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_第1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_第2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_第3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_第4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

XX1995年5月8日,因哮喘突发在泰国清迈逝世。

目录一、概述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辅助检查五、治疗要点六、护理问题七、护理措施八、健康教育

概述定义: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我国哮喘率为0.5%-5%,且逐年上升。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哮喘患者的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且亲缘关系越近、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吸入性变应原:如螨虫、花粉、真菌等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吸入物。②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③食物:如鱼虾、牛奶、海鲜等。④药物:如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⑤其他:如大气污染、气候改变、运动后等。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包括: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咳嗽,伴哮鸣音。严重者被迫坐位或端坐呼吸、发绀、大量白色泡沫样痰。辅助检查

1、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水平的患者其肺通气功能多数在正常范围。在哮喘发作时,由于呼气流速受限,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R)、呼出50%与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与MEF75%)以及呼气峰值流量(PEFR)均减少。可有用力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增加,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经过治疗后可逐渐恢复2、痰嗜酸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评估与哮喘相关的气道炎症3、呼出气NO(FeNO)浓度测定:也可作为哮喘时气道炎症的无创性标志物。痰液嗜酸粒细胞和FeNo检查有助于选择最佳哮喘治疗方案。4、变应原(即过敏原)检查:可通过变应原皮试或血清特异性IgE测定证实哮喘患者的变态反应状态,以帮助了解导致个体哮喘发生和加重的危险因素,也可帮助确定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

5、胸部x线检查:缓解期哮喘多无明显异常,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症性浸润阴影。同时要注意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治疗要点

哮喘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其他哮喘触发因素,规范化的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患者教育。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吸入为首选途径。护理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有关。活动无耐力:与缺氧、呼吸困难有关。焦虑:与知识缺乏有关。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肺心病等。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室内不摆放花草,不使用皮毛、羽绒或蚕织物等用品。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饮食,避免进食硬、冷、油腻食物。忌食易致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蛋类、牛奶等。2.氧疗护理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吸氧流量为1-3L/分,吸入氧浓度不超过40%,观察患者基本情况。3.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的疗效的及不良反应。使用β2受体刺激动剂时注意有无心悸、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药物宜在餐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黏膜的刺激;正确吸入激素类药物,并在用药后立即用清水漱口。健康教育

(1)不能骤减或停服药物,以免引起哮喘持续发作。(2)克服自卑感及恐惧心理,避免疲劳、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