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西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辽西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辽西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辽西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辽西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辽西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a,则背光侧为b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进城务工或者居住,大多数农田荒废后慢慢地长出杂草,开始出现的是一年生杂草,接着是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也开始扎根其中,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此种变化属于()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的种间关系C.群落的初生演替 D.群落的次生演替3.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可观察到核膜和染色体B.观察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液泡,应把视野调亮C.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粗准焦螺旋D.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的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K+和Cl—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甲状腺激素、呼吸酶、神经递质等物质C.健康人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都恒定不变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同一时期C.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实现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大肠杆菌抗青霉素与不抗青霉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上遵循基因分离定律6.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B.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D.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达尔文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中证明了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A.尖端、尖端下部B.尖端、尖端C.尖端下部、尖端D.尖端下部、尖端下部8.(10分)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3)⑥所代表的能量_______。(填:少量或大量)9.(10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而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试管编号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甲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36℃水浴乙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60℃水浴丙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0℃水浴(1)该实验中,pH属于________变量,所以三支试管的pH应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胃蛋白酶活性的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将实验材料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氮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的模式图(局部)。据此回答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碳、氮元素,不断地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这个过程叫做生态系统的________,其中氮元素进入生物体内可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的类别有________。(2)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_______,①、③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为________。(3)下表为不同密度的放牧行为分别对植物碳库、氮库和土壤碳库、氮库的影响。若植物和土壤分别代表环境中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则对地上部分碳库、氮库影响最小的放牧密度是________,对地下部分碳库、氮库影响最小的放牧密度是________。放牧密度植物碳库(%)植物氮库(%)土壤碳库(%)土壤氮库(%)轻度放牧-7.52-6.410.783.24中度放牧-3.17-4.86-3.45-8.41重度放牧-24.1-7.87-9.92-13.04注:表格中正数代表增加,负数代表减少,表格中的数字代表改变的百分比(4)据表得知,长期重度放牧带来的结果是________,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________急剧下降,导致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草原退化甚至沙漠化。(5)若气候条件不发生改变,在退化的草原上植株造林可行吗?请回答并分析原因________。(6)2003年国家启动退牧还草工程,因地制宜,不断提升草原的生态承载力。到2017年,我国天然草原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在退牧还草的过程中,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有哪些________a.所有种群的K值增加b.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c.群落的结构更复杂d.食物网更复杂e.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增加f.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增加11.(15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戴维和阿代姆,以表彰其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194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和赫伯特发现机体存在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纤维,其末梢相当于图中的_____(填序号)。(2)若刺激①,其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_____状态产生兴奋。兴奋在②上的传导形式是_____,兴奋在③处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3)若刺激②,图中的电流器发生_____次偏转,方向_____(填“相同”或“相反”)。刺激②引起⑤反应____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4)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③在脊髓,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器官种类和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在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2)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详解】A、单侧光能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则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要大于a,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短于向光侧,A错误;B、植物水平放置,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集中分布在向近地侧,由于茎对生长素较不敏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近地侧浓度对茎的生长来说起促进作用,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但促进力度没有近地侧强。若茎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d,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为c,B错误;C、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因此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芽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茎的作用,C错误;D、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更敏感,因此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D正确。故选D。2、D【解析】群落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1)定义: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过程(裸岩):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举例:如在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1)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2)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林。(3)举例:如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解】演替是指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弃耕土地上保留原有的土壤,在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过程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林,其类型属于次生演替。故选D。3、D【解析】换用高倍镜后,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是物像清晰,调节光圈可使视野明亮。【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与染色体,A错误;B、观察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液泡,应把视野调暗,B错误;C、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光圈,使视野变亮,C错误;D、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则异物不在目镜上,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不在装片上,应在物镜上,D正确。故选D。4、D【解析】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3、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详解】A、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A错误;B、呼吸酶存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处在动态变化中,C错误;D、细胞代谢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D5、B【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非等位基因包括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A错误;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C、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D、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不存在等位基因,D错误。故选B。6、C【解析】1、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自主神经系统是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构成,主要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故又叫内脏神经。同时这种神经所控制的心跳、呼吸等活动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的支配。3、交感神经通常在个体应付紧急情况时发挥作用,副交感神经则在个体处于松弛状态时发挥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拮抗性质,使个体有张有驰,维持体内生理变化的均衡,保证个体活动的正常进行。【详解】A、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不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A正确;B、神经系统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过程,由于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所以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B正确;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错误;D、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活动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C【解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下面一段是弯曲生长的部位。【详解】通过生长素发现史的实验得知: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故选C。8、(1).线粒体(2).葡萄糖(3).丙酮酸(4).氧气(5).大量【解析】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题图分析,图中①为葡萄糖;②为丙酮酸;③为氧气;④⑤⑥为能量。【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因为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均在线粒体中。(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葡萄糖、丙酮酸和氧气。(3)图中④⑤⑥均代表能量,但⑥所代表大量的能量,因为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点睛】熟知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的各个环节中物质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9、①.无关②.适宜且相同③.相同的时间内蛋白块体积的变化④.否⑤.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反应底物是蛋白块,酶的种类是胃蛋白酶,因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原理,酶活性越大,蛋白块水解的速度大,相同时间内,蛋白块的体积减小的快;PH、胃蛋白酶的体积及蛋白块的体积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因变量是酶活性,可以用蛋白块体积变化表示。【详解】(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2)探究胃蛋白酶活性可以用相同的时间内蛋白块体积的变化表示,相同时间内蛋白块体积减小多,说明酶活性高。(3)由于过氧化氢本身随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因此不能将实验材料换成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点睛】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要求学会能够分析表格信息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实验目的,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分析、评价、完善实验步骤,综合解答问题。10、①.物质循环②.蛋白质、核酸③.消费者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⑤.中度放牧⑥.轻度放牧⑦.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和氮库含量均减小⑧.稳定性⑨.不可行因为草原地区降水量低,不宜植树造林⑩.bcdf【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分析表格可知,中度放牧时对植物碳库的影响最小,而轻度放牧时对土壤碳库和土壤氮库影响最小。【详解】(1)组成生物体的碳、氮元素,不断地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这个过程叫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氮元素进入生物体内可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的类别有蛋白质、核酸。(2)植物属于生产者,土壤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大气CO2属于非生物的物质,所以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消费者,①、③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表格中正数代表增加,负数代表减少,表格中的数字代表改变的百分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若植物和土壤分别代表环境中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则对地上部分碳库、氮库影响最小的放牧密度是中度放牧,对地下部分碳库、氮库影响最小的放牧密度是轻度放牧。(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长期重度放牧会使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和氮库含量均减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导致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草原退化甚至沙漠化。(5)草原地区降水量低,不宜植树造林,即在退化的草原上植树造林不可行。(6)退牧还草可提升草原的生态承载力,使某些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各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捕食或竞争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