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改良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外周血改良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外周血改良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周血改良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微实验在肿瘤和其他良恶性疾病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收集各种不同疾病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四项检测指标的测定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微核试验检测本文收集1998年~2008年间我院就诊的患者760例,白血病65例,MDS30例,贫血80例,恶性肿瘤198例,良性肿瘤68例,其它良性疾病319例,其中男345例,女415例,年龄4~85(平均46)岁;正常对照为本院健康自愿献血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22~40岁,均体检合格,未接触过放射性物质和药物。1.2方法采取耳垂血0.1ml,肝素抗凝,与1/2量的3%明胶放入离心管中,加盖混匀,垂直至于37oC水浴箱中自然沉降40分钟左右。吸取上清液,注入离心管中,1000rpm/5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推片,干后,甲醇固定1分钟,瑞-姬氏染色10分钟。微核计数标准:在油镜下观察1000个淋巴细胞,按Countryman等的标准确定微核,即微核大小为主核的1/20~1/3,与主核核膜完全分离,形态较规正,圆形或椭圆形,染色性与主核相似或稍淡,无明显折光性。进行以下指标的检测。微核检测各项指标意义如下:(1)微核细胞率:观察1000个淋巴细胞中所含微核的淋巴细胞数。(2)微核率:观察1000个淋巴细胞内所含的微核数。(3)微核细胞阳性检出率:超出微核正常值上限的人数占该组总检人数的百分率,即微核数大于1.0‰。(4)微核人员出现率:出现淋巴细胞微核的人员占该组总检人数的百分率。计算出各类疾病上述指标的均值及标准差,及各项指标在疾病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并经统计学处,计算出P值。2结果2.1srem检验本实验各组微核细胞率、微核率两项指标与正常对照进行u检验,均有显著差异(P<0.01);各组微核细胞阳性检出率、微核人员出现率两项指标与正常对照进行x2检验,亦均有显著差(P<0.01)。2.2组病人各项指标比较各组四项检测指标之间相互比较,白血病,恶性肿瘤,MDS三组病人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组,且三者呈递减趋势,具体数值比较见表1。2.3比较不同疾病的四种检测指标2.3.1各组基本组织见表1白血病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0.01);恶性肿瘤组除与MDS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1)。2.3.2微核率白血病组与恶性肿瘤组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P<0.01);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其它良性疾病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与其余各组经统计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2.3.3微核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和微核人员的出现率白血病组、恶性肿瘤组、MDS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1),但三者之间经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3外周血细胞微核试验检测结果微核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因各种有害因素损伤,使细胞核成分在核外的微小核染色质块。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损伤,即会引起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异常反应。各种良恶性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损伤有密切的关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测定可以反映机体所受环境诱变剂和致癌剂所引起的遗传损伤程度。本文结果表明,各种良恶性疾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微核人员出现率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白血病、恶性肿瘤与其它良性疾病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别(P<0.01)。这说明各种良恶性疾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明显高于健康人,恶性疾病患者的染色体畸变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这和国内外关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本文各实验组的微核率、微核人员阳性检出率都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且白血病、恶性肿瘤与其他良性疾病相互之间经统计处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恶性肿瘤的多微核淋巴细胞增多,与文献报道一致,说明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严重的染色体断裂、丢失,是染色体极不稳定的表现,从而使断裂点的同位或邻位的癌基因激活或抗癌基因失活,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微核形成是在细胞分裂末期,与染色体断裂或纺锤体损伤有关,它较有规律地出现在各种良恶性疾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胞浆中,因此外周血微核测试法是研究染色体畸变及细胞损伤的简便而敏感的指标之一。良性疾病及癌前病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增高,提示机体处于不正常状态,在出现恶性体征之前,微核大量增多,可考虑微核是恶变的先兆之一,先于癌细胞出现,更早于临床症状或自觉症状之前。因此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可预测早期癌肿发生,较一般传统方法早0.5~5年,并且此法快速、简便、经济,只需外周血一滴,受检者无痛苦,无损伤,可反复多次进行。综上所述,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各项检测指标通过实验结果证明可广泛应用良、恶性肿瘤,白血病,白血病前期,各种良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成为目前较敏感、准确可靠的癌肿早期诊断指标,对探讨癌肿发病机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