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对一11月15号打印_第1页
小学数学一对一11月15号打印_第2页
小学数学一对一11月15号打印_第3页
小学数学一对一11月15号打印_第4页
小学数学一对一11月15号打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小学数学一对一讲义选择题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3:1,那么高的比是()。 A1:1 B3:1 C1:32、把一段圆柱形钢料制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10千克。这段圆钢重()。 A30千克 B20千克 C5千克 D15千克3、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是3:1,小正方体体积是大正方体的()。 A B C D4、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半径和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5、已知一个圆锥的体积是20立方厘米,一个圆柱与它等底,要使这个圆柱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它的高应是圆锥高的()。 A2倍 B C6、一个数增加它的后还是,这个数是()。 A1 B C0 7、24的约数一共有()个。 A10 B8 C6 D48、把长1.2米的圆柱形钢材按1:2:3截成三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56平方厘米,这三段圆钢中最长的一段比最短的一段体积多()。 A560立方厘米 B1600立方厘米 C840立方厘米 D980立方厘米9、在含盐为5%的100克盐水中,再分别加入10克盐和40克水后,这时盐与水的比是()。 A20:1 B1:10 C10:9 D1:910、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8毫米,但在图上量得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2 B5:1 C1:5 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2、一个挂钟分针长5厘米,它的尖端走了一圈是()厘米。3、六(1)班有29名男同学,21名女同学,女同学占全班人数的()%4、甲数是40,乙数是80,甲数是乙数的()%。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面积扩大()倍。6、甲数是5,乙数是4,那么甲数比乙数多()%。7、把5克盐溶于9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8、用同样长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则围成的()面积最大。行程问题几类: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问(1)甲乙二人几小时相遇?(2)甲乙何时还相距10千米?例2:两城市相距138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13千米,乙每小时走12千米,乙在行进中因修车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前进与甲相遇。求从出发到相遇经过几小时?例3:小东和小西两人同时从学校到游乐园,学校到游乐园的距离为1820米。小东骑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南步行每分钟行60米,小东到游乐园后因有事立即返回,与前来的小南相遇。求这时小南走了多少分钟?例4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乙地?例5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例6甲乙二人上午7时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比乙快8千米。上午11时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离B地24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7: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49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1千米。两车第一次相遇后以原速继续前进,并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都立即按原路返回,两车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共用了6小时。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追及问题:速度差+慢者速度=快者速度快者速度-速度差=慢者速度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例1:A、B两地相距16千米,甲乙两人同时由两地动身,同向而行。甲每小时4千米,乙每小时6千米,出发后多少小时乙可以追上甲?例2:老王和老张从甲地到乙地开会,老张骑自行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5行米,先出发2小时后,王老才出发,老王用了3小时追上老张,求老王骑车的速度。例3:甲、乙两人分别人西村和东村同时向东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4千米,乙步行每小时5千米,2小时后,甲追上乙。求东西村相距多少米?例4:姐姐每分钟走60米,妹妹每分钟走50米,姐妹两人同时背向出发,10分钟后姐姐返回追妹妹。问:姐姐返回多少分钟可以追上妹妹?例5、甲乙两人去同一地点办事,甲每小时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6千米,甲有急事先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经过几小时后能追上甲?流水问题:关键是抓住水速对追及和相遇的时间不产生影响;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即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4个量中只要有2个就可求另外2个)例1一只小船逆流而上,一个水壶从船上掉入水中,发现时,水壶已经与船相距3千米,已知静水船速为每小时6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小船掉头后多久可以追上水壶?例2、一名体育特长生,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问: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需要多少秒?例3、甲船逆水航行360千米需要18小时,返回原地需要10小时;乙船逆水航行同样的一段路程要15小时,请问:乙返回原地需要几小时?例4两码头相距360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航行完全程要9小时,逆水航行完全程要12小时。这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千米?这条河水流速度是多少千米?例5甲、乙两个码头相距336千米。一艘船从乙码头逆水而上,行了14小时到达甲码头。已知船速是水速的13倍,这艘船从甲码头返回乙码头需要多少小时?火车过桥:抓住加入了火车车长这一条件,抓住巧用火车上的人与车相遇:路程和=火车车长,速度和=车速+人速火车车长÷(车速+人速)=相遇时间追及:路程差=火车车长,速度差=车速-人速火车车长÷(车速-人速)=追及时间车与车相遇:路程和=甲车长+乙车长,速度和=甲车速+乙车速(甲车长+乙车长)÷(甲车速+乙车速)=相遇时间追及:路程差=快车长+慢车长,速度差=快车速-慢车速(快车长+慢车长)÷(快车速-慢车速)=追及时间头对齐,尾对齐:头对齐:路程差=快车车长,速度差=快车速-慢车速快车车长÷(快车速-慢车速)=错车时间尾对齐:路程差=慢车车长,速度差=快车速-慢车速,慢车车长÷(快车速-慢车速)=错车时间例1:一列长120米的火车,每秒行15米,经过长600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例2:一列长120米的列车,以每秒16米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的长多少米?例3:某列车经过360米的第一个隧道用了24秒钟,接着通过第二个长216米的隧道用了16秒钟,求这列米车的速度和长度。例4:在双轨铁道上,一列长200米的客车与一列从对面开来的长300米的货车,由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一共用了10秒钟。已知客车每秒行27米,货车每秒行了多少米?例5:一列快车长170米,每秒行23米,一列慢车车长130米,每秒行18米,快车从后面追上慢车到超过慢车,共需多少秒??环形行程:抓住往返过程中不变的关系复杂行程:包括多次相遇、多人行程、二维行程等。比例应用: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经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简单。例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起跑,如果同向跑3分20秒相遇,如果背向跑25秒相遇,已知甲比乙跑得快,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课后作业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千米。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带着一条狗,狗每小时行10千米。这只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着甲这边跑,碰到甲的时候,它又掉头朝着乙这边跑。直到两人相遇时,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两队同学同时从相距3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出发,一只鸽子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两队同学之间不断往返送信。如果鸽子从同学们出发到相遇共飞行了30千米,而甲队同学比乙队同学每小时多走0.4千米,求两队同学的行走速度。一只小船逆流而上,一个水壶从船上掉入水中,发现时,水壶已经与船相距3千米,已知静水船速为每小时6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小船掉头后多久可以追上水壶?4、一名体育特长生,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问: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需要多少秒?5、甲船逆水航行360千米需要18小时,返回原地需要10小时;乙船逆水航行同样的一段路程要15小时,请问:乙返回原地需要几小时?6、一列火车车头和车身共41节,每节长30米,节与节之间间隔1.5米。现该火车以每分钟2千米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