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系列-353基础知识-口腔生物学_第1页
五官科系列-353基础知识-口腔生物学_第2页
五官科系列-353基础知识-口腔生物学_第3页
五官科系列-353基础知识-口腔生物学_第4页
五官科系列-353基础知识-口腔生物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官科系列-353基础知识-口腔生物学[单选题]1.与牙周炎有关的菌属除外()。A.放线菌属B.真杆菌属C.拟杆菌属D.乳杆菌属E.梭杆菌属正确答案:D参(江南博哥)考解析:乳杆菌属具有强产酸性和耐酸性,在龋病尤其是牙本质深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牙周炎相关性不大。ABCE四项在牙周炎中有检出或被认为是牙周炎的病原菌。[单选题]2.光滑面菌斑属于()。A.龈上菌斑B.龈下菌斑C.附着菌斑D.非附着菌斑E.获得性菌斑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菌斑根据其所处的部位分为:①龈上菌斑:即位于龈缘上方或修复体冠部的菌斑,包括光滑面菌斑、点隙裂沟菌斑;②龈下菌斑:即位于龈缘下方的菌斑,包括附着菌斑和非附着菌斑。[单选题]3.下列哪项不属于卟啉单胞菌属鉴别特性?()A.G-专性无芽胞厌氧杆菌B.产生黑色素C.有恶臭味D.不发酵糖类E.发酵糖类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卟啉单胞菌属的特性:G-专性无芽胞厌氧杆菌、产生黑色素、有恶臭味、不发酵糖类(碳水化合物)。[单选题]5.除细菌以外的口腔微生物与牙周病密切相关的是()。A.螺旋体B.真菌C.病毒D.支原体E.原虫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螺旋体中的密螺旋体是牙周病的可疑致病菌。[单选题]6.影响口腔生态系的内源性营养除外()。A.唾液蛋白质B.唾液糖蛋白C.龈沟内微量元素D.龈沟内气体E.食物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ABCD四项为内源性营养,为口腔内维持微生物生存的最基本营养物质,也是菌斑形成初期的营养来源。E项为外源性营养,有利于菌斑内细菌代谢产酸及细菌生长。[单选题]7.牙釉质的无机成分占重量的()。A.95%~96%B.86%C.70%D.45%~50%E.30%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牙釉质的无机成分占重量的95%~96%、占体积的86%;有机成分占重量的0.4%~0.8%。牙本质无机成分占重量的70%,有机物和水为30%。牙骨质的无机成分约占45%~50%,有机物和水约占50%~55%。[单选题]8.下列哪项是牙釉质的无机盐主要存在形式?()A.Ca(OH)2B.NaClC.Ca10(PO4)6(OH)2D.Mg3(PO4)2E.Na2CO3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牙釉质的无机成分主要是钙和磷,其次是碳酸盐、钠、镁、氯及氟等。其无机盐主要存在形式是钙、磷以羟基磷灰石结晶[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单选题]9.釉质的非釉原蛋白质除外()。A.釉丛蛋白B.鞘蛋白C.成釉蛋白D.非特异性蛋白E.釉蛋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釉质中的非釉原蛋白质有四种:釉丛蛋白、鞘蛋白、成釉蛋白、釉蛋白。非特异性蛋白是非胶原蛋白的一种。[单选题]10.下列哪种釉质晶体的硬度最大?()A.不成熟乳牙B.成熟乳牙C.年轻恒牙D.老年恒牙E.没有差别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牙萌出后硬度逐渐增加,所以老年恒牙硬度>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单选题]11.有关釉质晶体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老年恒牙硬度大于年轻恒牙B.表面釉质密度最低,近釉牙本质界处则最高C.未萌牙的釉质密度低于已萌芽,乳牙釉质的密度低于恒牙D.釉质内晶体最初以长薄条状出现,排列无规律性E.随着晶体的不断生长,薄条状晶体变成六角形,排列逐渐有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釉质为长形羟磷灰石晶体,晶体间有有机质和水,由于晶体组成了釉质的大部分,釉质的性质与羟磷灰石相似。牙萌出后硬度逐渐增加,所以老年恒牙硬度>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表面釉质密度最高,近釉牙本质界处则最低;未萌牙的釉质密度低于已萌牙,乳牙釉质的密度低于恒牙,这可能与萌出后釉质的继续矿化有关。釉质晶体的基本结构:釉质内晶体最初以长薄条状出现,排列无规律性。随着晶体的不断生长,薄条状晶体变成六角形,排列逐渐有序。[单选题]12.以下说法哪项正确?()A.在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中,Ⅰ型和Ⅱ型胶原是主要的胶原类型,另有少量的Ⅲ、Ⅳ和Ⅴ型胶原B.牙周膜以Ⅰ型和Ⅲ型胶原为主,另有少量的Ⅴ型胶原C.牙槽骨主要为Ⅱ型胶原D.牙骨质的胶原为Ⅱ型胶原和少量的Ⅲ型胶原E.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是主要的胶原类型,另有少量的Ⅳ和Ⅴ型胶原,其中Ⅰ型胶原在胶原中的含量为85%~87%。牙周膜以Ⅰ型和Ⅲ型胶原为主,另有少量的Ⅴ型胶原;而牙槽骨主要为Ⅰ型胶原;牙骨质的胶原为Ⅰ型胶原和少量的Ⅲ型胶原。[单选题]1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液特点是()。A.脓液黏稠,恶臭B.脓液稀薄,无臭C.脓液黏稠,黄色,不臭D.脓液黏稠,浅绿色E.脓液黏稠,干酪样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也称“金葡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液特点:脓液黏稠,黄色,无臭味。[单选题]14.口腔黏膜组织基底膜的非胶原性糖蛋白除外()。A.层粘连蛋白B.蛋白多糖C.纤维连接蛋白D.血清来源蛋白E.大疱性类天疱疮(BP)抗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黏膜组织的非胶原性糖蛋白有层粘连蛋白、蛋白多糖、纤维连接蛋白、大疱性类天疱疮(BP)抗原及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抗原。D项,血清来源蛋白是牙本质的非胶原蛋白一种。[单选题]15.下列哪种物质是口腔黏膜组织的基底膜主要的结构成分?()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Ⅴ型胶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Ⅳ型胶原是所有基底膜的主要结构成分,位于致密层。[单选题]16.唾液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包括()。A.钠、钾、氟B.钠、钾、氯C.钙和磷D.氟E.重碳酸盐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唾液中的主要无机成分包括钠、钾、氯。有机物主要有黏蛋白、黏多糖、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型物质(A、B、H)、尿素、尿酸和游离氨基酸等。[单选题]17.以下哪项是对唾液黏蛋白的描述?()A.含量为150~250mg/100mL,约占血浆蛋白的1/30B.是人类唾液中最大的一族蛋白C.是唾液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具有黏滑性质D.仅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唾液中,是唾液腺的特异性产物E.是一种低分子量的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精氨酸含量较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唾液有机成分包括唾液总蛋白、唾液黏蛋白、富脯蛋白、富组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黏蛋白是一组结合有糖链的特异蛋白,是唾液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具有黏滑性质。[单选题]18.下列哪种蛋白不是浆液性腺泡主要分泌的?()A.富脯氨酸蛋白B.糖蛋白C.α-淀粉酶D.富酪蛋白E.黏蛋白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浆液性腺泡主要分泌富脯氨酸蛋白、糖蛋白、α-淀粉酶、富酪蛋白。E项,黏蛋白是由黏液性腺泡分泌的。[单选题]19.唾液成分浓度显著性增高,而单位时间总量显著性下降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征性改变?()A.糖尿病B.甲型肝炎C.乙型肝炎D.舍格伦综合征E.艾滋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通过测定唾液的流速和成分可以辅助诊断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是唾液浓度高、单位时间总量低。[单选题]20.糖代谢途径以磷酸乙酮醇酶(PK)为主的是()。A.嗜酸乳杆菌B.链球菌C.双歧杆菌D.干酪乳杆菌E.胚芽乳杆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双歧杆菌的糖代谢途径以磷酸乙酮醇酶(PK)为主。磷酸乙酮醇酶途径是某些微生物中存在的一种有磷酸乙酮醇酶参与的代谢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己糖和(或)戊糖被降解,如双歧杆菌的异型乳酸发酵和葡萄糖发酵途径。[单选题]21.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丙酮酸酵解终产物?()A.2,3-丁二醇B.乙醇C.丁酸D.琥珀酸E.异丙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丙酮酸是糖代谢中具有关键作用的中间产物,它可通过乙酰辅酶A和三羧酸循环实现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间的互相转化。因此,丙酮酸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中起重要的枢纽作用。丙酮酸酵解终产物包括2,3-丁二醇、乙醇、丁酸、异丙醇。[单选题]22.正常情况下,唾液中氟的浓度为()。A.0.005mmol/LB.0.01mmol/LC.0.015mmol/LD.0.02mmol/LE.0.05mmol/L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正常情况下,唾液中氟的浓度为0.01mmol/L,超过此浓度有氟中毒的可能性。[单选题]23.在生理状态下,牙刚萌出时,唾液中的钙、磷进入釉质表层孔隙内沉淀、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该现象属于()。A.生理性矿化B.病理性矿化C.自然再矿化D.病理性再矿化E.人工再矿化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再矿化是指唾液中的钙磷等沉积到牙面上,在正常人,牙的脱矿与再矿化是一个平衡的过程。自然再矿化是指在牙刚萌出阶段,唾液中的钙、磷进入釉质表层孔隙内沉淀、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的过程。[单选题]24.病理性再矿化指的是()。A.在机体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机体的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的特定部位与有机基质中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矿化组织B.由于机体对生物矿化调控作用失衡,无机离子在不该矿化部位形成异位矿化或异常矿化组织,或造成矿化组织矿化过度或不足C.在生理状态下,牙刚萌出时,唾液中的钙、磷进入釉质表层孔隙内沉淀、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D.牙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发生脱矿后,病损组织重新矿化的现象E.将人或动物的牙釉质,经酸蚀法或酸性凝胶致人工龋的方法制成标本,然后用再矿化液或者唾液处理这些样本,观察再矿化效果和分析其中发生的变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项为生理性矿化。B项为病理性矿化。C项为自然再矿化。D项为病理性再矿化。E项为人工再矿化。[单选题]25.以下哪种物质是异位矿化产物?()A.难溶性磷酸盐B.磷灰石晶体C.氢氧化物D.结核病灶的钙化E.牙结石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异位矿化产物包括口腔中的牙结石,胃肠道的胃结石、胆结石、胰结石,泌尿系统的肾结石、膀胱结石。牙结石,通常存在于唾液腺开口处的牙齿表面。如下前牙的舌侧表面,上颌后牙的颊侧表面和牙齿的颈部,以及口腔黏膜运动不到的牙齿表面等处。[单选题]26.下面哪项不属于生物矿化机制?()A.成核B.晶核的成长C.附着D.聚集E.固相转换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生物矿化是细胞内或细胞外介质中不断积累的钙、磷离子达到一定饱和度时,在细胞的调节作用下,在基质蛋白中经过:①形成晶核;②晶核成长;③聚集;④固相转化等过程,与基质一起构成了硬组织。[单选题]27.釉质矿化的步骤:①成釉细胞后退,留出空隙,这些细长的空隙与基质接触;②釉原蛋白减少,晶体长大成熟,最后基本只留下非釉原蛋白作为基质;③成釉细胞顶端分泌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④釉柱在空隙中形成,长釉与空隙方向平行,组装有序化;⑤HA晶体开始形成,晶体被包在非釉原蛋白中,其外是连续性的釉原蛋白;⑥晶体长轴与釉牙本质界线垂直延伸,正确的顺序是()。A.③⑤⑥①④②B.⑤③⑥①④②C.④⑤③⑥①②D.⑤①④②③⑥E.③⑥①⑤③②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釉质矿化的步骤为:成釉细胞顶端分泌釉原蛋白和非釉原蛋白(③);羟基磷灰石(HA)晶体开始形成,晶体被紧包在釉蛋白中,釉蛋白外面是连续性的釉原蛋白(⑤);以上过程在釉牙本质界处发生,而晶体长轴与釉牙本质界线垂直延伸(⑥);成釉细胞后退,留出空隙,这些细长的空隙与基质接触(①);釉柱在空隙中形成,长釉与空隙方向平行,组装有序化(④);釉原蛋白减少,晶体长大成熟,最后基本只留下非釉原蛋白作为基质(②)。釉质矿化为釉质晶核的形成提供了适当环境,这些有机质对晶体的生长、排列可能有调控作用。[单选题]28.口腔主要的生态系除外()。A.颊上皮生态系B.舌背部生态系C.龈上牙菌斑生态系D.龈下牙菌斑生态系E.腭上皮生态系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口腔生态系是由宿主口腔及其栖居的微生物组成的相互作用、彼此依赖的可进行能量、物质交换及信息交流的动态平衡系统,其基本组成主要包括四个主要生态系,即:颊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牙菌斑生态系、龈下牙菌斑生态系。[单选题]29.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除外()。A.物理化学因素B.营养因素C.心理因素D.宿主因素E.细菌因素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口腔生态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流的相关因素。C项,心理因素对机体内分泌及整体状况有影响作用,但是对口腔生态系的动态平衡影响不大。[单选题]30.下列哪项是口腔细菌种类复杂的主要原因?()A.口腔内温度保持在36~37℃B.口腔内pH比较稳定,平均为6.7~7.2C.口腔内营养充足D.口腔内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势E.细菌对牙面有黏附、相互协同及拮抗作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口腔内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势(Eh),适宜多种需氧、兼性厌氧和专性厌氧细菌的生长且对牙面有黏附、相互协同及拮抗作用。这是口腔细菌种类复杂的主要原因。而温度、pH及营养等因素是口腔内适合绝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原因。[单选题]31.有关口腔正常菌群组成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新生口腔内几乎是无菌的B.新生口腔内菌群主要分布于黏膜C.新生儿出生时发现的细菌多来源于母亲的产道D.学龄前儿童口腔菌群与成人不同E.成人正常菌群中可检出各种致病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C两项,新生儿口腔内几乎是无菌的,出生时发现的细菌多来源于母亲的产道,随着与外界接触,母亲及近亲口腔中的微生物可传播到婴儿口腔中。B项,新生儿口腔内组织主要是黏膜,在黏膜上皮定植的细菌以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主。D项,学龄前儿童口腔菌群与成人相似,但产黑色素的厌氧杆菌少见。E项,从成人正常菌群中可检出各种致病菌。[单选题]32.在牙面早期定植的细菌包括()。A.变形链球菌B.消化链球菌C.血链球菌D.乳杆菌E.放线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血链球菌是G+兼性厌氧球菌,为牙面早期定植的细菌之一,在牙菌斑形成和口腔生态系统的生态连续中起重要作用,可为变形链球菌提供生长所需的对氨基苯甲酸。[单选题]33.下列哪种细菌被称为“龋标志菌”?()A.变形链球菌B.消化链球菌C.血链球菌D.乳杆菌E.韦荣球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乳杆菌属是G+无芽胞厌氧杆菌口腔中的主要菌种,包括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及发酵乳杆菌,具有强产酸性和耐酸性,在龋病,尤其是牙本质深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通过测定唾液中乳杆菌数量来预测龋病的进展趋势,因此被称为“龋标志菌”。[单选题]34.与牙周炎有关的菌属不包括()。A.放线菌属B.拟杆菌属C.普氏菌属D.乳杆菌属E.牙龈卟啉单胞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口腔常见的产黑色素菌种,其外膜蛋白、菌毛和产生的胰酶样蛋白酶是主要的毒性基因,被认为是成人牙周炎的重要病原菌。此外,放线菌属中的衣氏放线菌、内氏放线菌,拟杆菌属的福赛拟杆菌,普氏杆菌及梭杆菌都被认为与牙周炎有关。D项,乳杆菌属具有强产酸性和耐酸性,在龋病尤其是牙本质深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牙周炎相关性不大。[单选题]35.下列哪种口腔微生物与口腔黏膜病关系最密切?()A.螺旋体B.白色念珠菌C.病毒D.支原体E.原虫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白色念珠菌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真菌,也是与口腔黏膜病关系最密切的念珠菌菌种。[单选题]36.牙本质的胶原纤维主要是()。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Ⅴ型胶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牙本质的胶原纤维以Ⅰ型胶原为主,不含Ⅲ型胶原。[单选题]37.牙本质基质中不含有下列哪种胶原?()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Ⅴ型胶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牙本质基质中的胶原主要为Ⅰ型胶原,不含Ⅲ型胶原。[单选题]38.牙本质非胶原成分中,属于成牙本质细胞源性蛋白的是()。A.IgGB.白蛋白C.αHS-糖蛋白D.矿化组织特异性蛋白E.骨形成蛋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成牙本质细胞源性蛋白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主要包括牙本质特异性蛋白、矿化组织特异性蛋白及多组织非特异性蛋白。ABC三项,IgG、白蛋白、αHS-糖蛋白属于非成牙本质细胞源性蛋白。E项,骨形成蛋白是否由牙本质细胞产生目前尚不清楚。[单选题]39.牙本质矿化的步骤:①磷酸钙的微晶或钙离子与磷蛋白结合;②合成磷蛋白,并把它直接分泌在矿化前沿的胶原蛋白层上;③在结合的钙离子或晶体上形成HA晶体,而且按胶原纤维排成有序结构;④在成牙本质细胞层的顶端分泌胶原蛋白,成为牙本质的前身,为矿化作准备;⑤部分磷蛋白与胶原蛋白结合,部分降解,正确排列的是()。A.④①③②⑤B.④②⑤①③C.②④⑤①③D.⑤④②①③E.①③②④⑤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生物矿化是细胞内或细胞外介质中不断积累的钙、磷离子达到一定饱和度时,在细胞的调节作用下,在基质蛋白中经过:①形成晶核;②晶核成长;③聚集;④固相转化等过程,与基质一起构成了硬组织。牙本质矿化的步骤:在成牙本质细胞层的顶端分泌胶原蛋白,成为牙本质的前身,为矿化作准备(④);合成磷蛋白,并把它直接分泌在矿化前沿的胶原蛋白层上(②);部分磷蛋白与胶原蛋白结合,部分降解(⑤);磷酸钙的微晶或钙离子与磷蛋白结合(①);在结合的钙离子或晶体上形成HA晶体,而且按胶原纤维排成有序结构(③)。[单选题]40.下列哪项不属于氟的矿化作用?()A.降低牙釉质的溶解性B.改善牙的形态发育C.维护口腔缓冲能力,维持菌斑pH值D.促进釉质再矿化E.增强釉质晶体的抗龋能力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通过生物矿化作用参与牙和骨骼的构成,在促进釉质再矿化,影响釉质发育,对维护牙体硬组织的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项,维持pH值,维护口腔缓冲能力是唾液的功能,而非氟的功能。[单选题]41.以下方法不是用来测定牙菌斑pH的是()。A.电极接触法B.毛细吸管法C.菌斑采样法D.人工菌斑法E.埋藏电极遥测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用来测定牙菌斑pH的方法包括电极接触法、菌斑采样法、人工菌斑法、埋藏电极遥测法。B项,毛细吸管法属于染色标本的检查,常用于观察细菌形态、大小、排列、染色特性,以及荚膜、鞭毛、芽胞、异染颗粒等结构,无法测得牙菌斑pH。[单选题]42.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牙槽骨又称之为牙槽突,包括固有牙槽骨、密质骨和松质骨B.固有牙槽骨又称筛状板,是牙槽骨的内壁,围绕牙根周围,与牙周膜相邻C.致密的齿槽骨会使骨吸收过程延长,束状骨比层板状骨更易被吸收D.密质骨位于牙槽骨的外层,骨的外表面是平行骨板,深部为哈弗系统E.松质骨介于固有牙槽骨和密质骨之间,由骨小梁和骨髓所构成,骨髓腔为血管和神经所在部位,内部小的骨髓腔易形成破骨细胞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牙槽骨包括固有牙槽骨、密质骨和松质骨。松质骨内部小的骨髓腔由于常常被深染的纤维层所覆盖,破骨细胞不容易形成。[单选题]43.关于牙槽骨的生物特征,下列哪项说法正确?()A.骨组织是高度特异性的结缔组织,其胞外基质钙化,化学成分:60%为矿物质,32%为蛋白质,8%为水分B.有机基质中90%为Ⅰ型胶原,另外5%由蛋白糖原和多种非胶原蛋白构成,在细胞控制下,骨的有机基质由钙和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沉淀C.牙槽骨的密质骨由致密排列的胶原纤维形成同心圆状的层板骨,胶原纤维在相邻的层板之间平行排列D.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也是全身骨骼中变化最为活跃的部分E.从胚胎发育的角度看,下颌骨属于扁骨,是膜内化骨,经过软骨钙化形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牙槽骨生物特性: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它不但随着牙的生长发育、脱落替换和咀嚼压力而变动,而且也随着牙的移动而不断地改建。[单选题]44.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过程除外()。A.与骨表面附着B.细胞极性化C.分泌骨桥蛋白D.形成封闭区E.形成骨吸收陷窝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破骨细胞吸收骨、牙本质和钙化的软骨是它的主要功能,分泌骨桥蛋白是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单选题]45.破骨细胞的鉴定标准为:①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显红色;②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阳性;③鲎试验阳性;④细胞表面降钙素受体阳性;⑤可以在骨表面形成骨吸收陷窝()。A.①⑤B.①②⑤C.③⑤D.②④⑤E.②③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破骨细胞是骨形成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细胞,其鉴定标准为: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阳性(②)、细胞表面降钙素受体阳性(④)、可以在骨表面形成骨吸收陷窝(⑤)。而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显红色(①)、鲎试验阳性(③)是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单选题]46.下列哪种物质是最先发现的与机械力传导有关的第二信使?()A.肌醇三磷酸(IP3)B.环磷酸腺苷(cAMP)C.二酰甘油(DG)D.G蛋白E.前列腺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第一信使即细胞外信号,胞内信号为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是由于某些激素或其他分子信号刺激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的。环磷酸腺苷是最先发现的与机械力传导有关的第二信使。[单选题]47.促进骨形成的调节因子是()。A.TGF-β1B.IL-1C.TNFD.PGE.IL-6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影响骨改建的因素很多,TGF-β1可以促进骨的形成。[单选题]48.下列哪项是成骨细胞的鉴定指标?()A.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显红色B.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阳性C.对钙调节激素的反应D.细胞表面降钙素受体阳性E.可以在骨表面形成骨吸收陷窝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骨改建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都很重要。成骨细胞对钙调节激素的反应不同,故对钙调节激素的反应是成骨细胞的鉴定指标。而BDE三项是破骨细胞的鉴定指标。[单选题]49.下列哪项是骨颗粒检测法的优点?()A.细胞的微环境在三维空间内保留B.可以检测单一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可直接确定激素、药物、抑制剂等对破骨细胞的作用C.可以对大量纯化的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进行评价D.可以探讨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E.观察骨吸收促进剂对破骨细胞的直接作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骨颗粒检测法可用于提示临床早期的病变,其特点是可以检测单一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可直接确定激素、药物、抑制剂等对破骨细胞的作用。A项,细胞的微环境在三维空间内无法保留。CDE三项,骨颗粒检测法无法评估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单选题]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老年恒牙的硬度要大于年轻恒牙B.乳牙硬度小于恒牙C.未萌牙的釉质密度低于恒牙D.恒牙釉质密度大于乳牙E.表面釉质的密度要低于釉牙本质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E项,表面釉质矿化程度高,其密度要高于釉牙本质界。[单选题]51.下列哪项是口腔环境最重要的缓冲系统?()A.钠、钾、氯B.硫氰酸盐C.重碳酸盐D.硝酸盐和亚硝酸盐E.磷酸盐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在加入少量酸或碱和水时大大减低pH变动的溶液。重碳酸盐缓冲是口腔环境最重要的缓冲系统,可使唾液pH维持中性状态。[单选题]52.下列哪种腺体的唾液中硝酸盐最高?()A.磨牙后腺B.唇腺C.下颌下腺D.腮腺E.舌下腺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腮腺的唾液中硝酸盐最高,其次是下颌下腺。[单选题]53.口腔非特异性免疫系统除外()。A.口腔黏膜B.唾液、龈沟液C.免疫活性细胞D.细胞、细胞因子及补体E.口腔正常菌丛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口腔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是由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各种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及生物学屏障组成,口腔黏膜属于物理屏障,唾液、龈沟液是化学屏障,口腔正常菌丛有生物屏障作用。C项,免疫活性细胞即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的组成部分。[单选题]54.口腔非特异性免疫体系中,组成化学屏障的不包括()。A.硫氰酸盐B.乳铁蛋白C.IgGD.硝酸盐E.IgM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唾液、龈沟液中的多种无机盐(如硫氰酸盐、硝酸盐)、有机物(如乳铁蛋白)和天然抗体(IgM)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硫氰酸盐是唾液抗过氧化物酶系统之一,对口腔一些微生物有抑制作用。C项,IgG是特异性免疫分子。[单选题]55.参与口腔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包括()。A.粒细胞B.肥大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NKT细胞E.CTL细胞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为T细胞(不包括其中的自然杀伤细胞亚群)和B细胞。E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属于特异性免疫细胞。[单选题]56.以下关于sIgA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血液进入唾液B.诱导细菌间的凝聚,抑制其在黏膜表面和牙菌斑的黏附C.与病毒表面受体结合,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D.激活补体C3旁路和调理作用E.抑制细菌酶活性,干扰细菌代谢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sIgA并不是由血液进入唾液,而是由唾液腺局部的浆细胞产生的。[单选题]57.只具备抗原性的口腔中抗原物质是()。A.变形链球菌B.牙髓组织C.口腔肿瘤D.甲醛甲酚E.单纯疱疹病毒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AE两项,变形链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和单纯疱疹病毒同是微生物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免疫原性。B项,牙髓组织发生病变或经过药物处理后,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并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也具有免疫原性。C项,口腔肿瘤可以直接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细胞或体液免疫反应,同样具备免疫原性。D项,甲醛甲酚需要结合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形成抗原复合物后才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所以只具备抗原性。[单选题]58.在龋病免疫中最主要的是下列哪种细胞?()A.NK细胞B.粒细胞C.T淋巴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B淋巴细胞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龋病为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因此机体对细菌入侵必然产生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体液免疫在龋病中起主要作用,而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单选题]59.以下哪种口腔疾病与免疫无关?()A.龋病B.牙髓炎C.牙隐裂D.寻常型天疱疮E.口腔肿瘤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两项,龋病、牙髓炎是口腔感染性疾病。DE两项,寻常型天疱疮是口腔自身免疫病,和口腔肿瘤都与免疫有关。C项,牙隐裂是牙体硬组织的非感染性疾病,与免疫无关。[单选题]60.由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破坏性慢性疾病是()。A.龋病B.牙周病C.牙髓炎D.口腔单纯性疱疹E.口腔白斑病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B项,牙周病为一组由细菌感染引起,以牙周组织损坏和毁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可经历四个阶段,即初期病损、早期病损、确立期病损、晚期病损。[单选题]61.下列哪项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复发的主要原因?()A.固有免疫功能减弱B.细胞免疫功能减弱C.体液免疫功能减弱D.单纯疱疹病毒的毒性增强E.单纯疱疹病毒复制加快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再发生HSV感染时,人体淋巴细胞对同型病毒抗原刺激所引起的淋巴母细胞转化率下降,各种淋巴因子(包括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干扰素)的产生下降,致敏淋巴细胞的杀伤靶细胞能力下降,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减弱与HSV的复发有关。[单选题]62.会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有()。A.同种异体移植B.同种同型移植C.同质移植D.自体移植E.同基因移植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A项,同种异体移植会表达与受者不同的蛋白质或其他分子,引发移植排斥反应。[单选题]63.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除外()。A.超急性排斥反应B.加急性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D.亚急性排斥反应E.慢性排斥反应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免疫排斥主要指受体免疫系统对移植物的移植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导致移植物变性甚至坏死的过程。根据移植物被宿主排斥的速度,可将移植排斥反应分为超急性、加急性、急性和慢性四类。[单选题]64.与龋病关系密切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是()。A.a/b型B.e/h型C.c/g型D.d/f型E.c/d型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胞壁多糖抗原的血清学反应,变形链球菌群分为a、b、c、d、e、f、g及h8个血清型,与龋病关系密切的是c/g型。[单选题]65.与口腔黏膜病有关的最主要的真菌是()。A.酵母菌B.白色念珠菌C.热带念珠菌D.假热带念珠菌E.星形念珠菌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念珠菌病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黏膜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是口腔念珠菌中最主要、毒力最强的念珠菌。[单选题]66.牙移植最易发生的排斥反应是()。A.牙釉质脱矿B.牙本质脱矿C.牙周膜吸收D.牙根吸收E.牙槽骨吸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牙移植后由于牙周膜愈合能力较差,容易造成牙根吸收。[单选题]67.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主要发生在()。A.复制水平上B.转录水平上C.翻译水平上D.识别水平上E.反转录水平上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通过位于基因上游的启动子起作用。[单选题]68.因其能产生H2O2而被认为对牙周有益的细菌是()。A.韦荣菌B.变形链球菌C.乳杆菌D.放线菌E.血链球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E项,血链球菌能产生过氧化氢(H2O2),具有拮抗牙周炎可疑致病菌的作用,被认为是牙周有益细菌。[单选题]69.人唾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是()。A.黏蛋白B.富组蛋白C.富酪蛋白D.富脯蛋白E.酶蛋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黏蛋白是一组结合有糖链的特异蛋白,是唾液中的主要有机成分。[单选题]70.生物矿化的定义是()。A.无机离子通过反应形成矿化组织B.无机离子与有机基质结合C.磷灰石晶体与非晶体化磷酸盐形成难溶性盐D.钙磷等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矿化组织E.无机离子与有机基质结合并形成难溶性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生物矿化是指生物体内的钙磷等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盐,并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矿化组织的过程。与一般矿化最大不同在于有生物大分子生物体代谢、细胞、有机基质的参与。[单选题]71.在DNA结构特点中,下列错误的是()。A.DNA分子中两条长链呈互相旋转的双螺旋形式B.DNA分子中两条链是互补的C.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D.DNA分子的碱基随机配对E.脱氧核糖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DNA分子的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单选题]72.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主要取决于其()。A.存在于牙面的隐蔽部位B.能在酸性环境下生活C.能与牙面紧密黏附D.产酸且维持时间长E.产酸性和耐酸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变形链球菌能迅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多量酸,而且耐酸性强,在pH4.5时仍能继续生活并产酸。[单选题]73.混合唾液中的主要成分是()。A.各种蛋白B.各种酶C.水D.各种酸E.钾、钠、钙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唾液中水分约占99.4%,固体物质约占0.6%(其中有机物约占0.4%,无机物约占0.2%)。唾液中的有机物主要为黏蛋白,还有球蛋白、氨基酸、尿酸和唾液淀粉酶、麦芽糖。[单选题]74.RNA的生物合成——转录是()。A.在R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B.在R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C.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D.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E.在DNA和R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转录是生物界RNA合成的主要方式,是遗传信息由DNA向RNA传递的过程,也是基因表达的开始,是在R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单选题]75.牙齿萌出后,最先附着至牙面的细菌为()。A.变形链球菌B.乳酸杆菌C.韦荣氏菌D.血链球菌E.密螺旋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牙齿萌出后,最初附着在牙面的细菌为球菌,其中主要是血链球菌。[单选题]76.变形链球菌群中血清型为d和g的菌种是()。A.猕猴链球菌B.仓鼠链球菌C.变形链球菌D.远缘链球菌E.大鼠链球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远缘链球菌是龋病致病菌的一种,其血清型为d和g。[单选题]77.5.25%次氯酸钠溶液在下列pH条件下次氯酸分子最多的为()。A.pH10B.pH8C.pH6D.pH4E.pH2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次氯酸钠是钠的次氯酸盐,酸度越高,次氯酸分子越多。故在pH2条件下次氯酸分子最多。[单选题]78.成熟菌斑的标志是()。A.出现细菌层B.出现表层C.细菌数量及比例均趋于稳定的极期群落状态D.氧化还原电势降低E.出现栅栏状结构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当出现由丝状菌、球状菌、杆状菌构成的栅栏状结构时,代表菌斑成熟。[单选题]79.牙菌斑形成的最早阶段称为()。A.细菌菌膜B.釉护膜C.获得性薄膜D.唾液膜E.透明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牙菌斑的形成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牙面上获得性膜的覆盖、细菌附着、菌斑成熟。因此答案选C。[单选题]80.平滑面菌斑分为哪三层?()A.细菌层、间质层、菌斑表层B.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C.基质层、中间层、菌斑表层D.基质层、细菌层、菌斑表层E.基质层、中间层、细菌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通常人为地将平滑面菌斑分为3层,即菌斑-牙界面、中间层和菌斑表层。菌斑-牙界面:细菌位于获得性膜上方,细菌呈扇贝状排列于获得性膜表面。中间层:稠密微生物层,有球菌样微生物。菌斑表层:各种不同微生物构成呈丛状或丝状微生物,排列呈栅栏状。[单选题]81.龋病再矿化治疗的前提是()。A.仅有有机质-胶原的破坏,而无矿物质丢失B.磨牙(牙合)面广泛浅龋C.牙本质未破坏D.仅有矿物质丢失,而无有机质-胶原的破坏E.釉质表面粗糙,易于吸收矿化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再矿化治疗的机制是在龋病的发展过程中,在牙釉质和菌斑之间进行着矿物质的交换,它的主要修复反应是再矿化。通过再矿化治愈的前提必须是牙齿结构基本完好,仅有矿物质的丢失,而没有有机质-胶原的破坏。[单选题]82.唾液中主要免疫球蛋白是()。A.IgGB.IgMC.sIgAD.IgDE.IL-8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唾液中的主要免疫球蛋白是sIgA,即分泌型IgA。与血清型IgA是不同的是,sIgA在口腔局部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黏附,可与溶菌酶及补体共同作用引起细菌溶解,还可中和病毒及其他毒素。[单选题]83.下列关于氟矿化作用不正确的是()。A.增加牙釉质对酸脱矿作用的抵抗力B.可增加牙齿萌出后的矿化速度C.促进牙齿的形态发育,使牙的沟裂变深D.促进早期龋损的再矿化E.干扰菌斑内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C项,氟矿化会加强牙釉质的矿化,不会改变沟裂的深度。[单选题]84.介于钙化的牙本质基质和成牙本质细胞之间有一层基质终生不钙化,叫做()。A.罩牙本质B.球间牙本质C.前期牙本质D.髓周牙本质E.成牙本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罩牙本质位于冠部牙本质最外层。B项,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一些未被钙化的间质,称为球间牙本质。C项,前期牙本质指介于钙化的牙本质基质和成牙本质细胞之间终生不钙化的基质。D项,髓周牙本质指小管间牙本质。E项,成牙本质细胞体位于牙髓周围与前期牙本质相连处,排列成整齐的一层,细胞呈柱状,核卵圆形,位于细胞的基底部。细胞顶端有一长的突起,位于牙本质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紧密连接和中间连接。[单选题]85.以下是对获得性薄膜的功能描述,不包括()。A.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B.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C.促进再矿化D.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E.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BDE四项,获得性薄膜是指最初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形成的一层无结构、无细胞的薄膜。它形成的速度很快,在刚清洁过的牙面上,数分钟内便可形成,1~2小时迅速成层增厚,厚壁为1~20μm,在龈缘区较厚,牙尖区较薄,具有选择性吸附细菌至牙面的作用,可促进早期细菌黏附定植,还为其他细菌附着提供表面,并能决定细菌附着的顺序,又可作为细菌的营养。获得性薄膜是牙菌斑形成的基础。C项,促进再矿化是唾液的作用,不是获得性薄膜的作用。[单选题]86.菌斑获得性薄膜的形成,主要来源于()。A.唾液脂蛋白B.唾液糖蛋白C.血清糖蛋白D.血清黏蛋白E.唾液黏蛋白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称获得性薄膜。获得性薄膜由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组成。主要来源于唾液糖蛋白。[单选题]87.下列关于乳杆菌的描述哪项正确?()A.在龋病发展过程中作用较大B.对人类致龋作用较大C.是导致龋病开始的原因D.更多涉及牙釉质龋E.与人类根面龋密切相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常见的致龋微生物包括链球菌属、乳杆菌属、放线菌属等。乳杆菌对人类的致龋作用较弱,它更多地涉及牙本质龋,在龋病的发展过程中作用较大。有些学者认为,乳杆菌数量增加不是导致龋病开始的原因,而是龋病进展的结果。[单选题]88.真菌的基本形态为()。A.菌丝和孢子B.孢子和假菌丝C.孢子和出芽孢子D.厚壁孢子和菌丝E.菌丝和出芽孢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没有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基本形态为菌丝和(或)孢子。[单选题]89.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存在炎症病损时,种植体周的菌斑主要由()。A.G+需氧或兼性厌氧球菌及非能动菌组成B.G-需氧或兼性厌氧球菌及非能动菌组成C.G+厌氧菌、产黑色素厌氧菌及螺旋体等组成D.G-厌氧菌、产黑色素厌氧菌及螺旋体等组成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种植体周围炎时龈下优势菌群与牙周炎相似,菌斑主要由G-厌氧菌、产黑色素厌氧菌及螺旋体等组成。[单选题]90.下列哪项是牙菌斑形成的基础?()A.获得性膜的形成B.细菌的传递C.细菌在牙面的初期附着D.细菌黏附于牙面E.细菌在牙面共聚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牙面上获得性膜的覆盖、细菌附着、菌斑成熟。其中,获得性膜是由唾液、龈沟液和细菌产物所组成的被覆在牙表面的一层薄膜。它是菌斑形成的基础。共享答案题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单选题]1.一组由同一条DNA编码的釉基质蛋白是()。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鞘蛋白是一组由同一条DNA编码的糖蛋白,主要均匀分布于新形成的釉基质中。共享答案题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单选题]2.主要存在于釉质分泌期的釉基质蛋白是()。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釉基质中还存在一些蛋白水解酶,主要为内源性金属蛋白酶和丝蛋白酶,前者主要存在于釉质分泌期,后者主要存在于釉质发育期,可分解和清除釉质蛋白质,有利于釉质的矿化。共享答案题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单选题]3.主要存在于釉质发育期的釉基质蛋白是()。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釉基质中存在一些蛋白水解酶,主要为内源性金属蛋白酶和丝蛋白酶,前者主要存在于釉质分泌期,后者主要存在于釉质发育期,可分解和清除釉质蛋白质,有利于釉质的矿化。共享答案题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单选题]4.釉基质最主要的成分()。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釉基质主要由多种蛋白质和酶组成,其基本特征为:釉原蛋白是釉基质的主要成分,约占90%,是分子量25kD的疏水性蛋白。共享答案题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单选题]5.成釉细胞最早分泌的釉基质蛋白是()。A.釉蛋白B.釉原蛋白C.鞘蛋白D.内源性金属蛋白酶E.丝蛋白酶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釉原蛋白是釉基质的主要成分,约占90%,是分子量25kD的疏水性蛋白;釉蛋白是成釉细胞最早分泌的釉基质蛋白,与釉原蛋白比较具有更强的酸性和亲水性。共享答案题A.基底层B.中间层C.表层D.浅层E.深层[单选题]6.牙菌斑中最厚的一层是()。A.基底层B.中间层C.表层D.浅层E.深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菌斑的基本结构从里到外共分为三层,中间层是牙菌斑最厚的一层,可见由丝状菌、球菌、杆菌相形成的栅栏状结构,是牙菌斑的主体。共享答案题A.基底层B.中间层C.表层D.浅层E.深层[单选题]7.牙菌斑中结构疏松,又被称为外层的是()。A.基底层B.中间层C.表层D.浅层E.深层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牙菌斑的基本结构从里到外共分为三层,表层又称为外层,其结构疏松,细菌组成复杂,变化较大,同时含有食物残渣,上皮细胞等。共享答案题A.基底层B.中间层C.表层D.浅层E.深层[单选题]8.牙菌斑紧靠牙面的一层无细胞结构是()。A.基底层B.中间层C.表层D.浅层E.深层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牙菌斑的基本结构从里到外共分为三层:表层又称为外层,其结构疏松,细菌组成复杂,变化较大,同时含有食物残渣,上皮细胞等;中间层是牙菌斑最厚的一层,可见由丝状菌、球菌、杆菌相形成的栅栏状结构,是牙菌斑的主体;基底层是牙菌斑紧靠牙面的一层无细胞的均质性结构。共享答案题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单选题]9.DNA指导的RNA合成过程叫做()。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DNA通过指导RNA的合成,决定蛋白的氨基酸顺序,这一过程称为转录。共享答案题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单选题]10.DNA指导DNA合成过程叫做()。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物种的遗传信息是由DNA决定的,DNA可进行自我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物种维持高度的稳定。DNA指导DNA合成过程即为复制。共享答案题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单选题]11.RNA指导DNA合成过程叫做()。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以RNA为模板指导DNA合成的过程,作为对中心法则的补充,被称为反转录(逆转录)。共享答案题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单选题]12.RNA指导的多肽链合成过程叫做()。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以mRNA为模板,合成特定蛋白质,即RNA指导多肽链合成,这一过程称为翻译。共享答案题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单选题]13.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蛋白质的过程叫做()。A.中心法则B.反转录C.复制D.翻译E.转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共享答案题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Ⅴ型胶原[单选题]14.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标记是其产生的骨基质分子,最主要的是()。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Ⅴ型胶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负责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Ⅰ型胶原是成骨细胞最主要的骨基质分子。共享答案题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Ⅴ型胶原[单选题]15.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是()。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Ⅴ型胶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细胞呈梭形或扁的星状,具有突起。成纤维细胞参与胶原纤维的形成,主要是Ⅲ型胶原。共享答案题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Ⅴ型胶原[单选题]16.主要由软骨细胞产生的是()。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Ⅴ型胶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软骨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软骨基质(主要包括胶原和蛋白聚糖)的功能。软骨细胞产生的是Ⅱ型胶原。共享答案题A.硫酸肝素B.4-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D.硫酸皮肤素E.6-硫酸软骨素[单选题]17.存在于牙龈的主要糖胺聚糖是()。A.硫酸肝素B.4-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D.硫酸皮肤素E.6-硫酸软骨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硫酸皮肤素为二糖聚合物,是动物体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胺多糖,为血管壁蛋白多糖的主要成分,是牙龈的主要糖胺聚糖。共享答案题A.硫酸肝素B.4-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D.硫酸皮肤素E.6-硫酸软骨素[单选题]18.牙槽骨的主要糖胺聚糖是()。A.硫酸肝素B.4-硫酸软骨素C.透明质酸D.硫酸皮肤素E.6-硫酸软骨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4-硫酸软骨素是从动物软骨提取的酸性黏多糖,它能够增加DNA和RNA的合成,具有促进细胞代谢的作用,也是牙槽骨的主要糖胺聚糖。共享答案题A.IgGB.sIgAC.IgAD.IgME.IgE[单选题]19.天然抗体是()。A.IgGB.sIgAC.IgAD.IgME.IgE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所以是天然抗体。共享答案题A.IgGB.sIgAC.IgAD.IgME.IgE[单选题]20.由唾液腺分泌的抗体是()。A.IgGB.sIgAC.IgAD.IgME.IgE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sIgA由唾液腺分泌,是唾液中的主要抗体。共享答案题A.IgGB.sIgAC.IgAD.IgME.IgE[单选题]21.龈沟液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A.IgGB.sIgAC.IgAD.IgME.IgE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IgG是血液中含量最高、作用最重要的抗体,而龈沟液主要来源于血清,所以,龈沟液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IgG。共享答案题A.IgGB.sIgAC.IgAD.IgME.IgE[单选题]22.唾液中对口腔细菌做出最初免疫应答的抗体是()。A.IgGB.sIgAC.IgAD.IgME.IgE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IgM是初次体液免疫最早出现的抗体,对口腔细菌做出最初免疫应答。共享答案题A.IgGB.sIgAC.IgAD.IgME.IgE[单选题]23.牙周病免疫中B细胞产生的最重要的抗体是()。A.IgGB.sIgAC.IgAD.IgME.IgE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IgG是血液中含量最高、作用最重要的抗体。主要由浆细胞合成弗分布于血液、淋巴液等各种体液。IgG是龈沟液中含量最高抗体。健康牙龈龈沟液IgG来自血清,牙周病龈沟液IgG主要由局部炎症组织中浆细胞产生分泌。因此牙周病免疫中B细胞产生的最重要的抗体是IgG。共享答案题A.IL-6B.IL-4C.IL-8D.IL-1E.细胞黏附分子[单选题]24.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吸收的作用()。A.IL-6B.IL-4C.IL-8D.IL-1E.细胞黏附分子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IL-6是一种分子量为26kDa的蛋白质,由184个氨基酸组成,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吸收作用。共享答案题A.IL-6B.IL-4C.IL-8D.IL-1E.细胞黏附分子[单选题]25.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抑制牙槽骨吸收()。A.IL-6B.IL-4C.IL-8D.IL-1E.细胞黏附分子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IL-4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由80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140kDa,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抑制牙槽骨吸收的作用。共享答案题A.IL-6B.IL-4C.IL-8D.IL-1E.细胞黏附分子[单选题]26.具有促进基质中胶原降解、破坏()。A.IL-6B.IL-4C.IL-8D.IL-1E.细胞黏附分子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IL-1是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类型细胞在应答感染时产生的细胞因子。有IL-1α和IL-1β两种类型,都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同一受体结合,具有促进基质中胶原降解、破坏的作用。共享答案题A.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B.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普氏菌C.韦荣氏菌D.乳杆菌、放线菌和优杆菌E.消化链球菌[单选题]27.属于革兰阳性的厌氧球菌是()。A.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B.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普氏菌C.韦荣氏菌D.乳杆菌、放线菌和优杆菌E.消化链球菌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共享答案题A.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B.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普氏菌C.韦荣氏菌D.乳杆菌、放线菌和优杆菌E.消化链球菌[单选题]28.属于革兰阴性的厌氧球菌是()。A.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B.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普氏菌C.韦荣氏菌D.乳杆菌、放线菌和优杆菌E.消化链球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共享答案题A.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B.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普氏菌C.韦荣氏菌D.乳杆菌、放线菌和优杆菌E.消化链球菌[单选题]29.属于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是()。A.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B.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普氏菌C.韦荣氏菌D.乳杆菌、放线菌和优杆菌E.消化链球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A项,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的微需氧球菌;B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普氏菌是革兰阴性专性厌氧的产黑色素杆菌;C项,韦荣菌是革兰阴性厌氧球菌;D项,乳杆菌、放线菌和优杆菌为无芽胞革兰阳性杆菌;E项,消化链球菌是革兰阳性厌氧球菌。共享答案题A.疱疹性口炎B.肉芽肿性唇炎C.寻常性天疱疮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E.念珠菌病[单选题]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