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建筑在人性化步行街中的运用_第1页
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建筑在人性化步行街中的运用_第2页
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建筑在人性化步行街中的运用_第3页
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建筑在人性化步行街中的运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建筑在人性化步行街中的运用

现在,在这个快速城市化的世界上,我们必须考虑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拥挤的城市、混乱的交通和机械生活带来的许多问题。我们陶醉于机械的力量、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崇拜高、新、奇的感官刺激,却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类的真正需要。城市居民喜欢去哪里?不是那些让他们感到恐怖的、拥挤的街道;不是那些从这边到那边需要经历漫长步行的“大”空间;更不是太阳曝晒或寒风凛冽的铺装广场。人们愿意穿过舒适、有趣和愉快的空间;欣然漫步于自然流畅的蜿蜒小路;喜欢那些提供了休憩、交谈、观望可能的空间。设计良好的公共场所要能接纳每一个人,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利的生存空间。只有城市空间设计从使用者的生活、体验、感受出发,只有设计师成为一个参与者而融入平常使用者的生活,真正的以人的本性为立足点,我们的城市空间方可成为人性的场所。一、城市设计注重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而非追求文化上的和谐之美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环境是行为的潜在因素。环境只有在适当的行为配合下才能产生影响,而不是以一成不变的固定方式影响行为。反之,人们能够对作用于他们的外部环境进行选择、组织与加工,以此来调节行为。行为是与环境相互作用时的决定因素。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使环境的因素得以激活,另一方面可以创造环境(图1)。人的内心世界是其行为的本原,即人的行为是包括人的动机、感觉、知觉、认知再反映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外显行为。人的心理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内部驱动力,而驱动力的产生是基于人的需要。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城市设计的定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可以看出,城市设计主要是对城市进行三维的空间设计,根本上说,是要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由此,城市设计不仅要考虑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更必须考虑市民的社会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要素。简言之,城市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各种需求,为人们提供安全感、归属感以及被尊重的满足和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在当今信息繁杂、交流剧增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城市中创造能满足人们真实需求和愿望的公共场所,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下面以步行商业街这种典型的城市空间为例,来说明心理、行为因素与城市设计的关系。二、基于心理和行为因素的步行街设计原则(一)城市景观空间现代步行商业街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位于城市中心区,由几个街区组成,完全或主要用于步行,它最集中地体现出整个城市的社会文化象征,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实际上,正如著名学者路易斯·康所说的那样:“城市始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原”。步行街于城市的意义首先是生活,然后才是交通。步行商业街应该是一个综合城市中心,是包括办公、商业、和居住的混合用途的区域。(二)步行区的设计原则1.“主要”活动范围内所带来的东方地位现代的商业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购物功能,而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集购物,娱乐,饮食,观光等内容于一身。步行街内的商户多样化,配以完备的设施和充满活力的各类活动,从而吸引丰富的使用人群。不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商品;餐饮从冷食摊、快餐店到酒楼、饭庄,光临此处的顾客,既是都市风情画的一部分,也是观看熙熙攘攘人群的观众;此外,书店、电影院也能为步行街带来稳定的人流,他们使步行街上人们的活动更丰富,避免了单一的纯购物活动,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需求的最大满足。在步行街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人始终作为街道的使用主体,而步行则是各种行为活动展开的基本方式,在人们逛街的过程中感受步行街里的空间,而活动的人群也构成步行街里最重要的一道风景线。商业步行街虽然主要是为商业服务,但是,城市中各种丰富的活动内容都可以在此体现,它应该是人们生活的浓缩,浓厚的生活气息才是步行街最终的目标,才能真正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还人们一个亲近的空间。2.市空间的使用方便环境设施的完善体现着一个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社会民主的程度,完善的环境设施会给人们的正常城市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著名景园建筑师哈普林曾这样描叙到,“在城市中,建筑群之间布满了城市生活所需的各种环境陈设,有了这些设施,城市空间才能使用方便。”环境设施的完善配置,能为现代步行街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条件。电话亭、垃圾箱、路灯、行道树、花坛、休息座椅、标志牌、自动贩卖机、公共厕所等,这些设施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同时作为步行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必须做到美观一致,与整条街的风格相协调(图2)。它们是步行者对环境最直接的感知因素。完善的环境设施在提高人们活动的方便性与舒适性,丰富街道景观,完善商业街职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体现出街道对人文的关怀。特别要提出的是,步行街应实现系统化的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要做到系统化、体系化。要真正做好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必须每个环节都畅通无阻,在设计中要对盲道、通道门、楼锑、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及标志物等部位进行周密细致的考虑。3.步行尺度的整合空间以人为中心才富有意义。在研究空间时,必然考虑人的尺度、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人的空间依靠性、运动空间与停滞空间、空间领域及空间感受等。环境心理学提出社会向心空间和社会离心空间,在城市环境中也是一样,小镇上人们随处可见聚谈,聊天的场所;而大城市不一样,人们行色匆匆,甚至邻居相见也行同路人,往往表现为一种社会离心的状态。因此,在空间尺度上,步行街路宽(D)与两侧建筑高度(H)之比建议为1左右。芦原义信的研究告诉我们,D:H=1时,一般可以看清实体的细部,人有一种既内聚安定又不至于压抑的感觉(图3)。街道的宽度应该既保证了人流有一定的密度,又不显拥挤。在垂直方向上,可设置树冠较低的树木;花池、路灯也不要过高,以适合人的步行尺度;建筑物在两三层以上要向内退,不要让行人有压抑感。水平方向上,采用多种地砖铺装,丰富的色彩、形式分割地块,创造复杂的视觉感受,令人赏心悦目;食品摊、雕塑以及用来分隔道路的绿化带尺度要适宜。当街道较宽(D:H≧2)时,如果尺度过大,会让人感到空旷,没有安全感,有“蚂蚁过街”的感觉,这时,在整体尺度的把握上应注重设施的安排以界定新的空间形状,用公用电话亭、自行车停车架、成组的盆花以及长椅等分隔空间,营造出新的空间感受,弥补建筑之间因距离过大造成的引力缺失,消除街道空间的发散感,也有助于使用者调整对空间尺度的心理感受。4.成为等温体验空间的空间街道绿化景观对于整条街道以至整个城市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实上,街道绿化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载体,它并不只是简单的栽花植树,而是同城市中心区本身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的。有时沿街建筑设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或破坏原已有的街道形象,但整排连续枝繁叶茂的行道树就能提供视觉上的统一,保证一条街道在某些方面空间的完整性,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场所,唤醒了人们的愉悦和对生活的体验。如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日本横滨市横滨大道,澳大利亚帕思干草步行街等。随着步行街的发展,将更加趋向于“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高雅,舒适,独具特色的步行购物环境,绿化是不可或缺的。行道树、花坛、花架、花车、花钵、草地的设置,都可以增加空间的亲和力,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购物环境,还能为整个城市中心区的环境改善贡献力量。以步行街上的树木为例,树木能提供遮荫的效果并产生人性尺度的感觉,可加强行人的舒适感而又不至于减低沿街店面的可见度。但国内的步行街在设计中似乎很容易忽视这方面的问题,像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天津的和平路步行街,这种尺度比较大的步行街,就应该有比较适合人体尺度而且密度大的行道树林立在街道两旁或集中布置于道路中央,这样,一方面能够在心理感受上不会觉得街道过宽,给人们更好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另一方面,北方冬天风沙大,夏天太阳灼热,密度大且高度低的树木能创造更宜人的室外环境。三、注重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的研究街道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在人性化方面要求可坐、可达、可观、可乐、可谈、可逛,这些基本的框架能够确保街道是属于人的,它的外在环境载体就是一种人性的反应。由于每个人所具有的精神体验和知觉现象都不相同,这样的个体差别广泛存在于社会现实中,需要运用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深入研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