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神话的西方社会中国化_第1页
晚清神话的西方社会中国化_第2页
晚清神话的西方社会中国化_第3页
晚清神话的西方社会中国化_第4页
晚清神话的西方社会中国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清神话的西方社会中国化

钟景文先生是清末的通俗学家,他发表了几篇文章,研究了清末的通俗文学。其后在这方面努力较多的有马昌仪,他所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上编搜集了晚清神话学文论,并在要目中编录出26种晚清神话学的文章,虽尚不完备,也可为我们提供追寻的线索。本文试图对晚清神话学的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关注的是在中国传统经史学之外的西方社会民俗学。在借鉴西方社会民俗学的过程中,晚清志士救亡图存的启蒙改良思潮和借途日本学习西方的社会背景是无法回避的。以梁启超和章太炎为中心的学术团体构成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包括严复、蒋观云、夏曾佑,刘师培、鲁迅和周作人。以梁启超、章太炎为中心,并非因为他们是神话理论之倡导者或有突出的神话学思想,而是因为他们以其特殊的思想史和学术史身份,凝聚了各自的学术团体。在神话学方面贡献突出的有,梁启超的师友辈严复和夏曾佑、蒋观云,章太炎的友徒刘师培、鲁迅、周作人等。梁、夏1892年一见如故,相得甚深。章太炎1894年与夏曾佑结交。1896年夏曾佑、梁启超在上海办《时务报》,章太炎为其撰述,并因此离开诂经精舍。同样,梁启超与严复结识,梁启超深受其进化论之影响。1902年,蒋观云成为梁启超身边一位得力的帮手。1903年,年轻而博学的刘师培与章太炎一见如故。此后不久,《苏报》案发,章太炎出狱后,即前往日本,后应邀举办“国学讲习会”,鲁迅、周作人兄弟皆为其受业弟子。启蒙民众的努力中国神话学早期的著名文章《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1903年发表在《新民丛报》“谈丛”一栏,其作者是蒋智由。蒋智由又接连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包括:《中国上古旧民族之史影》、《四岳荐舜之矢辞》等,并最终完成了《中国人种考》的写作,产生了更多的神话学论文。蒋智由比较各国历史和各国神话之异同,归根结底,是要强调神话历史对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和对民族精神的养成作用。他发掘中国上古神话的历史,也是试图为国民精神追踪溯源。《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一文,使人一看即明其启蒙精神和浓郁的民族主义色彩。蒋智由,字观云,1902年开始与梁启超结交。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变法者四处流亡,以图薪火相传,其理论的主要宣传者——梁启超,就把《清议报》带到了日本横滨。1902年初,他又创刊《新民丛报》半月刊。这是在日本发行的中国报刊的领头雁,是梁启超等改良主义者的思想阵地。蒋观云与梁启超结识后,服膺梁启超的改良主张,成为《新民丛报》的得力干将。《新民丛报》之“新民”。带有明显的开启民智之启蒙改良色彩。《新民丛报》创刊号列出起创刊宗旨曰:1.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务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以为智育之本原。2.本报以教育为主脑,以政论为附从。……惟所务在养吾人国家思想。……3.本报为吾国前途起见,一以国民公益为目的。……正是抱着救国启蒙的思想,《新民丛报》提倡启蒙民众的主潮直接促成了神话学的倡导和研究。蒋智由在神话学方面自觉的努力也是呼应这一思潮的产物。作为改良派思想的主要阵地,梁启超主持的《新民丛报》对国内外思想界仍然具有很深的影响力。而启蒙民众这一时代风潮,已经超越了政治和思想派别的界限,成为当时有识之士之共识。开启民智、维新民德、发展国民教育、维护国家利益、培养国家思想,都是他们努力的事业。这时晚清神话学研究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晚清知识分子以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纷纷投入到救亡图存的事业中,流亡的改良人士和革命派各自聚集力量,展开了思想攻势,改良派的《新民丛报》和革命派的《民报》甚至在日本打起笔战,大批的学者和学生又推波助澜,在思想和理论方面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和追求。一方面是主张立宪的改良主义者,他们仍然坚持主张学习西方政治文化思想,继续深入地介绍西学进行思想启蒙。梁启超和《新民丛报》仍然是其思想阵地。另一方面是提供民族主义的革命派,他们一边排斥满清政府,一边努力树立自己的民族形象。章太炎的《书》、刘师培的《攘书》、陈去病的《清秘史》,都试图重写历史,并且特别关注民族历史的起源。受国粹主义的影响,刘师培、黄节、邓实等主办的《国粹学报》,也开始在传统经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国学为根底,开发本民族学术资源。“保种、爱国、存学”成为相辅相成的思想和行动,而归根结底都是要启蒙民众。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启蒙民众、开启民智的思想和方法,都明显受到日本思想界的刺激和影响。一方面,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在各方面已经成熟起来,国家安定富强、蒸蒸日上,人民乐观活跃、勤奋进取。这与满清腐臭的社会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有识之士又艳羡又不安。于是,启蒙民众成为他们自觉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日本传统民族主义已初具形态的国民精神,与思想文化界系统地引进和输入西方文化,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受此启发,重塑国民精神,输入西方文化思想,以改变国人低迷的精神世界,迫在眉睫。由于语言上的便利,读日文显然比学习西文容易得多,加上日本输入的西方思想已很普遍,利用语言和地理之便,借途日本学习西方,成为中国思想界共同的选择。并且,西方文化中各种新鲜的理论和思想的刺激,使他们对固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世界进行反思,获得了新的观察角度和视野,并具有批判的眼光。加上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对民众进行启蒙,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选择。以梁启超为例,“撇开日本的传统文化,而接受日本的‘西学’,使梁启超迅速缩短了与欧美文化的距离。”梁启超及其《新民丛报》在传播和阐发日本输入的西方思想方面,积极而有成效,且颇具影响力。有人说:“梁任公《新民丛报》新理盈篇累幅,我国人读之耸目惊心,而自日人视之,皆唾余也,其程度相去甚远。”此语虽言涉讥讽,却也基本属实,除了指出《新民丛报》与日本思想界的关系外,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其效用之大。此外,梁启超等人还创设译书局,翻译日文输入的西方著作。他集创设了广智书局,还请留学生翻译日文的书籍,并且聘请章太炎为各种译文藻饰润笔。此说据冯自由,他自称曾为广智书局翻译了在日本执教的德人那特博士《政治学》一书,由章太炎润色。章太炎不仅参与了翻译工作,还亲自为梁启超创设的广智书局翻译了《社会学》一书。这本书是日本人岸本的著作,译本1902年7月付梓出版。在译述的过程中,章太炎对社会学理论,进行了通盘的思考。他评论社会学理论,西人自斯宾塞到葛通哥斯(吉丁斯),日人自贺长雄到岸本能武,能有自己的体会和评判,可见他对西方理论界和日本思想界的把握和了解。在翻译的同时,他还致信梁启超讨论修《中国通史》一事。他明确表示,“然所贵乎通史者,因有二方面:一方以发明社会政治进行衰微之原理为主,则于典志见之;一方以鼓舞民气,启导方来为主,则亦必于纪传见之。”由此可见译西方思想文化对他思想认识的影响,同时,也可见他强调启蒙民众发展社会的自觉意识。如在发展国民教育方面,儿童报刊、启蒙画报,以及对儿童喜闻乐见的歌谣、童话的发掘和研究,早已开始。到了1913年2月,《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刊出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在播布美术之方中,提出建设事业、保存事业和研究事业之策,明确指出应建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整理各地歌谣、俚谚、传说、童话等,以辅翼教育。而鲁迅这种意识决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空穴来风。对神话说的提倡和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开始的。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被学者们从历史的积淀中挖掘出来,成为启蒙民众、塑造国民精神的一把神秘钥匙。鲁迅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矧欧西艺文,多蒙其泽,思想、文术,赖是而庄严美妙者,不知几何。”他能如此深刻地认识到神话的作用,必然是在对诸国神话及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基础之上,有感而发的。西方社会民俗学的启迪在蒋智由《神话历史养成人物》中,已经可见神话的理解之深刻:“一国之神话与一国之历史,皆于人心上有莫大之影响。印度之神话深玄,故印度多深玄之思。希腊之神话优美,故希腊尚优美之风。摩奇允理曰:‘凡人者,皆追蹑前人之迹者也。鹏尔曰:欲为伟大之人物者,不能不有模范,而后其精力有所向而不至于衰退。……神话、历史者,能造成一国之才。然神话、历史之所由成,即其一国人天才所发显之处。其神话、历史不足以增长人之兴味,鼓动人之志气,则其国人于寸之短可知也。神话之事,世界文明多以为荒诞不足。然近世欧洲文学之起,多受影响于北欧神话与歌谣之复活,而风靡于保尔亨利马来氏(PautHenriWallot)。盖人心者,不能无一物以鼓荡之。鼓荡之有力者,恃乎文学,而历史与神话(以近世言之,可易为小说),其重要之首端矣。中国神话,如‘盘古开辟天地……’,最简枯而乏崇大高秀、庄严灵异之致。至历史、又呆举事实,为泥塑木雕之历史,非为龙跳虎踯之历史。故人才之生,其规模志趣,代降而愈趋于狭小……故欲改进其一国之人心者,必先改进其能教导一国人心之书始。”这里值得注意的有几点:一、指出了神话历史与人心的同构关系;二、把民族文学兴起的归根于神话歌谣的复活;三、神话历史之改进可改进人心。这些对于神话的高明见解,明显可见作者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文中所引用的摩奇允理、鹏尔、保尔亨利马来氏等各家学说,显然以西方文明为知识权威和理论依据,而作者也显露出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了然于心的熟稔程度,由此而生出一种优越感和批评态度。但在晚清的神话学研究之中,这还不算是触摸到西方社会民俗学理论之深处的。讨论晚清神话学受西方社会民俗学影响,得风气之先的严复,及其所译种种西方社会科学著作是无法回避的。严复在其所译英人甄克思《社会通诠》社会“开宗”《形式分第一》按证即指出:“图腾者,蛮夷之徽帜,用以自别其众于余众者也。此美之赤狄澳洲之土人,常画刻鸟盖虫鱼或草木之形,揭为桓表,而台湾生番,亦有牡丹、槟榔诸社名,皆图腾也。由此推之,古书称闽为蛇种,盘瓠犬种,诸此类说,皆以宗法之意,推言图腾,而蛮夷之俗,实亦有笃信图腾为其先者。十口相传,不知其怪诞也。”氏族图腾就是法国神话学社会学派开创者图尔干的主张。严复在西方社会民俗学重要的“图腾”说这里特别注意,并且给出自己的解释,联系到其在中国神话中的应用,已经属于中西神话比较的范畴了。与此同时,章太炎《书·序种姓上》也提到:“然自皇世,民未知父,独有母系丛部,数姓集合,自本所出,率动植而为女神者,相与葆祠之,其名曰托德模。”托德模即图腾。章自注此说源自葛通古斯即吉丁斯《社会学》,前文已指出他通晓西方及日本社会理论,但他尚未能追溯到图尔干那里。社会学试图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事实,以此来探究神话,具有追求客观的倾向,容易为“言必征信”的中国学者接受。早年与章太炎论学的刘师培对于中国的神话、传说持不信的态度,曰:“尝考中国古籍,其溯人类之肇生也,立说多近于西教,有所谓创世之类说者,又有所谓造人之说者,咸荒诞不足信。”但在论中国古代社会及各种制度的起源时,他却对西方社会学思想大为折服。“吾观西人社会学于家族起原言之甚析,由近亲之婚进而至于同族之婚姻,早同族之婚姻进而至于异族之婚姻。而野蛮之世有一妻数夫之制。(此即西方所谓妇女共有之制也,《社会学原理》引森拉波克氏说,……)有一夫数妻之制……殷周以来,知同姓婚姻之失礼,于是创为履敏感生之说,以托之神奇,名为尊贵,实则讳其恶也。……”在这里他接受了把感生神话与母系制度联系起来,并作为母系制度存在的证据。这是一种对的神话学及社会学、历史学都有影响的观点。他在《氏族原始论》、《君长原始论》、《礼俗原始论》及《论小学与社会之关系》等各文章中,讨论到古代社会及其神话,都深受社会学的影响。他自己在《甲辰年自述诗》自注称:“予于社会学研究最深”,可以确信,他对西方社会学是很有研究的。推究起来,这大概与严复翻译《进化论》的在思想界造成的巨大影响有关。地理环境因素对文化的影响,自《隋书》魏征以南北论文学以来,向来有学者重视。到了近代,地理学概念的巨变对晚清人士的思想大冲击,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讨论文化更为普遍。走出国门的学者,亲历了不同文化,开始思考其中的差异及其原因。梁启超初到日本,对日本的地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己论学也常论及地理环境,如《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他关于地理学的论著还有《亚洲地理大势论》、《中国地理大势论》、《世界地理大势论》等。1902年他发表了《地理与文明之关系》,已涉及神话的地理环境因素。章太炎论神话也有地理环境论因素,“希腊言语中有都城曰韦盖。海大神论斯顿常驰白马水上而为波涛(《宗教学概论》)。中国亦云。此非宾海者弗能虑造是也。伯禹得龟文,谓之九畴。惟印度亦曰鸿水作,韦斯拿化鱼,视摩拿以历史,实曰鱼富兰那。二谶之迹,国有大川,而馈饷其诬。……地齐然也。”钟敬文先生已指出神话学地理环境论的论者有德国的P.N.福尔克汉玛、K·布尔蒋,以及日本神话学者松村武雄,其《宗教及神话与环境》很有影响。虽然,晚清学者与这些神话学地理环境论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尚不明确,但他们的主张是一致的。对西方神话学之语言学派的借鉴,与章太炎和刘师培等在音韵训诂等朴学上的高深造诣有关。这也使得他们对神话学有了特殊的关怀。章太炎在《正名杂义》论述语言的假借问题时,就引用了姊崎正治和马科斯·牟拉(即马克斯·缪勒)的观点,引申了神话由语音疾病而产生的理论,“然最为多病者,莫若神话。以瑞麦来牟为天所来而训行来,以(燕)至得子为嘉美之而造孔字,斯则真不失为瘿疣哉!”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神话,是语言学派的贡献。章太炎《书·序种姓(上)》就曾相信拉克伯里氏(Laconperie)的华夏民族西源说,从神话传说所留下的语言痕迹来考证迦尔底亚神话与我国神话的共同之处。此说在清末曾风靡一时,不同程度上具有反清倾向的学者尤主此,如夏曾佑、蒋智由、黄节等。刘师培也据转音说的训诂传统相信我们是从迦尔底亚来的,属巴枯逊族,并讨论了与其民族礼俗相似之处。语言学派被继之而起的泰勒、安德鲁·兰等人类学派的神话理论淹没了。中国近现代神话学者受人类学派的影响也最深。人类学派运用进化论的观点研究人类学,又用人类进化的观点来研究神话,相信现代的文明人是由野蛮人进化而来的,这两类人的思维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也就相信神话与民族的同构性。中国近代由启蒙思潮而产生了对神话的浓厚兴趣、关注和研究,与此也不无关系。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分析了宗教派“详天地剖判之形,元祖降生之事”及进化论“本于考察当世之生物,与地层之化石,条分缕析,观其会通,而得物与物相嬗之故”之不同,并明显倾向后者。又在《神话之原因》一节说道:“(神话)既然为其族至古之书,则其族的性情、风俗、法律、政治,莫不出乎其间,而此等书常为其俗之所尊信,胥文明,野蛮之种族莫不然也。”更明显受神话学人类学派影响的是周氏兄弟。1907年鲁迅作《人之历史——德国黑格尔氏种族发生学之一元研究诠释》,他颇信服人类种族发生学,认为不应该被神话的表层内容所蒙蔽。1908年,鲁迅在《破恶声论》中又明确指出:“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物之奇觚,则造神思而施以施以人化,想出古异,淑诡可观,虽信之失当,而嘲之则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