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升镇太平小学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现状与对策实践调查活动报告_第1页
(一)东升镇太平小学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现状与对策实践调查活动报告_第2页
(一)东升镇太平小学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现状与对策实践调查活动报告_第3页
(一)东升镇太平小学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现状与对策实践调查活动报告_第4页
(一)东升镇太平小学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现状与对策实践调查活动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倡导勤俭节约践行中华美德——《中山市东升镇小学生消费心理现状调查与纠正》实践活动报告东升镇太平小学五年级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时间:2012年9月——2012年10月活动地点:学校,小卖部、小食店、超市、服装店、鞋店、溜冰场等课题组成员:梁思婷吴美莹李倩君吴晓珊梁美智梁泳欣黄伟杰黄铨辉指导老师:粱润兴刘志美陈敬超一、课题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家繁荣昌盛,国民日益富裕,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天一天地好起来。社会文化生活也日益繁荣,孩子们也生活得十分幸福和快乐。近年来,我们却发现在我们周围的同学之间讲吃穿、比阔气、乱花钱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学校相当普遍,它正在悄悄地腐蚀着少年儿童幼弱的心灵。小学生出现了互相攀比、不加节制、盲目消费心理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但消耗他们的学习精力,还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更容易使他们脱离劳动人民本色。长此下去,会使学生以俭朴为耻,以奢侈为荣,丢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丢失我国人民的传家宝,丢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国家和民族精神——勤俭节约。为此,我们以《中山市东升镇小学生消费心理现状调查与纠正》作课题探讨,为了探究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源,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了解小学生不良消费的现状,了解小学生的消费心理,弄清楚小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并找出不良消费心理的现状的相纠正措施。二、研究目的:本次活动是主要以《中山市东升镇小学生消费心理现状调查与纠正》为课题进行研究探索,揭示我镇小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的种种现状,以引起我镇小学生要正确消费的思考,寻找不良消费心理现状的纠正措施,提高小学生节约零用钱和正确消费的心理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我们每个人的才能,把在书本中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学会勤俭节约方法,学会团队合作,学会与人交往。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人人倡导勤俭节约,践行中华美德。三、研究步骤: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案2.确定活动过程3.设计调查问卷4.进行实地调查访问5.收集、整理资料6.分析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四、研究方法:1、研究方案的设计在小组讨论中,成员各抒己见,决定从“了解我镇小学生不良的消费心理”、“小学生不良消费现状”、“小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现状的纠正”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2、实地调查、考察为了了解我镇小学生不良的消费现状,我们到部分小卖部、小食店、超市、服装店、鞋店、溜冰场等地方进行调查考察。3、收集整理资料我们利用课余、节假日的时间通过访问、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了解我镇小学生种种不良的消费现状;针对小学生不良的消费现状,采访小卖部、小食店、超市、服装店、鞋店、溜冰场等,到图书室查找相关的书籍,讨论、制定不良消费心理现状的纠正措施。4、倡导勤俭节约,践行中华美德的宣传活动在进行社会调查的同时,向人们宣传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并向他们推广正确消费合理消费的方法,让广大学生逐步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五、研究过程:(一)实地采访我们到学校附近的小卖部分别采访了两家店主,一家店主告诉我们:现在大家都富裕起来,孩子的零用钱也多起来了,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吃零食的习惯,最多吃零食的就是早上、中午上学的一段时间了,因为他们很早上学,但又没有上课,他们就在这里追逐、玩耍,有的口渴了就买饮料,有的看见别人买饮料,自己也跟着买,一涌上来就六七个人。个别学生也很大方,一卖就是几瓶,请别人饮。有的看见别人买零食,自己也跟着买,别人买一包,他就买2包,别人买2包,他就买3包,总的要比别人多。上午、下午放学时候,学生买零食也不少,他们买了零食,边走边吃,刚吃完就到家。部分学生已经成为这里的熟客,他们大概每天要花费6至7元,个别近10元。爸爸有钱了,孩子消费多一些也没意见。另一家店主告诉我们:我的小卖部虽然离学校远一些,但也有很多学生来买零食,来抽奖的也很多,特别是男学生,一来就5至6人甚至10多人,他们有的买1元卡、有的买2元、有的买5元卡,中奖值有1元、2元、4元、5元、10元不等,不管中不中奖,他们都很开心。有的买零食集卡,这种卡是《水浒传》中的108名英雄好汉的纸相片,这相片分别干食面里,如果集齐108名英雄好汉的纸相片,就能中奖1000元的助学金。有的学生为了集齐108名英雄好汉的纸相片,获得1000元的助学金,早买2、3包,午买2、3包,,有的一买就是6至7包,请同学、朋友吃。他们对抽奖很感兴趣。(二)问卷调查。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为了引起广大小学生以及家长对勤俭节约的高度关注,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两份问卷。走访本校班级,家庭、小卖部等进行问卷调查活动。问卷一:小学生消费心理现状调查问卷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消费情况,使广大学生认识盲目消费心理的危害性,增强节约用钱的意识和行为,提倡人们勤俭节约。特设计本问卷。请您配合我们的调查,如实地完成这份问卷,谢谢您的合作!1、上学期间,你每天在什么地方吃早餐?()A、在家里B、在外边小食店C、在学校2、你每天早餐吃多少钱?()A、1—3元B、3—4元C、5元以上3、你买零食每天大约多少钱?()A、1—3元B、3—4元C、5元以上4、每月平均消费大约多少钱?()A、30—50元B、50—100元C、100—200元D、200元以上5、你觉得零用钱够不够用()A、有剩余B、不够C、刚好6、在你的月平均消费额中,最多用于哪方面?多项选择()A、学习用品B、娱乐性玩具C、零食D、同学之间生日、节日互赠礼物E、在小买部抽奖7、你喜欢娱乐消遣包括哪些?多项选择()A、到机室打机B、到溜冰场学溜冰C、打桌球D、到网吧玩玩E、其它8、你的零用钱主要从哪里来?多项选择()A、向父母要B、自己动手赚C、学习奖励或其他奖励D、压岁钱9、你穿着的衣服(套)最贵多少钱?()A、20—30元B、30—50元C、50—70元D70—100元E100元以上10、你穿着的运动鞋最贵多少钱?()A、20—30元B、30—50元C、50—70元D70—100元E100元以上11、你过生日有请同学朋友开生日会或吃饭吗?()A、请同学朋友开生日会B、吃饭C、去公园玩D、无请同学朋友过生日12、你认为理想的月平均消费额应是多少钱?()A、30—50元B、50—100元C、100—200元D、200—300元或以上小学生消费心理现状调查问卷统计为了了解我校小学生消费心理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一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现将调查情况统计如下:选选项百分比题号ABCDE112%58%30%211%28%24%20%17%38%12%40%28%12%47%20%47%26%55%76%29%626%4%35%5%30%725%20%10%32%13%873%2%5%20%98%21%38%26%7%1012%20%36%26%6%1182%6%3%9%126%19%27%48%小学生消费心理现状调查问卷分析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归纳整理,我们对同学们的消费情况做了以下的分析:从1、2、3、4、8题的数字统计表明,学生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100—200和200—300之间。花费的资金来源依次为每天的零用钱5—10元不等,多则几十元;压岁钱少则几十元,多则千元以上;生日礼物几十、上几百不等;另外还有特别奖励(如:学习上进奖励、参加活动奖等)也占相当一部分。可见学生的家庭富裕起来,学生的零用钱也多起来了。从5、6、题来看,小学生花费最多的依次是:买零食、早餐、抽奖集卡、娱乐性玩具,如四驱车、仿真枪,同学之间过生日的开销,而购买学习方面的花销多数由家长直接开支。这反映了学生的消费意识薄弱,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外界诱惑影响。从7、9、10、11、题的数字可反映了购物攀比,人情攀比严重。从12题来看,学生希望自己月消费100-200、200-300元或以上的分别占27%、48%,这可以反映有75%的小学生消费欲望高。小学生消费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是很普遍的。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孩子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但是,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呢?这是值得大家关注的。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一是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的虚荣心理在作祟。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我们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如消费方面)我们都需要竞争,在生活消费上低于别人,并不可耻,没必要抬不起头来。二是社会、家长观念的不良引导,如“再苦再穷,不能苦孩子”等。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当学生在家庭经济上能满足高消费条件时,他们的消费行为得到充分体现。糟糕的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就会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出现小偷小摸的行为。问卷二:家长对孩子消费心理现状调查问卷为了了家长对孩子的消费情况,使家长能够认识对孩子的消费放纵及孩子盲目消费的危害性,增强家长教育孩子节约用钱的意识和行为,提倡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特设计本问卷。请您配合我们的调查,如实地完成这份问卷,谢谢您的合作!1、你每天给孩子多少钱吃早餐买零食?()A、1—3元B、3—4元C、5元以上2、你每月大约给孩子多少零用钱?A、30—50元B、50—100元C、100元以上3、你每月大约给孩子多少钱买学习用品?A、30—50元B、50—100元C、100元以上4、孩子要买50元的学习用品,你会过问吗?()A、要过问B、不过问C、无所谓5、孩子要买一套100元的新衣服,你会给他钱吗?()A、会给B、不给C、无所谓6、孩子问你要50元参加同学朋友的生日会,你给他钱吗?()A、会给B、不给C、无所谓7、孩子过生日要请同学朋友回家开生日会、吃饭,你同意吗?()A、同意B、不同意C、无所谓8、孩子要买—双100元以上的运动鞋你会给他钱吗?()A、会给B、不给C、无所谓9、孩子的同学朋友请他去溜冰场学溜冰,你会同意吗?()A、同意B、不同意C、无所谓10、作为一名家长,您有没有教育孩子要节约零用钱呢?()A、经常教育B、有时教育C、没有教育11、你的家庭月总收入为()A、1000以下B、1000—3000C、300012、您觉得您的孩子现在每月消费情况如何()A、高得惨不忍睹B、偏高C、刚刚好D、偏低家长对孩子消费心理现状调查问卷统计为了了解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消费情况,以便在家长当中提倡节约用钱,提高家长的勤俭节约意识,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一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现将调查情况统计如下:选选项百分比题号ABC125%38%37%220%49%31%351%28%23%460%26%14%577%12%11%680%5%15%784%4%12%866%15%19%948%23%29%1040%35%25%116%62%32%1226%56%18%家长对孩子消费心理现状调查问卷分析从家长的调查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家长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只有6%,1000—3000元的有58%3000元以上的有36%。这个数字说明了大部分家庭的经济也较为可观的。从1、2、3、4、题的数字来看,家长对孩子的零用钱比较宽松,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学生的零用钱多了,就会造成学生不加节制、乱消费的现象。从5、8题的数字看,很多家长尽力满足孩子的购物需要,看见别的孩子有,自己孩子也应该有。从7、9、10题来看,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的消费抱着任其自然的态度。家长对孩子的消费少过问、少进行“节约”方面意识的教育。家长少管教会,使孩子出现互相攀比,盲目消费的现象。现在的孩子日常消费日益“高涨”,许多孩子零食当饭吃,饮料当水喝,人情消费学着大人,穿戴上更是非名牌不要。一些家庭本来并不算富裕,但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哪怕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支付孩子的高消费。对于孩子们的“不合家情”的高消费,家长们本来是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的,可是许多家长却说不出来。这其中除了家长们对孩子过分地溺爱、娇纵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虑到自己的“面子”,觉得做父母的,做爷爷奶奶的在孩子面前理应是一个十分有本事的人,是一个什么都能做到的人物。因此即使是“打肿脸充肥仔”,也要充一充。他们不知道,莫说这样做给家庭增添了许多负担,即使有钱,这样纵容孩子,一味满足他们的高消费要求,也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古人云:“俭以养德”。孩子小,不懂事,缺少理财理念,不懂得勤俭节约,计划开支。在这种情况下,再多的钱到了他们的手中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时间长了,对孩子的品德、学习、心理、人格都没有好处。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节俭、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家长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尤其是当孩子第一次提出不合理的花钱要求时,能否正确处理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家长务必警醒:面对孩子不合理的高消费,要敢于说“不”,不要用金钱来奖励孩子,更不要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一律以物质和金钱来满足。(三)深入调查访问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大部分小学生节约用钱的意识比较薄弱,盲目消费心理情况十分严重,为了进一步揭示不良的消费心理状况,我们再深入一些小卖部、小食店、超市、服装店、鞋店、溜冰场街道等地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访问。2012年9月21日(星期五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上午92012年9月22日(星期日2012年9月25日(星期二)中午,我们走访部分家庭,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消费情况。其中一位家长说:“2012年9月29日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下午,我们走访了一家网吧,网吧里有很男女青年,2012年10月2日,是国庆假期,(星期二)下午,我们2012年10月5日,星期五。下午二点多钟,我们来到了东升同乐大街实地考察,在一家鞋城,有两位男学生正挑选200多元一双的运动鞋,2012年10月7日(四)东升镇小学生不良的消费心理现状通过调查访问,我们了解到小学生的消费形式花样百出,有计划的消费少,无计划的消费和享乐型消费多。我们对东升镇小学生不良消费现状归纳有下面几点:1、攀食型消费心理。从调查来看,小学生的零用钱大部分用于吃零食,很多学生看见别的同学买了零食,自己跟着买,别人买好的、贵的,自己也跟着买好的、贵的,看见别人买了2包,自己也买2包,甚至买3~4包,要比别人多,久而久之,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每次上学来到小卖部门前,就情不自禁伸手掏钱递给店主了,每次放学路过小卖部非吃过痛快不可,总的来说,不把口袋里的钱吃光才回家就不舒服。遇到课外活动、开运动会等集中活动时零食消费更多。2、贪玩型消费心理。很多小学生不断买零食、买玩具,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商家设下的蒙骗陷阱——买零食抽奖送玩具、集卡抽奖送玩具等活动。玩具商品的创意与动画片紧密结合,几乎每一部动画片播出之后,就会有一种新的玩具推出。这种既有视听享受,又有亲临现插动感的玩具格外受孩子们的偏爱。尽管价格很高,但家长们经不住孩子们的请求,只好满足他们的心愿。3、时髦型消费心理。也叫盲目攀比消费。小学生消费直爽,不分轻重缓急,盲目攀比的多,在许多学生中存都存在着盲目攀比的消费心理。别人有,自己也要有,而且要比人家好。例如一位同学看见别同学穿的运动鞋是50元一对,自己买的要70元一双,甚至要超100元以上的名牌货,不管爸爸妈妈同意不同意,总的要自己穿的比别人好。又如摇笔机是市场上出现的新型学习用品,可代替手工削铅笔。低年级小朋友用用,未尝不可,可许多高年级学生竟也花几十元买一只,原因竟是班上有同学买了。有的女同学也赶着时髦,看见电视明星的发型、衣着、打扮,也舍得向妈妈要钱学着打扮,今天花几十元做做发型,明天花几十元买支唇膏打扮打扮。作为学生,如此高消费,家长负担得了吗?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还严重加重家长的负担。4、人情型消费心理:这是小学生在过度社会化之所以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之一。就同学开生日会,今天A同学请,明天B同学请,后天C同学请,礼尚往来,这样的人情什么时候才停下来,真所谓“饭饭相抱何时了”。5、娱乐型消费心理。在经济大潮风起云涌之时,新鲜事物不断出现,令人目不暇接,娱乐场所、网络发展似乎只在一夜之间,这些对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不能不使小学生的消费娱乐也成人化了。有的男同学在个别中学生或成年人的带动下,经常出入游戏机室、网吧、溜冰场、桌球室等高消费的不适合学生进入的娱乐场所,有的边玩边饮啤酒,有的甚至学着吸烟。消费没钱了,便伸手向爸爸妈妈要,向爷爷奶奶要,向同学朋友借,更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居然从偷拿家里的钱发展到偷邻居、同学的钱,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五)东升镇小学生不良的消费心理分析经过深入调查访问,认真翻阅书籍、上网查找资料,我们了解到小学生消费一些心理的特点:1、存在对小食品中的小玩具如痴如醉心理前一段时间以来,在小学生中,“人物卡”风靡,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校园内,不时地听到小学生们谈论各种“人物卡”有的小学生集卡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据了解,小熊饼干有了“水浒卡”,“奇多”,膨化食品里有“三国卡”,“小虎队”,干脆面里有“天龙八部”和“倚天屠龙记”等,学生为了集到食品里面各种卡,食品十分抢手。“人物卡”藏在干脆面里,这种干脆面每袋里面都有一张“水浒人物卡”,一套共有108张。如果集齐108张“水浒人物卡”就会奖励1000元助学金。很多小学生为了集齐“水浒人物卡”,争着买此干脆面。因集卡而导致小学生上课不听讲、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相当普遍。再就是厂家的推销手段有些误导消费,有的小学生买了小食品,有的里面没有卡,需要碰运气。这样就迫使小学生大量地购买,很盲从,助长了儿童不健康消费心理。以时贪念跌落了不法商设下陷阱。2、存在对五花八门的娱乐玩具感到新奇心理近些年来,小学生们的娱乐玩具越来越多,而且年年推陈出新。许多小学生家里的娱乐玩具真可谓五花八门,社会上流行什么,孩子们就玩什么。近几年来,娱乐玩具还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即玩具商品的创意与动画片紧密结合,几乎每一部动画片播出之后,就会有一种新的玩具推出。这种既有视听享受,又有亲临现插动感的玩具格外受孩子们的偏爱。尽管价格很高,但家长们经不住孩子们的请求,只好满足他们的心愿。娱乐可以消除学习带来的疲劳,发展智力,减轻学习带来的压力,发展个性。但是,如果小学生把大量时间放在玩上,而且把玩建立在高消费的基础上,这不能不使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担心。低年级小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一直以来屡屡陷入学校周边不法商家的“埋伏”,成为他们的“摇钱树”。不法商家不光掏空了孩子的腰包,还欺骗了孩子的心灵,损害了他们的消费权益。心理学家们认为,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存在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学习用具感到兴趣心理当今小学生们的学习用具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例如文具盒,过去的那种条形文具盒,早已被新颖、美观的高级文具盒所代替,有双面体盒,有抽屉形盒,有装上小轮子的车轮盒,还有四周设有机关的魔盒等。橡皮也毫不逊色,有按功能区分的多功能橡皮,有按形状区分的动物类、水果类橡皮,有按味道区分的各种香味橡皮。书包和笔也都是花色繁多,新颖别致,不能不使小学生产生兴趣。4、存在对商家不断推出的抽奖起贪念心理 商家为了自己攒钱,不择手段设计抽奖卡。让学生花0.5元、1元、2元买一张抽奖卡,奖值有的1元、2元、3元、5元,10元不等。但大部分是多谢惠顾。学生为了中奖攒钱,把吃早餐的钱也节省下来,用来抽奖。有的推出零食抽奖,每一包零食里面有奖品如:玩具手链、蝙蝠戒子、唇膏,图案贴纸。有的花0.5元买一包“虹猫蓝兔七剑侠”贴纸,里面有中奖号码,集齐七剑,12张“虹猫蓝兔七剑侠”贴纸,有机会中2元或5元,但从来没有看见有人中奖。因抽奖集卡而影响小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六)东升镇小学生不良的消费心理现状的主要成因:1、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激烈的商业竞争在所难免。各类媒体中有关少儿食品、用品的广告无孔不入;校门两侧、大街小巷的地摊,校园小店的商品琳琅满目,毫无消费经验的小学生很难抵御这些商品的诱惑。此外,营利性文娱场所的过度发展,也是一大祸害,桌球室、电子游戏室、网吧、溜冰场等娱场所到处可见,业主大多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地招揽学生。2、家庭的教育不当。学生口袋里的钱大部分是家长给的。随着独生子女的迅速普及,使父母越来越围着“独苗”转,处处给予过多的关爱。许多家长从小生活艰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千方百计地不让孩子吃苦,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孩子要什么就尽量满足,即使自己节衣缩食也在所不惜。有些父母忙于挣钱,没时间去教育孩子,于是尽可能用钱去满足孩子的消费欲望,却不知,无节度地给孩子用钱,养成孩子乱花钱的坏习惯。3、学校教育的欠缺。学生在学校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轻德、重智力因素而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教育的片面性尚未得到根本的改观。随着商品经济的滚滚浪潮汹涌而来,如何帮助小学生形成初步的商品经济意识,学会正确消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则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而许多教师面对在消费领域中小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觉得无能为力。4、小学生自身消费意识薄弱,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小学生长期缺乏家庭、学校的消费观念的教育,勤俭节约意识的教育。抵不住诱惑,因此,出现互相攀比,盲目消费现象。(七)东升镇小学生不良的消费心理现状的纠正措施从小学生不良消费心理现状及成因来看,其实质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超前消费现象和病态消费心理在小学生身上产生的消极影响,而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过分宠爱,娇生惯养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再放之任之,势必造成不少学生缺乏劳动习惯,轻视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势必会使这些学生以俭朴为耻,以奢侈为荣。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将从何谈起?然而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可塑性大,行为和心理偏差比较容易矫正,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现实,积极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这些现状是能够解决的。1、加强学校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品德教育(1)树立典型,感化学生。以爱国、爱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劳动致富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作为榜样,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爱民教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批评社会上那些虚荣、浪费、奢侈的现象,使小学生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学生判别是非的能力。逐步学会正确消费,有计划的消费。(2)请勤俭致富的家长来校作讲座。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实例教育学生,让小学生懂得钱物的来之不易,树立以“俭朴节约,珍惜劳动成果为荣”的观念,自觉抵制物质利诱,分清消费的轻重缓急,消灭盲目攀比的心理,消灭盲目消费心理的现象。(3)开展“勤俭节约光荣,盲目消费可耻”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如开设“红领巾小银行”储蓄活动;开展的“帮困助学献爱心”的活动;开展“我和灾区小朋友比童年”的主题队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消费。2、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同步首先,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消费行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适当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孩子把钱花在什么地方,家长应该过问,并给予以指导、规范孩子消费。其次家长还应安排好孩子的假日生活,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另外,学校应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校互访等形式与家长多沟通,以求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教育,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良好消费习惯的教育。3、学校、家庭要加强学生消费心理技能的指导:(1)加强消费心理辅导,让孩子计划消费。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小学生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现代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手中的零花钱不少。由于他们的消费价值观尚未形成,往往受外界的诱惑,而不能很好地使用手中的零花钱。因此,要注重消费计划的指导,使学生懂得首先要满足生活的必需支出,懂得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应该服从家庭的利益和需要,指导小学生制定消费计划,合理使用手中的零花钱,不能盲目消费,乱花钱。合理消费、有计划地消费,是未来合格公民的一项基本的素质要求,因此,教师应在小学阶段指导学生有计划地消费,在物质消费上力求节俭,能根据消费计划,合理消费。(2)加强消费心理管理,规范孩子消费。具有管理金钱的本领是小学生适应商品社会的一项必备的社会生活技能。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制订家庭消费计划、了解家庭经济来源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管理金钱;同时,应使小学生具有执行消费计划的能力和关心家庭预算的自觉性。这些最后都要落实到计划和记录自身的消费行为上,目前较好的办法就是学会记账。账目原是人们在长期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对经济行为的管理,学生学会记账就是学习对自身消费行为的管理和反省,直观地了解自己零用钱的变化和使用情况,逐步避免消费行为中的盲目和混乱,检查自己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支出是可以节省的。这样能使小学生从记账中逐步学会管理和使用金钱,避免盲目消费。做到:勤俭节约,计划开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