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支模现场施工方法_第1页
单侧支模现场施工方法_第2页
单侧支模现场施工方法_第3页
单侧支模现场施工方法_第4页
单侧支模现场施工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evisedbyPetrelatRevisedbyPetrelat单侧支模现场施工办法杭州明珠国际商务中心B6楼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浙江耀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月1一、编制根据1、《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09-);2、《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50010-);3、《钢构造设计规范》(GB50017-)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原则(GB50300-)8、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9、明珠国际商务中心地下室基坑围护设计方案10、本工程地下室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设计交底、联系单和其它文献11、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原则图集12、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规范、规程和原则13、杭州市现行的有关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14、高博恒睿安全计算软件二、前言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状况杭政储出()46号地块(暂名杭州明珠国际商务中心B6号楼)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开发区,地块北面为五星路,西面为清江路,南临钱塘江,东接新建建筑物。工程总用地面积4366㎡,总建筑面积25422m2㎡,涉及1幢10层小高层和两层(局部三层)地下室,地上建筑面积14595㎡m2,地下建筑面积10827㎡m2,建筑高度49米。由杭州金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杭州绿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代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浙江中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浙江耀华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工程质量、安全由杭州市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监督。(二)、工程设计概况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构造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构造体系采用框架-核心筒构造,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剪力墙二级,框架三级,设防裂度均为六度。基础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围护体系采用钻孔桩排桩加两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降水采用自流深井坑内坑外全降水,基坑等级为一级基坑。本工程±0.000相称于黄海高程11.400米。(三)地下室外墙设计状况B6楼南侧为地下三层,层高至下而上分别为4.20m、4.8m、4.6m,地下室外墙厚度分别为450mm、400mm、350mm;北侧为地下二层,层高至下而上分别为4.2m、4.98m,地下室外墙厚度为450mm、400mm,外墙配筋详见构造图各外墙剖面。由于地处钱江新城,为最大程度运用土地资源,B6楼地下室外墙边线与用地红线距离较小,其中东侧距红线1.0m,西侧距红线1.4m,南侧距红线2.3m,北侧距红线2.4m(具体详见基坑总平面图)。加上围护体系尺寸影响,地下室外墙外边至围护桩内侧的理论净尺寸仅0.2m,此空间仅可满足外墙外防水找平及防水层粘贴,无法按照常规办法对外墙进行双面支模并加固施工,因此只能采用室内单侧支模方案。地下室剖面图三、施工布署1、施工难点分析1.1地下室外墙厚度厚,层高较高,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侧压力较大,因此模板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1.2外墙距围护距离仅0.2m,无法满足双面支模空间规定,只能采用单面支模体系;而外墙外侧防水层又不允许穿透,造成加固体系完全依赖于单面斜撑或对撑,不拟定因素较多;1.3因地处钱塘江边高地下水位区域,地下室外墙抗渗规定较高,外墙水平施工缝普通留置在距底(楼)板面300mm的高度,常规规定外墙宜与梁、板混凝土整体浇筑,如果外墙模板体系失稳将造成梁、板模板体系的坍塌。1.4地下室施工工期紧张,而外墙总长度共245m,工程量较大,其施工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2、支模体系方案选择2.1方案选择原则:a、遵照经济、便于就地取材的原则;b、遵照构造体系与临时围护体系分离的原则;c、遵照形成独立受力体系与支撑体系的原则;d、遵照便于施工与质量控制的原则;2.2方案选择构造竖向构件的模板体系加固普通依赖于穿透构件的螺杆和围合于构件外围的抱箍来实现。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外墙外侧距离很小,无法进行双面支模,只能单侧支模。按照常规,单面模板加固可采用对拉螺杆与围护桩竖向钢筋焊接的办法,其效果与普通双面支模体系中的对拉螺杆效果一致。但考虑围护桩与外墙间隔防水层,如凿出桩身钢筋焊接对拉螺杆将破坏防水层,影响防水效果;并且这种对拉螺杆的型式将围护临时构造与主体永久构造刚性连接,随着主体构造的逐步施工,构造荷载增加所形成的构造沉降,以及围护因换撑造成的局部位移、变形等产生的巨大应力将通过对拉螺杆传递,有可能造成外墙螺杆周边混凝土拉动破坏,造成构造安全隐患与渗水问题。将在围护构造换撑过程中由于多个因素造成的围护变形直接造成外墙受力开裂,从而出现渗漏现象。因此,总结以往施工经验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拟采用单面支模结合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案,即外墙内侧支设单面木模,设立单头螺杆、次楞、主楞,侧向压力通过连接墙板主楞与地面地锚的钢管传递至底板或楼面。此方案的重要优点在于:(1)、外墙构造与围护构造完全脱离,可避免由于相对变形造成构造破坏;(2)、就地取材,所采用的材料均为现在建筑工程中惯用的材料,其材料性能、使用效果都有实践证明;(3)、施工工艺简朴,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规定普通,施工过程便于检查与验收;3、扣件式钢管单侧支模体系3.1系统构成与材料选择扣件式钢管单侧支模体系由紧固部分、支撑部分与锚固部分构成。紧固部分涉及面板、次楞、主楞与单侧螺杆,支撑部分涉及竖撑、斜撑与压杆,锚固部分涉及地锚杆、连杆、抗浮筋。紧固部分:面板采用16-18mm厚釉面木模板,次楞选用φ48×3.2钢管,竖向设立@450mm,主楞为双钢管@450mm,横向设立,主楞固定采用单头螺杆,φ12Q235钢筋l=150mm@450。支撑部分:竖撑、斜撑与连杆均采用φ48×3.2钢管,纵向间距@600mm;竖撑为双钢管,通长设立于横向主楞外侧;斜撑上口与竖撑相交处为丝口顶托,下口与地锚杆连接撑于底板或楼板;负二层部分斜撑运用角撑作为支座,以用来分解作用在楼板上的作用力。能够大大提高楼面的安全性。锚固部分:底板采用φ48×3.2=550mm(预埋350mm)钢管,楼面采用φ25钢筋l=550mm(预埋350mm),斜杆与地锚杆相交处通过纵向钢管用活动扣件扣紧,并在地锚纵向连杆下部设立与斜撑反向的三角形木榫塞紧下部空隙,斜杆与地(楼)面相交处预留凹槽,确保斜撑直顶在底板或楼板砼上。4、施工方案与技术方法4.1地下室外墙施工次序及工况(1)地下三层位置外墙浇筑,墙厚为450㎜,浇筑高度4200㎜。(2)地下二层楼面至自行车库楼板位置外墙浇筑,墙厚400㎜,浇筑高度3450㎜。(3)自行车库楼面至地下一层楼板(局部为地下室顶板)位置外墙浇筑,墙厚400㎜,浇筑高度1350㎜。(4)地下一层楼面以上外墙浇筑(局部为单侧支模),墙厚350㎜,浇筑高度5500㎜(单侧支模高度400㎜)4.2施工流程施工准备——预留预埋——设立单头螺杆、面板拼装——安装次楞、主楞——调节至设计尺寸——安装竖撑、斜撑——安装纵向稳定杆件并加固——支模架搭设——平板铺设——梁板钢筋绑扎——砼浇捣4.3系统设立控制要点(地下三层)根据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工况,地下三层的浇筑高度最大,为本工程最不利位置。因此,选择地下三层地下室外墙为本工程样板,建立受力分析模型,其它位置均以此为原则,参考实施。(1)、预埋预留:地下室底板浇筑前,分别在距外墙2m、3m、4.5m处预埋长度≥0.5m(锚固长度不不大于305mm)的短钢管作为地锚支撑点。内转角处按45度角设立预埋点。地锚纵向间距为600mm,底板上的预埋支撑点均采用纵横通长钢管连成整体。外墙翻边内沿纵向预埋Φ14螺杆,间距同竖撑间距,距翻边0.2m处预埋Φ16钢筋,作为抗浮拉结点备用。下部同时为确保斜撑稳定性,采用Φ48×3.2钢管预埋在距外墙0.5m的底板(楼面)上作为斜拉钢管拉结点。并在底板(楼板)上泛泛边内预埋Φ14螺杆。(2)、单头螺杆安装:在外墙钢筋绑扎完毕并验收后,焊接单头螺杆;单头螺杆采用φ12Q235钢筋l=150mm@450双向,按照外墙位置线吊线焊接,螺杆外露尺寸以满足主楞加固为宜;单头螺杆仅起固定主楞的作用,且不穿透外墙,故无需焊接止水片。外墙翻边止水钢板上口斜向增加一根穿墙螺杆,分别与外墙内外主筋、止水钢板焊接牢固,此螺杆与导墙内预埋的螺杆一起,直接作为竖撑的加固螺杆。(3)、模板拼装与紧固:模板采用18mm釉面木模板,按照预排的螺杆间距在现场弹线打孔,逐块拼装成整体后,放置竖向次楞,横向主楞,并将单头螺栓用“3”型调节件暂紧固上。(4)、支撑系统设立:在墙板模板整体拼装完毕并调校到位后立刻进行竖撑与斜撑设立。竖撑采用双钢管,尽量靠近次楞与主楞交叉点设立,下部与预埋在导墙内的螺杆连接,作为底部侧压力重要受力点,根部与预埋的抗浮钢筋焊接,作为抗浮支点。斜撑通过活动扣件与竖撑、地锚连接,斜撑与竖撑交点共6点,分别位于距地面900mm、1500mm、mm、2500mm、3100mm、3700mm处,其中自下而上第一、二、道斜撑固定于第一排地锚,第三、四、道斜撑固定于第二排地锚,第五、六道斜撑固定于第三排地锚。斜撑与竖撑、斜撑与地锚均采用双扣件连接,同时斜撑必须直撑到地面预留凹槽处,以确保传力效果。地锚纵向连接钢管与斜撑支点下部必须用木塞塞紧,避免由于地锚纵向连接钢管产生挠度造成墙板炸模。(4)、支撑稳定杆设立:将斜撑通过钢管扣件呈反三角连接,同时在连接结点处设立纵横通长连杆,规定全部斜撑杆单段长度不不不大于2米,以确保斜撑杆件稳定。(5)支模架搭设:将外墙板加固完毕后,再进行支模架的搭设,支模架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模架。立柱、纵横钢管、剪刀撑和扫地杆等材料均为φ48×3.2直缝电焊钢管。扣件由可锻铸铁制作,分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梁、板侧模、底模选用900mm×1800mm×18mm机制九夹板,模板下部龙骨支撑采用50×100×mm木方,梁底梁侧方木均垂直于梁截面设立,大梁侧面加固内龙骨采用60×80木方,外龙骨采用φ48×3.0钢管,对拉方法采用直径φ12Q235钢筋。立柱钢管纵横间距、龙骨间距、对拉螺栓间距均由计算拟定,扫地杆离地高度均为200mm,纵横水平钢管步距均为1.5米,立柱上端伸出顶部水平杆件均为100mm,纵横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的设立间距等详见支模架搭设构造规定。4.4系统示意图地下室外墙转角位置斜撑支设平面图四、系统受力计算(一)计算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09-);《钢构造设计规范》(GB50017-);(二)系统受力分析侧向力传递路线:外墙侧向压力→面板→次楞→主楞→竖撑→斜撑→构造楼(地)面。(三)重要参数剪力墙参数:厚度450mm;高度4200mm;主楞材料:φ48×3.2的双钢管;主楞竖向间距分别为:250,450,450,450,450,600,600,600mm;次楞材料:φ48×3.2钢管;水平间距为450mm穿墙螺栓:直径14mm;水平间距为450mm(四)计算书1、墙模板荷载原则值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5h;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0.5m/h;H--模板计算高度,取3.95m;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分别计算得25.76kN/m2、94.8kN/m2,取较小值25.76kN/m2作为计算荷载。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原则值q1=25.76kN/m2根据(JGJ162-)规范考虑倾倒混凝土对垂直模板侧压力原则值:q2=2kN/m2有效压头高度h=25.76/24=1.073m2、墙模面板计算(1)均布线荷载作用根据(JGJ162-)规范规定,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拟定:q1=0.9×(1.2×25.76+1.4×2)×(4.2-0.25)=119.846KN/mq1=0.9×(1.35×25.76+1.4×0.7×2)×(4.2-0.25)=130.596KN/m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取q=130.596KN/m作为设计值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计算得最大弯矩Mmax=1.175kN.m;最大剪力V=23.506KN;最大变形υmax=0.13mm;最大支座力Rmax=43.095N面板弹性模量E=8000N/mm2净截面抵抗矩W=395×1.82/6=213.3cm3截面惯性矩I=395×1.83/12=191.97cm4(2)强度验算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1.175×106/(213.3×103)=5.509N/mm2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25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满足规定!(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τ=3V/(2bh)≤fv面板受剪应力τ=3×23.506×103/(2×3950×18)=0.496N/mm2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v]=1.8N/mm2面板抗剪验算满足规定!(4)挠度验算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3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ν]=300/250=1.2mm面板的挠度验算满足规定!3、次楞计算(1)荷载作用次楞采用60mm×80mm的木方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6×82/6=64cm3I=6×83/12=256cm4根据(JGJ162-)规范规定,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拟定:q=0.9×(1.2×25.76+1.4×2)×0.3=9.102KN/mq=0.9×(1.35×25.76+1.4×0.7×2)×0.3=9.919KN/m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取q=9.919N/m作为设计值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计算得最大弯矩M=0.628kN.m;最大剪力V=4.464kN;最大变形υ=0.05mm;最大支座力N=7.963kN(2)强度验算次楞最大应力σ=0.628×106/64000=9.813N/mm2次楞的抗弯强度[f]=16.83N/mm2次楞抗弯强度满足规定!(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τ=3V/(2bh)≤fv次楞受剪应力τ=3×4.464×103/(2×60×80)=1.395N/mm2次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v]=1.6N/mm2次楞抗剪验算满足规定!(4)挠度验算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5mm;次楞最大允许挠度[ν]=600/400=1.5mm次楞的挠度验算满足规定!4、主楞计算(1)荷载作用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最大支座力7.963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持续梁计算主楞采用φ48×3.2的双钢管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9.46cm3I=22.702cm4计算简图弯矩图(kN.m)剪力图(kN)计算得最大弯矩M=0.418kN.m;最大剪力V=5.175kN;最大变形υ=0.04mm;最大支座力N=9.156kN(2)强度验算主楞最大应力σ=0.418×106/9460=44.186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f]=205N/mm2主楞抗弯强度满足规定!(3)挠度验算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4mm;主楞最大允许挠度[ν]=300/400=0.75mm主楞的挠度验算满足规定!4、穿墙螺栓计算验算公式以下:N<[N]=f×A其中N--穿墙螺栓所受的拉力;A--穿墙螺栓有效面积(mm2)f--穿墙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8N/mm2穿墙螺栓型号:M14;查表得:穿墙螺栓有效直径:11.55mm;穿墙螺栓有效面积:A=104.774mm2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13.884kN穿墙螺栓最大允许拉力值:[N]=178×104.774/1000=18.65kN;穿墙螺栓受力满足规定!5、竖撑计算主楞采用φ48×3.2的双钢管,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持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13.884kN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9.46cm3I=22.702cm4计算得最大弯矩M=3.562kN.m;最大剪力V=14.402kN;最大变形υ=0.11mm;最大支座力N=16.716kN6、斜撑、压杆验算(1)计算简图R取最大支座力16.7kN,斜撑按照轴向受压计算。斜杆受到轴力自下而上依次为:N1=18.28KNN2=20.91KNN3=20.14KNN4=21.8KNN5=21.49KN最大轴力在第四道斜撑上,Nmax=24.75KN,l=3m,α=35,β=42,F2max=21.8KN(2)斜撑强度验算f=N/φA钢管φ48×3.2截面回转半径i=15.9mm;长细比λ=L0/i=245.6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根据λ由(JGJ162-)附录D采用,取值0.357钢管φ48×3.2立杆的截面面积A=450mm2N/φA=21.49×1000/(0.357×450)=133.77N/mm2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斜杆稳定性满足规定!因斜撑所受轴力均超出11KN,因此斜撑与竖撑连接全部采用丝口顶托。(3)压杆计算压杆与竖撑通过双扣件连接,双扣件抗滑移摩擦阻力按14.01KN考虑,满足规定。五、地下二层外墙支模控制要点地下二层外墙支模方案参考地下三层,但地下二层较地下三层存在差别,需进行针对性设计。1.地下二层设有自行车库夹层,地下室外墙需分两次浇筑,第一次为地下二层楼面至自行车库楼板位置的外墙浇筑,浇筑高度为3.45m,第二次为自行车库楼面至地下一层楼板(局部为地下室顶板)位置外墙浇筑,浇筑高度1.35m。其中,第一次浇筑时,斜撑可与地下二层楼板位置的预埋件连结;在第二次浇筑时,按地下三层设计原则,斜撑应与自行车库楼板位置的预埋件连结,但因自行车库夹层为局部挑空设计,无法统一按此原则设立斜撑。鉴于此,进行下列针对性方案设计:(1)在进行地下二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