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一、了解作者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字,浙江绍兴人。2、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3、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4、小说集:《故事新编》(历史小说〕5、散文集:周树人豫才《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二、写作背景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事件过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二、写作背景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刘和珍出生于贫民家庭,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1923年秋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1924年11月爆发了驱逐反动校长杨荫榆的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是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二、写作背景(刘和珍)二、写作背景(刘和珍)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以此来称呼刘和珍等遇害青年,这是对他们的礼赞。“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魏士毅“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杨德群据当时报纸披露,执政府于3月17日夜开会,进行部署,还预备了数十具棺材。段祺瑞还对卫队旅军官说:“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杀了人)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二、写作背景
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死法》《对于大残杀的感想》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
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
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
惨案发生后,依附军阀的反动文人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当噩耗传来时,鲁迅悲愤异常,他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后相继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他又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深切哀悼革命青年。
鲁迅自己在《空谈》一文中所写: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三、字词注音liáodàngfěidí寥落长歌当哭菲薄洗涤lìnàndiéchóuchú
赁屋黯然泣下喋血踌
躇
lùyǔnfēidàn屠戮
殒身不恤绯红不惮
zìchuāngháijiéào浸渍惩创尸骸
桀骜cuán
pūmǒē攒射立仆
抹杀托体同山阿
整体感知文章用“记念”,与“忘却”相对,表示牢记、铭记之意。“君”是对人的尊称。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目的是以记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三一八”惨案作总结评述。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语不是很规范,当时用“记念”,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一、题目为何用“记念”而不用“纪念”?二、结构层次梳理1、本文记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其余小结写什么?答: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2、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交代写作的缘起。3、第六七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三、文章三、四、五节小节记刘和珍,主要写了她的哪些活动?三:学生自治会职员,被开除。四:向政府请愿五:为了请愿而死人物形象一、认识刘和珍1.请结合一、三、四、五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和表现。这些事迹和表现主要反映刘和珍哪些性格、品质?事迹与表现品格追求真理预定《莽原》(毅然)“风潮”领袖虑及母校(黯然)始终微笑府门前喋血(欣然)难中救助敢于反抗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善良和蔼勇敢坚强、不畏生死从容善良、沉勇友爱一、认识刘和珍2.鲁迅对刘和珍印象如何?“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的尸骸为证。”一、认识刘和珍作用:两组对比(1)微笑而被杀害,反衬政府的凶残,反动文人的无耻。(2)微笑而黯然泣下,说明她温和、善良,也是一个有责任感,能深思远虑的青年3.文中鲁迅先生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有什么用意?文章一共写了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三类人爱国青年杀人者、反动政府所谓学者文人、流言者哀痛、尊敬嘲讽、愤怒嘲讽、痛恨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人物探究庸人(无恶意的闲人)劝诫、唤醒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文本探究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2)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写如此详细的纪年?用史书记事的笔法详细记录追悼会举行的时间,说明了作者态度郑重、表达讽刺和愤慨及对逝者的深切悼念。这里的“生活艰难”指的是什么?鲁迅是大文学家,为什么他编辑的期刊会“有始无终”,竟至于“销行寥落”?刘和珍仅是预定一份杂志而已,鲁迅却为什么赞之曰“毅然”?刘和珍生活的时代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的时期,是最黑暗、最反动、最专制的时期,“生活艰难”——政治生活的艰难,进步的言论和刊物备受压制。“有始无终”——鲁迅先生编辑的革命刊物在“生活艰难”中,更是经常被反动政府所查封,“销行寥落”——一般的人害怕接触革命刊物,以免引火烧身
。“毅然”:刘和珍不畏反动政府的淫威,冒着被捕杀头的危险,预定了《莽原》全年,表现了他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因此鲁迅赞之曰“毅然”。作者反复申述“只能如此而已”,怎么理解这句话?如此,指“写一点东西”来祭奠烈士的英灵。血债本应当用血偿还,但是,现在却不能。作者反复申述“只能如此而已”,抒发了不能用仇敌之首来祭奠烈士的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第一部分(1、2)“我”为什么“无话可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二是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暗含鲁迅对段祺瑞执政府的愤怒。第一部分(1、2)用“浓黑”来形容“悲凉”有何表达效果?悲凉本是一种心境,无颜色之分,用“浓黑”来形容,把具体的心情赋予视觉,使其形象化,描写出极度悲哀的心情。第一部分(1、2)第一部分(1、2)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不回避严酷的现实,不逃避残酷的斗争,不惧怕血腥的屠杀,不吝惜捐躯牺牲。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着反动派统治下的悲惨凄凉的黑暗现实。“直面”和“正视”均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第一部分(1、2)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哀痛者——他们因祖国衰亡、民族沦丧、人民涂炭而哀痛;幸福者——他们以挽救祖国和民族的沦亡为己任,把勇往直前、浴血奋战当作最大的幸福。第一部分(1、2)这里说的“庸人”是指哪一类人?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特征?指平常人,他们良知未泯,尚能看见“血色”,尚能心有“悲哀”。但是他们健忘,“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他们淡漠,“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他们不敢直面人生,不敢正视现实,而是在“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苟且偷生,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一部分(1、2)第一、二节,为何三次提及“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1、为了悼念烈士2、控诉和痛斥敌人3、唤醒麻木的庸人说明写作本文的三个目的: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小结祭奠英烈揭露敌人唤醒庸人写作缘由
文本探究第二部分
强调了事情的发生不合事理,也不合情理,更不合法理,“请愿”完全是合法的行为,竟然遭到如此大规模的屠杀,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卑劣行径。
1.“卫队居然开枪”,这里的副词“居然”一词有何表达效果?2.如何理解“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句话?揭露了杀人者的凶残,而且是层层递进。第一层“我”可以用最大的想象力来想象中国人的坏,足见其坏;第二层是即使如此,我还是没想到杀人者会如此凶残;第三层是即使料到了,也不信。这三层意思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作者对牺牲的青年的同情和对凶手的愤怒。3.“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惨象——长期镇压,不敢说话;流言——不断诽谤,无法说话“缘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来镇压民众,而且还用笔杆子,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舆论控制和思想统治。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4.如何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
“沉默”的反复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国人麻木的焦虑,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对革命爆发的渴望。“不在......就在......”这一句式,表达了非此即彼,不容置否的语气,一切不愿不忍心我们民族衰亡的有血性的中华儿女们,别犹豫了,赶快从沉默中爆发!这是在极尽全力的呐喊中充满了对麻木国民的呼唤和激励。
5.详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执政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对遇害经过的详细、客观的记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使军阀政府的滔天罪行和流言家的无耻流言不攻自破。)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①反语。讽刺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欺凌屠戮爱国民众的暴行,鞭挞了他们的卑劣无耻。②类比。把中外反动派的罪恶暴行与“三一八”屠杀女学生这件事作类比,加以揭露和讽刺。小结烈士的印象及死难经过(3、4、5)
记忆中的刘和珍
遭受虐杀和诬蔑
死难经过文本探究第三部分1.“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不赞成徒手请愿1.“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1.“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一小块煤”比喻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社会进步的一小步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然后指出请愿不能带来任何进步,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数字人民币推广对支付体系重构的影响分析报告
- 2025-2030教育行业虚拟桌面即服务远程教学适配性评估与发展建议报告
- 2025-2030教育考试身份核验生物识别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测算
- 2025-2030教育交通行业市场服务模式及安全规范与运营效率提升
- 2025-2030攀岩绳索耐久性测试标准与保险承保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换电重卡商业模式在干线物流中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2030护肤品纳米技术应用与监管挑战分析报告
- 2025-2030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试剂研发方向预测报告
- 2025-2030户外防晒用品市场季节性特征与库存管理报告
- 2025-2030慢病管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策略深度分析报告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课件
- 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英语-高起点)经典试题及答案五
- 体系管理从产品需求到产品规划课件
- 全产业链视角下我国低空经济保险发展研究
- 2025新闻记者资格证及新闻写作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数据安全dsg题库及答案解析
- 成都抖音培训课件下载
-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 毕业论文园艺系范文
- 群众积分制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