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阵列结构与结构的理论和实践_第1页
线阵列结构与结构的理论和实践_第2页
线阵列结构与结构的理论和实践_第3页
线阵列结构与结构的理论和实践_第4页
线阵列结构与结构的理论和实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阵列结构与结构的理论和实践

(2009年第33卷6月20日,上海港)。3.6线阵列合成音高材料的安装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由于发展时间短,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知问题、模糊问题不少。经过笔者对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理论的学习、梳理、研究,再加上实践的摸索和体会,有6个要点是比较明确的。这几条也成为线阵列扬声器系统设计的基本依据。(1)线阵列扬声器系统能改变垂直方向指向性,可控制垂直平面指向角。(2)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上限频率与扬声器单元的垂直距离成反比。笔者建议采用式(1)的结果作为设计依据式中:fk为垂直方向高频重放上限;C为声速(m/s);D为阵列中两声源垂直距离(m)。(3)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下限频率取决于阵列总高度。(4)阵列的各独立声源产生的波阵面表面积之和,应大于填充目标表面积之和的80%。(5)在高频段使用压缩驱动器时,为了避免声干涉,必须为驱动器设计能辐射近似的平面声波的号筒。(6)线阵列扬声器系统在临界距离前(近场),近似辐射柱面波。在临界距离后(远场),辐射球面波。临界距离有多种相近公式,笔者建议采用式中:d为临界距离;f为频率;h为线阵列高度。以上6条经过理论的推算和实践的验证,是可行的。应作为线阵列扬声器系统设计的依据及要遵守的原则。通常已确认:线阵列扬声器系统音箱垂直方向上,单元之间的间距,直接影响到该单元垂直方向工作频率的上限。根据赵其昌教授的研究:同频率同相位的两列波叠加的结果是增加6.0dB;同频率、相位差为60°的两列波叠加的结果是增加4.8dB;同频率、相位差为90°的两列波叠加的结果是增加3.0dB;同频率、相位差为120°的两列波叠加的结果是增加0dB;同频率、相位差为180°的两列波叠加的结果是抵消。而相位差为180°,相当于两扬声器声程距离差为λ/2。上述结论可用图23形象表示。因此可知,线阵列中两扬声器间垂直距离λ/2是一个临界值。而低于λ/2(相当相位差为180°)不论是多是少,辐射波是存在的。两扬声器间垂直距离,是指两扬声器中心到中心的距离,这包括扬声器的直径、箱体边缘、边厚、两音箱间隙(如果存在的话)。式(1)同时回答了2个问题:(1)通常音箱大多是竖放的,而线阵列音箱都是横放的。这不仅为了悬挂方便。主要是为减小两扬声器间垂直距离,保证线阵列的高频重放。(2)线阵列扬声器系统悬挂时,从提高高频重放频率来看,音箱之间缝隙是有害的。一般Φ300mm扬声器的音箱在组成阵列时,上下2只Φ300mm扬声器之间的中心距离均在0.34m以上。这样线阵列音箱中Φ300mm扬声器垂直方向的工作频率上限应该在505Hz以下。对于线阵列扬声器系统,主要是使垂直辐射角度随频率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而水平面的指向要求有一个固定的角度。通常认为线阵列扬声器系统的水平辐射角度可比较宽,但也需要通过相应的设计和验证。在对称结构的线性音箱中,2只低频单元同时工作时,单元之间的中心距离必会影响到水平指向的扩展。一般情况下2只Φ300mm低频扬声器中间还有中、高频扬声器,所以2只Φ300mm低频扬声器的中心距离会达到0.6m以上。按水平辐射角度一般要求90°的情况,在较高频率上,2只低频扬声器各自的声波到达测量点时的声程差造成的声干涉,必须事先予以充分考虑。2单只低频区域本底测量曲线假设2只Φ300mm低频扬声器中心距离0.6m时;45°方向上测量点与音箱中心距离为4m,10m,30m,100m,200m。经计算造成的声程差分别为:0.423667m;0.424169m;0.424253m;0.424254m;0.424264m;0.424263m。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看出;在水平45°方向上,测量点距离的变化造成的声程差的变化甚少,最大值不超过0.4243m。根据相干声波不同相位声压叠加原理:声程差超过某频率1/3波长(即有120°相位差)以上时,该频率声波将在该测量点产生干涉抵消现象。该上限频率计算公式为如上例:两声源中心间距0.6m,当两声源声程差为0.4243m时,造成120°相位差的频率即为270Hz。按以上方法设计的2只Φ300mm低频扬声器在水平45°方向上、270Hz以上频率将开始产生声压抵消现象。即只有2只低频Φ300mm扬声器共同工作在270Hz以下,才能充分保证水平45°方向上的-6dB指向性要求。但这只是理论计算最低的条件,单只Φ300mm低频扬声器工作时,45°方向与0°方向相比声压的衰减量因素,可事先用替代箱体近似测量。其测量曲线界面如图25所示。根据计算,2只扬声器同时工作时,在水平45°方向上声压叠加的曲线界面如图26所示。计算中2只Φ300mm低频扬声器中心距为0.65m,声程差为0.46m。根据实测的1只Φ300mm低频扬声器在近似箱内的水平方向45°指向的频响曲线。经过计算可得到2只Φ300mm低频扬声器共同工作时,在水平45°可能的模拟频响曲线界面如图27所示。同样根据1只扬声器在近似箱体中的0°频响曲线,也可模拟2只扬声器在设计的箱体中理想的0°频响曲线界面如图28所示。把图27~28综合在一起可大致预测设计中该音箱最终保证水平±45°,-6dB要求的最上限频率(此例约为245Hz)。最后实际制作箱体后的测量曲线如图29所示,基本符合最初的计算结论(最后实际两低频扬声器中心距为0.6415m)。从实测曲线看,2只低频扬声器同时工作,中心距离为0.6m以上,在水平方向左右45°,250Hz以上的频率,将产生声波干涉现象。而设计要求为:水平指向(-6dB)为90°(250Hz~16kHz)。由此验证可见,要求的水平指向性指标,在250Hz处即能满足要求。从以上计算数据和分析可看出,2只低频扬声器只能同时工作在250Hz以下频率,但是中频单元由于尺寸结构的限制,在250Hz左右一般失真较大。根据这种情况,笔者采用了与传统方法不同的设计:设计两低频扬声器共同工作在200Hz左右,在200~330Hz之间只用1只低频扬声器工作。从而避免了这个区域将会产生的水平方向干涉(干涉是2只扬声器造成的。同一箱体中当两只低频扬声器工作在200~330Hz之间,只有1只低频扬声器工作时也就没有相互干涉问题)。同时也满足了垂直方向线阵列的理论要求。在频率响应的均衡方面,选择中高频灵敏度比较高的低频扬声器,可满足响应均衡的要求。和低频扬声器类似,2只中频扬声器以偶极子方式工作时,可计算出水平方向大约在1550Hz以上频率会产生声波干涉现象。考虑到高频系统的灵敏度会高出中频6dB以上。电分频在1700Hz以下即可避免产生声波干涉。而垂直方向上中频扬声器的工作频率上限是2300Hz。因此中、高频分频在1700Hz可满足线性要求。这是一种从扬声器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音箱分频基本理论,也不拘泥于传统分频布局、优化性能要求的创造性方法。3.7低频、高频、热辐合的低频合成单种器市场用于线阵列系统的扬声器单元,除了电声性能和音质的一般要求以外,还有质量的限制,这是源自对音箱质量的限制。参照国家体育场钢结构的承重,并预留足够的安全系数,确定单只音箱不能超过60kg。这就要求各类单元在满足各项电声指标前提下,要尽可能降低质量。而扬声器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磁路系统。质量轻的钕铁硼磁路系统成为首选。低频扬声器选用Φ300mm(12in)单元。在对一批国内外钕铁硼扬声器选型中,从灵敏度、功率、质量都可达到要求。单元的选型主要考虑音质和T/S参数与对应的箱体容积是否合适。设计中,对搜集到的国内外几款Φ300mm(12in)单元进行多方面测试试验和对比试听。最后选用了一款国外产的钕磁Φ300mm(12in)低频扬声器单元。其频响曲线如图30所示。另外,对钕铁硼磁路要特别注意散热问题,避免因过热而退磁。通过功率试验确定可满足要求。其主要技术指标:灵敏度为99dB;谐振频率为55Hz;有效频率范围为53~5000Hz;QMS为5.15。QMS>4,符合通用要求。可保证低频有较好的力度。中频扬声器的选型,根据线性理论要求及箱体的限制,外形尺寸必须在16.51cm(6.5in)以下。常见的Φ130mm~Φ165mm中频扬声器的灵敏度一般在92~98dB之间,功率在80~150W左右。要达到134dB以上的峰值声压级,需要使用4只Φ130mm~Φ165mm、灵敏度98dB左右、功率在150W左右的中频扬声器。从查到的资料看,国内外大多数能达到98dB的中频扬声器多数采用泡沫折环,它的最大问题是不耐用、容易受潮老化破裂,不适于国家体育场长期使用并有防雨要求的场合。在对比了国内外各种布折环、橡胶折环的Φ130mm~Φ165mm中频扬声器以后,最终选择了一种由锐丰公司自行开发的,并已在公司产品中使用过,灵敏度为98dB的布折环Φ165mm的中频扬声器。该扬声器音质评价较好,可满足总体音质要求。该中频扬声器频响曲线界面如图31所示。每只音箱中共有4只中频扬声器组成。对其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