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液制品输注的选择与临床应用(孙新课件-200912-18)课件_第1页
小儿血液制品输注的选择与临床应用(孙新课件-200912-18)课件_第2页
小儿血液制品输注的选择与临床应用(孙新课件-200912-18)课件_第3页
小儿血液制品输注的选择与临床应用(孙新课件-200912-18)课件_第4页
小儿血液制品输注的选择与临床应用(孙新课件-200912-18)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血液制品输注的选择与临床应用

现代输血进入成分输血和安全输血的新时代。成分输血:安全输血:

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包括:采集低危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严格筛查血液和临床合理用血(WHO安全输血的三大战略),达到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的目的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输血指征掌握不严格或不懂得血液成分适应症,对输血疗效缺乏评价成分输血比例高、内涵差,个别医院或医生仍习惯用全血血浆的不合理使用普遍存在血液保存方法或/和使用方法不当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

部分医院对血液管理不够重视,输血管理委员会基本没有开展工作;不合理输血超过20%;存在血液浪费现象对输血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重视不够,血液安全形势严峻临床医生应具备的素质

熟悉血液、血液成分和制剂的性质、功能、用途和用法对血液的采集、成分的分离和制剂的制备,特别是对它们的质量标准有足够的了解

成分输血 国际上1960年代成分输血兴起,80年代成熟 我国1990年代初期逐步开展成分输血,目前全国成分输血比例超过95%

成分血的种类由初期的红细胞、血浆和浓缩血小板有限的品种发展到目前的五大类30个品种

血液成分分离设备和制备技术的进步,成分血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浓度和纯度的提高,白细胞残留率的显著降低,临床疗效大为提高红细胞类:

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年轻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冰冻红细胞等;血小板类:

机采血小板、随机供者血小板、少白细胞血小板、洗涤血小板、辐照血小板、冰冻血小板;血浆及衍生物: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新鲜液体血浆、病毒灭活血浆、冷沉淀、血浆蛋白组plasmaproteinfraction,简称PPF等;白细胞类:浓缩粒细胞;其它: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基因重组产品如各种造血生长因子、凝血因子、新的血浆代用品和新的晶体液等

全血采集

成分制备

去白膜层分离血浆240mL①①②②加保存液③③血浆制品④过滤白细胞(WholeBlood)BloodCollectingbag

RecoverybagMAPpreservativesolutionbagPlasmabag过滤白细胞过滤器segmentCentrifugalBloodCollectingbag去白细胞bagS血液辐照

预防

PT-GVHD(Inactivationoflymphocytesinblood)PurposeDose:15Gy~50GySource:Xray、γrayApprovalofirradiatedbloodproductswereacquiredin1998.IrradiatedBloodproductsAllbloodproducts(exceptFFP)

常用的血液成分与成分输血

全血红细胞白细胞

血浆添加剂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年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普遍冰冻血浆

冷沉淀蛋白制品PPF等手机工采

人工代血浆新的晶体液生物技术产品

血液成分的作用和适应症红细胞——贫血血小板——止血新鲜冰冻血浆——凝血、补充凝血因子冷沉淀——补充I、VIII凝血因子浓缩白细胞——少用晶体液和胶体液——外科大量使用

应用特点:⒈红细胞用量最大

⒉血小板用量不断上升

⒊白细胞应用日益减少

4.血浆用量逐渐减少:在我国,FFP在临床滥用明显,由采供血机构制备的血浆几乎全部应用于临床输注。用量过多的原因主要是用于补充血容量和“营养”,“促进伤口愈合”,有的甚至无任何指征随意输注5.白蛋白广泛应用

6.血浆蛋白组分PPF血液成分单位与容量问题红细胞容量:

1U=180ml左右,HCT略高于正常人血浆容量:

50、100、150、200ml规格冷沉淀:

1U=20~30ml, 纤维蛋白原含量75mg以上,

Ⅷ因子40IU以上血小板质量标准:

1U手工血小板=200全血中分离制备的血小板,

容量25~35ml,含血小板2.0×1010。普通成年病人则应2.0~3.0u/10kg体重输注。机采血小板 容量180~200ml,血小板含量≥2.5×1011,

我国尚无一个统一的概念,一个机采单位或一个治疗剂量。我国规定一个治疗剂量的机采,供普通成年病人一次输注使用。

1机采血小板=121U手工血小板急性失血与休克血容量的急剧减少是最危险的致命原因止血、维持血容量、防止和控制休克补充血容量: 全血 晶体溶液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等 胶体溶液羟乙基淀粉、右旋糖苷等急性失血与休克幼儿失血超过10%,应考虑输血在急性大出血的抢救中首先扩充和维持血容量,全血(新鲜血)量控制在最小限度,其余可用晶体溶液或5%白蛋白代替,大量混合的全血,特别是库存血,常发生副作用,保证静止状态下的一般生理活动为度。全血不能及时供应时,可使用晶体或胶体血浆代替,失血量<30-40%,可脱离危险,在输全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除产生DIC的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阻断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防止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进一步消耗补充血小板与凝血因子,使其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止血所需的水平纠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过程改善微循环障碍、止血等一般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液成分输注治疗原则:控制病因和充分抗凝的基础上进行原因:病情未控制则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继续消耗,纤溶继发性亢进,纤溶酶快速降解全部或大部分输入的凝血因子,输注无效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液成分内亦同样含高浓度FDP,其具有强大抗凝作用,并与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干扰其聚合,进一步损伤止血机制,加重出血与血栓形成。血小板激活也参与DIC的发病机制,故在DIC未控制前输注血小板,可能使DIC病理过程进一步恶化。全血输注适应症:DIC失血过多而有明显贫血、血容量明显不足、在条件受限暂时无法得到其他血制品用法:20-30ml/kg,可加入5-10u肝素注意事项: 循环超负荷 稀释性凝血病 增加患者代谢负担红细胞制品适应症:血容量正常、有明显贫血症状的DIC患者;患者血容量降低时亦可将红细胞制品与晶体液或血浆合用用法:1单位红细胞约可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血细胞比容提高3%。60-70g/L为宜。注意事项: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决定。血小板制品的输注适应症:血小板计数<50×109/L,疑有颅内出血危险或其他危及生命出血倾向的DIC患者。用法:24小时内输入浓缩血小板数不少于10单位,单采血小板不少于1单位注意事项:根据出血症状是否得到控制判断输注有效性。血浆输注适应症:DIC时,体内多种凝血因子被过度消耗,可通过输注血浆得到有效补充。用法:新鲜冰冻血浆首剂10ml/kg,维持5ml/kg,加入2.5-5u肝素。注意事项:监测PT、APTT或各种凝血因子的浓度;使用滤网输血器;剂量和速度严重感染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