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制造业也是一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国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会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德勤旗下的全球消费者及工业产品行业小组联合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指出2016年我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是超过美国排名第一。但是据预测,到2020年美国会成为世界第一1凤凰财经.[EB/OL]./a/20160428/14351245_0.shtml.2016-04-28.。虽然在20161凤凰财经.[EB/OL]./a/20160428/14351245_0.shtml.2016-04-28.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技术性产业,能相对比较容易引领其他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另外属于制造业之中技术创新较活跃的部门。能够指出,汽车制造业于中国工业技术中有着很高的地位。3.1汽车制造企业现状分析3.1.1汽车制造企业的定义和分类汽车工业产业链分为:汽车研发与设计、汽车制造、汽车销售与服务,汽车制造是其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指的是汽车整体车型设计及其车身的各种零部件制造。由我国国家统计局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行业划分可知,汽车制造业被分为7个子行业,隶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制造业的门类代码为C,汽车制造业的大类代码为36,中类代码为361—367,小类代码为3611—3670,如表3.1所示是对应的行业代码及类目名称
表3.1汽车制造业行业分类及代码代码行业分类36汽车制造业361汽车整车制造3611汽柴油车整车制造3612新能源车整车制造3623620汽车用发动机制造3633630改装汽车制造3643640低速汽车制造3653650电车制造3663660汽车车身、挂车制造367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2国家统计局.[EB/OL]./tjsj/tjbz/201709/t20170929_1539288.html.2017-09-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发展现状及问题(1)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发展现状我国汽车生产和销量位居全球首位,并且向绿色技术方向转变。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才开始汽车制造,当时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低下,技术能力很差,因此,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不仅起步很晚,早期的发展速度也非常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如今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链相对完备,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查阅我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在2009年,我国的汽车产量达到了1300多万辆,并且销量也超过13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首位,并且至今一直处在世界第一的位置,查阅2017年的相关数据能够发现,我国在该年度汽车的生产量达到2900万辆,增长3.2个百分点;销量达到2887.89万辆,增长3个百分点,远远超过位于我们之后的美国。并且可以从这些数据中看出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增速有所降低,但数量的增长已不再是我国车市需要关注的点,而应将重心致力于质量的提升。我国中央政府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确保绿色节能技术的研发及推广,这不仅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在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将绿色技术作为汽车制造企业的创新方向,并且也提升了球首位。在该年度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9.4万辆,增长了53.8个百分点,并且销量达到77.7万辆,增长了53.3个百分点,另外两项的增速各自增加了2.1%和0.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截止到2017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连三个年度居于全。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比为2.7%,比上年增长了0.9个百分点44产业政策司.2017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EB/OL]./n1146312/n1146904/n1648362/n1648363/c6012575/content.html.2018-01-15.汽车环保、节能、智能化、电动化等领域作为目前全球汽车技术创新基本聚焦点,传统制造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和推动技术创新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荷兰以及挪威发表声明称他们将于2025年禁止销售燃油车;印度也称于2030年推行禁售燃油车制度,法国称在2040年推行该项制度,另外,德国声称会在2030年对内燃机车推行禁售令,而英国是在2040年对柴油车实施禁售令,在2017年9月,我国工信部发表声明称,根据发展趋势,为迎合时代潮流,占据市场有利位置,我国已经开始计划拟定禁售燃油车的时限。目前看来各国推行燃油车禁售制度难度非常大,但是新能源汽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最终燃油车一定会被替代。(2)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发展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该方面的研发资金投入,并且缺少大量的高端的要发人员。2017年,全球制造商峰会如期举行,并且大会公布了我国大陆地区有57家制造企业入选2017年(首届)《全球制造500强》,上汽、东风汽车和一汽为汽车制造企业的前三名,分别排在全球第6位、第34位和第35位,大部分入选企业排名均在200名以后。从入选企业总数来看,美国有133家企业入选并占据第一,日本以85家位列第二,中国有76家,德国有26家,法国有25家以及英国的23家是制造业大国的第二阵营。上汽集团作为我国第一家进入全球创新前20强的自主车企,在2015年的研发支出在全世界所有企业中排19名,成为了我国首家位列全世界前二十的自主汽车品的牌。在2017年,普华永道旗下的全球战略咨询机构思略特,公布了全球创新前1000调查报告,该机构对全世界规模最大的1000家上市企业在该年度的实际研发资金投入进行调查。大众汽车集团研发投入为125.1亿元,是全球投入最高的公司,第2名为丰田,投入资金为93.1亿元,接下来依次为通用、福特、戴姆勒,他们的研发资金投入分别为81、73和68.6亿元,另外我国有两家车企公司进入前20名,分别为上汽集团研发资金为13.6亿元,位列第13名;比亚迪研发投入资金为6.8亿元,位于第20名,这两家企业也成为我国车企的佼佼者。公司大量的研发投入,就是想要掌握汽车行业的尖端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推出更加符合市场迎合消费者的新产品,并且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大力研发,适应市场需求,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2015年,我国只有上汽集团进入全球创新1000的前20名,而在两年后,有两家公司进入该排名的20强,这表明我国汽车行业对研发的投入加大,并且幅度明显。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的汽车行业创新研发能力,与一些著名的跨国汽车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与汽车巨头也相去甚远。所以我们应更加重视汽车的研发投入水平。大部分汽车公司,都紧缺经验丰富的成熟人才,都在寻求与汽车行业契合度高的人才,但是如今我国的汽车领域中,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只占到总数的19.3个百分点,而在汽车发展较好的德国,他们的该项数据为45.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人才是制约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相关部门联合发布《紧缺人才报告》,该报告指出,我国的汽车市场和相关产业持续扩大,到2020年,我国汽车行业对相关的研发人员需求,会达到5万名,今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人才一直都是紧缺的状态。根据相关数据,在2008年和2011年,我国汽车行业人才的缺口分别为80万和110万,并且在进一步研究后,这项数字在2015年会达到惊人的130万。从职业技术方面来说,一个成熟的汽车技术人员,一般要在行业内打磨培养4到10年,如今我国汽车行业内,大部分的从业人员和研发人员资历和技术水平都不太成熟8。在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只有17.02%为技术开发者,并且学历在研究生及以上的从业者只占5.71个百分点,技术开发人员少,高端人才更加缺乏(此为2018年,彭迪云等学者研究提出)。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良好,但核心技术需进一步提高。在2017年,全球市场相关机构发布了新车质量的研究报告,连续七年,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车质量正在逐步接近国际巨头的新车质量,在2000年,我国与国际品牌每百辆车的问题数(pp100),得分差距为396分,而在2017年,该项分数变为13分9,而pp100的分数越低,表示其质量就越高。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进步,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但是就目前的汽车市场而言,还是以西方巨头汽车品牌为主导。由于技术和质量问题,我国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的声誉以及市场的影响力与知名的大品牌车企还有显著的差距。乘用车可以反映汽车行业的整体技术,该类车型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代表该地区汽车产业的整体水平,根据2017年相关数据,我国在该年度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量达到1084.7万辆,增长了3.54个百分点,占据全球该车型总销量的43.36%,市场占有率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69%10。我国的自主品牌通常是用新车型来促进销量,因此占有率提高很不明显,2017年度乘用车销量前10的品牌中,自主品牌占有率极少,大多是合资以及国外知名品牌。如今,我国还未有自主品牌享誉国际,可以奔驰等世界级品牌相提并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底盘技术,之后依次是车身、发动机以及电气设备等技术,排最后的是燃料技术。该现象表明,我国在汽车行业的创新大多是底盘以及车身等硬件大件的创新,而在相对落后的发动机和电气设备等精密零件领域创新突破能力不高,增长很小,并且创新度最小的是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燃料领域。比如在2014年,我国首次公开销售新能源汽车,该年度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74,763辆,增长幅度达到3.2倍,但到了12月,新能源汽车单月的销量猛增到2.17万辆,几乎相当于之前四个月的总和,这种急速的增长,使我国汽车行业的电池以及发动机等精密关键部件,出现供应短缺现象。目前我国在汽车行业的研发能力还很低,缺少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在汽车的关键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等自主研制的能力不高,质量差,与知名车企有明显差距,大多关键部件都依赖进口,我国的自主关键部件研究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并且跨国车企核心技术垄断,使得汽车的关键部件技术成为了制约我国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3.2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界定及特征3.2.1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界定(1)概念界定查阅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的研究方向发现,我国在该行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以下面几项为重点目标:新能源燃料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动机节能技术、混合动力总成开发技术、整车动力系统匹配开发技术、车用燃料减排研究(常规燃料)、机动车排放后处理技术、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研究、轻型车排放测试评价技术、重型车排放测试评价技术、EMC测试评价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动力电池系统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技术研究等121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重点研究方向.[EB/OL]./ac2016/content/20160216/19227.html.(2)统计指标的界定如今我国学术领域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尚未统一,不同学者根据研究内容采用了不同的定量指标。凤亚红等(2017)在分析环境规制对煤炭行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时,采用绿色产品的销售收入衡量煤炭行业的绿色创新水平。有些专家按照OECD13OECD.TheMeasure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Activities[M].OsloManual:GuidelinesforCollectingandInterpretingInno-vationData.Luxembourg:OECDPublishing,2005.的相关定义,把公司绿色创新方向划分成,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绿色产品创新,就是创造绿色的、环保的产品,而对于工艺创新是集中在绿色技术以及工艺设备的创新。绿色产品创新主要用新产品收入与能源消耗比来衡量,绿色工艺创新主要用R&D经费投入衡量(毕克新等,2013)。例如向丽等(2017)在对我国27个工业行业R&D外包与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研究时,采用各工业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其能源消费量的比值来表征绿色产品创新;采用各工业行业技术改造费用占科技活动总支出的比重来表征绿色工艺创新;徐建中和王曼曼(2018)在研究我国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时,根据绿色创新技术具体的使用对象和开展目标,将企业发展方向划分成绿色产品和工艺创新两个方面。对于绿色产品创新能力,是以制造业相关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其能源消耗的比值作为度量标准,而绿色工艺创新,主要是以制造业经费内部支出和技术发展投入资金的总和作为衡量标准,最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是以上述两个标准值加和体现。另外还有很多学术界专家用企业的专利统计量作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指标(Aghion13OECD.TheMeasure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Activities[M].OsloManual:GuidelinesforCollectingandInterpretingInno-vationData.Luxembourg:OECDPublishing,2005.采用绿色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收入与能源消耗比和R&D经费投入这几种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方法大多用于行业面板数据或者省际面板数据等,考虑到本文研究对象为汽车制造企业,使用的是企业层面数据,且前几种衡量指标数据收集困难,故本文考虑使用专利数据作为衡量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指标。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类,其创新程度依次递减。本文研究的主要是汽车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参考李婉红等(2015)以及Aghion等(2016)的做法,根据IPC对专利的分类,如下表3.1所示,例如,在与电动汽车有关的专利中,用于控制电推进车辆的牵引电动机速度的方法,电路或装置的专利分类号为B60L15,从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中检索到专利分类号为B60L15则为绿色专利。本文从发明、实用、外观三类专利识别绿色专利,因此本文拟选取绿色专利指标来衡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表3.1绿色专利的IPC分类电动汽车:电动推进与车辆内供电B60L11用于安全目的的电动推进车辆上的电气装置;监测操作变量,例如速度,减速度,功率消耗B60L3用于控制电推进车辆的牵引电动机速度的方法,电路或装置B60L15电力推进装置的布置或安装B60K1不同类型或不同功能/包括控制电推进单元(例如电动机或发电机/包括能量存储装置/用于电能的控制)的车辆子单元的联合控制,例如电池或电容器B60W10/08,24,26混合动力汽车:用于相互或共同推进的多种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推进系统B60K6特别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系统,即具有多于一种类型的两个或多个原动机的车辆,例如电动和内燃机,全部用于车辆的推进B60W20再生制动:动态电动再生制动B60L7/1通过向包括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的车辆的原动机提供再生动力来制动B60L7/20氢车辆/燃料电池:不同类型或不同功能的车辆亚单位的联合控制;包括燃料电池的控制B60W10/28使用从主电池,二次电池或燃料电池提供的电力在车辆内提供电力的电力推进B60L11/18燃料电池;制造H01M8资料来源:IPC网站1414/ContentPage.aspx?pageid=IPC-Free-Documents3.2.2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1)汽车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情况根据下图3.1的相关数据能够发现,汽车上市企业的专利授权量比发明专利申请量高出很多,从2014年,上述两者的数量差距才慢慢的变小,并且在2014年和2015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出现显著的提高,而2016年是本文研究时间段内两者差距最小的年份,这可以说明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图3.1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2)绿色发展方向汽车制造企业的绿色发展趋势主要是新能源车和绿色制造上。新能源汽车已经被列入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其发展前景和优势巨大。我国如今可以自主生产或者参与生产新能源车的公司有,比亚迪、江铃以及宇通等十几家。这些公司大力投入技术研发,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制造和平台技术的突破,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始走向产业化。在2008年,广汽集团成功生产出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客车,并且都达到了产业化水平,目前市场上,有1700多辆新能源客车是广汽集团生产的;并且目前江淮汽车第5代电动汽车,已经通过了样车试制过程,并且该公司上代纯电动车,年度销售量超过了1000台;另外,在2011年,江铃汽车宣布实施新能源战略,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全顺纯电动汽车和凯瑞800电动车,突破了电动行驶、低速巡航以及助力换挡等技术;并且长安汽车开发出新一代混合动力技术,使得汽车的节油率超过25%,并且已经开始试运行300辆,E30电动出租车。在推动绿色汽车制造过程中,相关企业建立完善内部体制机制和突破关键技术,使其资源利用率提升,节能环保。例如潍才动力,近年来建立了一套以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主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对场内的传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不但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少污染排放;另外,苏威孚B在创新中,建立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以及同时验收的工程标准,学习研发新技术,降低了大量的废水废物的排放;广汽集团一直以来坚持智能、小型、简练、紧凑的工作理念,正努力建设,低成本,低能耗,自动化,效率高的生产工厂。在2013年,江淮汽车在技术和环保方面投入达到4千万,实现了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使得企业年度能耗、废物排放量均有所降低,保质保量的完成自身环保目标。4理论模型构建4理论模型构建4.1研究假设绿色技术创新理论是如今新兴的发展趋势,该理论要求达成多个目标,主要有公司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技术和社会效益等。其中重点是生态效益,主要就是保护环境,就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减少废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这样可以保护,甚至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目前环境问题最迫切的就是资源问题,人们为了发展,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是如今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理论上讲,大部分公司领导者都非常重视绿色技术创新理论,使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该理论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理念与绿色技术融合到一起,并且提高到战略高度,不但综合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还添加了绿色技术理论。目前绿色利益相关的理念,有利于公司健康长久的发展,且作用越发凸显,不断为改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提供新方法、新思路。运用绿色技术对产品进行升级,有很多好处,例如:1,提高受消费者以及投资者的关注度,吸引大量潜在客户,提高市场份额,提高财务效益;2,可以提高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环保节能的形象,有利于拓宽市场,促进财务收益增加;3,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增加有效供给,提高利润,最终增加公司效益。所以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在2013年,LkerAr,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土耳其168家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的绿色创新产品,有利于提高其绿色绩效,而公司的绿色绩效与财务收益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同一年,wong,通过大样本的研究方式,对我国电子制造业公司进行分析后提出,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与绿色绩效有明显的关系,并且为正相关关系,并且绿色绩效对财务绩效有促进作用。在次年,我国学者董宇鸿和曲峰庚发表声明称,企业增加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可以有效的降低其经营成本,进而使得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加公司的财务效益。另外,在2015年Giovanni提出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受到社会环境制度的影响,他还对意大利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提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视,增加投入,能够使其产品与市场需求契合度更高,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增加效益。根据上述研究成果能够发现,企业提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可以有效的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公司收益水平,促进财务绩效。综上所述,笔者再次提出以下假设:假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4.2样本数据及来源在进行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对数据的完整性、统计范围和研究时期进行了全面考量,以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企业为调查样本,这是由于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符合统一报告的要求,并且这些数据已经经过第三方审计(2005年,Yang)根据巨潮资讯网中数据搜索,证监会行业类别选择汽车制造业,结果截至2019年1月1日,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企业共有127家。为提高本文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排除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时排除了具有以下情况的公司:(1)对数据缺失以及异常的公司不予统计;如四川西部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数据缺失,例如银亿股份有限公司在2012年转型房地产企业等。(2)剔除了2006年1月1日之后成立的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我国的汽车企业转型一般要很长一段时间,并且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变为效益也需要一段时间,时间周期较短的话,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成果和效益不能很好的体现;其次是,在2006年,我国相关部门推出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一系列政策,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促进了我国创新氛围的建立(李璇,2017),以2006年之前成立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使公司的创新投入和成果的效益更好的体现出来;由此剔除了上海华培动力科技、深圳欣锐科技、亚普汽车部件、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成都西菱动力科技、科华控股、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成都豪能科技、爱柯迪、苏州金鸿顺汽车部件、浙江兆丰机电、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等公司,由于2006年是一个时间节点,部分企业虽然在2006年以前成立,但是上市时间晚于2006年的也剔除掉,根据我国公司披露制度,没有上市的汽车制造企业大部分都无需对社会公众披露年报(部分例外,例如国有控股企业等),所以数据无法收集,故剔除之。经过筛选,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最终确定为34家汽车上市企业2006年到2017年之间的相关数据(见附录)。这些数据都是笔者从国泰安数据库、深交所和上交所发布的数据中收集而来;专利数据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上查询到的。4.3变量设计4.3.1被解释变量查阅以往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研究者大多是根据数据源来选择市场指标或者会计指标作为公司财务绩效的表示变量。在2010年,学者田斌在研究中,用体现盈利能力和综合性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发展情况销售增长率的代理变量,并且用体现公司发展能力的总资产增长率来表示财务绩效,对公司的社会责任担当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在同一年夏楸称先前的研究者,一般是以市场指标和会计指标作为公司财务状况的度量指标。并且对于市场收益类指标一般是以资本市场数据为基础,在分析时更加关注对上市企业市场财务信息,比如股价等信息,从而显示企业经营对股东的经济回报。所以,这些指标在内容上通常是反映资本市场企业的财务绩效。会计指标是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衍生出来的,可以,显示出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而表示公司财务绩效一般以绝对指标作为支撑,比如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以及净资产报酬率。运用会计指标相比于市场收益指标,它不但涉及到股东的利益,还融合了公司整体的运营绩效。本课题主要是对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由于如今公司对其主营业务的利润率,以及每股收益的相关财务管控力度较大,因此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能够大大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杨沈炜,2018)。故本文选择的汽车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为ROA(总资产收益率)。4.3.2解释变量本文参考李婉红等(2015)和Aghion等(2016)的做法,考虑使用企业的绿色专利量来衡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指标,用greenpatents(下述用gpat表示)表示。企业专利分为发明型专利、外观型专利和实用型专利,外观型专利和实用型专利的绿色创新程度相较发明型专利更低。本文将加入技术创新程度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时分析,用innovationpatentsapply(下述用inpatap表示)表示。由于汽车制造业专利的发明和申请难度都很大,此次研究加入了实用专利申请量和外观专利申请量,分别用utilitymodelpatents(下述用umpat表示)和appearancedesignpatents(下述用apppat表示)表示,从而对研究样本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和能力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做出对比。4.3.3控制变量由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该上述因素研究时,要对其他影响财务状况的因素进行控制。在先前的企业实证文献里,大部分研究者都是以行业类型、财务杠杆以及企业年限等作为研究控制变量。比如在2014年,王洪生等人的研究和,2002年Davidsson的研究中都是以上述几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的。而本课题研究的是汽车行业,所以可以排除行业类型这一因素,最后我们选择企业规模、企业年限、财务杠杆以及产权结构作为此次研究的控制变量。(1)企业规模早在1987年和2006年,国外学者就提出企业规模对其财务状况很大的影响。在通常情况下,公司的规模大,它的资本和人才就越多,设备更先进,这些公司会有更多的创新资源和能力,也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并且取得更好的财务绩效(李后建,张剑,2015;etal.,1991)。所以企业规模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本次研究用公司资产总额作为其规模的代理量。并且,为了使企业资产总额的初始数值不对回归分析产生影响,我们最终选用企业资产总额的对数作为其规模的表示量,用lnass表示。(2)企业年限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人们对于企业年限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还未形成统一的看法(Huergo&Jaumandreu,2004)。企业的年限越长,其获得的财务绩效可能更好,原因在于其存在的年限越长,拥有的技术存量,资金存量越多。但是企业年限越长,可能其不能顺应技术的变迁以及管理方法等各种原因,而比那些年限更短的企业财务绩效更差。企业年限为样本年份减去企业注册成立年份,用age表示。(3)财务杠杆公司的资本结构也会对其财务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资本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资产负债率及指公司负债额在其总资产中的占有率。所以资产负债率也是研究公司财务绩效时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公司在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会倾向于放弃对长期具有良好效益的投资项目,转向那些期限短的投资项目。也就是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其财务绩效可能更小。资产负债率为期末总负债与期末总资产的比值,用lev表示。(4)产权结构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制公司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产权结构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以及所属行业不同,很有可能会推行不同的激励机制,做出不同的市场判断,2008年吴延兵和2011年白云峰等人的研究中,都对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了分析,一般国有企业会对相关政策做出较快的反应,资本更受到国家或者集体的扶持,财务绩效会更好(李璇,2017)。赋值情况为:国有企业=1,非国有企业=0,用prop表示。(5)所属经济地区本文研究对象企业来自于各个地区,而每个地区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都有所不同,并且企业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因此财务绩效反应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所以,此次研究依照样本的特点,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状况,将我国整体划分成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地区,企业位于东部怎么相关变量取值为1,而中西部为0(冯司妙,2013;韩文鼎,2017),用area表示。(6)股权集权度股权集中度通常是用来衡量公司股权结构的指标,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为谋取私人利益侵占破坏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就会越少,有利于公司财务绩效的提升,所以该变量用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量作为表示值(方轶旻2017)。本文所有变量的含义以及相应的解释如下表:表4.1各变量定义及解释说明变量名称变量符号指标定义单位财务绩效ROA资产收益率/绿色技术创新gpat绿色专利数量件技术创新水平inpatap发明专利申请量件umpat实用专利申请量件apppat外观专利申请量件企业规模lnass企业总资产/企业年限age样本年份与成立年份之差年财务杠杆lev资产负债率/产权结构prop判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国有为1,非国有为0/所属经济地区area样本企业所属地区,东部为1,中西部为0/股权集权度cr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4.4模型构建对于一组研究对象在相同的时间点上进行连续研究所获取的数据称为面板数据,该数据具有截面和时间两个特性,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对每个单元集的异质性进行完善,降低多重贡献性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展现变量的变动情况;本次研究的数据为2006—2017年汽车制造企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年份上看,它是由34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组成的截面数据,从上市公司数量上看,它是由2006—2017年连续12年各个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共同组成的具有时间序列的数据,换句话说就是此次研究的样本数据有截面和时间两个特性,所以我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为了探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采用2006-2017年各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上述提到面板数据有截面变动和时间变动两个特性,因此要先对模型识别。为了表达该模型中忽略的可以显示绩效状况的变量的影响,本次研究的面板数据模型可以改变截距。以反映公司财务绩效的变量总资产收益率(ROA)为因变量,反映绿色技术创新的变量绿色专利量(gpat)作为自变量,同时也加入技术创新程度比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量(inpatap)、技术创新程度相对较低的实用专利申请量(umpat)和外观专利申请量(apppat)对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回归分析作对比。企业规模(lnass)、企业年限(age)、企业性质(prop)、资产负债率(lev)、股权集中度(cr1)、所属地区(area)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建立模型1、2、3、4如下: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ROA——总资产收益率,用于企业财务绩效的衡量,作为被解释变量;gpat——企业绿色专利量,用于衡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作为解释变量;inpatap——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解释变量;umpat——企业实用专利申请量,作为解释变量;apppat——企业外观专利申请量,作为解释变量;ass——企业总资产,用于衡量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age——样本年份与成立年份之差,用于衡量企业年限,作为控制变量;lev——企业资产负债率,用于衡量企业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prop——判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用于衡量企业产权结构,作为控制变量;area——企业所属经济地区,作为控制变量;cr1——企业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变量,作为控变量;0——作为常数项;——作为误差项。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划分为随机、混合和固定效应模型。通常情况下,研究者通过F检验、B-P检验和Hausman检验三个方法确定要选用的模型。F检验原假设为混合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B-P检验原假设为混合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为随机效应模型优于固定效应模型。表4.2Hausman检验结果表Chi2-statisticP-value判断模型12.230.4619随机效应模型24.160.3187随机效应模型35.230.2679随机效应模型43.160.3637随机效应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于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4,Chi2-statistic分别为3.23、4.16、5.23和3.16,对应的p值分别为0.4619、03187、0.2679和0.3607,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接受原假设,而Hausman检验的原假设为模型是随机效应,对立假设为模型是随机效应,所以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4均是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5实证分析与结果5实证分析与结果本文通过Stata15.0软件代入样本数据对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财务效应进行计算与分析,实证分析的步骤内容主要为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前检验和回归分析。5.1描述性统计根据变量的范围、平均水平和其波动状况,对相关变量进行一个统计描述。对2006至2017年的各汽车制造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绿色专利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专利申请量、外观专利申请量、企业规模、企业年限、企业性质、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所属地区做描述性统计,最终得到各个变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均值和标准差。输出结果如下:表5.1描述性统计variablemeanp50sdminmaxNROA0.03800.03500.0600-0.3410.234408gpat21.95273.470793408inpatap33.254102.70937408umpat69.5710191.101819408apppat29.22276.300627408lev0.5800.5900.1580.1791.211408lnass22.6022.551.30320.0427.31408age15155.867233408prop0.76510.42501408cr10.3850.3560.1680.07200.838408area0.64710.47801408由上表可以看出,在2006年至2017年这12年间,各企业总资产收益率(ROA)的最小值为-0.341,最大值为0.234,各企业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平均水平为0.038。各企业绿色专利量(gpat)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793,各企业绿色专利量(gpat)平均值为21.95,标准差为73.47,说明各企业绿色专利量(gpat)差异较大,对应的样本各汽车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参差不齐。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inpatap)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825,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inpatap)的平均水平为27.12,标准差为82.04,说明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inpatap)差异同样较大。而各企业的实用专利申请量(umpat)和外观专利申请量(apppat)最小值为0,最大值分别为937和1819,这说明样本中的各汽车制造企业的的技术创新更偏向于技术创新程度比较低的实用和外观专利方面,在技术创新程度比较高的发明专利和绿色专利则较为薄弱,标准差分别为191.1和76.30,同样说明样本中各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差异较大。为缓解样本的异方差问题,企业规模都取对数值,从表中看各企业规模对数(lnass)的最小值为20.04,最大值为27.31,各企业规模对数(lnass)的平均水平为22.60。企业年限(age)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33,各企业年限(age)的平均水平为15.26,这表明,本文所进行研究的样本汽车制造企业的创立时间最早为1984年,而最晚的则为2004年。资产负债率(lev)的最小值为0.179,各企业资产负债率(lev)的平均水平为0.8,说明大部分汽车制造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但最大值为1.211,部分企业可能财务杠杆过高而资金不足,不太偏向绿色技术创新。各汽车制造企业股权集中度(cr1)最小值为0.072,最大值为0.838,平均值为0.385。所属地区的均值为0.647,说明东部地区企业占比为64.7%。5.2相关性分析为了分析变量间两两的线性相关关系,对总资产收益率、绿色专利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专利申请量、外观专利申请量、企业规模、企业年限、企业性质、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所属地区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而后得到了以下各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最终的输出结果如下表所示:表5.2相关分析表ROAgpatinpatapumpatapppatlevlnassagepropcr1areaROA1gpat0.00271inpatap0.02340.9001umpat0.01310.9060.9351apppat0.02810.7590.7620.8171lev-0.3760.1180.1050.1400.09811lnass0.3080.3660.4100.3820.4160.01581age-0.07840.09300.09080.08280.01640.1690.2781prop-0.07490.1310.1360.1310.1220.1130.0348-0.05921cr10.1290.01630.008000.03650.0872-0.002500.301-0.1500.1581area-0.0459-0.123-0.160-0.166-0.2130.1770.02490.0630-0.2650.02051由上表可以看出gpat、inpatap、umpat、apppat和ROA的相关系数为正,即绿色专利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专利申请量、外观专利申请量和的总资产收益率有正相关关系,这比较符合现实情况,一般企业专利的申请得益于技术创新,技术水平变高,特别是汽车制造业这种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财务绩效。同样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中发现外观专利申请量(apppat)、实用专利申请量(umpat)、发明专利申请量(inpatap)和绿色专利量(gpat)的相关系数都为正数且比较大,外观专利申请量(apppat)和绿色专利量(gpat)的相关系数最小,为0.762,实用专利申请量(umpat)和绿色专利量(gpat)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06。发明型专利、实用型专利和外观型专利会促进绿色专利数量的增长。lev即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负,这可能是因为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得到限制,即经营状况可能不太好,不利于财务绩效的提高。lnass和cr1即企业规模、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总资产收益率有正相关关系,说明样本中汽车制造企业规模越大和企业股权越集中,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越高。5.3回归前检验5.3.1单位根检验为了分析ROA、gpat、inpatap、umpat、apppat、lev、lnass、cr1各变量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法对ROA、gpat、inpatap、umpat、apppat、lev、lnass、cr1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对各个序列进行ADF检测,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5.3原序列的ADF检验结果变量chi-squaredP-value判断ROA179.08020.0000平稳gpat75.13730.0307平稳inpatap91.64150.0296平稳umpat163.41430.0000平稳apppat105.60640.0024平稳lev154.26520.0000平稳lnass148.44960.0000平稳cr1195.73890.0000平稳原序列的ADF检验结果表明,ROA、gpat、inpatap、umpat、apppat、lev、lnass、cr1序列的ADF统计量P值都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对原假设提出质疑,即ROA、gpat、inpatap、umpat、apppat、lev、lnass、cr1序列均不存在单位根过程,为平稳序列。5.3.2多重共线性检验本文运用容差和方差膨胀因子VIF来检测各解释变量之间,即绿色专利、发明型专利、实用型专利、外观型专利、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对数、企业年龄、企业性质、股权集中度、所属地区的多重共线性,结果如下所示。表5.4共线性检验表变量共线性统计量容差VIFumpat0.1025649.75inpatap0.1040519.61gpat0.1541716.49apppat0.3005193.33lnass0.6116221.63cr10.8011961.25age0.8099131.23area0.8189891.22prop0.8644061.16lev0.8756571.14假设有VIF大于10的变量,或者容差小于0.1的变量,那么这就表明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表中结果显示,各个解释变量的VIF都大于1且小于10,容差均大于0.1,而这表明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不存在于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5.4ROA对绿色专利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回归表5.5模型1、模型2的面板回归结果模型1回归结果模型2回归结果ROAROAgpat0.003*(1.811)inpatap0.016**(2.279)lev-0.163***-0.154***(-7.307)(-7.320)lnass0.017***0.019***(4.718)(4.725)age-0.001-0.002(-0.672)(-1.203)prop-0.013-0.012(-0.761)(-0.755)cr10.048**0.054**(2.074)(2.038)area0.001-0.001(0.018)(-0.009)常数项-0.270***-0.276***(-3.253)(-3.279)N408408R20.24030.2407F98.66***98.84***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系数t值由上表模型1回归结果表示,F值是98.66,并在1%水平上较为明显,这说明回归结果联合显著,R2为0.2403,表示模型1反映了总资产收益率变化的24.03%,模型1的拟合效果较其他模型而言相对较好。gpat的回归系数是0.003,并且gpat的回归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即绿色专利量对总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正影响,即绿色专利量的提高,会促进总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且绿色专利量量提高1,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03,这说明样本中的汽车制造企业在绿色技术的创新方面所取得的财务效应较好,该结论支持本文上述假设,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提高财务绩效。lev的回归系数为-0.163,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资产负债率明显对总资产收益率有负相关作用,并且,每当资产负债率上升1总资产收益率降低0.163,说明本文样本中的汽车制造企业财务绩效较容易受到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资产负债率更高可能会导致资金不足等问题降低财务绩效。lnass的回归系数为0.017,并在1%水平上较为明显,这表示本文所研究的样本汽车制造企业的规模越大总资产收益率越高,且企业规模对数值提高1,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17,这可能是因为汽车制造企业规模越大,其取得的规模经济越大,更有可能利用资金去利用好的投资机会获得经济报酬等。企业的股权集中度(cr1)的回归系数为0.048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提升1,企业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48,说明样本中汽车制造企业股权越集中,财务效应越好。age、prop、area回归系数皆不显著,说明样本中汽车制造企业的财务绩效与企业年限、产权性质和所在经济地区无显著关系。从模型2回归结果表中看出,F值为98.84,在1%水平上显著,回归结果也联合显著。R2为0.2407,表示模型1反映了总资产收益率变化的24.07%,模型2的拟合效果较其他模型而言相对较好。inpatap的回归系数是0.016,且inpatap的回归系数在5%水平上显著,即发明专利申请量对总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正影响,即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提高,会促进总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且绿色专利量量提高1,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16,这说明样本中的汽车制造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的财务效应比较好,且发明专利申请量回归系数大于绿色专利量的回归系数,表明同样1单位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比绿色专利量的财务效应好。lev的回归系数是-0.154,在1%水平上较为明显,这表示,资产负债率明显对总资产收益率有负面的影响,同时,每当资产负债率上升1,总资产收益率降低0.154。lnass的回归系数是0.019,并在1%水平上较为明显,这表示本文所研究的样本汽车制造企业的规模越大总资产收益率越高,且企业规模对数值提高1,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19。企业的股权集中度(cr1)的回归系数为0.054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age、prop、area回归系数皆不显著。5.5ROA对实用专利申请量和外观专利申请量回归表5.6模型3、模型4的面板回归结果模型3回归结果模型4回归结果ROAROAumpat0.002(1.189)apppat0.001(1.621)lev-0.154***-0.153***(-7.282)(-7.263)lnass0.017***0.019***(4.758)(4.889)age-0.002-0.003(-0.261)(-0.422)prop-0.011-0.011(-0.759)(-0.770)cr10.055**0.054**(2.095)(2.081)area-0.001-0.002(-0.029)(-0.125)常数项-0.277***-0.284***(-3.307)(-3.423)N408408R20.23980.2398F99.12***99.12***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系数t值模型3和模型4回归结果如上表5.6所示。模型3回归结果表明,F值是99.12,并在1%水平上较为明显,这表明回归结果联合显著,R2为0.2398,表示模型1可以反映总资产收益率变化的23.98%,并且模型1的拟合效果较其他模型而言较好。inpatap的回归系数不明显,即实用专利申请量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无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而这可能是由于对使用专利技术的创新程度不高,而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市场会比较注重汽车核心技术的产业,故其对财务绩效无显著促进作用。lev的回归系数是-0.154,在1%水平上较为明显,这说明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且每当资产负债率上升1,总资产收益率降低0.154。lnass的回归系数为0.017且在1%水平上显著,企业规模对数值提高1,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17。企业的股权集中度(cr1)的回归系数为0.055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提升1,企业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55。age、prop、area回归系数皆不显著。模型4回归结果表明,F值为99.12,并在1%的水平上较为明显,就是回归结果联合显著,R2为0.2398,表示模型1可以反映总资产收益率变化的23.98%,模型1的拟合效果较其他模型效果而言较好。apppat的回归系数不明显,即实用专利申请量对总资产收益率无显著影响,这也可能和上述原因一样,外观专利技术创新程度不高,而汽车制造业是一个市场会比较注重汽车核心技术的产业,故其对财务绩效无显著促进作用。lev的回归系数是-0.153,并且在1%的水平上较为明显,这说明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收益率成负相关,同时,每当资产负债率提高1,总资产收益率降低0.153。lnass的回归系数为0.019且在1%水平上显著,企业规模对数值提高1,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19。企业的股权集中度(cr1)的回归系数为0.054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提升1,企业总资产收益率提高0.054。age、prop、area回归系数皆不显著。6结论及对策建议6结论及对策建议6.1研究结论本文分析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并以汽车制造业企业为例,以我国深市、沪市A股上市汽车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而后采用面板回归等得出以下分析结果:(1)本文中结合文献用绿色专利量代表各汽车制造企业2006年至2017年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做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各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专利量的平均水平为21.95,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绿色专利量普遍比较少,只有少数大型国有汽车制造企业绿色专利量比较多,这表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还比较低。标准差为73.47,说明各企业绿色专利量差异较大,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参差不齐。(2)做相关性分析发现,绿色专利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专利申请量和外观专利申请量与总资产收益率相关系数都为正,且绿色专利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专利申请量和外观专利申请量相关系数也为正,这有可能是因为随着汽车制造企业的专利量申请变多,在政府的强制性规制和诱导性激励以及汽车制造企业自身环境意识提高,技术创新也存在一个偏向性进步。(3)通过总资产收益率对绿色专利、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专利申请量和外观专利申请量的回归结果得出,绿色专利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对总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这支持了本文假设,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促进财务绩效的提高。但是绿色专利的回归系数比较小为0.003,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回归系数为0.016,这说明绿色专利对汽车制造企业总资产收益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没有发明专利申请量大。绿色技术创新分为绿色产品的创新和对绿色工艺的创新,在绿色产品创新的角度来看,绿色产品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之一是绿色产品能给企业带来在客户市场上良好的“绿色形象”,客户更愿意购买绿色产品,要提升绿色产品创新的财务绩效的一个可能关键问题是要让客户有意识地注意到企业产品是“绿色”的,但是绿色专利可能增加了产品的单位成本;在绿色工艺创新方面,企业的财务绩效与绿色工艺创新息息相关,绿色工艺创新促进企业对于绿色产品的创新,进而就使得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绿色形象”,最终,达到企业增加财务绩效的目的。发明型专利不会全部是绿色的,却能比绿色专利更显著促进企业财务绩效,这可能是因为,在我国现阶段,一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技术创新生态效益却不是很好,这说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需要更加地提高。实用专利申请量和外观专利申请量对总资产收益率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汽车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程度不高的技术创新上投入可能不能取得很好的回报。因此,汽车制造企业要在技术创新程度比较高的技术上面多加投入,并使其尽可能的可以绿色发展。6.2对策建议(1)制定合理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目前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普遍不高,汽车制造企业自身必须要意识到绿色技术发展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将其上升到战略地位,强调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了解符合企业发展的绿色技术创新理念,注重利益各方的诉求,并在努力协调各方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的同时注重对外部环境的保护。在执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的时候,高层管理者多多培养员工的绿色创新意识,并注意对绿色创新性人才的引进。提高企业对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需求,并注重对绿色技术发展观的培养。目前,汽车制造企业更应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绿色工艺技术、绿色产品技术等的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制造业的资源利用率,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并使用清洁生产以及优良的绿色技术来增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将绿色发展观和绿色技术创新二者有机结合,在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同时,使得技术发展真正的实现可持续。汽车制造企业只有在制定科学合理经营战略的同时,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财务绩效。随着世界科技的日新月异,企业单纯的经营目标战略已无法再与目前的环境规制相匹配,在相当程度上,技术创新战略与绿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甚至二者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构成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我国多数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水平低下,是由于企业内部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认识不到位、规划不合理。因此,环境责任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共同发展是汽车制造企业以后的发展的重点。在不违背环境和紧急双重效益的大原则下进行绿色技术的创新,并致力于将其提高至战略高度。只有这种做法才能将上述二者的效能更好地发挥,并增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终达到企业的根本经营目标。(2)政府发挥合理引导和规制作用政府需明确有关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充分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同时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是否履行环境责任进行一定的监管,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如在汽车制造企业项目的审查问题上,政府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审查程序,监测该企业项目与环境规章制度的违和度等。企业在为外部环境而做出努力的成本过于大时,此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就会考虑偏向绿色,发挥“波特假说”效应。同时,政府不仅扮演引导者角色,还担任调控者一职。发展绿色技术,不仅需要政府对市场、对企业进行一个有效的引导,还需要政府站在调控的高度上,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顾全大局,为企业绿色技术的发展开辟一条阳关大道。在相关政策导向上,政府鼓励企业发展绿色技术,并主动承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风险;在资金方面,政府应当及时了解企业在绿色技术发展上的困难,并及时给予一定的帮扶。同时,政府可以根据相关汽车制造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来选择某些企业对其进行一定的政策扶持。相关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这样可以弥补前期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风险,后期企业的绿色技术成熟促进财务绩效而后可以渐渐减轻研发补贴政策。建立健全以市场机制为主的环境政策。绿色创新技术的推广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推广初期,政府发放津贴,对相关企业进行一定的直接补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创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政府不能在以为依靠直接补贴手段,而是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科学的政策体系,来引导绿色创新技术走上正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逐步开始进行排污许可证的试点工作,而将其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是在“十三五”规划中;2018年1月1日我国环保税正式开征,这一税法的正式提出是在2016年12月我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它提到以“税负平移”的原则将排污税进一步完善为环保税,这些举动都是市场机制对于环保税更好实施的最佳证明。因此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科学的税收标准,利用“倒逼机制”的原理,提高相关企业在进行排污时的成本,提高企业在进行生产制造时的资源利用率,最终达到企业完成向绿色技术型企业的转型与创新的目标。此外,有效的运用市场机制来应对环境污染也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一手处理好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责任,在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上致力于形成覆盖范围和实施范围广且解决力大的规范体系。另一手紧抓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方面,在对相关规定的执行上做到统一化,以提高执法程序的透明度,坚决打击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的任何交易勾当。6.3研究局限与展望由于自身对于相关知识的储备量有限,因此本文在有关汽车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下是关于本文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根据这些不足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1)本文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只将2006年之前成立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样本数量,因此在数据的采集上较为费时,此外,对于汽车制造行业间的异同之处也没有涉及。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吸取此次研究的教训,采集更多的样本数量以对比得出最佳结论。(2)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在本文中得以表述,但是其作用机理和形成路径等没有得到继续研究。目前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众多文献中,也鲜有研究。在未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中,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其财务绩效作用机理的形成方式作为研究重点。(3)在此次研究中,由于受到各种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成果不尽人意。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尽量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并在时间和经费都准备充足的情况下,选择最具典型性的企业案例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研究结论以及成果更加完善且更具科学性。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蔡宁,葛朝阳.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0(3):51-56.陈艳春,韩伯棠,岐洁.中国绿色技术的创新绩效与扩散动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4):50-56.陈艳莹,游闽.技术的互补性与绿色技术扩散的低效率[J].科学学研究,2009,27(4):541-545.戴鸿轶,柳卸林.对环境创新研究的一些评论[J].科学学研究,2009,27(11):1601-1610.戴云菲.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J].商,2016(13):111.冯司妙.企业环境责任、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凤亚红,张慕原.环境规制对煤炭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J].煤炭工程,2017,49(10):166-168+172.甘德建,王莉莉.绿色技术和绿色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形式[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2):22-25.葛晓梅,王京芳,薛斌.促进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87-91.龚建立,王飞绒,王存波.政府在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1):112-115.韩文鼎.基于制度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山东工商学院,2017.衡孝庆,邹成效.绿色技术推动产业演化的路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8):43-47.侯建,陈恒.中国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绩效及驱动因素研究[J].管理评论,2018,30(4):59-69.黄娟.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兼论中国特色绿色科技创新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2):33-41.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5):13-18.李后建,张剑.腐败与企业创新:润滑剂抑或绊脚石[J].南开经济研究,2015(2):24-58.李婉红.排污费制度驱动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计量检验——以29个省域制造业为例[J].科研管理,2015(6):1-9.李婉红,毕克新,孙冰.环境规制强度对污染密集行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2003—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06):72-81.李文昌,杨沈炜.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基于财务绩效的中介效应[J].财会通讯,2018,800(36):101-105.李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环境规制的最优跨期决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1):44-51.李怡娜,叶飞.高层管理支持,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资源承诺的调节作用[J].管理评论,2013,25(1):120-128.李怡娜,叶飞.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2,29(12):1884-1894.刘慧,陈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种科学发展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8):82-85.刘俊.我国互联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6.刘慧,陈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种科学发展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82-85.卢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9.马媛,侯贵生,尹华.绿色创新与企业收益的关系研究——基于组织能力的中介作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马媛,侯贵生,尹华.技术创新的演变:从传统到绿色[J].科技管理研究,2014(19):11-15.马云坤.企业环境责任履行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湖北大学,2013.彭迪云,齐丽芳,周彤菲.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8(1):17-25.曲峰庚,董宇鸿.绿色创新:新经济时代企业成长动力[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汤颖梅,王怀明,白云峰.CEO特征、风险偏好与企业研发支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89-95.陶建宏,王京芳,张蓉.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6):4-7.田彬.高污染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0.万伦来,黄志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研讨会”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2):94-95.王锋正,姜涛,郭晓川.政府质量、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18,V39(1):26-33.王洪生,刘德胜.企业家背景特征、竞争战略与中小企业成长——基于中小制造业上市公司实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75-82.王俊.R&D补贴对企业R&D投入及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9):1368-1374.王鹏.区域创新环境、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一个文献综述[J].产经评论,2012,03(1):68-79.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150-160.武强.企业环境责任、绿色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协同影响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8.吴延兵.创新的决定因素——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8(2):46-58.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5):74-85.郗春梅.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理论架构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9-13.夏楸,温素彬.企业价值观与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J].会计之友,2010(28):26-27.向丽,胡珑瑛.R&D外包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J].管理现代化,2017,37(06):60-63.熊维勤.税收和补贴政策对R&D效率和规模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5):698-706.徐建中,王曼曼.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与能源强度——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8,36(04):744-753.许晓燕,赵定涛,洪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专利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9-33.杨德伟,汤湘希.政府研发资助强度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12):64-73.杨东,柴慧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1):132-136.杨发明,吕燕.绿色技术创新的组合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1998(1):40-44.杨发庭.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杨静,刘秋华,施建军.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价值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18-25.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杨沈炜.内部控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8.袁凌,申颖涛,姜太平.论绿色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9):64-65.张志勤.欧盟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3,28(1):50-57.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钟晖,王建锋.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J].生态经济,2000(3):41-44.朱昶.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其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朱柯冰,曾珍香,黄春萍.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4):74-78.朱容辉,刘树林,林军.基于专利统计的绿色技术创新文献分析及趋势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AghionP,DechezleprêtreA,HemousD,etal.CarbonTaxes,PathDependencyandDirectedTechnicalChange:EvidencefromtheAutoIndustr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16,124(1):1-51.Aguilera-CaracuelJ,Ortiz-de-MandojanaN.GreenInnovationandFinancialPerformance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公开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园林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江苏泰州市泰兴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4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整形外科整容手术风险评估考核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胃肠病学心理健康疾病干预方法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肠胃病学诊断技能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专项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卫生管理学医疗机构安全管理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病学病因分析与干预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 湖南安全员c3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毕业生登记表001汇编
- (2024版)初级茶叶加工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北京市-实验动物上岗证培训考试题库
- 不锈钢加工及安装合同集合
- 妊娠期高血压用药
- 第十三章泌尿男性疾病
- 我不是完美小孩
- 【超星尔雅学习通】海上丝绸之路网课章节答案
- 轻钢龙骨隔断墙施工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