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知识精研+拓展提升】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知识精研+拓展提升】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知识精研+拓展提升】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知识精研+拓展提升】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知识精研+拓展提升】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知识点1:两次鸦片战争

1、国内背景2、世界形势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思想文化总之清政府封建统治腐朽、落后,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迅速崛起,要求打开中国市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急需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本原因)“闭关锁国”,导致虚骄自大自由贸易,对外殖民扩张文化专制,思想钳制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坚船利炮,军事技术先进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军备废弛,装备陈旧,使用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落后农耕文明先进工业文明专制—民主农业—工业禁锢—自由封闭—开放两个世界的碰撞——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英国走私鸦片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结果:掠走中国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的身心健康。禁烟运动(战争的直接原因)(1)起因:鸦片的走私和禁烟运动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

英国(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中国(茶叶、生丝、药材等)中英正常贸易的结果: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贸易顺差)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单位:万两(白银)年度英国输华总值中国输英总值中英贸易中国出入超情况1765—1769119.29219.06中国出超99.771796—1799537.30572.00中国出超34.71830—1833773.50995.03中国出超261.98中英正常贸易的结果: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贸易顺差)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走私鸦片的危害:2.损害中国人的健康

吸食鸦片让人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人终日神志不清。1.白银大量外流

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鸦片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3.加剧政治腐败,削弱军队战斗力,加重劳动人民负担

破坏社会安定,加速吏治败坏。一、两次鸦片战争林则徐上书命其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月至5月,收缴英国、印度和美国商人的鸦片2万多箱。从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亲自主持下,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材料二:《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记载:“(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材料一:“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及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一、两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广东(1840年6月)→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和谈→退回到广东海面(2)鸦片战争过程:第二阶段: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广东—东南沿海—镇江—南京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推理与论证好好动脑筋……(1)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有人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怎么理解?条约内容对中国的影响《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虎门条约》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3)鸦片战争的影响: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

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应秉公议定则例。

——中英《南京条约》

英国人在中国“遇有交涉词讼”,犯事的英国人“如何科罪”,中国法律不能管理,而要“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交领事馆照办。——中英《虎门条约》

如果中国政府对其他各国有权利让与,“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中英《虎门条约》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历史进入了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3)鸦片战争的影响: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刺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广州黄埔签订,规定:法国享由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还逼迫清政府解除了西方宗教的禁令。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主要内容有: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强化协定关税原则;还规定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美国军舰可任意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同时美国具有12年后修约的权利。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3)鸦片战争的影响: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A.社会性质的变化:主权和领土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B.社会矛盾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①政治方面:C.革命任务变化: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到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鸦片战争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②经济方面: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另一方面,自然经济的瓦解,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生长,对中国社会具有客观进步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③思想方面:传统的封建思想受到冲击,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鸦片战争刺激了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的工业文明,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外交方面: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国门被迫打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传统的朝贡体制向近代的条约体制转变)总之,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3)鸦片战争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的衣着、饮食等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政治上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经济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市场和商品销售市场;思想文化上表现为西学东渐。总之,主权不能完全自主,这是历史的沉沦。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社会而言的。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释一、两次鸦片战争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中国3.6亿人均0.75便士1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表

问题:对华贸易并未迅速扩大。从材料及左边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修约提出修约遭拒绝(英)“亚罗号”事件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借口1856年10月,广东水师逮捕窝藏在中国商船“亚罗”号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嫌疑的中国水手。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硬说其为英国船,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而实际情况是该船执照于1856年9月已期满失效。(法)“马神甫”事件一、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1)起因:修约遭拒矛盾(1856年—1860年)扩大侵略权益担心危及统治提出“修约”要求拒绝“修约”清政府英法等国(忙于镇压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提出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一、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2)过程:第1阶段:(1856-1858)《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有利于列强影响和操纵中国的内政和外交。(2)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便于向中国倾销商品,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3)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中国阶级矛盾尖锐。(4)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内地传教的规定成了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各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符,同时也有利于西方加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5)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而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一、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

不久,英法两国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圆明园遗址《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英国割占香港地区(三步曲)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③1898年租借“新界”。一、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2)过程:第2阶段:(1858-1860)一、两次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2)过程:第2阶段:(1858-1860)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1858)、中俄《北京条约》等,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扩大根本目的一致——打开中国市场手段过程相似——坚船利炮、武力征服战争结果相同——清政府败,签订不平等条约,丧失众多主权社会性质——半殖半封,程度加深政治上——丧失更多领土、主权经济上——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清政府——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洋务运动奠定基础一、两次鸦片战争从多元史观看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琼州淡水台湾汕头汉口九江南京镇江营口烟台天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阶级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迫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中国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西方的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对中国的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是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严重损害中国经济主权,阻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外矛盾尖锐。一、两次鸦片战争从革命史观——从现代化史观—

从整体史观——从社会史观——从文明史观——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的斗争。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饮食等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传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了解并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成果,中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影响知识点2: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西北边疆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2、西南、东南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原因:材料一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国内市场狭小,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材料二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

——(日)田中义一日本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①日本方面: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为寻求资本、市场,制定了以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台湾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材料三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③外部因素: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在远东地区出于各自的利益和矛盾,对日本的侵略行径采取了默许和纵容,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原因:3、甲午中日战争②清政府方面:腐朽无能;寄希望于各国调停,不认真备战。材料五

1860年左右,崔济愚创立了东学教(一种半宗教性的会党组织),以对抗传入朝鲜的西方文化,并致力于帮助贫困农民争取权益,口号为“惩治贪官污吏”和“斥倭斥洋”。1894年1月11日。全琫准率领农民军队在全罗道古阜郡举行起义,后被镇压。材料六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④朝鲜方面: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入朝,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且偷袭清朝运兵船。(直接原因)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原因:(2)过程:①丰岛战役:1894年7月,日军在朝鲜半岛海域牙山口外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8月,战争爆发。丰岛1894.7.25平壤1894.9.15黄海海战旅顺威海卫1894.9.171894.111895.2.2

↓②平壤战役(1894.9):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中国境内↓第二阶段(境内)③黄海海战(1894.9月):中日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④辽东战役(1894.11):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⑤威海卫战役(1895.2):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第一阶段(境外)(3)结果: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危害(1)承认朝鲜独立,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进一步遭到破坏;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破产。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1895年5—10月,台湾各族人民在丘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勇军与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并肩作战,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深度研习: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010203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列强之间关系的变化:从既勾结又争夺(以勾结为主)到以争夺在华利益为主。中华民族危机:变得空前严重;04中国民主革命进程变化: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领导民主革命;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一、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华势力增加。051.三国干涉还辽:

俄、法、德三国强迫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的事件。

《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与俄国的扩张计划发生冲突,俄国向德、法两国建议采取一切手段逼迫日本向中国归还辽东半岛,得到响应。

1895年4月23日,三国照会日本,要求放弃辽东半岛,并施加军事压力。日本无力对抗,被迫妥协,向清政府索要3000万两“赎辽费”,后归还辽东半岛。三国干涉还辽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漫画《三国干涉还辽》二、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中日开战初期,德国反应冷淡。但后来德皇威廉二世眼见日本快将打败清军,有感德国应该染指东亚。早前俄国与法国在1892年结成俄法联盟,令德国在欧洲之地位动摇。因此威廉二世尝试以干预中日议和,换取俄国支持其在东亚的扩张。法国:基于俄法联盟,德国拉拢俄国后,法国同样想在东亚取得更多利益。得到印度支那后,法国开始觊觎台湾,因此支持与两国一起干涉条约之签订。2.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

二、瓜分中国的狂潮俄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三、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殖民地。(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2.概况:(1)廊坊阻击战(1900.6.10):义和团和清军配合;(2)天津保卫战(1900年6月中旬—7月中旬):义和团和清军配合;

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3)北京地区的战斗(1900.7月中旬——8月中旬):北京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