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1页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2页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3页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4页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1.5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琴的机器人 C.酿制甜酒的酵母菌 D.冬眠的青蛙2.(1.5分)“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①能够生长和繁殖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③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④能适应环境⑤生活需要营养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3.(1.5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述了寒冬绽放的梅花。梅花结构中发育成果实的是()A.花瓣 B.雄蕊 C.柱头 D.子房4.(1.5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下列几类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能萌发的是()A.煮熟的种子 B.被虫子咬掉胚的种子 C.正处于休眠的种子 D.保存完好的种子5.(1.5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源于()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6.(1.5分)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再由一个分成两个 B.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一般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C.细胞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 D.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也增加7.(1.5分)药物包装盒上标示的“OTC”表示该药物属于()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口服药 D.外用药8.(1.5分)下列营养物质从口腔开始消化的是()A.水 B.淀粉 C.无机盐 D.蛋白质9.(1.5分)下列组织与其所属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A.大脑皮层——结缔组织 B.番茄果肉——机械组织 C.根、茎、叶内的导管、筛管——输导组织 D.心脏的心肌——神经组织10.(1.5分)关于人体结构层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B.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组织→系统→细胞→人体11.(1.5分)人的心脏共有四个腔,其中腔壁最厚的是()A.左心室 B.右心房 C.左心房 D.右心室12.(1.5分)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的多样性 B.种类的多样性 C.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3.(1.5分)我国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之产生胰岛素。这种生物技术是()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仿生技术14.(1.5分)眼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人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是指()A.虹膜角膜 B.角膜巩膜 C.角膜虹膜 D.巩膜虹膜15.(1.5分)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与之有关的结构是()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导管16.(1.5分)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A.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B.玉米粒的黄白红 C.ABO血型 D.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秆细穗小17.(1.5分)被誉为人体必需的“第七类营养素”的是()A.无机盐 B.维生素 C.纤维素 D.水18.(1.5分)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22条+X B.22条+Y C.22对+XX D.22对+XY19.(1.5分)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A.血液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 D.消化道传染病20.(1.5分)下列全为遗传病的一组是()A.白化病、多指病、流行性感冒 B.侏儒症、呆小症、血友病 C.糖尿病、色盲、狂犬病 D.白化病、色盲、血友病二、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20分)21.(5分)如图所示的是五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填字母)。如图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填字母)。B肾蕨属于植物,这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2)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农作物,它和图中(写植物名称)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较近,它们都属于被子植物。(3)以上五种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E→C(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2.(5分)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过程,在该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2)④表示过程,该过程遗传物质(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23.(5分)病毒、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请依据如图所示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回答问题:​(1)A生物与B、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其生殖方式是生殖。(2)D生物与A、B、C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D必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和无机盐,归还到大自然中,再被植物利用。24.(5分)如图是大豆种子与幼苗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a、b、c、d合称为。(2)图二中f是由图一中的发育而成的。(3)图二中g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该区域分布着大量的,增大了吸收面积。(4)从图一生长为图二的过程中,大豆种子内的有机物含量将会。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六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1.5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琴的机器人 C.酿制甜酒的酵母菌 D.冬眠的青蛙【答案】B【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解答】解:ACD、此三项都具有生物的特征。B、会弹琴的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1.5分)“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①能够生长和繁殖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③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④能适应环境⑤生活需要营养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答案】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反应。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1.5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述了寒冬绽放的梅花。梅花结构中发育成果实的是()A.花瓣 B.雄蕊 C.柱头 D.子房【答案】D【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解答】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从图中可知,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果实、种子的形成。4.(1.5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下列几类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能萌发的是()A.煮熟的种子 B.被虫子咬掉胚的种子 C.正处于休眠的种子 D.保存完好的种子【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据此答题。【解答】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胚已经死亡,是因为胚不完整,这些原因种子都不能萌发,才能萌发。故选:D。【点评】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考查的重点,多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5.(1.5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源于()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答案】A【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解答即可。【解答】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故选:A。【点评】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是中考的热点,要好好理解和掌握。6.(1.5分)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再由一个分成两个 B.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一般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C.细胞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 D.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也增加【答案】B【分析】1、细胞分裂是指由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解答】解:A、细胞分裂时,随后,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A错误。B、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因此,一般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C、细胞生长是指细胞的体积增大。D、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一样的。故选:B。【点评】理解掌握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1.5分)药物包装盒上标示的“OTC”表示该药物属于()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口服药 D.外用药【答案】B【分析】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药和正确用药的知识。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解答】解:A、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简称Rx。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符合题意。C、药店里有OTC标志的药不一定是口服液,不符合题意。D、凡在体表或某些黏膜部位应用、消肿散结、生肌收口,称为外用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处方药的使用有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8.(1.5分)下列营养物质从口腔开始消化的是()A.水 B.淀粉 C.无机盐 D.蛋白质【答案】B【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解答】解: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故选:B。【点评】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是中考的重点,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理解掌握.9.(1.5分)下列组织与其所属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A.大脑皮层——结缔组织 B.番茄果肉——机械组织 C.根、茎、叶内的导管、筛管——输导组织 D.心脏的心肌——神经组织【答案】C【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解答即可。【解答】解:A.神经组织,感受刺激,起调节和控制作用,大脑皮层——神经组织。B.营养组织、液泡较大,有叶绿体的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番茄果肉——营养组织。C.输导组织包括在茎、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C正确。D.肌肉组织,具有收缩,使机体产生运动,心脏的心肌——肌肉组织。故选:C。【点评】明白动植物体的组织是解题的关键。10.(1.5分)关于人体结构层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B.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组织→系统→细胞→人体【答案】C【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解答】解: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理解并掌握。11.(1.5分)人的心脏共有四个腔,其中腔壁最厚的是()A.左心室 B.右心房 C.左心房 D.右心室【答案】A【分析】该题要从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途径方面考虑解答;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分。【解答】解:心脏的四腔中。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所以;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需要较大的压力,路线比较短,所以。故选:A。【点评】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12.(1.5分)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的多样性 B.种类的多样性 C.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答案】C【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答】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3.(1.5分)我国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之产生胰岛素。这种生物技术是()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发酵技术 D.仿生技术【答案】B【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解答】解: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4.(1.5分)眼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人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是指()A.虹膜角膜 B.角膜巩膜 C.角膜虹膜 D.巩膜虹膜【答案】D【分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解答】解: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就是黑眼睛,就是褐眼睛,就是蓝眼睛。巩膜的特点是白色,有保护作用。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眼球的结构功能。15.(1.5分)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与之有关的结构是()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导管【答案】B【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解答】解:如图所示: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内形成木质部。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故选:B。【点评】关键点: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有形成层能逐年加粗。16.(1.5分)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A.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B.玉米粒的黄白红 C.ABO血型 D.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秆细穗小【答案】D【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变异引起的原因。【解答】解:人的皮肤的黑黄白,玉米粒的黄白红,能够遗传给后代;而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秆细穗小,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故选:D。【点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条件引起不能遗传给后代,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17.(1.5分)被誉为人体必需的“第七类营养素”的是()A.无机盐 B.维生素 C.纤维素 D.水【答案】C【分析】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解答】解: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的是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海藻和粮食等植物性食物中,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因此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18.(1.5分)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22条+X B.22条+Y C.22对+XX D.22对+XY【答案】A【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解答】解:人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19.(1.5分)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A.血液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体表传染病 D.消化道传染病【答案】B【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解答】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要基础扎实就能灵活答题。20.(1.5分)下列全为遗传病的一组是()A.白化病、多指病、流行性感冒 B.侏儒症、呆小症、血友病 C.糖尿病、色盲、狂犬病 D.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答案】D【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解答】解:选项中的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狂犬病;白化病、血友病。因此选项A、B、C、色盲。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二、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20分)21.(5分)如图所示的是五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A(填字母)。如图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B(填字母)。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这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2)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农作物,它和图中C(写植物名称)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较近,它们都属于被子植物。(3)以上五种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A→D→B→E→C(用字母和箭头表示)。【答案】(1)A;B;蕨类。(2)C。(3)A→D→B。【分析】观图可知:A水绵属水生藻类植物、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C玉米属于被子植物、D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植物,用孢子繁殖、E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解答】解:(1)A水绵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叶的分化,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体内有输导组织。(2)C玉米和小麦的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共同特征最多。(3)以上五种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故答案为:(1)A;B;蕨类。(2)C。(3)A→D→B。【点评】掌握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2.(5分)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在该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使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2)④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遗传物质不会(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答案】(1)细胞分裂;复制;(2)细胞分化;不会;(3)系统。【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组织)的过程。【解答】解:(1)此图是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示意图,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开始分化,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使新细胞内的该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2)经过④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该过程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3)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相比.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故答案为:(1)细胞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