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课标要求: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学习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成就。2.了解当代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及历史背景。3.了解当代中国的外交智慧,培养家国情怀。重点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难点:理解不同历史阶段外交策略的调整的原因。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独立自主立于世界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周恩来《新中国外交》材料二:建国前夕,中共领导人在外交方面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一得到国际上对新国家的承认,其二为恢复经济取得外国的必要援助,其三保障新生国家的安全。——章百家《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对50年来中国外交格局演进的思考》【问题1】: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历史背景,并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任务。【思考】:根据教材内容,怎样理解新中国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都有何意义?方针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改变了我国的外交地位,使我国在国际交往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在中国的,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巩固了新中国的,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中国坚定地站在的一边。巩固,获得苏联支持,在国际交往中不致被。材料三:“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问题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新中国实行要“一边倒”外交方针?【思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哪些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①第一次;②1953年提出原则;③1955年提出方针。50至60年代①出现了以与建交为基本特点的第二次建交高潮。②1964年建交,实现了中国同关系的突破。70年代①1971年恢复。②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③第三次建交高潮材料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中国外交的“定海神针”。不管国际风云变幻万千,国际力量格局组合多变,中国外交总是以之“不变”来应对外部环境之“多变”。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问题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内容:意义:大开国门迈向世界【思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概括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大国关系①1979年建交②19年,中苏关系。③21世纪以来,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关系①解决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边界问题②1997年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与发展中国家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推动和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国家与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多边外交积极参与以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材料五:美国政府在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孤立中国政策已日益破产的情况下,......为了对付它面临的美苏对抗的严重局面,也为了改变它在世界上霸权地位日益衰落的国际形象,需要调整同中国的关系。而当时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又为实现这个目的提供了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问题4】:根据材料五及所学内容指出中美建交的背景,其有何影响?背景:影响:中国智慧影响世界【问题5】: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何背景?成就与特点如何?1.背景:2.成就:十八大①与国家: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②与周边国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等周边国家的关系。③与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十九大以来(1)构建,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2)为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贡献:①中国倡导、支持并践行,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②关于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③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生效;④中国倡导的“”建设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⑤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进程,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3.特点:【问题6】: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同步练习】1.(2021·浙江高考)一次国际会议的公报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七部分。公报声明:“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一种障碍。”这次会议是()A.万隆会议B.巴黎和会C.日内瓦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2.(2020·海南高考)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3.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4.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这主要是因为()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