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1页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2页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3页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4页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四】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第一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课标要求】1、概述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A、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领导辛亥革命、C、颁布《临时约法》D、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E、促成国共合作;2、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贡献。【教学重点】评价孙中山的历史贡献【教学难点】孙中山思想的转变历程【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孙中山早年弃医从政,图谋救国的革命志向,开始创建革命组织和革命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随后,进行了维护共和制度的一系列斗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他的领导下,促成了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孙中山一生的伟大革命历程,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民族资产阶级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和探索,以及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伟大贡献。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今天我们的繁荣与稳定、民主与独立是经过先烈们几代人不懈的艰难探索、浴血奋斗得来的,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悟历史】你记得20世纪对中国产生产生深远影响三位巨人吗?三大伟人、三次巨变:第一次::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醒过来】第二次::毛泽东---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站起来】第三次::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富起来】一、弃医从政,图谋救国1、早年求学:孙中山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来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21岁时,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弃医从政:在行医期间,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从事政治活动。-图谋救国:上书李鸿章失败后,意识到通过上书请愿的办法改革中国政治是不通的。【合作探究】结合孙中山弃医从政的经历,你怎样看待孙中山对职业选择的认识?【分析】在国家危难之际,孙中山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由一名医生变成一位职业革命者体现了他具有以下革命精神和品质。A、能以挽救中国命运为己任B、具有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C、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创立政党,构想共和兴中会同盟会时间1894年1905年地点檀香山东京性质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团体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阐发为三民主义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合作探究】以下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几句口号: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天下为公”3、“博爱”4、“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5、“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你认为“中山精神”应该包括哪些内涵?①、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②、民族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③、百折不挠精神------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④、天下为公精神----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三、领导革命,建立共和1、领导辛亥革命:A、革命准备:一方面与以梁启超为首保皇派论战;另一方面发动一系列起义。B、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1、10、10清政府土崩瓦解。2、创立中华民国:1912、1、1,南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3、颁布《临时约法》:A、性质: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B、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C、意义:否定君主专制,追求自由民主。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合作探究】中华民国在政权形式上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有何异同?(1)相同点:都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不同点:孙中山的目的主要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从这点看又区别于美国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四、继续奋斗,捍卫共和名称起因经过结果二次革命刺杀宋教仁“善后大借款”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因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散而失败护国运动袁世凯卖国、复辟帝制1915年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第一次护法运动段祺瑞拒绝恢《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第二次护法运动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1920年底,他在广州重组军政府,1922年5月北伐因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五、晚年绝唱,国共合作1、历史背景:A、巨大困惑:捍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B、鼓舞启发:十月革命成功和五四运动的爆发;C、真诚帮助:中国共产党;D、思想转变:认识到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是革命的坚定力量。2、标志:1924年1月、广州、国民党一大内容:A、接受中共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B、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C、把新三民主义作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孙中山北上:A、背景: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B、概况:北上宣传召集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主张。伟人逝世: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合作探究】孙中山一生思想的四次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2.从“改良”到“革命”3.从依靠军阀打军阀到创建革命武装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4.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教师点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1、要确立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寻找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2、要确立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深入揭示历史人物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民族关系等,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3、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看看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4、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既可以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分为几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5、要确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性结论:对历史人物要有一个总的结论,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的判断。【学以致用】如何评价孙中山?【功绩】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走向高潮。4、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局限性】在前期革命中体表现出的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总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对中国和世界革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课堂小结】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课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中国革命纪录》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我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孙中山全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答:原因:A、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人生活。B、孙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