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1页
《一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2页
《一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3页
《一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4页
《一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历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拾起的作用于局限【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历程。(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深刻感受农民阶级强烈的反封建意识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明白农民阶级毕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难点:理解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于局限【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导致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而中国的农民阶级早在19世五六十年代就进行过一场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轰轰烈烈的斗争,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场斗争是什么斗争呢?(不错,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一次农民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进入今天的学习)二、讲授新课(一)印象天国快速阅读本课全文,将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重大事件在课本标注好。阅读教材P46页第一、二段文字,并结合下列史料,分析这场运动爆发的原因?材料一:中国的人口从1700年前后的约15,000万增加到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的约31,300万,一世纪间不止翻了一番。由于此前阶段的增长以及缺少经济机会,到1850年人口约达到43,000万,而国家变得越来越穷。——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材料二:五口通商之后,两广的经济状况并没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而好转,反而走了一个向下的通道。————东方历史评论1、归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剥削——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西方宗教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而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直接的掠夺。所以,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导致阶级矛盾不断加深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而,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自然灾害又加剧和激化了这一矛盾,最终使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煎熬,只得起来反抗。在众多农民能奇异的浪潮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主流,我们来看一下洪秀全卫组织发动起义做了哪些准备工作:2.准备——创立拜上帝会材料一: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训》材料二:自秦汉至今一二千年,几多凡人灵魂被这阎罗妖缠捉磨害。……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原道觉世训》洪秀全把主张信仰上帝,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西方基督教教义同中国农民千百年来要求摆脱封建压迫剥削、建立平等自由、和平统一的儒家大同社会思想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创建了便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接受的宗教——拜上帝会,作为运动思想指导。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来达到目的。3.自主完成表格:太平天国运动大事记(1851-1864)时间史实(历史事件)兴起初步建立政权正式建立政权革命纲领全盛由盛而衰治国方案失败9月,永安建制,分封诸王——标志着政权初步建立称号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人名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1853年初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3月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建立政权,玉清政府对峙,显示了农民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定都天京后不久,清军即尾随而至,由钦差大臣向荣率领的万余人在天京城东建立“江南大营”,企图遏止太平军东出苏(州)、常(州);由钦差大臣琦善率领的万余人在扬州外围建立“江北大营”,企图遏止太平军北上中原;两支清军,南北配合,伺机夺占金陵。同时,清政府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反动武装。曾国藩组织湘军,练成水陆两军,共17000多人,成为太平天国的凶恶敌人。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东征三次战役?问:为什么要北伐、西征、东征?要直捣清统治中心,必须北伐!要直捣清统治中心,必须北伐!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开始了北伐,他们攻入了天津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供应不足,最终失败。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它深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要扩大根据地,必须西征!要扩大根据地,必须西征!与此同时,赖汉英率领的西征也在进行,他们夺取了湖北和安徽的重镇,入湖南时遇到湘军进攻受阻。1855年,石达开指挥太平军,取得了鄱阳湖大捷。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要破除天京之围,必须东征!要破除天京之围,必须东征!1856年燕王秦日纲率领太平军,夺扬州,破江北大营,后与石达开会师,摧毁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北伐——打击了清朝在北方的统治西征——根据地、物质基础天京突围——打垮清江北、江南大营天京变乱——由盛转衰,削弱了天国的战斗力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革命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由此引发了天京事变。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重建领导核心二、天国纲领——剖析施政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哪个阶级什么愿望?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分土地和社会财富。核心:解决土地问题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目的: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平等,要求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并且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将“均田”作为制度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下实行依然是小农经济,维系的依然是自然经济,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并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要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那么社会生产力必将停留在分散的小农经济水平上,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因而它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空想性)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有限的生活资料,无差别的平均分配,其结果只能是普遍贫困。所以这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过渡】《天朝田亩制度》由于主客观等个方面的原因,并没有真正实行过,到了太平天国的后期,由于国势日衰,洪仁玕提出了改革内政、整顿朝纲方案——《资政新篇》2、《资政新篇》(资本主义性质的文件)(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系统的新方案(2)内容: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路经济——发展工商业,准私人设厂文教——兴办学馆、医院、福利机构外交——自由通商、平等往来(3)评价:(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当时中国尚未形成发展资本主义必需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无法保证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小组探究: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三、我看天国——解读作用影响【过渡】盛极必衰——这一历史规律在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身上体现地尤为突出。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1)标志:1864天京陷落(2)原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既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也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州、汉族地主这些封建反动的封建势力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3)历史意义:是场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反动势力。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2、通过史料进一步认识太平天国材料五: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中国近代现代史》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革命史观】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印度民族起义把亚洲革命风暴推到了顶点。——《世界近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全球史观】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䜣、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高路:《论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激发》,载《江汉论坛》,(1992年)私有的武力是太平天国内乱的意外副品。……在太平天国以前,我国并没有私有的军队,有之从湘军起。——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近代化史观】“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这个)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马克思《中国记事》(1853年)材料六“(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马克思《中国记事》(1862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