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危险化学品详解_第1页
2016危险化学品详解_第2页
2016危险化学品详解_第3页
2016危险化学品详解_第4页
2016危险化学品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危急化学品的

特性及火灾防范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索全伶

主要内容:1、引言2、常见危急化学品的分类3、常见危急化学品的特性4、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8·12〕中的危急化学品分析1、引言人类用火史;可控与不行控;氧化复原化学反响。着火:物体燃烧,并发出光、火焰和热的过程。

燃烧

燃烧的化学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如氧气、氧化剂〕发生猛烈的氧化反响,并发出光和热的过程。

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猛烈化学反响过程〔不愿定有氧气参与〕。

燃烧分类:自燃、闪燃、着火、爆炸。闪燃: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到达确定浓度,遇明火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或将可燃固体加热到确定温度后,其蒸气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燃烧条件:1〕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点,也就是燃烧所需最低温度〕;2〕有助燃物〔氧气、氧化剂〕存在;3〕可燃物与助燃物接触。灭火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灭火原理:破坏和把握物质燃烧必需同时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着火源、助燃物及可燃物与助燃物接触〕。

爆炸1: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四周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响或状态变化。密闭空间爆炸2:在极短时间内,某一物质系统发生快速的物理状态变化或化学反响,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转化为对四周介质做机械功,通常伴随着猛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效应。大多数发生化学反响,要了解危急化学品性质。

2、常用危急化学品的分类常用危急化学品按其主要危急特性分为八大类。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响,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四周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四周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急,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急的物品。常见的爆炸品:烟花、爆竹、雷管、炸药、硝酸盐、过氧化物等。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压缩可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应符合下述两种状况之一:

a.临界温度〔使物质由气相变为液相的最高温度〕低于或等于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确实定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确实定压力大于715kPa;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不满足为压缩气体,如氢气,CO瓶等。例如:煤气、自然气、乙炔气、液氯、液氨、二氧化碳气、液化石油气、瓦斯〔自然〕气等;

雷德法:一种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

1atm=0.101325MPa=101.325kPa第3类易燃液体本类化学品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急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例如:汽油、柴油、酒精、甲醇、乙醚等化学品。闪点:燃油在规定构造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四周的空气混合,到达确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燃油温度。闭杯闪点:试样在闭杯闪点试验仪中加热到其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轻质油如汽柴油用闭杯闪点,重质油如润滑油用开口闪点。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般由碳、氢、氧以不同比例组成〔留意含碳化合物不愿定都是有机化合物〕。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除含碳、氢、氧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氮、氯、磷和硫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气体:CH4,煤气等液体:汽油,酒精等固体:萘,脂肪等可燃,燃烧产物有毒〔CO〕。含杂原子的毒性更大!留意防毒!易燃液体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快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不能与含硝基化合物混合!例如:赤磷、硫磺、松香、樟脑、镁粉、煤粉等自燃物品: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响,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例如:白磷,鬼火〔磷火、PH3〕、硝化棉,赛潞终(赛璐璐,硝化纤维塑料),金属硫化物(与含硝基有机物混合易燃),积存的浸油物或植物或煤等;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时,发生猛烈化学反响,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例如:K,Na,Li,Ca,Mg,Al,Fe,NaH,LiAlH4,NaBH4,CaSi2,CaH2,SiHCl3,CaC2(电石)等。有些化学品〔白磷,硝化棉,金属有机化合物,新颖活泼金属粉等,暴露空气,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例如:江苏苏州昆山中荣金属制品公司铝粉爆炸案。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易燃易爆)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如H2O2,Na2O2等〕,其本身不愿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惊或摩擦较敏感。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O-O-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惊或摩擦极为敏感。氧化剂:KMnO4,K2Cr2O7,NaClO3,HNO3,浓H2SO4,F2,O2,臭氧,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有机过氧化物:通式R-O-O-R’,过氧二碳酸酯,过氧化二苯甲酸,PVC的引发剂2-乙基已基过氧二碳酸酯和过新癸酸叔丁酯等。易爆品还有硝酸盐及含硝基的芳香化合物。第6类有毒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确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临时性或长期性的病理转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23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毒理学中的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确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例如:氰化钾〔钠〕,甲醛,甲醇,白磷,卤代芳烃〔如六六六〕,亚硝酸钠,有机杀虫剂,二恶因(英),水银〔汞〕,砒霜〔As2O3〕,苯,CO,H2S等。第7类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就是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物品中的总放射性含量和单位质量的放射性含量均超过免于监管的限值的物品。目前国家规定的豁免值是指不超过国家标准《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23)中表1放射性核素的根本限值。本类化学品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贝克)/kg的物品。Bq:放射性活度的国际标准单位,特地名称是“贝克勒尔”,简称“贝克〔Bq〕”。日本福岛长崎广岛;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例如:60Co,伽马辐射;铀235,核裂变;重氢(氘)或超重氢(氚),核裂变;核聚变;含阿系物质,钍,钚等。核反响〔nuclearreaction〕:粒子〔如中子、光子、π介子等〕或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核质量、电荷或能态发生变化的现象。反响前后的核子数、电荷数、能量和动量都守恒。第8类腐蚀品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消逝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外表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酸性腐蚀品:甲酸、冰醋酸、苯甲酰氯、丙烯酸,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氢氟酸等;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次氯酸钠,硫化钠等;其他腐蚀品:二氯乙醛、苯酚钠,溴素,水合肼等。2、常见危急化学品的物理及化学特性氢气(H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在空气、氧气中可以燃烧〔淡兰色火焰〕、到达爆炸极限时可爆炸。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在试验室中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响制备氢气: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氢气的主要化学反响是做清洁能源和加氢复原剂。在常温下,纯洁氢气的化学性质特殊稳定,但是含有空气的氢气或空气中混入氢气时,氢气极易发生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氢气火灾防护:要依据燃烧、爆炸的氢气数量,确定辐射热范围、划定危急等级、确定防护等级;消防人员要穿全套隔热服,配备空气呼吸器。把握险情:启用喷淋、泡沫、蒸汽等固定或半固定灭火设施,冷却正在燃烧的储罐、钢瓶及相邻的容器,重点是受火威逼的一面。在实行防爆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堵漏方案;切断泄漏氢气来源、向罐内注水,通入惰性气体等方法协作堵漏。当罐中火焰被扑灭,未切断氢气气源,无法实施堵漏时,应实行撤离等措施。灭火方法:〔1〕关闭阀门,切断气源,自行灭火;〔2〕隔断空气,使火熄灭;〔3〕通过旁通,向着火罐内注入惰性气体或灭火剂,使火熄灭。乙炔气〔HC≡CH〕: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乙炔为无色气体,工业乙炔因含有杂质〔如磷化氢〕而有特殊的臭味。乙炔的分子式C2H2,构造式H-C≡C-H,分子量26。在20℃和1个大气压时,乙炔的密度为1.091kg/m3。乙炔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分别为35.5℃和61.65大气压。乙炔闪点-32℃,自燃点305℃。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在-83.6℃和1个大气压时,乙炔变为无色具有气味的液体,连续降温,则冷冻成白雪状的物质。在0℃和1个大气压时,由1升液态乙炔可得到382.5升气态乙炔。乙炔可溶于水和酒精,极易溶于丙酮。在15℃和1个大气压下,1升水溶解1.1升乙炔。在同样条件下,1升丙酮溶解25升乙炔;在15大气压下,1升丙酮可溶解345升乙炔。丙酮溶解乙炔钢瓶使用较安全。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一般其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上升而削减。乙炔与水接触时,能生成形式如冰雪状的水合晶体C2H2.6H2O。水合晶体的最高存在温度为16℃,高于此温度,无论在任何压力下都不能存在。水合晶体在乙炔管道中存在,它可能堵塞管道,并有安全隐患。化学性质:由电石〔碳化钙〕与水反响制备乙炔是由德国沃列尔〔Wohler〕在1860年完成。当温度超过550℃时,乙炔具有分解爆炸的危急:C2H2=2C+H2+54千卡将乙炔与氧气混合时,加热至300℃则发生爆炸;将乙炔与氯气混合时,在日光照射下就会发生爆炸;乙炔还能与铜、银、汞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混合物。乙炔的氧化反响:2C2H2+3O2→4CO+2H2O2CO+O2→2CO2在4大气压下,有某些物质存在时,乙炔可能发生爆炸分解的最低温度见表1。表1表中物质存在时乙炔可能爆炸分解的最低温度物质最低温度,℃物质最低温度,℃电石氧化铝铜屑活性炭500490460400铁锈氧化铁氧化铜-280-300280240-乙炔与氧气的爆炸极限:2.3-93%;乙炔与空气的爆炸极限:2.3-81%。湿乙炔比干乙炔爆炸力气低。例如,当水蒸汽与乙炔之比为1:1.15时,通常不会爆炸。乙炔有毒和麻醉作用,甚至引起昏迷。消防措施:切断气源。假设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假设有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理: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集中。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当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电石〔CaC2〕化学构造式:化学纯的碳化钙是在试验室中,直接加热金属钙与纯碳粉,并使其反响而制备。化纯的碳化钙几乎是无色透亮的晶体〔见以以下图〕,含CaC2较高的电石是紫色晶体。工业用电石纯度约为70-80%,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呈灰色。电石的外观为块状固体,其颜色随碳化钙的含量不同而呈棕色、黄褐色或黑色,杂质为游离氧化钙、碳以及硅、镁、铁、铝的化合物及少量的磷化物、硫化物等。假设电石新断面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则因吸取空气中的水分,会使断面失去光泽而变成灰白色。电石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中,相对密度2.22g/cm3(18℃),熔点2300℃,能导电,纯度越高,导电性越好。化学性质:〔1〕与水反响电石遇水立刻发生猛烈反响,生成乙炔,并放出大量的反响热。工业制乙炔是将电石浸于水中反响。当水过量时,发生以下反响:CaC2+2H2O=Ca(OH)2+C2H2(气)当电石过量时,例如用滴加水来分解电石,除发生上面反响外,还进展下面的反响:CaC2+Ca(OH)2=2CaO+C2H2〔气〕这个反响说明,碳化钙是一种强脱水剂,不仅能够脱出物理吸附水,也可以分解化学结合水。〔2〕与O2反响在高温下,与枯燥的空气发生氧化反响:2CaC2+5O2=2CaCO3+2CO2〔3〕与N2反响在高温下与枯燥的氮气反响,生成氰氨化钙:CaC2+N2=CaCN2+C〔4〕与Cl2反响在250℃时,与枯燥的氯气发生反响,生成氯化钙和碳,并放出大量反响热〔与溴反响更猛烈〕:CaC2+Cl2=CaCl2+2C〔5〕与硫蒸气反响在250时,发生以下反响:CaC2+2S=CaS+2CS2在500时,发生猛烈反响,只有少量CS2生成:CaC2+2S=CaS+2C〔6〕与氨反响在500-600℃,仅发生氨分解反响:2NH3=N2+3H2当温度升至650℃,则与电石进一步反响,生成氰氨化钙和氰化氨:CaC2+4NH3=CaCN2+NH4CN+4H2〔8〕与磷和砷反响CaC2+P=Ca3P2+CCaC2+As=Ca3As2+C生成的碳为石墨碳。扑救电石火灾遵循的战术原则:重点疼惜、掩盖抑爆、把握燃烧。要快速把握火势集中,冷却降温,疏散人员,驱散可燃气体,适时消灭火灾。电石发生火灾后,不行用水或含有水分的灭火剂进展扑救。也不行用氮气灭火,因在高温下会发生反响。使用干砂、水泥、干粉等灭火剂进展掩盖灭火扑救,干砂和水泥能吸取水分,有效地减弱电石和水的反响程度。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如空气呼吸器及防护服、手套等,严防中毒、灼伤或烧伤;扑救时要防止沉积的粉尘飞扬,以免可燃粉尘发生爆炸;疏散时要选择宽旷安全地带。甲醇〔CH3OH):物理性质:甲醇是无色澄清液体,微有乙醇样气味,易挥发,易流淌。燃烧时无烟有蓝色火焰,能与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混合物。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类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溶解性能优于乙醇,能溶解多种无机盐类,如碘化钠、氯化钙、硝酸铵、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铵和氯化钠等。相对密度0.7915。熔点-97.8℃。沸点64.7℃。折光率(n20D)1.3292。闪点(闭杯)12℃。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体积)。有毒,一般误饮15ml可致眼睛失明,致死量为100~200ml。化学性质:甲醇的合成:CO+2H2→CH3OH+96.69KJ/MOLCO2+3H2→CH3OH+H2O+49.53KJ/MOL甲醇的分步氧化反响:〔1〕CH3OH+O2→HCHO+H2O

〔2〕HCHO+O2→HCOOH局部氧化反响:CH3OH+O2→H2+CO2完全燃烧氧化反响〔放出大量热〕:CH3OH+O2→CO2+H2O在铜催化下的裂解反响:CH3OH→CO+H2在高温下与水蒸汽反响:CH3OH+H2O→H2+CO2与金属反响:CH3OH+Na→CH3ONa+H2危急特性:易燃,甲醇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响能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急。甲醇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集中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甲醇燃烧(分解)产物:CO和CO2。应急处理处置方法: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毒服,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取,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废液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掩盖,降低蒸气灾难;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用水枪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完毕。假设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已烧变色、变形,排气猛烈、有刺耳哨声、火焰白亮刺眼,是爆炸的征兆,应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和雾状水等灭火剂。氯气〔Cl2〕:物理性质:氯气为有猛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黄绿色气体,比空气密度大〔3.17g/L〕,易液化。在101kPa下,熔点-107.1℃,沸点-34.6℃,降温加压可将氯气液化为液氯。可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病症是发生猛烈的咳嗽。严峻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苦痛和腹泻。1升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mg,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与氧气一样,氯气也有助燃性。例如,与金属的反响:2Na+Cl2→2NaCl,钠在氯气里猛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Cu+Cl2→CuCl2,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猛烈燃烧,瓶里布满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蓝绿色。2Fe+3Cl2→2FeCl3,铁丝在氯气里猛烈燃烧,瓶里布满棕红色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黄色。在常温下,枯燥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响,所以可用钢瓶储存氯气。1、与氢气的反响H2+Cl2→2HCl工业制氯化氢的方法。工业制盐酸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的氢气和氯气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H2+Cl2→2HCl〔光照〕,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处消逝白雾。氯气与氢气混合物见光爆炸,有白雾产生。留意:将点燃的H2放入氯气中,H2只在管口与少量的氯气接触,产生少量的热,可安静燃烧;但是,点燃H2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时,大量H2与氯气接触,快速化合放出大量热,使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2、与磷的反响2P+3Cl2(少量〕→2PCl3(液体农药,雾〕2P+5Cl2(过量〕→2PCl5(固体农药,烟〕现象:产生白色烟雾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净化作用,用于消毒(如游泳池,HClO具有强氧化性)。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可逆反响〕与碱溶液反响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上述两反响中,Cl2作氧化剂和复原剂,是歧化反响。Cl2+2OH-(冷〕=ClO-+Cl-+H2O3Cl2+6OH-(热〕=ClO3-+5Cl-+3H2O发生氯气泄漏大事时,污染区人员切忌慌张,应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向上风向地区转移;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确定泄漏装置和部位,划定戒备范围,侦查小组携带有毒气体检测仪深入厂区进展侦察检测,搜救被困人员;疏散现场员工及周边生活区群众;用喷雾水枪对泄漏区域进展稀释;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协作,用工业碱液吸附、中和氯气,切断氯气来源,进展堵漏处置。要穿戴好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服、手套等,严防中毒。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nCH2=CHCl→物理化学性质:聚氯乙烯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白色粉末,具有不易燃、强度高、耐气侯变化及可塑性等优点。PVC化学稳定性很高,对氧化剂、复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反抗力。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烧碱。然而PVC能够被浓氧化酸(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以上即开头分解并放出氯化氢(HCl)气体,致使PVC变色。PVC的电绝缘性优良,一般不会燃烧,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即自熄,是一种“自熄性”、“难燃性”物质。基于上述特点,PVC主要用于生产型材、异型材、管材、板材、片材、电缆护套、硬质或软质管、输血器材和薄膜等领域。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参与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帮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等。由于PVC内含有一些添加剂,可能渗出或气化;部份添加剂会干扰生物内分泌〔影响生殖机能〕,部份可增加致癌风险;焚化PVC垃圾会产生致癌的二恶英而污染大气。由生产PVC的化学工艺过程可知,在氯碱和PVC企业存在的主要火灾隐患是生产PVC的根底原料氯乙烯、乙炔、氯化氢、氢气、氯气、烧碱等。下面对这些根底原料进展简洁介绍。利用离子膜法通过电解食盐水工序生产烧碱。电解食盐水的反响方程:NaCl+H2O=H2+Cl2+NaOH氯化氢合成:H2+Cl2=2HCl+18.42kl/mol乙炔气从电石发生器中得到:CaC2+2H2O=Ca(OH)2+C2H2+130kj/mol氯乙烯合成:达纯度要求的乙炔和HCl气体,按1:的比例混合后,在100-180℃的氯化高汞触媒的作用下,生成氯乙烯:C2H2+HCl=C2H3Cl+124.8kJ/mol生成二氯乙烷的副反响:C2H2+HCl=C2H4Cl2氯乙烯气体的性质分子式:C2H3Cl;构造式:CH2=CHCl分子量:62.5;沸点:-13.9℃;凝固点:-159.7℃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5.22MPa氯乙烯单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带有芳香味的无色气体,是有毒物质,大量吸入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主要对肝脏有损坏,表现为神经衰弱、记忆减退等,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可致肝癌。氯乙烯单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在压力下更易爆炸。成品氯乙烯单体要加压成液体进展贮存和运输,使用耐压槽车和特制专用钢瓶运输,贮运时必需留意容器的密闭及氮封,并应添加少量阻聚剂。当皮肤或眼睛接触到液体氯乙烯时,应尽快用大量水冲洗。车间操作区空气中允许的氯乙烯最高浓度为30mg/m3,而人凭嗅觉能觉察的浓度为1290mg/m3,因此要借助仪器检查,不能凭嗅觉检察。危急特性:氯乙烯单体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和爆炸的危急。无抑制剂燃烧时可发生猛烈聚合。消防措施:厂区严禁吸烟和明火操作。员工实行定期体检。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专人人监护。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假设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假设有可能,将起火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3、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2023·8·12〕中的危急化学品分析3-1爆炸缘由国务院调查组查明,事故的直接缘由是:瑞海公司危急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硝化棉由于潮湿剂散失消逝局部枯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急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急化学品发生爆炸。氰化钠(约700吨)(剧毒品)硝酸铵(约800吨)(易爆品)硝酸钾(500吨)(易爆品)二氯甲烷(易燃品,有毒)三氯甲烷(易燃品,有毒)四氯化钛(微黄液体,腐蚀品)甲酸(腐蚀品,有毒品)乙酸(腐蚀品)氢碘酸(腐蚀品,有毒品)甲基磺酸(腐蚀品,有毒)电石(易燃固体,避水)对苯二胺(易燃品,有毒)二甲基苯胺(易燃品,有毒)氢化钠14吨(易燃固体,避水)硫化钠14吨(腐蚀品,有毒品)氢氧化钠74吨(腐蚀品)马来酸酐100吨(易燃、易爆品)氰基乙酸(易燃品,有毒)硝酸钠(易爆品)硅化钙(易燃固体,避水)油漆630桶(易燃品、有毒)十二烷基苯磺酸(易燃,有毒)火柴10吨,硝化棉等3-2危化品种类和数量3-3主要危急品分析1、硝化棉硝化棉学名纤维素硝酸酯,也称硝化纤维、硝化棉。它是一个聚合物,分子量很大。一般用含氮量百分数代表酯化程度。硝化棉为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固体,似棉花。光分解变色。能溶于丙酮、醇醚混合液(1∶3)、冰醋酸、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自燃点170-180℃。闭杯闪点:4-12.78℃。极易燃烧,速度极快。分子式:[C6H7O2(ONO2)a(OH)3-a]nn:聚合度;a:酯化度硝化棉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急化学品,在历史上曾经是特殊重要的军用主力火炸药;曾经大量用于制造枪弹和炮弹的放射药,也曾经大量用于装填炮弹炸弹和各类爆破器具,是人类在黑火药之后学会制备的其次种火炸药。在硝化棉的现代用途中,它主要用来制造赛璐珞塑料〔如乒乓球〕的原料,也可做油漆、涂料、油墨等的填料。硝化棉具有高度可燃性和爆炸性,遇到火星、高温、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可燃烧或爆炸。潮湿剂挥发后,简洁自然。硝化棉其危急程度依据硝化程度而定,含氮量在12.5%以上的硝化棉危急性极大,遇火即燃烧。在温度超过40℃时能加速其分解而自燃。含氮量缺乏12.5%的硝化棉虽然比较稳定,但受热或储存日久,渐渐分解,降低着火点,亦有自燃自爆的可能。储存:密封、阴凉、枯燥、避光、保存。必需保持确定量润湿剂(水和乙醇混合物),以保安全。消防措施:用水或雾状水进展灭火。严禁用干粉、砂土压盖,以免发生猛烈爆炸。2、硝酸铵硝酸铵〔NH4NO3〕是一种铵盐,呈无色无臭的透亮晶体或呈白色的晶体,极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溶解时吸取大量热。遇碱分解。是氧化剂,用于化肥和化工原料。熔点:169.6℃;密度:1.72g/cm³纯硝酸铵在常温下是稳定的,对打击、碰撞或摩擦均不敏感。但在高温、高压和有火种及复原剂存在时会发生爆炸,硝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