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苍梧岭脚风电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国家电投苍梧岭脚风电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国家电投苍梧岭脚风电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国家电投苍梧岭脚风电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国家电投苍梧岭脚风电场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单位:国家电投集团广西梧州新能源有限公司I 11.1项目由来 1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1.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2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31.5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3 52.1评价目的 52.2编制依据 52.3环境功能区划 102.4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112.5评价标准 162.6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92.7评价工作重点 212.8环境保护目标 21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63.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63.2工程概况 293.3工程环境合理性分析 403.4工程分析 72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04.1自然环境概况 904.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54.3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134.4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1194.5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204.6电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21 1245.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245.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1395.3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415.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1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595.6光污染和电磁影响分析 1615.7风机维修与运行期润滑油对环境影响分析 1635.8环境风险分析 164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786.1污染防治措施 1786.2生态保护措施 1926.3其他环保措施 198 1997.1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997.2环境损失分析 1997.3环保投资分析 2007.4环境效益分析 2008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018.1环境管理 2018.2污染物排放清单 2088.3环境监测计划 210 2139.1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2139.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139.3环境质量现状、影响及保护措施 2159.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2259.5综合评价结论 22511.1项目由来站基本开发完毕。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五、发展目标(一)的比重,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首要目标。(二)具体发展示范电站。”区域,分东、西两片区域布置,共安装16台单机容量为3000kW和13台单机容量为),平均年上网发电量约为22091万kW•h,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2209h。同时,本期工程与苍梧岭脚风电场一期工程共用1座110kV升压站,本期工程在站内扩建1台2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国家电投集团广西梧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广西保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工1.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3(2019年本)》(2021年修改),本工程不属于限制类或淘汰类,项目建设符合当前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2)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产生的污染情况,以及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范围和影响程(5)工程建设对苍梧县京南镇大岸村饮用水源保护区、藤县古龙镇大坝冲饮用水1.5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来源于升压站及风机的电磁场和噪声影452.1评价目的(1)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工程方案的选择提供必要的科(4)为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依据和指导,使项目建设满2.2编制依据62.2.2行政法规、国务院规范性文件(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16号,2010年7(6)《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196(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9)《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通知》,国家林业(1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的通(18)《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82.2.4地方性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8)《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16年11月9);););););););););););););););),2.3环境功能区划2.3.1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进行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区划情况见表2.3-1。山谷冲沟未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使用功能主要为农业灌溉,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表2.3-1安平河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一览表序号功能区名称水体起始范围长度(km)水质目标1安平河岭脚保留区安平河源头~岭脚镇Ⅲ类根据《梧州市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位于Ⅱ1-4苍梧北部谷地农林产品提供功能2.4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③营运期升压站运行人员生活污水及含油废水对);环境要素受影响对象评价因子工程内容及影响方式影响性质影响程度施工期生态环境物种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种群结构、行为等塔基、风机等永久占地造成植被破坏,造成植物物种个体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长期、不可逆弱风机吊装平台、施工道路、弃渣场、施工临建区等等临时占地造成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施工活动、机械噪声等会驱赶野生动物,使施工区域的动物被迫暂时迁移到适宜的环境中去栖息和繁衍,使得周边野生动物个体数量减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生境生境面积、质量、连通性等塔基施工场地、风机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施工场地等占地破坏植被,改变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可逆中施工活动、噪声等影响野生动物的活动栖息区域;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等工程占地植被破坏,塔基、风机、场内道路永久占地建设改变原有土地利用方式,将破坏占地区植物群落;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工活动、噪声等对野生动物行为产生干扰,迫使其迁移,造成周边区域动物种群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生产力、生物量、生态系统功能等工程永占地和临时占地造成植被损失,引起局部区域植被覆盖度、生产力、生物量的降低,施工干扰驱使野生动物迁移等,可能引起生态系统功能的减弱;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等工程占地引起局部植被损失,造成植物物种个体和种群数量的减少;施工干扰驱使野生动物迁移,可能会使动物分布发生改变,使动物个体、种群数量减少,可能对局部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景观多样性、完整性等工程施工局部破坏地表植被、地貌破坏,易造成施工扬尘、水土流失等视觉污染,对局部区域景观造成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短期、可逆中环境要素受影响对象评价因子工程内容及影响方式影响性质影响程度环境空气大气环境TSP、CO挖填土方作业中产生扬尘、水泥混凝土拌和粉尘、运输车辆扬尘、施工机械尾气;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地表水地表水环境COD、BOD5、NH3-N、施工生产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雨天施工场地汇水可能会对周边地表水体、苍梧县京南镇大岸村饮用水源保护区、藤县古龙镇大坝冲饮用水源保护区造成影响;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施工期声环境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施工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垃圾、永久弃渣等风机、道路等基础开挖及修建施工过程;直接影响短期、可逆弱营运期生态环境物种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种群结构、行为等风机噪声对野生动物的驱赶,阴雨或大风等天气条件时可能对鸟类迁徙产生影响;间接影响长期、不可逆弱生境生境面积、质量、连通性等风机、输电线路塔基为点状分布杆塔之间的区域为架空线路,不会对生境造成线性切割,同时场内道路行车限速20km/小时,速度较慢,不会对迁移两栖爬行及兽类的生境和活动产生明显的阻隔,但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影响;间接影响长期、不可逆弱生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等运营期,由于工程建设导致原有各类栖息地面积减小,会对动植物群落造成一定影响;鸟类在飞行中特别是迁徙季节可能会撞到风机而受伤或致死;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长期、不可逆弱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生产力、生物量、生态系统功能等架空的线路正常运行时基本无噪声,电磁场的影响也很小,永久占地会导致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但塔基、风机为点状分布,占用面积很小,对生态系统格局影响很小;间接影响长期、不可逆弱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等工程建设导致部分栖息地面积减小,鸟类在飞行中特别是迁徙季节可能会撞到风机而受伤或致死,可能会使动物分布发生改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长期、不可逆弱景观多样性、完整性等项目建成后,风机和铁塔将形成新的景观斑块,增加生态景观斑块的数量,提高了沿线生态景观的多样性程度,也加大了整体生态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对于自然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间接影响长期、不可逆弱环境要素受影响对象评价因子工程内容及影响方式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地表水地表水环境COD、BOD5、NH3-N、升压站运行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影响长期、可逆弱环境空气大气环境食堂油烟升压站运行期产生的食堂油烟;直接影响长期、可逆弱声环境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升压站及风机设备运行噪声;直接影响长期、不可逆弱/生活垃圾、废轴承、废油废弃铅酸蓄电池等升压站运行人员,风机、升压站设备定期维护;直接影响长期、可逆弱光光频闪阴影、频闪反射风机叶片在运转时在近距离内产生频闪阴影和频闪反射;直接影响长期、可逆弱电磁环境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升压站电气设备运行产生的电磁影响长期、不可逆弱2.5评价标准本工程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二级标准单位1PM10年平均70μg/m324小时平均2PM2.5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753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5004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005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4mg/m31小时平均表2.5-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值除外)项目pH值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CODBOD5NH3-N石油类6~9≤1.0≤0.05Ⅲ类标准6~9≤1.0≤0.05表2.5-3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pH值除外)项目pH值耗氧量NH3-N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亚硝酸盐Ⅲ类标准6.5~8.5≤0.50≤450≤1000≤20.0≤1.00本工程场区位于乡村郊外,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表2.5-4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标准类别昼间夜间5545参照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表2.5-5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一览表单位:mg/m3项目标准值(mg/m3)评价标准施工废气颗粒物《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周界外浓度最高点限值厨房烟气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净化设备最低去除效率60%表2.5-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项目pH值CODBOD5NH3-N石油类动植物油一级标准6~9≤100表2.5-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单位:mg/L项目pH值色度溶解性总固体BOD5NH3-N标准限值6.0~9.0≤1000表2.5-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标准限值7055表2.5-9厂界噪声评价执行标准单位:dB(A)标准限值标准类别昼间夜间1类标准5545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污染物名称评价标准标准来源电场强度4000V/m《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磁感应强度100μT2.6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等级划分依据本项目实际情况生态影响三级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时,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涉及自然公园时,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根据HJ2.3判断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且地表水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本项目不属于水文要素影响型根据HJ610、HJ964判断地下水水位或土壤影响范围内分布有天然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在地下水和土壤影响方面,本工程项目类别均为Ⅳ类,不进行相关的影响评价,工程不涉及天然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当工程占地规模大于20km2时(包括永久和临时占用陆域和水域),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改扩建项目的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包括陆域和水域)确定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0.7536km2<20km2。上述情况以外,评价等级为三级本工程评价等级为三级。地表水环境三级B依据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废水为直接排放,排放量<200m3/d且水污染当量数<6000,按三级A评价;废水为间接排放的,按三级B评价。本工程升压站生活污水量为1.32m3/d<200m3/d,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和周边林地施肥,属间接排放,评价等级为三级B。地下水环境/依据HJ610-2016,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依据HJ610-2016附录A,风力发电项目属于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空气环境三级依据HJ2.2-2018,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Pmax<1%,按三级评价。施工期污染因子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施工设备尾气,经采取措施治理后可将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降到最小,施工结束后其污染消失。营运期风电场无废气产生,升压站食堂油烟很少,评价等级为三级。等级划分依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声环境二级依据HJ2.4-2021,建设项目处于1类、2类声环境功能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本工程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噪声级增高量<3dB(A),评价等级为二级。环境二级依据HJ24-2014,110kV户内站评价等级为三级,户外站评价等级为二级。本工程110kV升压站内主变压器采用户外布置,评价等级为二级。土壤环境/依据HJ964-2018第4.2.2,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依据HJ964-2018附录A,风力发电项目属于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简单分析根据HJ169-2018,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级,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营运期升压站内的变压器内SF6为0.03t,废机油为0.295t,主变废变压器油为65t,风机箱变废变压器油为65.255t;矿物油临界量2500t,SF6临界量200t,本项目各风险物质量与其Q=0.295/2500+65/2500+65.25/2500+42.05/2500+0.06/200=0.053<1,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级,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贡献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因此,本项目风机的声环境2.7评价工作重点(2)在深入分析工程选址、选线方案及施工组织等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施工期(3)重点分析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水源保护区的环境影响、环境风险,并提出相应(5)在深入进行工程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三废”污染防2.8环境保护目标2.8.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音座莲蕨;濒危等级为近危(NT)的有1种,为桂南山姜;中国特有种4种,分别为评价范围分布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豹猫、虎纹蛙、白鹇、褐翅鸦表2.8-1本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目序号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功能区与工程的位置关系敏感点特征1植被资源——1丛金毛狗位于连接一期至K9风机的本期新建场内道路占地区内;K13东侧溪沟两侧分布有较多金毛狗(>300丛距离60m~240m,不受施工占地影响,但位于K13风机及附近场内道路下坡位置;其余重要植物(福建观音座莲蕨、桂南山姜、亮叶鸡血藤、细枝柃、鸭公树)距工程距离均在100m以上。重要野生植物6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金毛狗和福建观音座莲蕨;濒危等级为近危(NT)的有1种,为桂南山姜;中国特有种4种,分别为桂南山姜、亮叶鸡血藤、细枝柃、鸭公树。序号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功能区与工程的位置关系敏感点特征2动物资源——场址范围及周边区域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豹猫、虎纹蛙、白鹇、褐翅鸦鹃、小鸦鹃、凤头鹰、褐耳鹰、松雀鹰、普通鵟、领鸺鹠、斑头鸺鹠、白胸翡翠、红隼、画眉、红嘴相思鸟;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9种,包括鸟类44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6种、哺乳类5种。濒危等级为濒危(EN)5种:虎纹蛙、黑眉锦蛇、滑鼠蛇、金环蛇、银环蛇;易危(VU)3种:豹猫、乌华游蛇、舟山眼镜蛇。中国特有种1种:灰胸竹鸡。2.8.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K9风机和部分场内道路临近苍梧县京南镇大岸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并位于保护区汇水范围内;K1~K3风机和部分场内道路临近藤县古龙镇大坝冲饮用水源保护区,K3风机和部分场内道路位于保护区汇水范围内,因此,本次评价将苍梧县京南镇大岸村饮用水源保护区、藤县古龙镇大坝冲饮用表2.8-2本工程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汇总情况一览表序号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功能区与工程的位置关系敏感点特征影响方式1苍梧县京南镇大岸村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山溪型)位于风电场东片区场址外北侧,本工程用地不进入水源保护区;K9风机和部分场内道路(550m)临近水源保护区,其中K9风机和200m场内道路位于水源保护区汇水范围内,K9风机施工平台与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最近距离约为20m,与取水口的最近水平距离约0.86km京南镇大岸村现用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点位于大岸村西南面的山溪水,供水服务大岸村居民,现状供水量为276m3/d,服务人口约3456人施工裸地雨季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2藤县古龙镇大坝冲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流型)位于风电场西片区场址外西侧,本工程用地不进入水源保护区;K1~K3风机和部分场内道路(1200m)临近水源保护区,其中K3风机和200m场内道路位于水源保护区汇水范围内,K3风机施工平台与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最近距离约20m,与取水口的最近水平距离约1.90km;K1~K2风机和1.0km场内道路位于水源保护区山脊线另一侧,不在水源保护区汇水范围内,K1风机施工平台与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陆域边界最近距离约20m,与取水口的最近水平距离约1.05km古龙镇现用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位于古龙镇东南面的幸福林场的大坝冲,供水服务古龙镇区居民,现状供水量为411m3/d,服务人口约1万人3安平河/风电场场址外西南侧约1.1km功能以农业灌溉为主2.8.3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电磁环境保护目标站、施工临建区占地边界周边200m和道路沿线两侧200m范围内的村庄、学校、医院综上所述,本风电场评价范围内无环境空气3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00MW,并配套建设3.2岭脚风电场一期工程概况3.2.1一期程建设规模岭脚风电场一期工程位于梧州市苍梧县岭脚镇西北侧、京南镇西南部一带山脊区南镇西南部山脊两个区域之间通过场内道路进行连接,一期工程修建场内道路3.2.2现有环保设施情况污水处理装置出水的监测结果(见表3.2-1),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和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②合理布置了电气设备,将大噪声的电气设压站厂界噪声的监测结果(见表4.5-2),一期工程已建升压站各面厂界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有限公司回收处置,公司已与广西五木环保科技③升压站内南部建有一座危废暂存间,面积为20m2,风电设备定期检修产生的废的监测结果(见表4.6-1),一期工程已建升压站站址及周边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3.2.3一期工程环评、竣工环保验收情况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落实,工程配套的环保处理设施符合建设项目3.3本期工程概况3.3.1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基本组成利用一期工程已建110kV送出线路接入220kV翡翠变电站。本期工程各风机连接道路表3.3-1本工程建设内容基本情况序号工程类别单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1主体工程风电机组共安装16台单机容量为3000kW和13台单机容量为4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风机编号为K1~K4、K9~K33),风机轮毂高度为100m,总装机容量为100MW。箱式变压器每台风机配备一台35kV箱式变电站,共设29台。风机吊装平台每个机位旁设置一个吊装场地,共设29个风机安装平台,每个吊装平台占地面积根据风机位的地形地貌而有差异。2配套工程升压站扩建本期工程与苍梧岭脚风电场一期工程共用1座110kV升压站,升压站已由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本期工程在站内扩建1台100MVA主变压器及相关配电设施,主变压器采用户外布置。集电线路风电场集电线路将相邻8~9台风电机组汇流为1回35kV场内集电线路,全场共设4回35kV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集电线路总长约30.75km。进场道路本期工程各风机连接道路从一期工程场内道路接入,无需新建、改扩建进场道路。场内道路新建场内道路29.54km,采用宽5.5m的级配石路面;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30m,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25m。3辅助工程施工电源由附近村庄现有的10kV电源线路接入使用。施工用水从场址中部山脚的冲沟取水,用水罐车运至需水点。砂石料供应从附近乡镇的采石场或建材市场购买。序号工程类别单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施工临建区设2处施工临建区,布置有临时生活区、钢筋加工厂、材料仓库、设备仓库和混凝土拌合系统等。1#施工临建区工布置于升压站东面150m的缓坡上、一期已建道路旁,2#施工临建区布置于16#风机东南面约240m的缓坡上、二期新建道路旁。4依托工程升压站的生产生活、公用、环保设施本期工程拟在升压站内扩建一台100MVA的主变压器和相关配电设施,升压站内综合楼、配电楼、备品备件库、油品库、危废暂存间、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等均已在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本期工程可直接利用,无需再建。场内道路本期工程各风机连接道路从一期工程已建场内道路接入,场内道路沿线已设置有截排水沟,本期工程可直接利用,无需新建、改扩建进场道路5环保工程废气处置措施施工期,在各施工场地、堆土场进行洒水、围挡等措施,砂石料临时堆放、来往车辆运输加盖篷布,降低扬尘对大气的影响。升压站内综合楼等办公生活设施已由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厨房已安装有油烟净化处理装置,本期工程可直接依托使用,无需新建。废水处置措施施工临建区内设置临时化粪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林木浇灌,化粪池定期清掏,并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化粪池进行清理、掩埋一期工程在升压站内已建有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能力0.5m3/h处理规模和处理能力能满足本期工程新增工作人员生活污水处理的需要,本期工程可直接依托使用。升压站内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后用于站内绿化和周边林地施肥。固废处置措施施工开挖的临时表土堆放在施工区内的临时堆土场,用于回填及后期绿化覆土永久弃渣堆置弃渣场,共规划建设4个弃渣场,需修建部分施工运渣便道。施工临建区内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施工单位定期清运至岭脚镇生活垃圾转运站进行处置。升压站内设置有垃圾箱,集中收集后站内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并定期清运至岭脚镇垃圾转运站进行处置。本期工程在升压站内扩建1台100MVA主变压器,主变压器事故排油量约为44.7m3。一期工程在升压站内已建有一座主变事故油池,有效容积30m3,不能完全收集本期工程主变压器事故排油,因此本期工程在站内新建一座事故油池,有效容积50m3,收集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产生的废变压器油,并定期交由有广西五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处置。一期工程在升压站内南部已建有一座危废暂存间,用于营运期产生的废旧机油、废抹油布、废铅酸蓄电池等危险废物的临时贮存,贮存能力能满足本期工程新增危险废物暂存的需要,本期工程可直接依托使用,不需新建。危险废物定期交由广西五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处置。序号工程类别单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噪声控制措施施工期,设置临时围挡,振动大的施工机械配备减振垫。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临近水源保护区的风机、道路周围设置挡水坎、截(排)水沟、沉淀池、事故应急池等环保措施。在每个风机旁设置一个风机吊装平台,共29个,每个吊装平台占地面积根据风机位的地形地貌而有差异,单个吊装平台最小尺寸为40×60m;在不影响交通运输的情况往风机位东面布置,风机平台按照有2%坡度进行开挖,使K1~K2风机平台汇水往南面汇流,K3风机平台汇水往东面汇流,并在平台施工场地四周修建截(排)水沟、导过滤处理后再通过导流沟和排水涵管往水源保护区本工程K9风机临近苍梧县京南镇大岸村饮用水源保护区,与水源保护区二级陆域风机位南面布置,风机平台按照有2%坡度进行开挖,使风机平台汇水往南面汇流,并本工程风力发电机与35kV箱式变电站组合方式采用一机一变方案,即每台序号荐目单位箱式变电站1型号——ZCS11-3300/ZCS11-44002容量kVA3300/44003额定电压kV36.75±2×2.5%/0.69kV4阻抗电压/Ud=7.0%5数量座箱式变压器装油量为1450kg/台,与变压器主体在厂方整机安装;由于风电场野外③35kV配电装置:本期工程配置35kV主④无功补偿装置:本期工程新增一组35kV无功动态补偿装置(SVG),容量),一期工程建设)的北侧;新增1套110kV户内GIS配电装置,与一期工程的一同布置表3.3-5本期工程在油品仓库储油规模序号物料数量1润滑油2液压油260kg风力机组的电能送到升压站,再经升压站升站升压后汇入场内集电线路。根据风电场风电机组排布,将相邻8~9台风电机组汇流岭脚风电场二期工程位于梧州市苍梧县岭脚镇西北侧、京南镇西南部一带山脊区域,场址附近有S323省道通往梧州市。风机设备可通过公路直接运输的方式从梧州市考虑风力发电设备大件运输,场内道路采用宽5.5m的级配石路面,场内新建道路施工用水考虑从场址中部山脚的冲沟取水,本工程施工所需砂石料采用外购方式,拟从附近乡用一期工程已建110kV送出线路接入220kV翡翠变电站。本期工程运行期间直接利用本期工程建成后,升压站内劳运定员为20人(其中一期工程已有劳动定员9人,本期工程新增劳动定员11人),生活污水产生总量),抹油布、废铅酸蓄电池等危险废物的临时贮存,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为20m2,可满足约44.7m3/次。一期工程已建事故油池不能完全收集本期工程主变压器事故排油,因此本期工程在站内新建一座事故油池,布置在已建事故油的南面空地,有效容积50m3,图3.3-2岭脚风电场二期工程与一3.3.2征(占)地地。根据施工布置情况,本工程占地分为风力发电区、道路工程区、集电线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表土堆放场、弃渣场、施工便道区等。本工程总占地75.36h要为风机吊装平台、施工道路、表土堆放场、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等地和弃渣场绿化覆土,回填后的剩余土石方集中堆放到3.3.4弃渣场及临时堆土场规划万m3。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交通运输条件,弃渣场尽量选择凹地,缓坡地,考虑(1)风机塔架具有点分散的特点,拟将各吊装平台开挖的表土集中堆放于各吊装(3)道路建设区开挖的表土就近堆放在道路用地红线范围内一侧,临时堆放表土2。施工总进度分段施工进度(1)工程施工准备工期3个月,主要包括主设备招标、勘测、施工图设计、进场(4)第一年第4个月初~第二年第5个月底进行风机基础施工;第一年第6个月本期工程与一期工程共用一座升压站,升压站终期劳动定员为20人,其中一期工3.3.8风能资源情况测风塔概况本工程风电场场址设立有2座测风塔,其中083风能资源综合评价7383#测风塔距地100m高度测风年主导风向为NN从总体上看,各测风塔主导风向与风能方向较3.4工程环境合理性分析3.4.1与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录(2019年本)》(2021年修订),本工程不属于限制类或淘汰类,项目建设符合当),析根据《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梧政规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共享应用,梧州市全市划定优先保护单元39个,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等生态功能区域;划定重点管控单元39主要包括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域,损害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质量,符合管控意见中的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行)》的符合性分析见表3.4-2。本工程与梧州市环境分区管控图的相对位置关系见附表3.4-1本工程与梧州市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的符合性分析一览表管控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空间布局约束1.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相关规定,禁止新建、扩建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明令禁止的项目、工艺。符合。本工程用地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项目,不属于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的项2.蒙山县执行《广西第二批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中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符合。本项目不涉及蒙山县。3.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严格执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修正本)》。在保护区内,禁止围湖造田、禁止新建排污口,改建、扩建排污口,应当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在保护区及保护区外,严格控制水利工程、疏浚航道、建闸筑坝、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港口建设等可能损害保护区功能的工程建设活动,应进行专题论证。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风机运行期间无废水排放,升压站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经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和周边林地施肥,不排入西江。4.西江流域干流沿岸严格控制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项目和相关产业的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及危险化学品仓储等设施。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不属于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项目。5.义昌江流域在流域环境质量改善前,严格控制新增排放氨氮的工业项目,重点整治岑溪市花岗岩矿山采石场“一面墙”开采方式及闭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不属于排放氨氮的工业项目、矿山开采项目。6.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培育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集中布局以再生资源产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高水平打造千亿级再生资源园区和全国再生资源标杆园区,助力“双碳”达标。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属于新能源项目。7.严格执行《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禁养区内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限养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原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要逐步削减畜禽饲养总量。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不属于畜禽养殖项目。污染物排放管控1.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严格落实“一证式”环境管理,督促企业持证按证排污。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风机运行期间无废气废水排放,升压站生活污水经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和周边林地施肥。管控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2.新建“两高”项目应按照《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2020〕36号)要求,依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制定配套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腾出足够的环境容量。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不属于“两高项目”。3.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管控和达标排放管理,推进各类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实施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分类管理,规范工业集聚区雨污分流系统设置,禁止雨污混排。推动实施农副食品加工、印染、化工等行业清洁化改造。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不进入工业集聚区。风机运行期间无废气废水排放,升压站生活污水经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和周边林地施肥。4.全面提升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新区、新城、污水直排、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等区域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新建、扩建、提标改造,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污水处理率。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风机运行期间无废气废水排放,升压站生活污水经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和周边林地施肥。5.强化西江流域入河污染治理。加强梧州港船舶污染治理能力,推进船舶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建设;实施西江干支流沿岸涉水企业搬迁入园,实施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加强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监管,确保水质达标排放。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风机运行期间无废气废水排放,升压站生活污水经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和周边林地施肥,不向周边水体排放污水。6.稳步推进现有钢铁企业和新(扩、改)建钢铁项目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已建成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需按照《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环办大气函〔2019〕922号)开展评估监测工作,确保超低排放设施正常运转。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不属于钢铁项目。7.实施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落实重点行业“一行一策”VOCs、重点监管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治理。动态更新重点行业企业VOCs排放清单,大力推进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强化企业精细化管控,加大清洁生产改造力度,全面加强生产工艺过程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排放。管控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环境风险防控1.强化生态环境风险源管理。完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管控制度,动态更新重点环境风险源管理目录清单,建立信息齐全、数据准确的风险源及敏感保护目标的数据库。重点加强较大及以上风险等级风险源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预警管理。符合。项目建设单位编制防范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应急预案和相应管理办法,配套应急物资,运行期间加强风电场的管理,避免突发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2.加强重点流域环境风险防控,建立健全与周边地市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与贺州、贵港、来宾等区内相邻城市流域上下游水污染联防联控,区外加强与广东肇庆等地市交流与协作,开展跨地市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对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案件实施联合调查,防范跨地市、跨境突发污染事故风险。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风机运行期间无废气废水排放,升压站生活污水经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和周边林地施肥,不向周边水体排放污水。3.完善大气污染预警应急响应机制,提升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和趋势预判水平。定期开展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和污染源分析,动态更新应急减排清单,实施“一厂一策”清单化管理,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的有效性。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风机运行期间无废气排放。4.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污土壤染源头防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涉重金属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和风险防控。加强建设用地环境安全管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推进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壤修复和整治项目建设。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风机运行期间无废气废水排放,升压站生活污水经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绿化和周边林地施肥,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不利影响。5.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管、加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建立危险废物清单。严格固废转运管理及跨省转移审批,严厉打击固废跨省跨市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开展相应违法犯罪行为环境损害赔偿。符合。本项目危险废物主要为升压站内主变事故排油、废机油、废弃含油抹布及废铅酸蓄电池。在升压站内设置事故油池收集主变事故排油;在升压站内已设置有一座危废暂存间,用于废机油、废弃含油抹布及废铅酸蓄电池等危险废物的临时贮存,并定期及时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6.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强化渗滤液处理设施运营管理,防止渗滤液积存,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降低农村垃圾焚烧污染。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风机运行期间无废气废水排放,升压站内生活垃圾由站内工作人员定期清运至岭脚镇垃圾转运站进行处置。管控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资源开发效率要求1.严格执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高效循环利用能源资源,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生态经济体系。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方式,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项目,为新能源项目。2.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钢铁、火电、化工、制浆造纸,冶炼、印染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具备再生水使用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不属于钢铁、火电、化工、制浆造纸,冶炼、印染等建设项目,也不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3.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实施建设用地规模管控,合理统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加大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等存量土地盘活力度,科学提高土地利用率。符合。项目永久占地面积较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后对临时占地会采取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措施。4.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管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推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禁止非法开采稀土矿产资源,企业应严格按照下达的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组织生产,严禁超指标生产。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为新能源项目,不属于矿山开采行业。5.实施岸线分区管理,强化岸线监管,加强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有效整治岸线开发秩序。符合。本项目位于山区,不涉及岸线开发的项目。6.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改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已经建成的,限期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其他清洁能源。符合。本项目不涉及使用高污染燃料。表3.4-2本工程与梧州市苍梧县、长洲区、藤县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的相符性分析表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环境管控单元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ZH45042110005苍梧县其他优先保护单元优先保护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除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和布局要求、现行的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线性工程规划外,以及自治区矿规设置的重点开采区内、开采规划区块、重大工程等矿产开发项目外,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符合。本工程为《广西陆上风电建设规划修编》的规划风电场场址之一,符合能源开发利用规划。2.国家级公益林:依据《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林资发〔2017〕34号)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工程建设使用国家级公益林地。确需使用的,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使用林地手续。涉及林木采伐的,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林木采伐手续。经审核审批同意使用的国家级公益林地,可按规定实行占补平衡。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原则上不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严禁打枝、采脂、割漆、剥树皮、掘根等行为。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在不影响整体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相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开展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其林地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发展林下经济。符合。本工程用地不涉及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公益林(见附件5)。3.天然林:对所有天然林实行保护,禁止毁林开垦、将天然林改造为人工林以及其他破坏天然林及其生态环境的行为。对纳入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必要措施外,禁止其他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天然林抚育作业的,必须编制作业设计,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严格控制天然林地转为其他用途,除国防建设、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特色需要外,禁止占用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地。在不破坏地表植被、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提下,可在天然林地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符合。本工程用地不涉及天然乔木林(见附件5)。4.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极)重要区:禁止滥捕、乱采、乱猎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禁止无序采矿、毁林开荒、湿地和草地开垦等各种损害栖息地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防止生态建设导致栖息环境的改变。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禁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引进外来物种。加强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监测,保符合。本项目所在区域为“1-2-4大桂山南部-桂江下游山地-蒙江中下游山地水源涵养与林产品提供功能区”,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环境管控单元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能区。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5.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区:严格保护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限制或禁止湿地和草地开垦等损害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活动。加强生态公益林改造和建设,通过封育恢复自然植被,促使其逐步向常绿阔叶林演化,提高水源涵养的功能;林产业向合理利用与保护建设相结合的生态型林业方向发展,保持森林生长与采伐利用的动态平衡,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恢复和改善地力;加强水土保持。符合。本项目所在区域为“1-2-4大桂山南部-桂江下游山地-蒙江中下游山地水源涵养与林产品提供功能区”,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并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后对临时占地会采取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的影响。6.江河源头区:严格控制区域开发强度,禁止建设水污染较大、水环境风险较高的项目。严禁水功能在Ⅱ类以上河流设置排污口,管控单元内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增加。现有的不符合保护要求的设施或项目限期退出或关停。严控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建设单位在生产建设活动中造成水土流失的,应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符合。本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表水主要为安平河及山谷冲沟流水,根据《梧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安平河处于安平河岭脚保留区,水质目标为Ⅲ类标准。不属于源头水区和Ⅱ类以上河流。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风机运行过程中无废气、废水产生,项目废水主要为运维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及周边林地施肥,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环境管控单元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7.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新能源建设项目以及线性工程项目等要符合法律法规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行业规划等规划要求,不得破坏生态、降低环境质量。要优化项目选址布局,严格控制开采量和开采区域,减少对生态空间的占用,不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要采取更加严格和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和减轻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要严格落实项目环评的跟踪监测计划,项目开采(开工)、闭矿、跟踪监测要及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报备。加强矿山开采项目及其闭矿的环保督察,开展矿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飞行抽检。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审批简化和豁免要符合有关规定,不得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降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属于新能源建设项目,项目选址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规划要求;项目永久占地面积较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会采取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不会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8.到2025年,京南、新建电站国考断面水质拟执行Ⅱ类标准,最终以国家下达的目标为准。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风机运行过程中无废气、废水排放,项目废水主要为运维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及周边林地施肥,不会对国考断面水质造成影响。ZH45042120003苍梧县其他重点管控单元重点管控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居住用地周边严控布局潜在污染扰民和环境风险突出的建设项目。禁止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单位周边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禁止在人口聚居区域内新(改、扩)建涉重金属企业。符合。本项目位于苍梧县岭脚镇西为风力发电项目,属新能源项目,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等单位。2.临近生态保护红线的工业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产生不利影符合。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见附件4)。3.干散货码头需与居民集中区保持一定距离,确保不对居民造成大气环境不利影响;危险品码头需远离各类生态环境敏感目标。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风机运行过程中无废气、废水排放,不属于干散货码头或危险品码头。污染物排放管1.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应同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园区及园区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应控制在区域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确保环境质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属新能源项目,不涉及产业园区。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环境管控单元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控量达标。2.完善港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回用或达标排放。符合。本项目位于苍梧县岭脚镇西不涉及港区。3.工业企业应当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精细化管理、无组织废气排放控制以及高效治污设施建设。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属新能源项目,风机运行过程中无废气排放。4.强化港口码头作业区堆场扬尘控制。符合。本项目位于苍梧县岭脚镇西不涉及港口码头。5.矿产资源勘查以及采选过程中排土场、露天采场、尾矿库、矿区专用道路、矿山工业场地、沉陷区、矸石场、矿山污染场地等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须满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要求。落实边开采、边保护、边复垦的要求,使新建、在建矿山损毁土地得到全面复垦。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不属于矿产资源勘查以及采选行业;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弃方运往弃渣场处置,弃渣场修建挡渣墙、截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弃渣结束后进行绿化恢复。环境风险防控1.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应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级改造,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执行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减少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不属于涉重金属重点行业。2.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按年度向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排放情况;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风机运行过程中无废气、废水排放,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3.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尾矿库管理,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危库、险库、病库以及其他需要重点监管的尾矿库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监测和定期评估,并建立污染事故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不涉及尾矿库。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环境管控单元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应急处置机制。ZH45042130001苍梧县一般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到2025年,思留口国考断面水质拟执行Ⅱ类标准,最终以国家下达的目标为准。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风机运行过程中无废气、废水产生,项目废水主要为运维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站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内及周边林地施肥,不会对思留口国考断面水质造成影响。2.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永久基本农田耕作层。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符合。本项目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3.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已经建成的,应当限期关闭拆除。符合。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风机运行过程中无废气、废水产生,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4.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符合。本项目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为废弃土石方、生活垃圾、废变压器油、废机油、废弃含油抹布及废铅酸蓄电池。废弃土石方运至弃渣场处置;升压站内主变事故排油在站内设置事故油池收集;升压站内已设置有一座危废暂存间,用于危险废物的临时贮存,并定期及时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活垃圾设置小型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环境管控单元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ZH45042210010藤县其他优先保护单元优先保护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除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和布局要求、现行的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线性工程规划外,以及自治区矿规设置的重点开采区内、开采规划区块、重大工程等矿产开发项目外,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符合。本工程为《广西陆上风电建设规划修编》的规划风电场场址之一,符合能源开发利用规划。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符合。本工程用地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3.国家级公益林:依据《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林资发〔2017〕34号)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工程建设使用国家级公益林地。确需使用的,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使用林地手续。涉及林木采伐的,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林木采伐手续。经审核审批同意使用的国家级公益林地,可按规定实行占补平衡。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原则上不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严禁打枝、采脂、割漆、剥树皮、掘根等行为。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在不影响整体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相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开展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其林地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发展林下经济。符合。本工程用地不涉及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公益林。4.天然林:对所有天然林实行保护,禁止毁林开垦、将天然林改造为人工林以及其他破坏天然林及其生态环境的行为。对纳入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必要措施外,禁止其他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天然林抚育作业的,必须编制作业设计,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严格控制天然林地转为其他用途,除国防建设、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特色需要外,禁止占用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地。在不破坏地表植被、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提下,可在天然林地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符合。本工程用地不涉及天然乔木林。5.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极)重要区:禁止滥捕、乱采、乱猎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禁止无序采矿、毁林开荒、湿地和草地开垦等各种损害栖息地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防止生态建设导致栖息环境的改变。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禁止在生物符合。本项目所在区域为“1-2-4大桂山南部-桂江下游山地-蒙江中下游山地水源涵养与林产品提供功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环境管控单元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引进外来物种。加强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监测,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能区”,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6.水源涵养功能(极)重要区:严格保护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限制或禁止湿地和草地开垦等损害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活动。加强生态公益林改造和建设,通过封育恢复自然植被,促使其逐步向常绿阔叶林演化,提高水源涵养的功能;林产业向合理利用与保护建设相结合的生态型林业方向发展,保持森林生长与采伐利用的动态平衡,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恢复和改善地力;加强水土保持。符合。本项目所在区域为“1-2-4大桂山南部-桂江下游山地-蒙江中下游山地水源涵养与林产品提供功能区”,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并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后对临时占地会采取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的影响。7.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新能源建设项目以及线性工程项目等要符合法律法规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行业规划等规划要求,不得破坏生态、降低环境质量。要优化项目选址布局,严格控制开采量和开采区域,减少对生态空间的占用,不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要采取更加严格和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和减轻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要严格落实项目环评的跟踪监测计划,项目开采(开工)、闭矿、跟踪监测要及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报备。加强矿山开采项目及其闭矿的环保督察,开展矿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飞行抽检。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审批简化和豁免要符合有关规定,不得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降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属于新能源建设项目,项目选址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规划要求;项目永久占地面积较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会采取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不会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ZH45040510003长洲区其他优先保护单元优先保护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除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和布局要求、现行的能源开发利用规划、线性工程规划外,以及自治区矿规设置的重点开采区内、开采规划区块、重大工程等矿产开发项目外,原则上按限制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符合。本工程为《广西陆上风电建设规划修编》的规划风电场场址之一,符合能源开发利用规划。2.国家级公益林:依据《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林资发〔2017〕34号)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工程建设使用国家级公符合。本工程用地不涉及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公益林。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环境管控单元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益林地。确需使用的,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使用林地手续。涉及林木采伐的,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林木采伐手续。经审核审批同意使用的国家级公益林地,可按规定实行占补平衡。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原则上不得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严禁打枝、采脂、割漆、剥树皮、掘根等行为。二级国家级公益林在不影响整体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相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开展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其林地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发展林下经济。3.天然林:对所有天然林实行保护,禁止毁林开垦、将天然林改造为人工林以及其他破坏天然林及其生态环境的行为。对纳入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必要措施外,禁止其他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天然林抚育作业的,必须编制作业设计,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严格控制天然林地转为其他用途,除国防建设、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特色需要外,禁止占用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地。在不破坏地表植被、不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提下,可在天然林地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符合。本工程用地不涉及天然乔木林。4.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极)重要区:禁止滥捕、乱采、乱猎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禁止无序采矿、毁林开荒、湿地和草地开垦等各种损害栖息地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防止生态建设导致栖息环境的改变。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禁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引进外来物种。加强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监测,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符合。本项目所在区域为“1-2-4大桂山南部-桂江下游山地-蒙江中下游山地水源涵养与林产品提供功能区”,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5.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新建排污口,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附近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应当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符合。本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表水主要为安平河及山谷冲沟流水,不涉及西江及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环境管控单元类别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6.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新能源建设项目以及线性工程项目等要符合法律法规以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行业规划等规划要求,不得破坏生态、降低环境质量。要优化项目选址布局,严格控制开采量和开采区域,减少对生态空间的占用,不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要采取更加严格和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和减轻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要严格落实项目环评的跟踪监测计划,项目开采(开工)、闭矿、跟踪监测要及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报备。加强矿山开采项目及其闭矿的环保督察,开展矿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飞行抽检。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审批简化和豁免要符合有关规定,不得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降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本项目为风电场建设,属于新能源建设项目,项目选址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规划要求;项目永久占地面积较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会采取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不会影响区域主导生态功能。析作的通知》(桂林发〔2016〕19号),要求“陆上风电项目选址应避开Ⅰ级保护林地、森林公园规划、地质公园规划的衔接工作。”本工程与相关规定符合性分析结果见表表3.4-2项目与《关于加强和规范陆上风电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符合性分析表符合性分析加强陆上风电规划和项目选址陆上风电项目规划选址应避开Ⅰ级保护林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点、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重要湿地、生态脆弱区、候鸟栖息地、候鸟迁徙路线和重要鸟类聚集区等。①本风电场不涉及Ⅰ级保护林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地质遗迹保护点、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生态脆弱区等。②根据实地调查、当地访问调查及周边风电场现状情况调查资料记录,岭脚风电场二期工程区迁徙鸟类较少,未发现集群迁徙的候鸟,未发现有较为集中的鸟类繁殖地和觅食地,不在广西候鸟集中迁徙通道范围内。项目建设要尽量少占、不占生态公益林。本工程建设不涉及生态公益林(见附件5),同时由于环评早期介入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高度重视,对风机布置、施工道路的选线方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减少了工程建设所需征用的林地面积。符合相关要求。项目建设涉及风景名胜区、自治区森林公园时,应做好与旅游总体规划、自治区级森林公园规划、地质公园规划的衔接工作。本风电场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综合结论项目符合《关于加强和规范陆上风电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分析结果见表3.4-3,经对比分析,本工程满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符合性分析场建设使用林地禁域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鸟类主要迁徙通道和迁徙地等区域以及沿海基干林带和消浪林带,为风电场项目禁止建设区域。①本风电场不涉及自然遗产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沿海基干林带和消浪林带等禁止建设区域。②根据经实地调查及当地访问调查并结合资料记录,岭脚风电场二期工程区迁徙鸟类较少,未发现集群迁徙的候鸟,未发现有较为集中的鸟类繁殖地和觅食地,不在广西候鸟集中迁徙通道范围内。风电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