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_第1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_第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_第3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_第4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过故人庄》古诗吟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古诗。

【设计说明】

这是一首田园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风光表达诗人对农家田园的向往。本节课使用吟诵数字教学平台进行吟诵教学。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有画的绝妙,在吟诵的过程中去体会田园生活的恬静,感受意境,体验情境。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反复诵读,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图文对照,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大致理解诗句。

3.在吟诵的过程中去体会田园生活的恬静,感受意境,体验情境。

【教学重点】

1.能利用反复诵读,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图文对照,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大致理解诗句。

【教学难点】

在吟诵的过程中去体会老朋友的情谊,体会田园生活的恬静,感受意境,体验情境。

【教学准备】

1.学生:诗人资料,田园诗的收集。

2.教师:教学课件,吟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诗题。

(一)揭示课题

1.播放田园风光图片,学生欣赏,学生想象说自己感受。

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

(二)解释课题

1.生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过故人庄》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诗题,你想到了什么?故人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有这个词语的诗句吗?

3.师小结,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诵读诗明意。

(一)读古诗

1.一读:读准字音。

(1)小组自由读诗句。

(2)小组展示读,师正音,重点指导“黍”“斜”“圃”读音及字义。

(3)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巩固。

2.二读:练习诵读。

(1)点击语文吟诵数字平台的音频,寻找不同,出示读法,学生根据平台上的提示练习诵读古诗。

(2)谈话分析:“绿”“郭”“日”“菊”是入声字,读得短而急促;押韵字“家”“斜”“麻”“花”及诗句里的“人”“山”“轩”“来”则要读的比较慢、比较长。

(3)生利用吟诵数字平台练习诵读。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吟诵的方式多次读古诗,你在诗中读到了哪些景物?

(二)明诗意

1.生自由诵读,说一说从诗中你读到了什么?(学生分享)出示典故“鸡黍之交”。

2.跟着诗人去旅行。

(1)播放田园山村图片并配乐诵读,想象美好田园乡村画面。

(2)学生自由描述画面,师引导。

(3)指生分享画面。

(看:青山、绿树、菊花、……;听:鸡鸭牛的叫声、孩童嬉戏欢笑声、诗人与故人谈笑声……;闻:稻香、菊花香、酒香……;情:热情、友情、激情……)

(4)小结:故人邀,孟子至,山村风光美,佳肴美酒香,难怪诗人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识人悟诗情

1.出示诗人孟浩然背景资料,生阅读。

2.结合画面及对诗人的了解。思考:为何约定重阳日,共饮菊花酒?

(其一,菊乃花之隐逸者;其二,孟浩然生活在风光优美的隐居之乡襄阳;其三孟浩然的出仕及隐居之路)

3.播放吟唱,学生聆听。你感受到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说说你的感受?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回归自然,淡泊明志)

4.师小结:青山绿水,美酒佳肴,这确实是值得向往的田园生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次约会刚结束就约定再次相聚,朋友之间的真情难得:菊乃诗中隐逸君子,亲近菊,回归自然,舒适惬意。

5.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当时的心情如何?用你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表现出来。

6.跟着音频诵读,进一步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美好。

7.集体吟唱,通过吟唱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友情之美、自然之美。

四、移情赏诗派

1.出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及代表作。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3.展示交流。

4.课后任务:利用本节学习的方法自学一首孟浩然的田园诗。

5.小结

诗人常常寓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