于进水室末端,为地面式顺坡明钢管布置,管坡轴线长为墩以上管段不设置钢性环,中镦锻一下管间隔4m设置一个钢性环。面积约为455m2。上部结构为C25钢筋砼单层厂房,下部为现浇C20钢筋砼柱独立扩展基础。厂房大门宽度4.5m,与进厂公路相连。安主厂房内设置1台电动低速双钩桥式起重机。厂房北端内还设置有废机油储存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临时占地183.3亩,为临时施工场地。其中:荒坡地39.5亩,荒草地13.1定,电站的工程规模为小(1)型,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表2.2-3工程特性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度Ⅶ水文1全流域/主河道长km2/km872/742本电站流域面积km2325.5取水口以上面积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2.754代表性流量5多年平均流量m3/s7.79搞古0.3m3/s,海尼1.35m3/s未包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括6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取水口(坝址)m3/sP=2%7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取水口(坝址)m3/s189.93P=0.2%施工导流标准及流量2=20%m3/s77.92取水口泥沙(悬移质/推移质)万t20.49/3.07三、工程发电效益1装机容量kW2×50002保证出力(P=90%)kW37903多年平均发电量104kWh52834年利用小时h52835水量利用率%79淹没损失及工程占地1水田亩2旱地亩22.53松林、灌木林亩424工程永久占地亩215.35场地及进出道路亩6电站建筑和构筑物占地亩7工程临时占地亩9.8主要水工建筑物1引水流量设计引用流量m3/s最大引用流量m3/s2取水坝地基特性冲洪基层形式砼重力坝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级VII/VII坝址溢流堰顶高程m2358.50坝址最大坝高m8.50坝址总长度m60.50溢流段长度m40非溢流段长度m3取水口取水闸底板高程m2355.60冲砂底板高程m2354.00低坡0/10%取水口(取水闸)尺寸mQPQ-8t取水口(冲沙闸)尺寸mQPQ-16t4引水渠道暗渠地基特性土夹石、玄武岩、灰岩及灰质白云岩断面尺寸m×m2.55×3.4宽×高渠道总长m5600低坡i1/10005压力前池明前池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地基特性灰质白云岩正常蓄水位m2353池顶高程m2354总长度m58.5净宽m4.0最大水深m总容积m35压力管道供水方式“Y”型供水管总长m主管径m2.0支管径m管壁厚度mm七、厂房1主厂房型式地面式地基特征主厂房尺寸m×m×m长×宽×高机组安装高程m2247.18轨顶高程m2257.98主要机电设备1水轮机台2型号HLA696-WJ-942发电机台2型号横轴水轮发电机3主阀数量套2型号KD741X-16VK-DN1400蝴蝶阀4起重机30t以下桥式起重机九出线回路1电压等级kV2回路数回3十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7480.212环保静态投资万元92.713枢纽建筑物环保工程万元574独立费用万元34.015基本预备费用万元2.2.4原环评阶段环境质量现状2.2.4.1生态环境现状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格登水电站工程区域为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立体气树种分布多,植被水平分布变化不明显,但评价区主要的鱼类资源有:白鱼、石扁头、岗鳅。成表2.2-4腊普河水质监测结果产品名称项目单位监测值GB3838-2002Ⅱ类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单项判定河水水温℃8.5--pH8.036~96~9合格砷mg/L0.00005≤0.05≤0.05合格汞mg/L0.000003≤0.00005≤0.0001合格铜mg/L0.056≤1.0≤1.0合格锌mg/L0.014≤1.0≤1.0合格铅mg/L0.005≤0.01≤0.05合格镉mg/L0.0002≤0.005≤0.005合格氟化物(以F-计)mg/L0.007≤1.0≤0.05合格总磷mg/L<0.01≤0.1≤0.2合格氨氮mg/L<0.1≤0.5≤1.0合格石油类mg/L<0.01≤0.05≤0.05合格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本)》(云南省环保局,2001对电站厂区、生活区及取水大坝设点进行监表2.2-5环境空气指标监测结果对象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数据GB3095—1996二级标准单项判定1厂区、生SO20.003mg/m30.5mg/m3TSP0.18mg/m30.9mg/m3CO1mg/m310mg/m32取水大坝颗粒物0.18mg/m30.9mg/m3对电站厂区、生活区及取水大坝设点进行监表2.2-6电站厂址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编号测点名称测量结果GB12348-902类达标情况1厂区昼间50dB(A)60dB(A)达标夜间45dB(A)50dB(A)达标2取水大坝昼间40dB(A)60dB(A)达标夜间35dB(A)50dB(A)达标2.2.5原环评运营期污染物核算及污染防治对策措施格登电站为径流式电站,不涉及水库蓄水与淹没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2.5.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林政执法,不定期检查周围的餐饮业,调查向当地的村民及部分村干部发放了50份,了解当地村民对工程建设的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2.7原环评运营期影响分析结论2.2.7.1水环境影响结论130mg/L,水质的BOD5浓度到达10.2mgL,小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而对河流中的BOD,和石油类的影响较小,电站施工期间排放的生产污水2.2.7.2生态环境影响2.2.8原环评总结论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2.9原环评审批情况),2.3原项目变更环评登记表编制情况回顾因项目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原环评报告书中的建设内容发生了一定变化,),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水道长度为215m,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设计断面为1.5m×1.5m《高)。支岔管总长为65m,设有3个镇墩,18个支墩。厂区枢纽包括主、副厂房、升压开关站及生活管理区等组成,主副厂房为地面式,主厂房尺寸长44.54m×宽主要设备为:两台容量为6300kw(CJA475-W-125/2×10.5)水轮机、两台州水利勘察设计所编制《维西吉岔水电站修编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1月项目核准,同意将原可研报告装机规模由2×5000kw增加至2×6300kw。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3.4拟采取的防治污染措施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项目建设的各种不利2.4原项目竣工验收情况回顾编制完成了《云南省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电站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审查本次评价根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及验收意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4.1原竣工环保验收查范围2.4.2原竣工验收工程内容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4.2.3原竣工验收工程内容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4-1格登水电站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泥沙流域面积km2352.5多年平均流量亿m3/s2.75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m3/sP=2%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m3/s189.93P=0.2%施工导流标准及流量m3/s77.92P=20%多年平均输沙量3.07二工程效益指标装机容量kW2×6300保证出力(P=90%)kW3790多年平均发电量5725三主要建筑和设备坝址溢流堰顶高程m2358.50坝址最大坝高m8.50坝址总长度m60.5溢流段总长m40设计引水引用流量m3/s最大设计引水引用流量m3/s引水渠道m5266设计引用流量设计引用流量m3/s长度/坡度m/i56001/1‰前池m58.8净宽m4最大水深m四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hm214.55草地hm23.27荒山荒坡hm25.13坡耕地hm2灌木林地hm22.62河滩地hm20.39施工总工期月29工程总投资五经济指标总投资万元8023.72以实际支出2.4.3原竣工验收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有关环评及环评批复各项环保对策措施落实情况调查与分析见表2.4-3、表对照环评批复的4条要求中,3条达到满足要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4.3.1原环评报告措施落实情况表2.4-2环评对策措施执行情况措施序号环评对策、措施执行情况对比要求水环境保护措施1建议电站建设中适当设置废水沉淀处理系统,且废水需经过沉淀处理后才能排放;汽车保养站产生的洗车废水你采用隔油沉淀池进行处理;对分散的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从环境卫生考虑应建设排污暗沟,对于集中的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处理主体工程采用A/O法。根据调查,在施工期没有对生活污水进行施工期间监测,废水是否达标排放及对河流污染程度无法判断。基本满足水土保持防治措施2采取防洪、拦渣工程、排水工程、场地整治工程;厂区采用浆砌石护坡,施工公路防治措施为绿化;规划需要重视渣场的稳定性问题,对于河滩上的渣场进行防洪排水工程设计,渣场进行平整并恢复植被。根据调查,取水坝两岸采用浆砌石铺设,是裸露面不受侵蚀;厂区采用浆砌石护坡,对基岩部分采取锚喷支护;相应采取部分植被措施,施工便道及引水渠有滑坡坍塌迹象,水土保持设施已通过迪庆州水电局验收。基本满足生态保护措施3要做好永久公路占地两侧植物的保护,做好生活区和生产区占地以外的植被绿化美化工作。使用林地的植被恢复工作,按水土保持提出的植被恢复措施,保护好山林。严禁施工人员、职工在工程区及周边林区捕猎。根据实地调查、走访,在施工期间,没有群众投诉滥砍滥伐及捕猎现。按水土保持方案植被恢复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工作。满足大气污染防治措施4在干旱季节,场内施工公路应用洒水车降尘,施工开挖工序采用湿式除尘作业,施工场地勤洒水,勤清扫。对场地施工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受粉尘污染的施工人员配备防尘口罩。根据调查,项目在建设施工期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己基本按环评及其批复意见、设计和生产要求对运输采取密闭方式,土石方开挖采用湿式作业和洒水的方式减少施工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满足人体健康保护措施5对施工人员集中管理,按卫生部门要求进行防疫,发生有传染病,应向上级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生活区应采用集中式消毒处理处理供水设施,水质卫生达通过询问,在施工期间没有发生传染病发生。满足标。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6施工弃土,弃渣统一集中堆放于弃渣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填埋处置。在调查过程中,施工期间带来的废弃物及临时建筑物按环评要求妥善处理处置。满足环境管理与监测7监测单位应提交年度监测报告。根据查阅资料,施工期间没有对大气、水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在验收过程中进行了监测。基本满足2.4.3.2原环评批复措施落实情况表2.4-3环评审批施执行情况序号审批意见执行情况对比要求1工程建设要按照《报告书》编制内容,对提出的对策、治理措施要严格实施。通过调查,建设单位按《报告书》中所提出的对策措施进行实施,基本能满足所提出的要求;在边坡及弃渣场内种植滇柳及草进行恢复,未发现外来物种引入。基本满足2电站应加强对水源林的保护工作,加强护林防火管理力度,严禁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建设单位对施工方严格要求,大力宣传防火及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施工及运营期无相关投诉。满足3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等环保资金要落实到位,严格按照规划实施,选择的植物种类应为该地区域原生类型,禁止引入外来物种。植被回复及水土保持已通过验收,措施合理,治理效果良好;恢复过程中没有发现外来物种引入。满足4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要接受环保部门监督管理,工程竣工后,经环保部门验收,方可投入运行。该项目投产前申请试生产,在试生产期间,委托环保部门验收。满足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4.4环境影响调查2.4.4.1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根据《环评报告书》,流域范围内共收录56种陆生脊椎动物,两栖类、爬面积较小,其中多为荒草坡地,因此,工程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4.4.4大气环境影响调查入营运期后,项目能源全部用电,属清洁能源,对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少,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每天大约为13kg,产生生活垃圾统一集中堆放于厂区垃2.4.5公众意见调查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塔城村委会、格本报告对大唐迪庆香格里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维西县吉岔水电站提出必须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4.6竣工验收调查总结论2.4.7原竣工环保验收意见了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同意项目通过该项目的环境保护验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3建设项目工程评价3.1工程区域自然环境概况3.1.2地形、地貌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针、阔叶林混交林带;寒温带中山云冷杉植被带以其中构造起主导作用,构造体系控制着地下水类型和含水层(组)的空间展布格1)、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Q4del、Q4pal):残坡积层由碎石土粉质粘土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米。金沙江支流众多,两岸羽状支流约56条。金沙江从德庆县奔子栏与四川得3/s中,串处以上面积352.5平方公里,柯公河流域面积200.6平方公里。整个水系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物坝位站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3.4项目生态影响及污染物情况表3.4-1项目环评、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生态影响一览表原环评阶段环保验收阶段后评价阶段(1)电站建设占地将导致这些植物(云南松、华山松、云杉、旱冬瓜、刺栗、山楸、箭竹、杜鹃)种群数量减小。电站施工区域无保护植物,所影响到的树种为当地常见植被,且分布面积较广,而影响到的树木数量有限。永久占地造成植被的损失较小。(2)在施工和运行期,由于人为的干扰和对植被的破坏,在一定时间内将导致一些动物在数量上的减少,对工程区内的动物种群结构和数量上影响较小。(3)取水坝阻隔对鱼类意味着生境的片段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上下游鱼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工程区内分布的鱼类中没有保护鱼类,由于取水坝的阻隔,在上游将导致原有鱼类分布区向支流迁移,其分布将相应上移,形成小种鱼群,还有可能导致一下鱼类灭绝;对取水坝下游1.52km河道,枯季断流将对鱼类产生较大影响,建议适当控制取水坝处冲砂闸的开启度,满足河道鱼类生存的需水环境,不会导致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灭绝。(1)因建设占地植被破坏的植物种类在工程区域附近均有大量分布,因此,工程建设不会导致该区域陆生植物物种灭绝。(2)工程在建设初期的施工和取水坝前汇水的淹没,虽然会对陆生及两爬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动物的活动能力和范围一般较大,对动物种群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工程建设造成的对陆生动物影响是局部。(3)从调查情况看,电站设置了生态放流设施。因此,项目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较小。(1)因建设占地植被破坏的植物种类在工程区域附近均有大量分布,因此,工程建设不会导致该区域陆生植物物种灭绝。(2)工程水库的淹没,虽然会对陆生及两爬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动物的活动能力和范围一般较大,对动物种群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工程建设造成的对陆生动物影响是局部。电站设置了生态放流设施,能保证下游生态用水。因此,项目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较小。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3.4-2项目环评、竣工验收及后评价阶段运营期污染物情况一览表污染原环评阶段环保验收阶段后评价阶段生产废水电站用水过程比较简单,水流经过发电水轮机组后排放到下游河道,对腊普河的水环境影响较小。该建设项目运营期不产生生产性废水。电站用水过程比较简单,水流经过发电水轮机组后排放到下游河道,对河道内的水环境影响较小。废水/电站厂区每天平均上班人数为1.3m3。采取经化粪池初级熟化、沉淀池处理后用于厂区及生活区绿化。电站职工13人。电站每天的生活污水经化不定期的将化粪池中的污水抽出,全部回用于项目区内绿化,不外排。/发电机组置于厂房内,经阻隔发电机组置于厂房内,经阻隔降噪。废气/项目能源全部用电,属清洁能源,对环境基本不产生污染。电站运行期不产生生产性废项目能源全部用电,属清洁能源,电站运行期不产生生产性废气,食堂产生的量油烟对外环境大气质量影响较小。垃圾将生活垃圾简单分选,将金属、废纸、玻璃、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后回收后,不可利用的垃圾运到弃渣场进行集中填埋。厂区产生的固体废物每天大约为13kg,产生生活垃圾统一集中堆放与厂区垃圾收集池,进行焚烧处理。分类收集后,自行送至附近村庄垃圾投放点的,由村委会环卫部门定期进行清运处理。废矿物油/设置了污油箱,回收废油、污有效的防止废油的泄漏,同时设置事故油池,预防废油泄漏导致的水体污染统一收集于主厂房油处理室内暂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置。3.5相关符合性分析),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根据《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共分一级区(生态区)5个,二级区(生态亚区)19个,三级区(本项目属于澜沧江高中山峡谷暖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生态亚区(Ⅲ5澜沧江高山峡谷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Ⅲ5-1),包括维西县大部分地区、兰坪云南松林面积最广,海拔3600米以上逐渐过渡为杜鹃灌丛和高山草甸。本区地3、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水电开发利用管理的意),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本水电站工程的运营与《意见严格新建项目核准审批:中小水电开发应坚持“先规划、再设计、后建设”一律不准开发建设。原则上不再开发建设25万千瓦以下的中小水电););《关于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迪水电字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格登水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4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登水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迪环监〔2004〕22号)。于),3.6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整改建议3.6.1现场踏勘时存在环境问题3.6.2提出的整改措施建设单位已在开展生活污水收集处置措施的建设前期工作,并计划与2021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监测植被及植物现状调查主要在收集整理及综合分析工程区及邻近地区的现有4.1.1.1调查方法、范围和内容评价单位对评价区的动植物及植被进行了野外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4.1.1.2植被分类原则和依据参照不同尺度的植被分类依据,并结合项目现场实地考察,评价范围内自表4.1-1项目评价区植被类型一览表自然植被I.暖温性针阔混交林(I)暖温性针阔混交林1.云南松与高山栎混交群落II.稀树灌丛(II)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2.火棘、木帚栒子群落III.草丛(III)杂草草丛3.西南牡蒿、野拔子群落人工植被(Ⅰ)农田植被旱地植被(Ⅱ)人工林侧柏林 ):加“·”号,在群系下编号。据遥感解译和实地考察结果表明,评价区总面);表4.1-2评价区植被类型现状一览表类型植被类型占评价区植被总面积的%占评价区总面积的%自然植被暖温性针阔混交林55.7740.6%暖温性稀树灌丛29.9010.3%草丛6.393.022.2%自然植被小计154.1572.9453.1人工植被人工林(侧柏林)0.430.200.15旱地植被32.37水田植被24.398.4人工植被小计57.1927.0619.7其它道路、建设用地等32.2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6.74其它小计78.9637.3627.2合计290.3100%100%4.1.1.6主要植被类型特征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乔木层:群落乔木层高度约5-15m,胸径约10-20cm。以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华山松(Pinusarmandii)、黄背栎(Quercuspannosa)优种,及光叶高山栎(Quercuspseudosemecarpifolia)等。火棘(Pyracanthaforuneana)等为主,灌木主要存在于林缘或林间开阔处。表4.1-3云南松与高山栎混交群落样方编号010203调查日期样方位置N27°29'39.35"、海拔2350~2500m植物群落名称云南松与高山栎混交样方面积20m×20m坡向南北西坡度20°~45°总盖度90%90%80%群落高度层盖度及高度乔木层盖度65%65%55%层高度灌木层盖度层高度2~3m草本层盖度层高度干扰方式及强度践踏,一般群落总体描述人为扰动不是很明显群落样地记录表植物名称株高(m)数量/多优度乔木层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华山松(Pinusarmandii)+黄背栎(Quercuspannosa)2.2川滇高山栎(Quercusaquifolioides)+管花木犀(Osmanthusdelavayi)2.2光叶高山栎(Quercuspseudosemecarpifolia)头状四照花(Dendrobenthamiacapitata)+矮高山栎(Quercusmonimotricha)+水红木(Viburnumcylindricum)灌木层2.0+3.0+2.0+火棘(Pyracanthaforuneana)2.2+草玉梅(AnemonerivularisBuch.)2.5毛茛铁线莲(C.ranunculoidesFranch.)3.0+苍山木蓝(IndigoferaforrestiCraib)2.0++铁扫帚(Lespedezacuneata)滇藏荨麻(UrticamaireiLevl.)川续断(Dipsacusasperoides)+小梾木(CornuspaucinervisHance)2.52.03.0+草本层0.7+0.2+0.20.40.5+0.3石松(LycopodiumjaponicumThunb)0.2披散问荆(EquisetumdiffusumD.Don)0.3+西南凤尾蕨(P.wallichianaAgardh)0.5滇西旱蕨(PellaeamaireiBrause.)0.2+疏叶蹄盖蕨(Athyriumdissitifolium)0.2+西南石韦(Prrosiagralla)0.3长花百蕊草(T.longiflorumHand.)0.13窃衣(Torillisscabra)0.7+白酒草(Conyza,japonicaLess.)0.35+华火绒草(LeontopodiumsinenseHemsl.)0.60灌木层:该群落中灌木居约2-3.5m,盖度约50%。主要由火棘(Pyracantha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franchetii)、红腺悬钩子(Rubussumatranus)、小梾木(Cornuspaucinervis)等。四脉金茅(Eulaliaquadrinervi表4.1-4火棘、木帚栒子群落样方编号040506调查2019年10月样方位置河流右岸河流左岸河流右岸海拔2300~2400m植物群落名称火棘、木帚栒子群落样方面积10m×10m坡向西东西坡度15~30°总盖度50%50%30%群落高度层盖度及高度灌木层盖度层高度2~3m草本层盖度35%35%层高度干扰方式及强度人为活动频繁,干扰较强群落总体描述人为扰动明显群落样地记录表植物名称株高(m)数量/多优度灌木层火棘(Pyracanthaforuneana)2.5西南栒子(Cotoneasterfranchetii)红腺悬钩子(Rubussumatranus)小梾木(Cornuspaucinervis)2.0+小叶栒子(Cotoneastermicrophyllus)+锈叶杜鹃(Rhododendronsiderophyllum)乌鸦果(Vacciniumfragile)+川滇绣线菊(SpiraeaschneiderianaRehd)+长叶溲疏(Deutzialongifolia)金花小檗(Berberiswilsonae)草本层0.8猪殃殃(Galiumaparinevar.tenerum)0.7+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浆果苔草(CarexbaccansNees)0.4丛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comosumNess.)0.8+细柄草(Capillipediumparviflorum)0.6龙芽草(Agrimoniapilosa)0.2+西南风铃草(Campanulacolorata)0.2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0.6西南野古草(Arundinellahookeri)0.2+狗尾草(Setariaviridis)0.1山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0.4+四脉金茅(Eulaliaquadrinervis)0.3+(4)草丛(西南牡蒿、野拔子群落)rugulosaHemsl)占绝对优势,伴生有寸金草(Clinopodiummegalanthum)、狗尾草(Setariaviridis)、山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ful表4.1-5西南牡蒿、野拔子群落样方编号0708调查2019年10月样方位置河流左岸N27°29'55.59",河流左岸海拔2300~2400m植物群落名称西南牡蒿、野拔子群落样方面积5m×5m坡向东东坡度10~30°总盖度40%30%群落高度层盖度及高度草本层盖度40%30%层高度干扰方式及强度人为活动频繁,干扰较强群落总体描述人为扰动较明显群落样地记录表植物名称株高(m)数量/多优度草本层西南牡蒿(Artemisiaparviflora)0.8野坝子(ElsholtziarugulosaHemsl)0.7寸金草(Clinopodiummegalanthum)0.4狗尾草(Setariaviridis)0.2山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fulgens)0.6钻叶火绒草(Leontopodiumsubulatum)0.3尼泊尔蓼(Polygonumnepalense)0.2+多花地杨梅(Luzulamultiflora)0.1+婆婆纳(Veronicadidyma)0.4+四脉金茅(Eulaliaquadrinervis)0.3+4.1.2植物资源现状表4.1-6评价区植物统计表类别蕨类植物门种子植物门总计科6071属种25229254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严重,广泛分布的是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和暖性石灰表4.1-7评价区维管植物属级区系特征表地理成分(根据吴征镒,1991)属数占总数的%1、世界分布5023.62、泛热带分布35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6.944、旧世界热带分布6.255、热带亚洲和热带大洋洲分布84.176、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分布63.477、热带亚洲分布8、北温带分布84.179、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94.8610、旧世界温带分布63.4711、温带亚洲分布312、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63.470014、东亚分布8.3315、中国特有分布10.69合计100.00包含世界分布种的属。本区属于此分布型的有50属。主要包括木贼属(Hippochaete)、铁线蕨属(Adiantum)、银莲花属(Anemone)、铁线莲属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热带、亚热带甚至到温带。本区属于此类型及其变型的有35属。主要包括凤尾鸭跖草属(Commelina)、菝葜属(Smilax)、薯蓣属(Dioscorea)、指旧世界热带分布区的西翼,即从热带非洲至印度-马来西亚(特别是其西部),有的属也分布到斐济等南太平洋岛屿,但不见于澳大利亚大陆。本区出现及台湾,甚至更北地区。本区出现的此分布型及其变型属有19属。为含笑属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Michelia)、蛇莓属(Duchesnea)、青冈属(Cyclobalanopsis)、糯米团属心仍在北温带。本区属此类型及其变型的有8属。为松属(Pinus)、马桑属指的是从东喜马拉雅一直分布到日本的属。本区属此分布型及其变型的有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4.1.2.3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和《云南省第根据云南省林业厅文件云林保护字(1996)第64.1.3陆栖脊椎动物4.1.3.1评价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种类与数量综合分析,评价区陆生动物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地带性植被较好,现状植被有暖温性针阔混交林、暖温性稀树灌丛、草丛、人工林(侧柏林)和农田植被,野生动物的生境较好。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人为干扰较小和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部分动物在农田中觅食。根据对野外调查和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分布详见下表表4.1-8。表4.1-8评价区陆栖脊椎动物类群数量统计表纲目科种两栖纲147爬行纲25鸟纲36哺乳纲47总计2362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根据对建设项目现场调查及文献记载,项目区及评价区分布有两栖动物74.1.3.2陆栖脊椎动物区系特点(1)两栖类评价区及邻近地区分布的两栖动物大多为东洋界种类,少量古北界种类分其中,在评价区较为常见的有昭觉林蛙(Ranachaochiaoensis),未发现国家级保护动物或《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收录的两栖动物。(2)爬行类),种为广布种,2种为古北界种,其余10种为东洋界种。没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64种,雀形目鸟类55种。从物种的居留类型上看,评价区有留鸟有70种;夏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根据查阅资料,评价区可能分布的9种保护动物主要集中在鸟纲,如秃鹫普通鵟(Buteobuteo)、白尾鹞(Ciruscyaneus)、红隼(Falcotinnuncu雕鸮(Bubobubo)、短耳鸮(A黄胸鼠(Rattusrfulvescensfulvescens)等(详见附录)。未发现国家级保护动物4.1.3.3珍稀濒危保护动物苍鹰(Accipitergentiles)、普通鵟(Buteobuteo)、白尾鹞(Ciruscyaneus)、红隼(Falcotinnunculus)、雕鸮(Bubobubo)、短耳鸮(Asioflam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4.1.4鱼类4.1.4.1鱼类现状调查工作情况类现状调查。此次调查主要是对电站取水坝下游河段进行调查,调查共布设2表4.1-9鱼类采集点的气象水文要素调查断面水温(℃)气温(℃)天气水流状况水深海拔pH测量时间电站下游断面22.222.5晴缓流>223507.614:56pm减水河段断面22.222.5晴缓流23507.516:20pm表4.1-10鱼类采集情况学名及拉丁名数量(尾)是否列入红皮书(1)取水坝后减水河段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wangchiachaii4否小计:1种4(2)电站厂址下游河段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stenura2否小计:1种2总计:2种6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4.1-11鱼类名录序号中文名拉丁名栖息环境保护状况经济价值分布水系O1鲤形目CYPRINIFORMESF1鲤科Cyprinidae1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wangchiachaii常见经济鱼类42金沙鲈鲤Percocyprispingi常见经济鱼类43黑头鱼Garrapingipingi44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chongiF2鳅科Cobitidae5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stenura小型鱼类1.澜沧江水系;2.元江水系;3.南盘江水系;4.金沙江水系;5.西洋江水系;6.怒江水系;7.伊洛瓦底江。根据对工程影响河段及附近地区现场调查及文献记载,评价区共分布有5表4.1-12评价区鱼类分科统计表项目鲤科鳅科合计属数213种数415占总种数的%77.8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5)无洄游性鱼类从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记载的情况看,评价区记录的鱼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4.2.1污染源调查4.2.2水资源利用现状4.2.3电站取水情况根据电站的水资源论证报告,电站取水坝坝址处每月的天然来水量见表取水坝后河流的生态流量,参照塔城水文站1计算方法,电站取水坝处下放的生态流量应该调整为取水坝处年年平均流量的表4.2-1电站不同保证率供水量情况m3/s保证率项目3月P=90%天然来水8.439.67.95.713.693.023.213.554.073.55农业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2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用水生态用水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发电用水7.6238.7937.0934.9032.8732.2032.3032.3932.7333.2532.733弃水000000000000P=50%天然来水5.198.099.085.954.073.483.797.557.28农业用水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2生态用水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发电用水4.3837.2839.99317.9338.2735.1333.2532.6632.9736.7339.4736.463弃水0005.47300000000P=20%天然来水11.25521.989.686.454.773.354.027.887.78农业用水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2生态用水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0.797发电用水10.44816.60321.1715.4038.8735.6333.9532.5332.2833.2037.0636.963弃水04.1438.7132.943000000004.2.4水质现状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腊2个监测断面,即电站取水口上游50m处、尾水排放口下游50m处。分别监测数、粪大肠菌群共11项因子。监测期间电站正常运行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2)监测点位:监测选取2个监测点,编号为W1和W2,分别为电站取式中:Si,j-第i种污染物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Ci,j-第i种污染物在监测点j的浓度,mg/L;SpH,j=(7.0-pHj)/(7.0-pHsd)SpH,j=(pHj-7.0)/(pHsu-7.0)pH≤7.0pHj>7.0pHsd—地表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地表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4.2-2水质监测结果及评价表项目地点/日期水温(℃)pHDOCODCrBOD5NH3-NTP石油类粪大肠菌群(个/L)高猛酸盐指数取水坝上游50m(W1)22.47.166.82.10.4450.0560.020.623.77.1587.02.20.4570.0560.020.720.57.1796.92.40.4330.0540.040.8评价标准/6~9/≥6≤15≤3≤0.5≤0.1≤0.05≤2000≤4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22.47.2880.3960.0400.030.823.77.308.272.00.4130.0440.030.920.57.297.80.3820.0370.04评价标准/6~9/≥6≤15≤3≤0.5≤0.1≤0.05≤2000≤4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4.3.1地下水类型及特征电站坝址位于金沙江一级支流腊普河的中游河段。海拔高度为2359.5—4.3.2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维西县格登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受大气降水和上游河水的侧向补给,而且水量大小与岩石裂隙发育有着密切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