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靖边县造林成果不宜保存
1靖边县的自然条件和山区植被的现状1.1土地、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以西,陕西省西南部。它位于毛武苏沙漠的边缘,总面积为5088公里2公里。全县地形地貌可分为3大类型区,即北部风沙区,占总面积的36%;中部覆沙黄土峁涧地区,占总面积的23%;南部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40.8%。全县海拔介于1123~1823m之间,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395.4mm,主要集中在7、8、9月份。靖边县地广人稀,土地资源、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县人均土地约2.09hm2,是全省平均值的3.3倍,现有可耕地约80000hm2,人均约0.33hm2(其中水地约0.07hm2),目前尚待退耕地还有66666.67hm2左右,沙化耕地约6666.67hm2,尚待治理的荒山、荒沙约66666.67hm2。森林保存面积230000hm2,林草覆盖率达到45.2%。初步形成了北部防风固沙林体系、中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南部水土保持林体系。通过近年来持之以恒的生态环境建设,靖边县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不向黄河输入泥沙的县份,县城及周围地区平均风速降低,沙尘暴灾害性天气减少,生态环境达到明显改善。县境内有芦河、大理河、红柳河、黑河、杏子河、周河等六大河流,共建成各类水库89座,总库容量6.4亿m3,居陕西省之首。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总量为3.4亿m3,可利用量2.2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2.7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1200m3,低于人均1700m3的国际标准。1.2抗干旱技术靖边县丘陵沟壑区荒山造林诸多限制因子中水分亏缺当推首要,干旱环境的制约、干旱灾害的影响直接关系着造林的成败,现在尚未绿化的荒山一般是远山、高山、瘦山,立地条件较差,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土能力差,水分亏缺尤为突出,要取得造林成功,除采用一些常规技术外,还要注意采取一些抗干旱技术措施。2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2.1选择树种的重要性和原则2.1.1树种选择的影响树种选择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树种选择不当,造林就不易成活,往往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即使有的树种能成活,也因不适宜当地的环境条件而生长不良,林分残缺不全,抗性差,生物量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树种选择不仅要考虑树种的适生特性(如抗旱,抗盐碱,抗风蚀沙埋等特性),还要考虑树种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的不同需求。因此,树种选择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2.1.2适地适树的生物学法则树种选择应遵循:一是应对造林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充分了解和认识各类性状的表现特征,找出与造林地、与造林目的直接相关的优良性状,并使其最大程度地得到满足,如防护作用、木材产量、经济产品以及环境美化效果等;二是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与分析所选造林树种密切相关的造林地的立地环境特征,对于立地条件与林木生长发育间的关系作出恰当的估计和预测,使所选树种能够较好地适应造林地环境,以达到或产生树种与环境间相互协调的良好效果,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树种的正确选择过程最大程度地满足“适地适树”的要求。选择树种的良好性状,就是意味着树种应具有较高的防护效能、经济价值或其他利用价值,倘若具有优良性状的树种没有运用在与之相适应的造林地上,其优良性状得不到发挥,也产生不了高效益。所以,适地适树的生物学法则客观地限制了一定的树种必须与一定的造林地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林木的优良性状和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这两方面同等重要,相辅相成,必须统筹兼顾。此外,尚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如种苗来源是否充足,苗木成本高低,林木栽培技术,传统的造林经验和习惯方法等,这些问题对选择树种及确定造林规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选择造林树种还要充分考虑造林的经济效益,应坚持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这是当前林业建设应予特别强调的问题。2.2树种选择的基础是适地适树2.2.1树种选择的原则由于造林树种的天然分布有其局限性所以造林树种选择必须根据地带或地域上树木的生长状况来决定。在干旱环境条件下,水分条件是最为活跃和影响力最强的生态因子。以干旱少雨为特点的干旱半干旱区,可供选择的造林树种,大都具有一定的旱生或半旱生特点。在树种的选择中,充分认识树种的适生规律,并从中找出与代表环境因素相适宜的树种表现特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靖边县丘陵沟壑区造林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已经引种驯化并取得丰富栽培经验的外来树种为副。靖边县丘陵沟壑区造林,树种不仅要具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还要正常生长发育、郁闭成林、稳定地完成其生长发育周期。干旱区造林地,不利因素较多,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会产生各种危害性影响。有的树种抗性强,对此反应不大,可顺利完成整个生长发育周期;有的树种则反应强烈,树木的生长发育受抑制,树干弯曲矮小,分枝多病虫害侵染严重,林木分化明显,林分较早地进入衰退阶段。大多乡土树种和已经驯化了的外来树种,对于不良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发育的稳定性较好,造林后能够尽早的郁闭成林。但有些乡土树种的生长发育稳定性相对弱,对环境的微小变化反应敏感,表现生长不良。2.2.2林目的和要求所谓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造林立地环境相适应。即根据造林地立地状况,选择既符合造林目的和要求,又适宜于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树种。适地适树是人工造林过程中“地适树”或“树适地”两个方面的统一,并且是能动的、可变的,随树种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树种可选择小叶杨、箭杆杨、胡杨、新疆杨、沙柳、白蜡、白榆、沙枣、沙棘、刺槐、紫穗槐、柠条、桃、杏、枣、核桃、枸杞、柽柳、油松、樟子松、侧柏等。3形成混交林3.1混交林的特点3.1.1根性与浅根性树种的搭配由不同树种搭配构成的混交林,能充分利用林地环境的光照、水分和养分。如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的搭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不同层次的水分和养分;喜光与耐阴性树种搭配,能够形成复层林相,产生较大叶面积指数能充分利用光能,不同嗜肥性树种间的搭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养分,提高并发挥土壤生产潜力等。3.1.2改善森林状况混交林易形成优越的小气候条件,使温差缩小,湿度增加,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3.1.3提高防护效率混交林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及防止大气污染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3.1.4有利于生物生态特性的生长和抗御能力混交林在减免病虫害方面优于纯林。由于混交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有许多互为制约的因子,使各树种组成的生态平衡要求趋于平衡。如混交林中温度变幅小,湿度大,营养来源多样,有利于寄生昆虫、菌类繁殖和鸟类在林中栖息,使某些害虫只能维持在不致造成危害的数量上。而且混交林本身林木生长健壮,也增加了它对防治赢得比较充裕的时间。同时对风倒、雪压、雹灾等气象灾害也有较强的抗御能力。另外,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可降低林分的易燃性,既可延缓火灾的蔓延速度和发展,又可起到火源隔离作用。3.1.5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增加木材蓄积量混交林合理的树种搭配,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这是林木充分利用环境条件、树种间相互促进的结果。据国外资料报道,一般复层林可以增加蓄积量30%~50%。混交林对培育优质木材有促进作用。由于混交林中伴生树种的存在,可以起到辅佐主要树种生长发育的良好效果,促进主要树种天然整枝,形成饱满通直、枝细疤小的干形,使木材品质得到提高。3.2混交林树种选择在混交林中,按照树种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分为目的树种和混交树种两大类。目的树种,也叫主要树种,是混交林中的主要培育对象。目的树种的选择要求,应能够最大程度地与造林目的及林木培育方向相吻合,目的树种在混交林中可以由1~3个不同树种所组成,视地区条件而定。同时还要注意混交的比例、混交类型、混交方法等问题。4植物和苗的造林方法4.1保水剂造林技术4.1.1浸泡处理。为了弥补苗木在起运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苗木成活率,针叶树苗起苗时如不带土坨,则要做到“离土不离水”,在造林前也必须经浸水处理。据研究,对油松苗进行盐水、卤水浸根,可大大提高干旱荒山的造林成活率,其适宜浓度为0.5%或1%。利用保水浸根处理,也可提高造林成活率。LPA保水剂提高造林成活率非常显著。抑制蒸腾剂小烃基硫酸盐、苯酰酸汞、链烯琥珀酸和它的衍生物。将苗根浸入由粘土、牛粪、天然磷酸盐和水混合而成的油脂状液体中,对提高成活率有一定效果。4.1.2修根处理。为了避免栽植时苗木窝根,影响吸收水分,对过长的根系可进行适当修剪,但强度不宜过大,以免产生不良影响。4.1.3修枝处理。植苗造林前进行适当修枝,主要是为了创造栽植后苗木地上地下部分的水分的均势,增强抗旱能力。修枝应去掉病虫枝、弯曲枝、创伤枝。阔叶乔木苗可剪出部分或全部侧枝,有的树种也可将地上部分全部剪出。4.1.4蘸泥浆处理。为了使根系保持湿润,栽植前可将根系蘸泥浆。泥浆不可过粘或过稀,过粘易在根表结成硬壳,影响根的呼吸和吸水,过稀达不到根系保湿作用。为了促进根系生长,在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的磷肥。4.1.5为提高裸根苗栽植成活率栽植时可使用高分子吸水剂或用10~10E-6ABT生根粉3号蘸根。4.2抗旱法:种植幼苗4.2.1用粘土法种植4.2.2中央插一论证造林前1年雨季或秋季挖坑,将泥炭或堆肥置于坑底,厚约10cm,之后将沙子堆满、踩实,并在坑中央插一木棍做标志。造林时,用隙植法植苗造林。采用这种方法,应注意施放的泥炭距沙面不要太近,以防过于干旱使泥炭失水,固结在苗木根系上,致使苗木死亡。由于泥炭可产生铵化物和硝酸盐,又很好的保水供肥作用,在造林的最初几年,为幼林的成活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法适宜于针叶树植苗造林。4.2.3立地条件差地区的造林容器苗具有适应性强、造林季节长、成活率高及便于机械作业等优点。容器苗造林的优越性有如下几方面:适宜于立地条件差的地区,如山区、靖边县丘陵沟壑区和生长季节短的寒冷地区,以及热带、亚热带的干旱区;容器在运送和栽植过程中,不伤根系,栽植后没有裸根苗短期生长停滞阶段,可提高成活率;不需起苗、剪根、捆束、假植等繁杂作业;造林不受季节限制,延长了造林期,利于调剂和节约劳力;便于机械作业。4.3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径流造林是干旱半靖边县丘陵沟壑区,特别是干旱山区,在没有灌溉条件时,利用天然降水,采取人为措施汇集径流,进行人工造林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增加林地(树穴)的土壤含水率,为造林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山区树穴挖好后,在穴的上坡修V型集水区,集水区下角要与植树穴相通,以使集水区汇集的径流,注入植树穴。集水区要铲平,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区外沿修筑土埂,以防径流外溢。选择适地树种,培育成容器苗上山造林。若采用大田苗要带土球,并用稻草绳包扎牢固。苗木放入坑穴,填土踏实,切忌踩踏容器或土球。有些树种也可进行直播造林,播后用地膜覆盖。成活率可提高30%左右。5养老和健康管理5.1土壤处理与抗旱处理5.1.1树盘覆盖、保水提温地膜覆盖:苗木栽好后浇足水,培好埯,用长1m宽1.5m的地膜两块,盖到新植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76-2025波导噪声发生器校准规范
- 运城市中医院内镜中心技师岗位准入理论综合考试试题
- 赤峰市中医院会阴侧切与缝合术操作技能分级考核
- 阳泉市人民医院长时程脑电图监测考核
- 大同市人民医院疼痛患者摆位考核
- 2025年南通纳米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长治市中医院妇科内镜模拟训练考核
- 大同市人民医院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试题
- 2025年市政给水节能评估报告
- 2025年中国酸化油脂项目投资计划书
- 综合实践一 制作宣传学校的明信片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华中科大版
-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联考卷(二)数学(含答案)
- SF-36健康调查量表(含excel版)
- 华润兴光燃气公司招聘笔试题库
- “浙江大学2025年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 9001体系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项目制用工招聘8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村委换届培训课件讲义
-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含答案)
- 中信银行答题题库及答案
- 华为供应商质量认可标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