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疏通文意并背诵全文;2.合作学习,体会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3.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讨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学习重难点】1.合作学习,体会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2.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讨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教学时数】1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滚滚长江,淘尽英雄。赤壁给英雄留下了遗憾,也给英雄留下了美名。文人墨客,心为江动,情为水发,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文豪东坡又是何感、何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的《赤壁赋》,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二、疏通文意,温故知新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请,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冯”,乘。虚:太空。御:驾。3.客有吹洞箫者(句式)句式:定语后置句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5.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围绕。6.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槊:长矛。7.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句式)句式:宾语前置句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盖:如果。曾:竟然。以:通“已”,停止。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苏轼与客夜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乐——悲——喜(于是饮酒乐甚——苏子愀然/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思考:作者因何而乐?【游赤壁(事)—赏美景(景)—生乐情(情)】良辰:七月既望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徘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赏心: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乐事:与客泛舟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诗/纵一苇,凌万顷带着欢乐再次把写景的句子读一遍!!!四、合作探讨★★1.由乐转悲提示:作者为何“愀然”,客人因何而悲?(1)作者的歌声(政治失意)“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客“悲”在何处?①箫声(幽咽、哀怨、悲凉)②历史人物(人生无常)“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③自身卑微(渺小)“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④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⑤理想难得(现实苦闷)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现实: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2.由悲转喜提示: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并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使客从悲情中解脱出来?①作者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是永恒的。②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③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五、课堂小结《赤壁赋》记叙了苏轼与客人月夜泛舟游赤壁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文通过主客问答所表现的喜乐与悲伤,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在作者“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中,化为洒脱、豪迈的气度,展现出作者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六、习题巩固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苏轼《赤壁赋》中,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4.《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素材积累】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穷则独善其身》古语有云:用行舍藏。亦即是在受人垂青之时,当仁不让,以一己之力造福天下;在疾痛惨怛之时,韬光养晦,悠然寄情于天地之间。许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真正能够宠辱不惊的又有几个人呢?我已经依稀看见苏轼黯然神伤的背影。苏轼之才,高于八斗,富过五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仅样样精通,而且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悠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这样稀世之才,却被腐朽的封建王朝左迁,左迁,再左迁。于是就有了“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的豪情壮语,却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忧伤;于是就有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悠闲,然而又有谁能了解东坡那无奈而游山乐水的郁结;于是就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狂放,只是谁又会去注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呢?《赤壁赋》课后反思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上好一节真正实用又精彩的课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进行及时的反思,有助于在教学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现将本堂课的反思如下:整个教学情境设计合理,授课思路清晰,既能挖掘文本内涵,又能跳出文本,观照现实。情境与教学活动能一一对应,严密契合,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完成既定学习目标。在准备阶段,能够充分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大胆取舍,不断修改、完善,试讲、磨课。学生预习时,能够细化任务,让学生明确每一步应该做什么,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课堂重点,准备充足。在授课时,能够很好地把控全场,仪态自然,语速适中,思路清晰,基本实现了本节课的预设目标。但不能否认,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1.教学设计偏保守,不够新颖。从分析文本到知人论世再到跳出文本观照生活,思路清晰,问题在于文本分析部分占时间太长,知人论世部分写的东西太简单,比重不够合理,文本处理部分可以再加一些活动,分开处理。2.临场发挥有点生硬,太紧张,不够自信。对于预设太过依赖,临时生成较少,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以后要多关注学生,让预设的东西成为助力,而不是成为框住自己的枷锁。3.文本研读可以再系统全面一些。虽然一直在研究文本,但却感觉没有真正把文本吃透,没有给学生把文本讲透。如何梳理框架,如何找明情感变化原因,如何引导学生,都需要不断实验,不断打磨。4.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诵读指导不够专业,针对性不强。例如,学生在诵读过后,可以从重读、停顿、情感等方面引导。在学生分析文本时,如果分析到位,可以用“分析得很透彻”“分析的很到位”“你的思路非常清晰”等语言给学生肯定;如果分析不到位,再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聘任合同协议
- 商务咨咨询合同协议
- 模具使用协议合同协议
- 快捷快递加盟合同协议
- 橱柜设备出售合同协议
- 商品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 忠诚合同协议书范本
- 商店雇佣合同协议
- 咨询返佣协议合同书模板
- 品牌摄影店转让合同协议
- 公务用车分时租赁实施方案
- 全国AEFI监测方案
- DB3301∕T 0451-2024 医学美容机构电子病历系统技术规范
-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记录
- 水工维护初级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运维项目进度计划
- 商场中央空调租赁协议模板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人教版)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语言基础》实验4:条件分支结构基本应用参考答案
- OTA代运营协议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