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在语言运用的具体实践中,提升合理化思考的水平,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体味逻辑形式的紧致、匀称、简洁之美。结合具体语言运用材料,运用基本的逻辑方法,辨析逻辑谬误,探究推理规则,完善论证方法。了解一些逻辑的基本知识,学会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结合具体语言运用材料,运用基本的逻辑方法,辨析逻辑谬误,探究推理规则,完善论证方法。了解一些逻辑的基本知识,学会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结合语言运用具体实例,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巩固对逻辑规律的认识,具体分析谬误所在。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一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一个男孩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女孩,但是,他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向她表达,因为,他怕被拒绝。一天,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接近女孩的好方法。他对女孩说:“你好,我在这张字条上写了一句关于你的话,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是事实的话,那就麻烦你送我一张你的照片好吗?”女孩立即想到,这又是一个想找借口追求自己的男孩。她想:无论他写什么,只要自己都说不是事实,这样不就可以了吗,于是,女孩欣然答应了男孩的请求。“如果我说的不是事实,你千万不要把照片送给我!”男孩急忙说。“那当然!”女孩俏皮地回答。男孩把那张字条递给了女孩。女孩胸有成竹地打开了字条,但是,随即她却皱起了眉头,因为,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拒绝男孩的方法,只好恭敬地把自己的照片送到了男孩手中。其实,他写的只不过是一句极其简单的话:“你不会吻我,也不想把你的照片送给我。”这个智慧的男孩名叫罗纳德·斯穆里安。后来,他成了美国著名的逻辑学家,而那个女孩,成了他的妻子。那个聪明的男孩究竟写了什么呢?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人的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逻辑通过概念、判断来进行推理、论证,所以要学习逻辑,我们首先要了解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正在使用的这本书,叫“课本”,不叫“杂志”,不叫“小说”;这本书用的文字是“汉字”,而不是“英文”,也不是“日文”。这些“课本”“杂志”“小说”“汉字”“英文”“日文”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叫“词语”,而从逻辑角度看,它们又都是一些“概念”。概念每一个概念,揭示的是某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概念根据概念的外延重合的情况,我们可以将概念分为以下五种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概念间的关系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逻辑作为思维的规律,具有这四个基本规律基本规律同一律A矛盾律B排中律C充足理由律D
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也就是概念间的关系应为“全同关系”。“同一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庄子说辞“诡辩”的地方在于他偷换了概念。“矛盾律”
是指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反对或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承认它们都是真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很久以前,一个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请问: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他就应该给自己刮胡子;如果理发师给自己刮胡子,那么按照他的规定,他就不应该给自己刮胡子。假设有三个盒子:金盒、银盒、铅盒,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金盒子:宝石在金盒中。银盒子:宝石不在银盒中。铅盒子:宝石不在金盒中。那么请问:宝石在哪个盒子里呢?
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概念间的关系应为“矛盾关系”,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不能同真但必有一真,也就是一定是一真一假。“排中律”这三句话中,其实有两句话是矛盾的,或者说是互斥的——那就是金盒子和铅盒子的话。既然是互斥的,那么其中肯定有一句是真话。按照题目所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得出银盒子说的是假话,所以宝石应该是在银盒中。
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原因,但结果的出现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充足理由律”剧作家考夫曼在二十多岁时就挣了一万美元,这在当时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他按自己的朋友、悲剧演员马克兄弟的建议,去买了股票,这些股票在一九二九年的经济大萧条中全成了废纸。考夫曼很想得开,他说:“马克兄弟专演悲剧,按他们的话投资,能不泡汤吗?”在上例中,考夫曼投资失败,其悲剧是经济萧条造成的,但他却故意归结为听了专演悲剧的演员的话造成的,这理由显然是虚假的,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故构成了幽默。违反“同一律”就会犯“偷换概念”“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划分不当”“发生歧义”“以偏概全”等;违反“矛盾律”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违反“排中律”就会犯“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犯“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常见错误论述文举例:偷换概念试题选项(2020·课标全国卷Ⅱ,1.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原文信息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这种反思和疑问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比对分析
作者不是认为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而是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即不是真与假的问题,而是“历史物质性”的问题。所以选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此外,“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与前半句并无因果关系【有效阅读信息】动态使根艺形象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这方面的实例。【试题】C.根艺的动态美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实例。【答案解析】偷换概念。“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的是“根艺形象”而非“动态美”。论述文举例:偷换概念论述文举例:强加因果【有效阅读信息】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导致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试题】A.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果关系颠倒
梳理逻辑规律的几种形式,并进行对比,完成下表逻辑规律公式要求(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逻辑错误同一律A是A如果是真就是真如果是假就是假偷换概念偷换论题矛盾律A不是非A不能同时肯定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矛盾关系、反对关系)自相矛盾排中律A或者非A不能同时否定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矛盾关系)模棱两可充分理由律一要有理由二要理由真三是必然推导毫无理由虚假理由推不出1.学生:老师,您教的是没有用的东西!
老师:我不允许你这样说自己!例题:辨析下列表达中的逻辑错误习题1,偷换概念,没用的东西≠自己。2.三个秀才去赶考,遇到一位算命先生,就让他算一下谁能考上。算命先生伸出一个手指头。秀才问是什么意思,算命先生说:“此乃天机,不可泄露,到时候自然应验。”三个秀才走后,算命先生的徒弟问先生,一个手指头到底什么意思。先生说,这一个手指头,无论秀才考试的结果如何,都不会错。可以解释为考中了一个;也可以解释为考上两个,一个没考上;还可以解释为一起都没考上;还可以解释为一起都考上了。
例题:辨析下列表达中的逻辑错误习题2,一个手指头,四种解释,概念前后不一致。3.张丁因杀人嫌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4.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习题3,概念自相矛盾。嫌疑不能定罪,定罪非嫌疑,二者不能同真。习题4,概念自相矛盾。“物莫能陷”与“物无不陷”,二者矛盾。5.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玉米。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习题5,模棱两可。甲的说法就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因为他同时肯定了这块空地“应该种玉米”和“不应该种玉米”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乙的说法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因为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而乙恰好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6.经理面对售货员与顾客的争吵,评理说:“售货员先发火,态度固然不好,但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如此认真,也不好。”习题6,违背了充足理由律。“但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如此认真,也不好。”——认真不认真,是性格决定的,还得看对什么事,跟年龄毫无关系。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希望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信息中潜藏的逻辑谬误,甄别信息的真假对错,使我们不至于沦落为偏听偏信者或以讹传讹者。请陈述下列句子中的逻辑关系: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人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一丝不苟解析:“头骨小”和“小时候的头骨”不是同一个概念,耍戏法的人在转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再者,“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思是“拿破仑夭折了”,与事实“拿破仑并未夭折”互相矛盾了,又违反了“不矛盾律”。一丝不苟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二常见推理形式
一、演绎推理(从一般推出个别)
1三段论推理2假言推理
3选言推理4二难推理二、归纳推理(从个别推出一般)
1完全归纳推理
2不完全归纳推理三、类比推理(从一个个别到另一个个别)结合书本练习思考:哪种推理形式可以在前提为真的情况下,推出的结论一定为真?哪种推理形式即使前提为真,所推出的结论也不一定真?(一)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其结论涉及范围超出前提,又被称作或然性推理。【例】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例】当宋高宗与秦桧一心求和,一天连下十二道金牌,劳苦大众记住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你,那庄严的宋岳忠武王庙便是最好的见证。当受到权臣的排挤、唐宪宗的贬谪,潮州人民记住了你“八月为民兴四利”的福祉,留下了“一片江山尽姓韩”的佳话。……可见,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着英雄情结的民族。【分析】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S1是P→S2是P(……Sn是P)→所有s是P。归纳推理是抓住个性,推知共性。一般来说“归纳推理”的“归纳”是指不完全归纳。【教材例子4】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分析】“物以希为贵”是结论,鲁迅由“北京的白菜到了浙江因稀缺而珍贵”“福建的芦荟到北京了因稀缺而珍贵”而推理出结论——“物以希为贵”。(二)演绎推理1.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一个“三段论”就是一个包含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的论证。凡人都会死。(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结论)三段论推理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推理形式,其基本规则是:(1)只能有三个概念;(2)每个概念分别在两个判断中出现;(3)大前提是一般性的结论,小前提是一个特殊陈述。【注意】三段论的规则。正确运用“三段论”,还必须遵循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三段论的规则:规则一:一个三段论中相同概念意思相同。(同一律)【例1】中国人是有志气的,他是中国人,所以,他是有志气的。【分析】两个“中国人”不是同一个概念:前一个是集合概念,后一个是具体概念。构成集合体“中国人”的个别对象“他”,不必然具有集合体“中国人”的性质,所以不能推出“他是有志气的”。规则二:一个三段论中相同概念要代表全部(叫“周延”)【例2】凡金属都是导电的,水是导电的,所以,水是金属。【分析】两个前提中的“导电的”这个概念,不能包括全部的对象。即大前提中的“导电的”指“凡金属”,小提前中的指“水”,而“金属”与“水”都只是有这个特点,却不能彼此代替。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推理有了这个条件,就一定可以推出结果。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只要……就……”推出结果得有一个必要条件,否则就不成立。表达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只有……才……”“除非……才……”【例1】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例2】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3.排除法推理排除法,又叫淘汰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即提出一个论题之后,先假设它可能存在多种情形,然后通过分析,将假定的各种可能都加以排除,也就是说把论题以外的其他各种可能都一一淘汰掉,只剩下一种可能,那么我们要证明的论题就是正确的了。【例1】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个食客叫冯媛。一次,孟尝君请冯媛到薛地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媛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媛赶着车到薛地,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冯媛回来后见孟尝君。孟尝君问他:“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冯媛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媛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4.两难推理二难推理是在说理中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为前提构成的推理。之所以称为“二难推理”,是因为在反驳对方的观点时,人们常常运用这种推理逼使对方在两种情况下做出选择,不管选择哪种情况,都令人难以接受,这就使对方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例1】《皇帝的新装》中,为什么没人揭穿骗子?分析:他们要么承认自己看不见,根据骗子预先设好的前提,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要么宣称自己看得见,但又违背了事实,是一种说谎的行为。(三)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要注意区分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是两者的理相似,但两个对象之间并不能变成比喻句,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并不像邹忌,只是齐王与宫妇、大臣、四境之内的关系和邹忌与妻、妾、客相似。而比喻论证是两个对象相似,可变成比喻句。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类比推理2.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类比论证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演义》)比喻论证。只有修辞效果,表达(刘备)自己得到诸葛亮如鱼得到水,凸显君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分析】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S1是P→S2是P(……Sn是P)→所有s是P。【例】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分析】类比推理。治理大国的理如同烹制佳肴的理:做菜不能随意翻动,要掌握好火候,尊重烹饪的规律;同样,治国不能朝令夕改乱折腾,要了解国情,体察民意,尊重规律,科学施政。【教材例子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分析】类比推理。举例:《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反方三辩:评委各位好,首先看一下对方同学的逻辑,对方同学说,今天他们只要举出一点点的可取之处,他们就等于可取。二、而我方举出再多的不可取之处,也不叫做不可取,这是不是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如果对方同学今天一定要我方说有没有一点点的可取的话,我说有。在哪里?可以让大家认识到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点来论英雄危害是多么大啊!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的运用这些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一丝不苟请判断下面这句话运用哪种逻辑推理形式?请分析其推理过程。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藤野先生》)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三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所罗门认为:“论证是指提出你自己的观点,给出你为什么接受它,以及别人为什么也应该接受它的理由。”(《大问题》)什么是论证论点是论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论证方式就是由论据到论点的联系方式,即推理形式。论证的三要素论点必须是鲜明的,要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论点必须是准确的,要把自己的观点以概括性较强的话语清楚准确地表述出来,必要的话还要作进一步通俗阐释,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范围上的解说、界定,对观点中某些有特殊含义的关键词,应作出界定性解释。(一)阐明论证的论点第一,某一主张与社会公认的理论系统是不是相融贯一致的。第二,某一主张在社会实践当中,是不是符合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代表了事物正确的发展方向。第三,某一主张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不是有用,是不是有较好的社会效益。(二)明确论证的思维方向(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式归纳论证A演绎论证B类比论证C间接论证D
归纳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论证。归纳推理的前提是一些个别或特殊性判断,结论是一般性原理。归纳论证A例析: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资治通鉴》)
归纳推理的过程:(1)尧,兼听则明;(2)舜,兼听则明;(3)所以,兼听则明。
归纳推理的过程:(1)秦二世,偏听则暗;(2)梁武帝,偏听则暗;(3)隋炀帝,偏听则暗;(4)所以,偏听则暗。
演绎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论证。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结论是特殊性论断。演绎论证B例析: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演绎推理过程:(1)勿以善小而不为;(2)补船的小洞是小善;(3)所以,修船工发现船洞,应该补好,为善不避小。
类比论证就是运用类比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论证。类比论证C例析: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拿来主义》))
排除法反证法归谬法间接论证D排除法排除法,又叫“选言证法”或“淘汰法”,这是一种通过否定与论点相关的其他几种判断,从而确定论题为真的论证方法。例析: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资产阶级虽然在某种历史时机可以参加革命战争,然而由于它的自私自利性和政治上经济上的缺乏独立性,不愿意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彻底胜利的道路。中国农民群众和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愿意积极地参加革命战争,并愿意使战争得到彻底胜利的。他们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然而他们的小生产的特点,使他们的政治眼光受到限制(一部分失业群众则具有无政府思想),所以他们不能成为战争的正确的领导者。因此,在无产阶级已经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代,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责任,就不得不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67页)此段文字采用排除法论证:先提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由谁来领导的三种可能情况,然后论证前两种可能均不能成立,最后得出结论。反证法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自己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地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例如,有同学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提出:故事一定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如果不是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就不可能有“旧历”的说法。可是课文头一句就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荒谬的结果,从而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下面的驳论就使用了归谬法。例如:“逆境有利出人才”的命题,不但经不住事实检验,而且也经不住逻辑的推敲。试想,如果“逆境有利出人才”的命题能够成立,那么我们为了造就更多更好的人才,就应该为青少年去创造“逆境”了,如此推演下去,“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都反而不利出人才了吗?真是荒谬之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应急预案范文(20篇)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通信领域的应用预研报告
- 2025年文化娱乐产业政策环境与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与社区团购平台用户活跃度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百万大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班主任工作例会上校长重要讲话:新学期班主任请把这“三件事”和“一条线”放在心上
- 应对焦虑的课件教学
- 巡道工安全培训教案课件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2025年度哈尔滨市平房区纪委监委公开招聘雇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情绪管理课2025年职场压力释放与心灵成长分析报告
- 2025年征地拆迁考试题及答案
- 巡游出租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三篇)
- 2025至2030中国方竹笋市场经营方向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 2025医用眼科器械消毒处理标准流程
- 胸部穿刺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