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巴、万段渔获物组成及结构的变化_第1页
长江三峡库区巴、万段渔获物组成及结构的变化_第2页
长江三峡库区巴、万段渔获物组成及结构的变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三峡库区巴、万段渔获物组成及结构的变化

长江峡谷位于重庆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富含鱼类资源。这里是许多珍稀鱼类的丰富繁殖地和栖息地。它也是中国著名的青、草、鸡和自从杀蜂鱼自然繁殖场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长江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坝高185m,正常蓄水位175m,坝顶全长1883m,总库容39.3×109m3,三峡水库面积1084km2,三峡大坝建成后,将改变江河原有的生态环境,并产生一系列的生态效应,库区鱼类资源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掌握蓄水前库区鱼类资源现状,于1997年开始对库区鱼类资源进行动态监测,现根据近年监测资料对三峡库区鱼类资源现状进行初步分析。1渔具初代物测定1997—2000年在长江三峡库区巴南和万州江段,共监测1292船次,统计渔获物4096.38kg,生物学测定2464尾。监测频率为每月2次,全年24次。监测时间为每月上旬和下旬,监测渔具主要是三层流刺网和定置钩,三层流刺网有1.5cm和2cm两种网目。监测方法按《内陆水域鱼类资源调查手册》进行。对抽样的渔获物进行分类、计数、称重,对主要经济鱼类测定体长、体重,精确到mm或g,有鳞鱼类的体长从吻端测到尾部前端的最后一枚鳞片,无鳞鱼类的体长从吻端测到尾柄的最后一个椎骨。随机抽取部分样品的鳞片或胸鳍鳍条用以鉴定年龄,年龄的记录采用以每年1月1日为递增日期的方法。监测记录保存与处理分析采用自编数据库应用系统,在DELLGX1微机上进行。2结果2.1钓鱼产品2.1.1区科分布,主要种类1997—2000年,巴南和万州江段渔获物中共采集到鱼类30种,分属8科24属。其中鲤科鱼类17种,占56.7%;鲿科5种,占16.7%;平鳍鳅科与鲶科各2种,各占6.7%;鳅科、鮨科、亚口鱼科和合鳃科各1种,共占13.33%,渔获物种类组成如表1所示。2.1.2总渔获量三峡库区鱼类资源监测资料表明,目前巴南江段渔获物以铜鱼、圆口铜鱼、黄颡鱼、南方鲇、鲤、草鱼等为主,占总渔获量的89%(表2);万州江段渔获物以南方鲇、鲤、铜鱼、鲢、草鱼等为主,占总渔获量的80%(表3)。2.1.3巴南江段鱼类年龄组特征分析对长江三峡库区草鱼、鲢、铜鱼、圆口铜鱼、长吻鮠、南方鲇、黄颡鱼、鲤等8种主要经济鱼类进行了体长、体重及年龄分析(表4、表5和表6)。1997—2000年巴南江段主要经济鱼类年度平均体重范围为草鱼1540—1875g,鲢926—1441g,铜鱼260—301g,圆口铜鱼208—370g,长吻鮠980—1171g,南方鲇620—2400g,黄颡鱼110—221g,鲤567—1197g。巴南江段鱼类年龄组成特征表明,该江段鲢、圆口铜鱼、南方鲇以1~2龄为主,分别占样本总数的80%、83%、91%;铜鱼以1—3龄为主,占样本总数的82%;鲤鱼以2龄为主,占样本总数的59%;黄颡鱼、草鱼、长吻鮠以2—3龄为主,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4%、81%、88%。1997—2000年万州江段主要经济鱼类年度平均体重范围为草鱼1233—2037g,鲢1027—3577g,铜鱼230—320g,圆口铜鱼260—443g,长吻鮠597—1130g,南方鲇2508—6419g,黄颡鱼126—220g,鲤1231—2480g。万州江段鱼类年龄组成特征表明,该江段鲢、铜鱼、圆口铜鱼以1—3龄为主,分别占样本总数的87%、78%、98%;草鱼、长吻鮠、鲤以2—3龄为主,分别占样本总数的78%、85%、64%;黄颡鱼以2—4龄为主,占样本总数的77%。2.2生成单船产量统计1997—2000年,巴南江段日均单船产量平均值为3.07kg/船/日,波动范围为2.26—3.82kg/船/日;万州江段日均单船产量平均值为3.40kg/船/日,波动范围为2.34—3.93kg/船/日。t检验分析表明,库区各江段日均单船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表7)。3鱼类资源增养殖、养殖技术研究与20世纪70年代资料相比,库区渔获物种类组成与规格均发生了较大变化。70年代库区渔获物中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白甲、中华倒刺鲃、岩原鲤的数量较多,目前中华鲟已在库区消失,达氏鲟、白鲟、胭脂鱼、白甲、中华倒刺鲃、岩原鲤的数量逐渐减少,有的江段已很难捕到。圆口铜鱼和铜鱼历来是库区最主要渔获对象,1974年四川省长江水产调查资料表明,巴南与万州江段两种铜鱼在渔获总量中均占70%,而目前巴南江段两种铜鱼占渔获总量的47%,万州江段两种铜鱼仅占渔获总量的17%,铜鱼资源量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南方鲇、鲤、黄颡鱼等底层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重却相对上升,已成为主要捕捞对象。目前库区主要经济鱼类捕捞个体一般较小,大部分未达到性成熟年龄,如草鱼、鲢、南方鲇、圆口铜鱼等平均年龄分别为2.34龄、2.10龄、2.13龄和1.77龄。与70年代资料相比,捕捞规格明显下降,渔获物中小型化、低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库区鱼类资源已呈衰退趋势,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变迁等因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库区鱼类资源,建议:(1)严格控制捕捞强度。渔政管理部门应限制网目大小,取缔小网目的定置刺网等有害网具,对电鱼、炸鱼、毒鱼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2)加强鱼类繁殖保护。对于库区产卵的鱼类如鲤、鲫,各地都比较重视,而产卵群体集中,又易被大量捕捞的鱼类,如铜鱼、红鳠类等却未制订保护措施,如果不制定禁渔期和禁渔区,资源量将会进一步下降。因此应根据各类鱼类产卵特点,禁渔期可从3月到5月,可使大部分经济鱼类得以正常繁殖,从而有利于库区鱼类资源逐步恢复和发展。(3)建立重要鱼类保护区。鱼类资源的自然增殖是相当缓慢的,为弥补鱼类资源再生量的不足,非常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