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广东省化州市实验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_第1页
联盟广东省化州市实验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_第2页
联盟广东省化州市实验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_第3页
联盟广东省化州市实验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_第4页
联盟广东省化州市实验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纲内容】知道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标解读】1、识记古代中国生产工具和水利设施兴修的基本史实。3、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知识链接】精耕细作: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也就是先将树木砍倒,然后焚烧成灰,用作肥料,并乘着土地还留有热气下种子,最后收获的耕作方式。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经济是为满足生存而生产,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特征是自给自足,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小农经济是在铁器牛耕出现和土地私有制确立之后的产物,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属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下的农民,除了拥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外,还有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三者关系如右图所示:三者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过程】一、农业的起源1.起源:采集经济向经济发展而来。2.地域差别: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和形成规模。3.种植格局:南北4.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从耒耜到曲辕犁)1.生产工具的改进(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使用石斧、、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是主要耕作方式。(2)商周时期:耒、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人们掌握了冶铁的技术,出现了农具及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4)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5)唐朝:长江下游一带出现的,是我国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造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灌溉工具:翻车(曹魏)、(唐朝)。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著名水利工程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汉:________、_________。2.地方特色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四、耕作方式的演变(从千耦其耘到自耕农经济):(一)、大规模简单协作(集体耕作):商周时期原因:商周时期,由于,多采用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二)、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此知识点要求背诵)1、产生:时间:___________。2、原因:由于和以及。3、特点:①、分散性:以为单位;②、封闭性:与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③、落后性和脆弱性: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难于扩大再生产,且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具有较强的落后性和脆弱性。4、评价积极: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消极: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②非常脆弱,容易破产;③近代以后,阻碍生产发展。五、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下仅是本课内容体现出的特点)⑴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⑵农耕技术: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⑶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知识拓展】1、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目前有两种一种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指的是: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主要)一种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指的是:集体农耕个体农耕(主要)2、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形式,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商品经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基础练习】1、(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A.铁器时代的到来B.牛耕的出现C.灌溉事业的发展D.铁犁的运用3.我国铁农具的使用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4.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5.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A.小农经济B.集体经济C.商品经济D.游牧经济7.“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摘自《墨子》)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A.春秋B.秦朝C.西周D.西汉8.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B.国家分裂的影响C.社会人口的增加D.铁器、牛耕的使用9.“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商品经济发达C.自耕农经济脆弱D.田园生活自然祥和10.“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非命》),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一特征?A.精耕细作B.铁犁牛耕C.自给自足D.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脱离【提高练习】1、(2010,蚌埠模拟)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2009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A.生产工具B.作战武器C.生活用具D.祭坛礼器3.(10茂名一模)最有力地证明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出现铁器的是A、《管仲》一书里有记载B、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出土一批铁农具C、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记载着铁矿山达三十多处D、先人们的传说4.《国语•晋语》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通过该记载我们可以确信春秋时期A、.农民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B、已经使用牛耕C、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 D、社会秩序混乱5.(2012·广东文综卷·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6.(2008·北京文综·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7.(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图1图2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8.(2007年上海历史1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9.(2007年广东单科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殷墟戴刑具陶俑牛耕图甲骨文铁犁A.B.C.D.10.(2011年高考山东)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11、材料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妊,多治线麻葛捆布,此其分事也。 根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晁错《论贵粟疏》 根据材料三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怎样?材料题答案⑴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