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莫拉比中央集权的措施_第1页
汉莫拉比中央集权的措施_第2页
汉莫拉比中央集权的措施_第3页
汉莫拉比中央集权的措施_第4页
汉莫拉比中央集权的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莫拉比的中央集权措施一、导论汉莫拉比即位后建立起比较巩固而成熟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对其措施的分析则必然要追溯原因,才能了解措施的必要性,甚至明确哪些具体的行为算与之相关的措施,才能知道措施的意义。经济基础往往是根源。两河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灌溉农业的道路,进而决定了其半复杂“治水社会”的性质,从而要求从生产到政治到宗教的一系列专制措施,中央集权也由此全面建立。以下一段文字则说明了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对苏美尔人政治与宗教的影响:苏美尔人及其后维者的宗教信仰深受白然环境的影狗,尤其是受底格里斯河和I淅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给他们留F深刻印象的不是河水讫滥的周期性,而是匿滥的时间和供水最的不可预见性,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扎格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脓上的秋G消融,常常会引起特大洪水、它只充满了灌溉泻羹,还毁坏农田匚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尼诺塔不是一位慈善的神,•而是•位恶毒的神。在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蛆常可以见到如F这样的词句;滔滔肆虎的浜水啊,无人佬和它对抗,它使卷天动巷,让大地瑚抖……序稼成熟了,年虐的洪事却来将它淹没匚对每年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上永通存在的外族入侵痢威胁「使苏美尔人深深感到,口已正在独n司时着许多门身无法控制的力量,苏美尔人在--肯件由与疲广犯有人,寿命不久长,尢成做什么,都如轻风一场了英索不这米亚人的人牛一烛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映『他们所姓的不安全的自然虾境口他们认定人生来只是为神服务的,而神的意志和行为则是无慈预测的,因而他们就用种种方法来预测变幻莫洲的未来•其中一个打法是解释形形色色乾族兆,尤其是各种梦】另一个方法wi是削肝占卜术,即通过察看和分析被屠宰的劫物的肝脏来预测吉凶祸福;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曾边提到过的占星术,它是通过观察星底的运行来顼」人的命运。在美索不认米蔼每个人都供奉■位属于他个人的神,把它当作自已的良虹他勺认为,一个人的愿望和需史可以经由它而被传达给相隔遥返、不使直接通话的各位地位更高的神匚 《全球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61页美索不达米应人试图通过编舞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着他们的不安全缪,而《汉漠拉比法典)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汉谟拉比法典)的宗旨是明确而永久地调整—切社会关系,因此这部疏蝉不仅阐明「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指导『当时的社会行为。 《全球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62页对神的敬畏中,“畏”占更大的比例,苏美尔人害怕“独自面对'。随着对自然认识的增多,他们开始联合对抗、利用自然。这种文化心理,是中央集权一个深层次的基础。兴修水利也好,制定法典也罢,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和它有联系。汉莫拉比为中央集权采取了种种措施,包括外交内政,涵盖政经文社方方面面:维护王朝统一安定,鼓吹君权神授,颁布《汉莫拉比法典》完备官僚体系,建立常备军支柱,控制神庙经济 而“治水”可以说是最基础最关键的。自然而然,此论文将从“水利”谈起,重点放在其“治水社会”的特性上,并与王权的全面建立、集中体现并明文确定一切制度的“法典”构成三条并行的主线。然而,在确立这种倾向“治水社会”的立场的同时,要引述以下一段文字,以避免视角的僵化:“可见,水源过少或者过多并不一定导致政府对水利的控制£同时政府控值水力也并不一定意味若要实行专制的洽国手段n只有在以耗取自然资源为生的经济水平之上,只有在远离雨水农业的强大中心之外,只有在没有达到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工业一文明的水平之下,对冰源不足的环境有特殊反应的人类才会朝着特殊的治水生活秩序胡进。 ,, 《东方专制主义》第一章第3页二、水利和所有其他必要的农业自然先决条件相比较,水的条件是很特殊的。温度和地表,由于它们各自的宇宙规模和地质规模,在工业时代以前和以后,已完全排除了或者显然限制了人类的活动。相比之下,水既不是无边无际的,也不是巨大块状的,以致人类无法利用它。在对其利用这一点上,它同另外两个易变因素,即植物与土壤相似。但是,在易于流动以及掌握它所需要的技术方面,它却和两者大不相同,我+4*金始加蜘谁壬*食R曾 仙则亡也北懂+T您it不受固体内俺力的兖制,:『霆循重力法则,F【动流向它周果可以流到的最低处。在特定的农业环境中,水是卓越灼劾变的自然因素.还不止如此.由于日然流动'山川间的水并不在一个平面匕它或则在?也下汇集成为地下水,或则在弛面上汇聚=不同的凹地(洞穴、池塘、湖泊)度延伸的河床(小溪、河流)里,水的这种形态在雨毋充巳的农业地区并无显著意义,但在抵水地区,它们具有无限的童:耍怦-治水者听不得不控制的水这种物质,不仅比农业上的其他可斐因素更加多变,而且更是一个j茏然大物c.每当人们设法利用大丑汇聚着的水时,水的后一性质就造成了特殊的困难:只有自然条件祁技术条件允许时,他们才可以挡心…样凯在处理土壤或者作物时,人们在—————《东方专制主义》第一章第5/6页相较于其他农业区位因素了如曲壤和作物本身,“姗点分特殊,有它令人的水所要求的技术工作,则只有使用大量的劳动才能解决,否则头痛之处,又有易于为人所认识利用的规律。只要治理好它,将大大有利于农业生产。然而只有众人在某人或某组织之下团结劳动,才能利用好它。古代君王领导兴修水利,因此显得十分必要。而同时,中央集权也能得以大大的加强。让我们回顾以下自己国家的历史也能知道这一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使大禹深受人民的爱戴,这种自发的拥戴,远比国家机器的强制作用、宗教神权的威慑作用来得和睦、牢固。当然,这不是否定“人心”因素之外的政治因素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恰恰相反,其他的硬性措施与此正构成一个无懈可击的整体,把“中央集权”的堡垒建筑得高耸而坚固。大禹由此而取得、以及后来助启夺得的政权,都是个侧面的佐证。除了民心之外,治水过程中,对人、物的集中管理,能带来对政治、经济大权的绝对操纵。以下几段文字也能说明这一点.八、、:有条不紊的协作需要有一体化的计划。如果工作很复杂,协作的队伍又庞大,这种一体化尤为必要。治水超出部落范围时,往往即成为综合性的活动。大多数作者提到治水农业的合作方面时,生要是考虑挖掘、疏浚和筑堤,而这些劳动中所需要的组织工作肯定是相当艰巨的c但是,一项主要治水工程的计划者所面对着的问题要复杂的多。需要多少人?从哪里才能找到这些人?根据以前的登记,计划人员必须决定挑选的定额和标准。嫉后发出通知,再进行动员匚集合起来的人群时常编成准军事队形进行活动.到达目的地以后,这支治水大军的列兵必须按照适当的人数,并根据惯常的操作分工(掘土、运泥等等)进行分配。如果必须取得象稻草、柴束、木材或石头等类原料,就组织辅助性劳动;如果必须全部或部分地绐治水队供应食物和饮水,那就还必须在征用、运输和分配上想出其他办法。即使最简单的形式,农业治水操作也需要牢固的一体化行动,当它们的形式变得更为复杂时,它们就需要有广泛而复杂的组织计划工作。 《东方专制主义》第二章第17页难的.在没计、完成和贯彻治水经济的主要工程时,最高领祜及其辅佐人员的谨慎、智谋和综合性技巧起着决症性作用* 《东方专制主义》第二章第18页要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必须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是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组织网。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政治权力, 《东方专制主义》第二章第18页这也不难理解,控制了水,就控制了生活在农业经济中人们的经济基础,因此把权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也将水到渠成。再加上,出于种种自然或人文、偶然或必然的原因,关索不达米亚人选择了对水的利用要求高的灌溉农业。伟大而睿智的汉莫拉比一定深谙此理,对水利也是及其重视。他“致力于帝国的繁荣,亲自研究农田灌溉技术”(百度词条“汉莫拉比”)。以下说明君王研究技术也是十分明智的措施:不论这方面最早的科学发展究竟开始于尼罗河流域还是开始于美索不达米亚,这种基本的相苴关系显然是可信的n显而易见,治水文明的先驱和大师们确曾准备了特别良好的条件,才为天文学和数学这两门相互有关的主要科学奠定基础。一般说来,计时以及科学的测算工作是由达官显贵们或属亍治水政权的僧侣(或世俗)专家们进行的,这些数学和天文学的工作披着一件魔术和占星术的外衣,笼罩着极其神秘的色彩,成为改进水利生产和保障治水领袖们最高权力的工具。 、 《东方专制主义》第二章第21页此外,他还——“将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管理之下”“在位第八、九、二十四、三十三年的年名都是开凿河渠之年”“第三十三年的铭文说,他重凿汉莫拉比运河,因而'供应尼普尔、艾利都、乌尔、拉尔萨、乌鲁克、伊新以不断而充足的水源’”(《走进巴比伦文明》第二章第35页)其次,对治水国家的统治者而言,在种植庄稼上行之有效的合作方法很容易应用到各种其他大型工程上面。比如,非农业治水工程:供应饮水的导水管和水池,航运运河;大型非治水建筑:庞大的防御建筑,道路,宫殿,寺庙等。确实,汉莫拉比在这些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开运河,建神庙,修城墙等等。用个并不恰当的成语,这其实算两河流域古代统治者们一种“得寸进尺”的行为,进一步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然而这也不难理解:在治水环境中,全面组织的必要性是全面建设所固有的,而农业秩序的特点要求进行全面建设。这些建设提出了许多技术问题,它们总是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工作。治水社会的领导者往往是伟大的组织者与建设者。由于美索不达米亚“治水社会”的特点,中央集权是必要且必然的,汉莫拉比只需顺应历史趋势:研究技术,兴修水利,组织建设 从伟大的管理者自然而然地向至高无上的王权代表变身,独揽经济、政治、军事、司法大权,是理所当然的。三、中央集权的全面建立1、宗教/王权传统美索不达米亚宗教起初是自然宗教。居民对大自然充满敬畏,把自然现象歪曲反映成神灵。由于生活在两河流域,他们后来认识到水的神奇与美好。他们崇拜水,天等等。在世界上大多数文明中,宗教到后来不是成为直接的统治(如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就是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如“君权神授”之说)。在《东方专制主义》“治水社会”的理论中,也说到,治水社会的政治往往让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成为它的附属。关索不达米亚的宗教就选择了后者:随着王权的逐渐加强•古代的自然崇拜改变了外貌,而奇幻地反映了国家和王权的存在,古代的自然神逐渐变成了政权与统治之神、国家和国王政权的保护者。以前体现了自然力的众神,变成了抽象概念、正义和力量的化身,例如,太阳神沙马什成了正义和公平审判之神以及地上君王的上天保护者.汉谟拉比国王在自己的法典中曾召唤这个神,“为了使他的法律照耀在国土上气因为是沙马什神自己把法律赐给巴比伦王的。——《巴比伦古文化探研》第105页“君权神授”不是汉莫拉比的首创,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到他所统治的时期,已经有了很久的王权传统。在他之前的公元前24世纪,著名的国王萨尔贡征服了苏美尔各邦,建立中央集权的阿卡德王国。有铭文说他“使全国只有一张嘴”因此国外有人称他为世界第一个独裁者。在上面我们已经看到,在茜长国联盟时代并不存在所谓宗教与世俗的区别,可以说酋长国联盟是神权的,而启什王则是这个神权的联盟的一个机构。在国家产生的过程中,宗教与世俗的区分也发生T,王室与尼普尔的祭司集团现在有可能有不同的利害关系了「侣在新的国家的意识形态中两者又重新结合起来,这就是美索布达米亚王权中王与神的关系「在美索布达米亚以后的政治生活中,.王…年到头要主持的种种“宗教”活动,如通过神谕决定新E人选是否合适;王与女神伊什塔的婚姻,王女任月神南纳的女祭司,王主持神庙的奠基礼$王主持新年仪式,在神像前下跪发誓好好服务等。①从这点来肴,酋长国的神权传统在国家建立之后是很好地被继承和发展了。在这方面,由于运用神话能破解释历史(例如解耗阿卡德王朝为什么灭亡),解释王与神,王与老百姓的关系,换句话说,王权有了理论基础,因此到乌尔第三王朝,王权便比阿卡德王朝时更加成熟了。——《美索不达米亚王权的兴起》也许可以接着这段话说:王权到汉莫拉比时期也更加成熟了。天神“安”(也称作“安努”)是至高神,汉莫拉比就在《法典》中以法律形式将“君权神授”、自己拥有天神地神河神乃至众神的至高权力确定下来:安努那克9之王,至大之安努白,与决定国运之天地主宰恩利尔®,授与埃亚建之长子黑都克年以就治全人类之R®,表囊之于伊枢槌禳之中,以其庄严之名为巴比输之’名,使之成为万方之最强大者,并在其中建立一个其根篇与天地共始3^的不朽王国——当这时候,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鼾,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穆拉此,胶揭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盛弱,使我有如沙爵什西,昭临黔首码光猜大地。——《汉莫拉比法典》前两段选自《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古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2、商人/土地占有/经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两河流域有王权传统、汉莫拉比中央集权的措施也很多,古巴比伦的中央集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烈可怕。毕竟《东方专制主义》中也说,美索不达米亚属“半复杂”治水社会,私人财产有一定比例,“自由民”有一定作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与自由。至少,它不可能像我国的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程度之高。商人也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王室对商人的措施中,看出一定的控制。《汉莫拉比法典》中,管一类在商人中地位较高的叫“塔木卡”。塔木卡有独立的经济活动,但有些也依附于政府。私人财产是受法典保护的,也就意味着塔木卡的地位在法律上得到认可。除了独立经营,他们还可以受雇于政府为政府经商、为国家收税以获取一定利益。“官”“商”可以说是互惠的关系,地位相差也并不悬殊,但国王这一方还是在更多程度上牵制塔木卡。毕竟是国王,他们自己也要向国王纳税,不是吗?综上所述.我们赞成列曼斯等人把从事这种贸易的塔木卡视为私商的看法,但对他们把这一商贸过程称为王室贸易却不敢苟同。这种所谓“以税收制为基础的大宗政府贸易”四实际_L具有典型的私商特性。因为“私人商业是以掌握产品财富为基础I的,虽然掌握产品财富只有通过借贷才成为可能。承担风险的总是个体商人,同样,由于他掌'握着产品的支配权,他也享有赢利的契机七③但由于这种私人商业是以国家税收为基础的,便决定了商人塔木卡对国家或王室有某种依赖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卡鲁(Karum)和塔木卡的特殊戢位或职业特点,主室对他们亦有所求,即征牧实物税并把它们转化为银钱。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享有菌家分配的土地,主要不是因为他们代理王室商业,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实际上是以国家税务官而不是以商人身份为王室服务,因此有人把他们称为“对某种商品拥有国家垄断权的'财政官员”④或“技术性官员”⑤。他们在以商人身份进在注劫时.尚老月柚们重休如高A明血蚌占的胡血法刘的,是他们从事私人商业活动的手段、基础或先决条件,而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并且可以说为"王室服护'是在实现自己赢利目的的过程中不自觉或附带完成的。——《巴比伦古文化探研》第246/247页同对商人的控制类似,土地占有所体现的中央集权并不十分明显:古巴比伦时期私人占有土地的情况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普遍,国家对私人土地的占有、买卖和转让是予以承认与保护的。但始终还是有不少体现。汉莫拉比在征服周边地区的过程中,不断把新征土地划入王室所有,所以王室占有大量土地,大概是全国可耕地的一半。王室土地有直接享用的土地和“服役田”“租地”三种。(《巴比伦古文化探研》第219/220页)一方面,总量占优势,有利于提高国王地位,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服役田”以酬劳换取各种有技能为王室服务者的劳动、“租地”以土地使用权获取主要收入来源中的一项,都从某种程度上牵制住了相关的人民,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除了有关商人和土地的具体方面,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有更直接更明显更广泛的体现:国家对地方征收各种赋税,并将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管理之下。汉谟拉比还亲自处理地方上呈送的经济案件。在国家进行公共工程建筑时,汉谟拉比经常从各地征调劳力。汉谟拉比还经常审查地方神庙帐目,他控制了地方神庙经济。——百度词条“汉莫拉比”最后,汉莫拉比还“研究贸易规则”(百度词条“汉莫拉比”),这一点,既可以看作是对商人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的准备工作,也可以看作是致力于经济的繁荣、增大贸易对经济的贡献,更可以看作是对经济权的另一层次的掌控。3、文字/学校/官僚体系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是体现)就有“车同轨,书同文”,楔形文字的发明与推广自然也有利于古巴比伦文化的传播与思想的控制。统一的文字,以及下面即将谈到的开展文字教育的学校,无疑也是汉莫拉比中央集权的一个基础。苏美尔有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宗旨和目的是“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或书记员,以适应管理土地和经济的需要”(《巴比伦古文化探研》第92页)。学校有较为严格的组织和管理,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全面,这大大有利于培养一批有素质的官吏为统治者服务。赋予书吏优厚的社会地位,是使庞大的官僚体系凌驾于人民至上的前提,而在这个体系至上,是统治者无上的权威。苏美尔学校在汉莫拉比当政前就已存在,我并没在一些资料中读到有关汉莫拉比加强学校建设的措施,但可以肯定的是学校的传统绝对为他的中央集权出了一份力。至少,他并没破坏学校的建设。而事实上,另一方面,汉莫拉比的确十分注重官僚体系的建设:“设立中央政府机构,还派总督管理较大的地区,城市和较远的地区则派行政长官管理”(百度词条“汉莫拉比”)。此外,从“司法”上也能看出这一点:汉莫拉比的确可以说是一人独揽司法大权,并且有时候是可以直接向国王提起诉讼的,国王也会审理案件,但是除了中央法庭外还有各地方法庭(中央监督和控制地方),除了国王和法官的审判外还有公民会议和大商人团体甚至有时有神庙(《汉莫拉比法典》保留了“神圣裁判权”),各力量之间权力大小各异,构成一个还算严谨的体系。尤其是建立地方法庭这一点,既能减轻国王的负担,又能间接形成强有力的控制。此外,“从汉谟拉比给手下官员的许多书信中,反映出他直接控制着国家一切重要事务。事实证明,汉谟拉比严密控制和监督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甚至低级官吏都由他任命。”(百度词条“汉莫拉比”)4、司法诚然,有地方法庭、公民会议、商人司法团体、甚至神庙自立法官等力量的并存,司法权不可能简单机械地由汉莫拉比一人事无巨细地全权掌握。然而,在古巴比伦,有这样的传统:国王既是最高行政长官,又是最高法官。《巴比伦古文化探研》中就提到:中央政府也对地方法庭实行监督和控制;如果有人向国王反映法官的侵权行为,国王可以要求法官对此作出解释;国王还可以派遣官员下去办案,下达有关案件的命令,或直接监督法庭的审理。以下这段话就阐述了这一时期的司法制度,不管是国王直接司法,还是国王通过一定组织或个人,从根本上都是汉莫拉比掌控司法权:关于古巴比伦时期的司法制,前苏联学者LM•贾可诺夫认为,王室依附民处于王室的司法管辖之下,自由的公社成员则属于地方自治机构的司法权限下以这个论断基本符合事实,但应该说还不全面°实际上自由的公杜成员如遇冤屈也可直接上诉到国王。国王手下有一大批高级官员及*国王的法官",他们在国王的统领下构成王室法庭,荷兰学者W.F・列曼斯对古巴比伦时期的众多案例进行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诉到国干•的案子一般通过三种不同方式进行调杳和审理:如国王亲自审理并做出最后判决山.国王根据法律做出指示,然后交由地方法官或地方当局执行;c国王把馨个案子交由地方法官处理。成在汉谟拉比身边有一些官居要职之人.具体官职不详,他伯构成中央政府的核心。其中材料涉及较多的是一位名叫鲁•尼努尔塔(Lu-Ninurta)的人。他不仅掌管王室事务,而且对公杜事务也有管理权,他不单单是执行国王的命令(他常说:我主人对我说……”)而且对一四事务具有独立决断权。如果有人在地方蒙冤,可直接上书鲁-尼努尔塔,有时他直接做出判决,有时把案子移£2尊忠蠢霁——渊麒文化探研》第218页其实,仅从《汉莫普匕法典》的颁布,国以及所撰内容就可得知这点。且不说汉莫拉比如何鼓出“君权神授”、如何声称自己维护“正义”、如何诅咒哪些违背他所立下的条款的人,单是新增的“反抗国王”的罪名已经足够说明问题:《汉谟拉比法典》与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诸法律相比较,在内容方面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增加了反抗国王的罪名,法典本身和汉谟拉比书信等文献材料揭小出.占巴比伦时期官吏的重要职责之就是逮捕和惩处违反王命之人,这显然是汉谟拉比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另外,-方面,《汉谟拉比法——《巴比伦古文化探研》第199页他还曾把在位第二年定为法律之年。(《巴比伦:沉睡文明的梦与醒》第20页)5、外交与军事强大的中央集权依托于强大的国家本身,而自身强大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良好的外部环境。汉莫拉比执政以来一直“灵活务实”外交,注重和平,发动战争也是以“和平”为目的的,虽然征服了不少地区,统一了除亚述外的两河流域,但并不穷兵黩武。公元前1792年登上王位,汉莫拉比在其统治的前30年并没有过多参与战事,而是利用较为和平安定的环境进行国内的建设。然而,关索不达米亚平原诸邦国割据、连年战事的局面使他在30年后看到了统一的必要性。(《巴比伦:沉睡文明的梦与醒》第18/19页)汉莫拉比有勇略过人的才能善于审时度势、制定政策,在实力不足时致力于外交谈判,在形势有利时又能迅速进入进攻状态,采取分化瓦解、逐个击破的策略,把其他城邦全部征服。(《长河落日一一巴比伦文明探秘》第42页)以下一段文字则描述了汉莫拉比的一次战争过程:强大的拉撒上国威胁到了巴比伦的生存。公元前1765年左右.拉撒国王出兵进攻伊西努城、这个城市距离巴比伦只有100英里,惟恐唇亡齿寒的汉谟拉比决心求和,派使者前往拉撒,与拉撒国上达成厂防御同盟。可是,拉撒与巴比伦虽名曰同盟,在巴比伦城市欧庇斯遭到攻击时,拉撒国王却仿佛忘掉了这-盟约存在的事实,拉撒的背倍弃义使汉谟拉比大为恼怒,然而拉撒国王似乎并不在意这位巴比伦上的感受。他又相继出兵袭击巴比伦的其他领上,劫掠当地居民。采取行动的时候到匚被激怒的汉谟拉比断绝了与拉撒的外交关系,准务实行报复,计划进攻拉撒的第一大城市麦两肯一沙匹尔。在出征之前,汉谟拉比谦卑地向他的神灵寻求支持,向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杜克和无索不达米亚的太阳神夏马西祈祷・祭诃杳看了献祭动物豹内脏一讨得r国上出征的好兆头,汉I谟拉比确信他的军队将得到神的引导。汉谟拉比在战斗中•对他的敌人采取了仁慈的政策.这位伟大的国并没有像别的胜利者那样骄傲地籽其征服的城市毁棹是利用围城的策略将其攻克。城市收I"汉谟拉比旗n它的军队加入r巴比伦大军。经过六个月的征战'拉撒终于臣服『汉谟拉比国巳而这次胜利只不过是一个开始。——《巴比伦:沉睡文明的梦与醒》第19/20页战争与征服除了为中央集权国家提供外部环境外,还直接树立起汉莫拉比的伟大形象与无上权威。作为一个强大国家的子民,谁能不为自己征服力量强大的君王感到自豪呢?君王统治下的人们便有了一种牢固的归属感。此外,连外国都不在君王话下,处于直接统治下的人又怎能不畏惧、不顺从呢?最后,汉莫拉比一人领导战争的过程中即建立起对士兵、军队的绝对统治,加之几乎“所向披靡”的形势与睿智果敢的个人魅力,没有人会不听他的了。汉莫拉比由此得以独揽军事大权:汉谟拉比缉建一支常备军作为专制统治的支柱。军队中的战士拥有世袭的份地,他给予士兵以份地,提高士兵的地位,规定士兵服役义务。他严禁军官侵吞士兵财物,违者要被处以死刑。汉谟拉比从经济方面保证士兵的地位,使国家有一支随时可征召的军队。他直接掌管军队的调动,并独揽了军事大权。村社农民在必要的时候也被征召组成军队。——百度词条“汉莫拉比”四、中央集权的“最后”措施与集中体现——《汉莫拉比法典》古巴比伦时期,两河流域经历了经济政治上的重大变化,“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保证社会稳定,肯定现存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秩序,把既存的一切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巴比伦古文化探研》第200/201页)十分必要。这一时期因此成为法典颁布的鼎盛时期,而其中《汉莫拉比法典》可谓集大成者,同时,它不仅是汉莫拉比统治时期社会面貌的集中反映,也是他中央集权的集中体现。法典包括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前言一一神化王权,君权神授;炫耀自己的文功武治:保证水源、耕地、丰产,建设者,神庙管理者,四方庇护者,正直能干的管理者,“实行一切计划的贤明的统治者”(《汉莫拉比法典》选自《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古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宣称自己独揽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权力,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阐明立法主旨与目的:“使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汉莫拉比法典》选自《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古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结语一一宣扬立法者自己的睿智与万能、法典的公正性;诅咒和威胁破坏、践踏法典的人:“ 诅咒其本人,诅咒其子孙,诅咒其国家 ”具体十分恐怖。(《汉莫拉比法典》选自《世界史资料丛刊初集•古埃及与古代两河流域》)正文——特点:施行同态复仇法,阶级歧视,施行严格保护商业社会财产的规定,颁布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认为过去、现在、将来是静止不变的,规定男人相对于女人的优越地位。(《全球通史》)内容:涉及范围极广,从土地财产所有,到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