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化学教案_第1页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化学教案_第2页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化学教案_第3页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化学教案_第4页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化学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效平衡教学设计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吴蔚指导教师:王珍[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即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学方法上要努力改变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更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而尝试教学以其“先试后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模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探索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吸收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实的、生动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过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效平衡的概念并了解等效平衡的三种情况2、能用等效平衡思路来解决相关问题3、通过“尝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探索、尝试解决、反馈总结、创新应用等学习习惯,训练问题研究的一般过程: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2、通过对“等效平衡规律”的探究和归纳,使学生体验科学规律发现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尝试性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2、增强学生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化学等效思念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等效平衡理念解决化学平衡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反应CO(g)+H2O(g)CO2(g)+H2(g),已知某温度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9。在三个相同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在起始投入不同浓度的物质时,分别发生该反应,完成下列表格。(mol/L)CO+H2O(g)CO2+H2(mol/L)CO+H2O(g)CO2+H2(mol/L)CO+H2O(g)CO2+H2起始:2200变化:平衡:0.50.51.51.5起始:1111变化:平衡:0.50.51.51.5起始:0022变化:平衡:0.50.51.51.5化学中把这种达到平衡时的结果相同的情况,称之为等效平衡。为什么会等效呢?1、在相同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相同。2、起始浓度虽不相同,但相当。等效转化:(mol/L)CO+H2O(g)CO2+H2(mol/L)CO+H2O(g)CO2+H2(mol/L)CO+H2O(g)CO2+H2起始:2200起始:1111+1+1-1-12200起始:0022+2+2-2-22200二、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还是正逆同时进行,其途径虽然不同,但只要起始浓度相当,最终建立的平衡则是等效平衡。等效路径图:我们在分析等效平衡问题时,会从恒温、恒容角度和恒温、恒压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根据c=n/V,浓度要相当,在恒容容器中V相同,则n要相当。但在恒压容器中V会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只要物质的量成比例变化,则浓度要相当。例1:在一个1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的数据编号n(SO2)n(O2)n(SO3)n(SO3)c(SO3)w(SO3)已知(1)210amolbmol/Lc%(2)002(3)10.51(4)212(5)001练习1、在恒温、恒容的3个相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容器甲乙丙反应物的投入量1molN2、3molH22molNH32molN2、6molH2NH3的浓度(mol•L-1)c1c2c3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kJ吸收bkJ放出ckJ体系的压强(Pa)P1P2P3问题1:c1、c2、c3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a、b、c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P1、P2、P3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在一个1L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198KJ/mol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的数据编号n(SO2)n(O2)n(SO3)n(SO3)c(SO3)w(SO3)已知(1)220amolbmol/Lc%(2)012(3)11.51(4)440(5)00.51练习2、在恒温、恒压的3个相同带活塞的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保持恒温、恒压,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容器甲乙丙反应物的投入量1molN2、3molH22molNH32molN2、6molH2NH3的浓度(mol•L-1)c1c2c3容器的体积V1V2V3转化率N2的转化率a1NH3的转化率a2N2的转化率a3问题1:c1、c2、c3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V1、V2、V3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a1、a2、a3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在一个1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H=-96KJ/mol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的数据编号n(H2)n(I2)n(HI)n(HI)c(HI)w(HI)已知(1)110amolbmol/Lc%(2)002(3)0.50.51(4)330(5)001练习3、甲、乙两恒容容器都发生反应2A(g)+B(g)xC(g)。甲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达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w、物质的量为n1;在乙容器中充入1.4molA、0.7molB和0.6molC,达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w、物质的量为n2。下列正确的是()Ax=2Bn1可能大于n2Cx=2或3Dn1三、总结(1)先将数据进行等效转化(2)分析浓度是否相当①若浓度相当:分析哪些数据等效。②若浓度不相当:先假设等效,再分析平衡如何移动,数据会如何变化。教学反思设计理念本节课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上,我现在更多的为学生着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在上课前,布置有针对的预习,让他们去主动找老师、找同学、上网查资料寻找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上让学生围绕问题去表现、交流、思考、讨论、合作。这种由教师的教向学生学转变带来的最大收获和体验,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参与课改,研究教法、学法,开放课堂,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认真反思,不断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