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目中父亲形象的认知研究_第1页
当代大学生目中父亲形象的认知研究_第2页
当代大学生目中父亲形象的认知研究_第3页
当代大学生目中父亲形象的认知研究_第4页
当代大学生目中父亲形象的认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大学生目中父亲形象的认知研究

1中国古代的父母角色研究心理学视角上的父亲形象是指人们在记忆和想象中的父亲形象,主要包括父亲自身的人格特征和家庭关系。父亲管理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以及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外,Lamb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在《父亲:孩子发展中被遗忘的贡献者》(1975)一文中指出,所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者们不能忽略父亲对孩子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由此开始了对父亲角色的研究。但是到80年代,对父亲的研究还多是集中于父亲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父亲对妊娠母亲及婴儿的照顾等这些方面。在这方面有许多新概念提出,如新父亲(newfather)、摩登父亲(modernfather)、双性父亲(androgynousfather)、养育父亲(caringfather)等等(郑持军,高雪梅,1999)。90年代中期,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的一项有关德国父亲角色的调查显示:(1)父亲是养家者,起养家作用;(2)父亲是教育者,起工具作用;(3)父亲是咨询者,起社会作用;(4)父亲是牺牲者,起支持作用。Perkins(2001)的研究提出,现代父亲在家庭中的形象应是多样化的,包括了“照顾”、“信任感”、“认同作用”、“安全”、“家庭防卫”、“幽默”、“独立”、“自信”、“耐性”、“互补者”等十个方面。Paquette(2004)等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与母亲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独立而独特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父亲的特征、父亲的行为和父亲的影响上。中国社会传统的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要为家庭的经济来源以及社会地位而奋斗。因此,男性的养家角色占主要地位,对于子女的教育主要起辅助作用。从传统社会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总是将男性定位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媒介、提供家计、与担任管教的工作有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父亲的“仁君意象”,父亲是慈爱的统治者。台湾学者邱珍琬(2004)采用深入访谈的方法与11名大学生一起深入探讨大学生心中的父亲形象,参与者在形容自己的父亲时,大部分不着眼于外观,而是针对父亲的个性观、对待子女、与他人关系、经历,以及道德等方面来描述。结果发现父亲的角色与功能是密不可分的,一般父亲依然是以“养家”“保护者”的传统身分自居,同时也发挥了危机处理、陪伴与玩伴的功能;父亲们以自己的方式来传达自己对于子女的温柔与关心;另外,父亲的许多表现也受到社会对其男性角色期待的局限。内地学者张富洪和申荷永(2008)对于青少年学生的父亲意象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其采用自编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包括初中、高中、大学在内的5所不同类型学校的青少年。其问卷内容分为父亲教育意象、个性意象、能力意象、时代意象四个分项目。结果表明,青少年对父亲意象是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时代一同进步”是现代父亲的必修课。由此看来,“父亲”作为一个带有文化色彩的构念,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或含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群体下的人对父亲会有不同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父亲承担着多种角色。根据上述关于父亲形象的理论与研究,探讨现代父亲的形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其中父亲作为“一家之主”对于家庭的责任,作为“父亲”对于子女的关心与教育,作为“男人”的典型特征以及父亲所担当的社会角色。目前,在父亲角色的研究方法上,不同研究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DavidW.Shwalb(1997)使用了问卷调查法,让被试回忆自己父亲的特点,以及评价自己的角色和抚养孩子的目标。EiriniFlouri和AnnBuchanan(2003)使用了纵向研究法,探究父亲角色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往研究多采用自我报告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纵向研究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内隐理论的研究方法,国内已有涉及,并用这种方法对智力、创造力等进行了许多探讨(杨治良,蔡华俭,符起俊,2001;刘婷,2007;李祚山,2005)。父亲的内隐观是反映在个体经验基础上的对父亲的潜在认识,它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但却反映了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和文化特征,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个体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与交流方式。本研究则基于上述理论方法,通过对字词联想结果的内容来分析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对父亲概念的理解,进行大学生心中父亲形象的内隐观研究,希望得出现代大学生心中关于“父亲”概念的结构关系。2学习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社会效度的研究方法(徐伟,李朝旭,韩仁生,2006;李海清,2008),分为两个阶段进行:2.1利亚联邦的教育目的一致随机选取在校大学生共计231名,男女生人数基本均衡,年龄为18-23岁,被试来自汉、壮、苗、土家、羌族、回、彝、布依、侗等多个民族。调查中采用有条件限定的自由联想词法并辅以内容分析法来收集项目,要求被试根据“父亲”这个词语进行不限时间的联想。为激发被试多角度多方面的联想,所发放的问卷上共提到了与父亲形象相关的五个问题。任务完成后回收问卷并对收集到的所有联想词进行内容分析和频数统计。最后得出频数高、富有代表性的前43个高频联想词(联想频率在4.7%以上)。然后再将这43个高频词做成卡片,每一张卡片正面书写一个词语,背面为该词的编号(1-43),每43个卡片为一套,共5套。2.2相关矩阵的构建随机选取在校大学生进行项目分类,经过筛选,最终有效人数为100名,男女生人数基本均衡,年龄为19—23岁。以预调查中选出的印有43个词语的卡片为工具,采取个别施测的方式,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对“父亲”的理解,把43个词语按其内在关联性进行分类。在完成分类之后,被试记录分类结果,并在每一分类后面简述分类的理由或标准。所有的被试分类完成之后,研究者对任意两个词被归入同一类之中的次数(实为人数)进行统计,作为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测试,构建出一个43*43的相关矩阵。所得矩阵用SPSS15.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3结果分析3.1高频转化词的转化231名被试共提供联想词4223个,将这些词语进行归类,所表达的意思相同的词语合并,同一维度的词语进行转化,所得到的词语为一组,最终得到43组高频词语,这43组高频词累计频数为1938,占总数的45.89%。每组有一个代表词语(见表1)。本研究把联想到某个词语的被试百分比定义为该词的联想强度。对于同一个词,其联想频次(人次)是不同的,越多的人联想到该词就说明它与“父亲”概念的关系越近(李海青,2008)。3.2加快聚类分析本研究中把簇的强度定义为该簇内项目的平均联想强度,把累计频数定义为每一个簇所占的比重。数据分析时对于描述父亲形象的词语进行了两步聚类分析。初步聚类中,43个词语一共被聚成了8个基本簇(见表2),依平均联想强度来看,分别为安全性、道德性、恃强性、情感性、敢为性、开放性、克制性和成熟性。3.3类、类等基本簇在较高层次上,8个基本簇被进一步聚类成4个高阶簇(见图1)。若按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4个高阶簇依次为:(1)“依靠性”簇(23.12),是Ⅰ类与Ⅲ类合并而成的,即“安全性”和“恃强性”这两个基本簇,共8个词语;(2)“情义性”簇(21.9),是Ⅱ类与Ⅳ类基本簇合并而成,即“道德性”与“情感性”两个基本簇,共10个词语;(3)“自律性”簇(17.48),是Ⅴ类、Ⅶ类与Ⅷ三类合并而成的,即“敢为性”、“克制性”和“成熟性”三个基本簇,共19个词语;(4)“开放性”簇(17.17),是Ⅵ类基本簇延续下来的,共6个词语。4讨论4.1不同高度组的重要性4.1.1“严父慈母”的基本簇“依靠性”是大学生心中“父亲”概念的核心,包括“安全性”和“恃强性”两个基本簇。“安全性”的平均联想强度是8个基本簇中最高的,而“安全性”中的“顶梁柱”一词,也在本研究第一阶段中归纳出的43个高频词里频数最高,它包含了支撑、主心骨、主导地位、核心等意义,反映出父亲在家庭中不可取代的核心作用,他不仅仅为家庭或子女提供经济来源和物质保障,还是子女心中的心理支柱和权威。一般父亲依然是以“养家”“保护者”的传统身分自居,同时也发挥了危机处理、陪伴与玩伴的功能。这与传统意义上把父亲的主要职能定义为养家是一致的。也正因为父亲的这种重要作用,所以在子女的眼中会产生“伟大”、“高大”的形象。“恃强性”这一基本簇主要包括严厉、威严、严肃等基本含义。中国传统的男女职能分配模式决定了父亲和母亲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特点各异,作用有别。母性属于“地文化”、“坤文化”,相对阴柔,具有慈祥温柔、亲切文静、细致体贴、注重感性的特点。父亲属于“天文化”、“乾文化”,相对阳刚,具有刚毅果断、强健有力、不拘小节、注重理性的特点。这样一种阴阳两极性,对于完整人性的养育而言,是相辅相成的(张富洪,申荷永,2008)。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会存在着“严父慈母”的现象。实际生活中,由于父亲承担着养家的重担,其生活压力很大,在事业上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可能会比母亲多,所以对家庭与子女的付出就会相对少些,对子女的耐心与细心也少于母亲,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没有心力应付。因此父亲难免会给子女留下严厉、威严、严肃的感觉。“安全性”和“恃强性”一起组成的“依靠性”这一高阶簇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父亲的职能和形象。父亲既是家庭的经济来源、领导者,同时又是严厉而不可接近的。这一结果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的父权以及父子轴的家庭关系相一致。父亲不仅仅是家庭和社会中的精神上的领导者,权力的掌握者,还是制度的维护者和命运的决定者(高乐田,2005)。4.1.2“情感性”:一种高阶簇“情义性”主要由“道德性”和“情感性”这两个基本簇构成。“道德性”包括善良、友善、真诚、孝顺、尊重五个词语,这一基本簇的平均联想强度仅次于“安全性”,说明父亲在子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道德教育是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社会教育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三字经里讲到“子不教,父之过”,表明从传统角度来看,对子女教养的责任主要在于父亲。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因此,作为父亲应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孩子,发挥自己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示范作用。父亲应多用正面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来影响和感化子女,为子女树立好榜样;父亲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重视言传身教,发挥父亲榜样示范作用本身(仝召燕,2008)。“情感性”这一基本簇表明了父亲将自己对于子女的关心与交流逐渐地表现出来,和蔼、慈爱、宽容、温和、体贴这些词语让人们看到了现代父亲温情的一面。父亲在大学生心中不仅仅是传统上保守、权威、不可亲近的刻板印象,参与者也可以体贴到父亲对子女的关爱与期待,父亲们以自己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温柔与关心,而且被子女们感受到了(邱珍琬,2004)。现在的男性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家庭事务当中,法国《快报》曾做过一次调查,有30%左右的年轻父亲,承担了过去母亲的工作。他们甚至会半夜起来安抚啼哭的婴儿、为婴儿换尿布;瑞典的政策规定,男人至少可享有半年的育婴假,而且可以领取九成薪金。每年大约有10万男人参加为期7周的产前训练(杨昌勇,郑淮,2005)。父亲与孩子之间的良好的情感状态还可以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Amato(1994)发现父亲参与照顾孩子对其后代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和生活满意度具有独特作用,幼年期对父亲的亲近与自身的教育状况、心理调节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同时父亲缺失是导致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Hwang(1997)等发现与父亲有良好关系的儿童具有更强的心理调节能力,更少的反社会行为,拥有更多的亲密同伴。Ryan(2001)等也发现父亲对儿童的自我胜任感、情绪调节等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情义性”这一高阶簇表现的是父亲与子女的交流过程。“道德性”主要是指父亲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情感性”主要反映了父亲与子女之间情感的表达。4.1.3男性对父母角色的认知“自律性”这一高阶簇由“敢为性”、“克制性”和“成熟性”这三个基本簇组成,一共包含了19个词语。这19个词语都与处事方式和行事风格有关,充分表现了男性典型形象的一面,也是男性性别角色的一些重要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推崇的女性特征有体贴、敏感、温柔等,男性特征是独立、坚强、自信、与人合作、有进取心等。一方面,父亲的许多表现受到社会对其男性角色期待的局限,包括可以表示属于男性的愤怒表现、规避情绪的话题、借由处理事务或做事情来传达爱意、目标与解决问题导向的思考等(邱珍琬,2004)。另一方面,父亲本身表现出的一些典型男性特征,也有助于孩子适当而灵活地理解男性与女性的特点和区别。精神分析观点认为男孩通过认同作用或自居作用,对父亲进行模仿以释放来自父亲的焦虑,而父亲则为女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甚至未来丈夫的基本模式;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的基本的行为模式,男孩通过对父亲榜样的模仿建立初步的性别角色模式,父亲的特征同时给女孩提供了参照标准,使她们对自身的性别角色有更深层的认识;认知观点强调父母的行为特征使孩子形成了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图式,这些图式进而支配他们的性别行为采择。总之,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模仿形成了性别角色行为和男性行为品质,女孩则通过对父母行为的对比深化了对自身角色的认识(李祚山,2005;江建华,2010)。4.1.4家庭性别角色分工的实施“开放性”这个高阶簇,是延续下来的一个基本簇,也是父亲形象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此高阶簇中包含的热情、幽默、乐观、豪放、豁达、善于交际这几个词,展现出一个积极、外向的父亲形象。Paul.Amato(1998)提出了关于“父亲身份的资源定向模型”,这个模型分析出了父亲能提供的三种资源,其中“社会资本”即指附着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家庭与邻居、社区等之间的关系上,对于维护和促进孩子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积极意义。父亲“开放性”的品质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父亲“开放性”的形象也与传统中国家庭性别角色分工的主要模式“男主外女主内”是一致的。男性作为一家之主,对内是决策者,对外也代表了整个家庭,所以从与外界交流的角度来看,父亲的开放性对于一个家庭非常重要。有调查表明,在现代的家庭中,许多人将“男主外女主内”诠释为夫妇之间通过协调,从而平等地承担责任,它已成为双方在平等基础上为最大程度维护家庭利益所做出的自愿选择(陈菲,2003)。另外,父亲的阳光性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一定影响,与父亲的交往可以扩大儿童的交际范围。相对于母亲,父亲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从事交往活动,而随着孩子长大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与外界交往的需要也日益增多,此时父亲更能满足孩子的要求。Stanley(1986)等测查了25名幼儿,其父亲的离开超过了8个月,结果发现父亲缺失的孩子在人际交往能力上要低于父亲存在家庭的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