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_第1页
浅谈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_第2页
浅谈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_第3页
浅谈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_第4页
浅谈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刘荆荆摘要:本文就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进行阐述,目的是探讨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识别、过程确认及有效控制的方法。关键词: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识别和控制基于对书刊印刷行业的审核经验,笔者就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的识别和控制进行阐述,目的是共同探讨书刊印刷行业特殊过程识别、过程确认及有效控制的方法。一、GB/T19000:2008/ISO9000:2005《基础和定义》3.4.1术语“过程”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GB/T19001:2008标准,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条款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时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那么,书刊印刷行业是否存在这样的过程呢?在书刊印装生产过程中,无线胶粘装订过程和覆膜过程是书刊印刷行业印后加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该过程直接影响成书质量。(一)首先应了解什么是无线胶粘装订和覆膜。无线胶粘装订是指用胶质物质将每一帖书沿订口相互粘接为一体的固背装订方法,通常称为“胶订”。从配页到出书整个无线胶订的工艺过程,可以在一台机器上连续自动完成。印刷品覆膜工艺,简称贴膜或覆膜,就是将塑料薄膜涂上粘合剂,与纸制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使之粘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的加工技术。经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加平滑光亮,从而提高了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固度,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同时还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折、耐化学腐蚀等作用。(二)无线胶粘装订和覆膜产品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检测方法。据我国书刊装帧质量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全国书刊印装质量问题中80%为装订问题,而其中占60%以上为胶订质量问题,在诸多质量问题中,胶订书刊牢固度低,“散页、掉页、脱胶”等问题最为常见。覆膜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薄膜与印刷品粘合牢固度不良、起泡、起皱、覆膜产品发翘等。对于胶订和覆膜质量检验一般依据印刷行业标准进行外观和尺寸检验,采用目测的方式进行。对于牢固度的检测多采取破坏性试验的方式,胶订牢固度检测可依据印刷行业标准CY/T40-2007《书刊装订用EVA型热熔胶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中:“4.6胶粘订书刊粘结强度要求”规定:书册胶订成书后,胶层与书刊内页的粘合强度应大于4.5N/cm。“5.7胶粘订书刊粘结强度检验方法”规定:在23℃±3℃的环境下,将所测试胶粘订书刊中间书帖的中心页,通过一张平板中间的细条缝,此时该页两侧其他书页应以该细条缝为中心线,平铺于平板之上。为使其平铺可以使用重物静压其上。之后用夹具将书页固定住,以使书页可以均匀承受缓慢增加的静态模拟拉力。一般情况下,夹具的位移速度不应大于5mm/s。当书页所受外力F与书页长L的比值大于4.5N/cm,书页未从书脊处脱落即可判断该胶订书刊的粘结强度合格。覆膜产品质量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以下五种:1、揉搓检验法:取适当面积的覆膜样张,用双手像洗衣服那样前后来回揉搓,若塑料薄膜与印刷品间无脱开或起泡现象,说明产品质量可靠。2、撕揭检验法:把覆膜样张上的塑料薄膜层,用手揭开并撕下,看印刷墨层能否完全附着在薄膜上,或将纸基撕烂,如有则说明覆合正常。3、加压检验法:把覆膜样张拿到模切压痕机或凸版印刷机上,用模切刀或凸版加压后,检查加压处有无发白现象,无发白现象则表明覆膜质量好。4、加温(即烘烤)检验法:把覆膜样张放进烘道内,经65摄氏度左右温度的烘烤,不脱膜、不起泡、不起皱说明覆膜正常。5、浸水检验法:把覆膜样张放进常温水里浸泡约1个小时后,膜层与印刷纸张不分离,说明膜层贴合较牢固。通过以上阐述不难看出,胶订和覆膜过程的产品是否合格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只有通过破坏性试验或交付使用后问题才显现,因此是典型的特殊过程二、胶订和覆膜过程进行确认及控制依据GB/T19001:2008标准7.5.2“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确认”规定: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组织应规定确认这些过程的安排,适用时包括: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记录的要求;e)再确认。(一)根据确认的目的是否能够满足策划的能力要求,对过程确认可考虑以下几点:1、要制定过程能力合格评定的准则和批准程序;2、要明确负责单位和过程确认的程序、方法以及记录要求;过程的质量要求,即产品的特性,这是确认的输入,是策划的出发点,是过程能力分析的依据。3、原材料的保证。包括热熔胶、塑料薄膜、粘合剂等原材料,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必须满足产品的接收准则。4、设备和监视测量设备的完好。保证设备和监视测量设备可以适宜、充分。包括使用设备的名称、型号,设备的状态要求、检测仪器及使用要求。5、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具备规定的操作技能,满足人员能力要求,并经过资格认可。包括该特殊过程各类人员(如机长、助手)的技术、培训及考核等要求。6、确定操作方法和程序。制定胶订及覆膜工序作业指导书,对工艺保证的条件进行认可,如胶订产品的书帖捆扎要求;冬季作业要求;覆膜产品油墨固化要求;环境温度、湿度要求等。7、对过程能力进行认可,对过程参数如:胶订温度、烘干温度、热压温度和辊间压力、覆膜机速度等进行确认,对过程参数确认时可采取抽取产品书样本进行破坏性检验的方式进行。8、再确认的安排。过程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材料、设备、作业方法调整、产品性能更改、操作人员的调整等,应当进行再确认。(二)对胶订过程的控制1、书背表面加工的质量。铣背打毛胶粘装订法中,书背铣削和打毛的质量是影响无线胶订牢固度的主要因素。在书背铣削、打毛过程中,使纸张边沿的纤维松散,并形成粗糙的表面,胶液沿纤维渗入到纸张表面,互相粘结。切槽式胶粘装订法中,对开槽刀的处理:可以把开槽刀的顶部∧用砂轮打成∩,这样开槽刀开槽的结果是“U”字型,开槽深度为1.2mm至1.5mm之间,槽与槽之间的距离为4mm左右,开槽角度60°为最佳,从而加大了对书帖的槽内“U”字部位的施胶量和加大对书帖内的粘结面积,展平书芯后保证了内页不易脱落、掉页。2、热熔胶的选用和温度控制。我国热熔胶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近五年国内热熔胶行业进入了成熟期。书刊用的EVA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份的固体可熔性聚合物。热熔胶的常温下为固体,当热熔胶加热熔化到170℃-185℃时,变为有良好粘度的液体状;当胶锅内温度上升到250℃以上时,热熔胶液体开始老化变色、变质、粘度下降、胶膜变脆的胶液,无法使用。热熔胶的型号很多,粘结性能也不相同。要选用抗拉强度高、受温度变化小、熔融粘度高、硬度大、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度大的热熔胶。对新购进的热熔胶每个品牌、批次均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只有每项指标都合格的胶才能进入车间,使用前按规定的程序对热熔胶背胶和侧胶的温度进行确认,正式生产时应定时对背胶和侧胶的胶锅温度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过程稳定。3、胶订环境的控制。胶订车间要求正常的工作温度为20℃-30℃,湿度为50%-70%;胶订产品时,提前2小时预热热熔胶。冬季生产时由于室内外的温差大,会严重影响胶订的质量,在胶订时,胶液和带温差的书帖接触后,背脊胶层和侧胶胶层表面瞬间下降缩短了热熔胶的凝固时间和开放时间,因此生产安排时,冬季至少提前一天以上把需胶订的书帖运到车间和车间温度相同的部位堆放,对胶订的书帖作时效处理,尽可能地减少书帖与车间的温差出现的质量问题。4、操作者的控制。在生产中很大比例的胶订质量问题都是操作不当、责任心不强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操作者在胶订前要熟悉对产品工艺设计、工艺流程的施工要求,认真做好胶订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折页后的书帖处理,胶订机的工作前检查和维护保养,胶订过程工艺参数监控和自检等。(三)对覆膜过程的控制1、工艺准备工作。包括:对待印刷品的检查,塑料薄膜的选用以及粘合剂的配置。塑料薄膜的厚度在0.01-0.02mm之间为宜,须经电晕或其它方法处理面的表面张力应达到4Pa,以便有很好的湿润性和粘合性能;透明度越高越好,以保证被覆盖的印刷品有最佳的清晰度;薄膜还应具有耐磨、耐水、耐化学腐蚀等性能。2、安装塑料薄膜卷筒,涂布粘合剂。粘合剂的粘稠度应视纸制好坏、墨层厚薄、烘道温度及烘道长度、机器转动速度等因素而定。涂层厚度应视纸制和墨层厚度而定,铜版纸涂布量一般为3-5g/m,胶版纸或白板纸涂布量一般为7-8g/m。覆膜过程具体的参数控制应依据特殊过程确认的结果。3、烘干、调整热压温度和辊间压力。烘道温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胶膜的干燥度一般控制在90-95%,此时粘结力大,纸塑复合最牢。热压温度根据印刷品墨层厚度、纸制好坏、气候变化等情况来调整,一般控制在60-80℃;辊间压力应视不同纸制及纸张厚度正确调整,一般覆膜表面光滑、平整、结实的印刷品,压力为19-20Pa,覆膜粗糙松软的印刷品,压力为22-23Pa。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