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监理细则_第1页
爆破监理细则_第2页
爆破监理细则_第3页
爆破监理细则_第4页
爆破监理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30162一、工程概况 220447二、编制根据 216731三、监理工作的流程 3112四、监理工作办法及方法 34419五、监理工作要点及控制方法 46791六、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法控制要点 9一、工程概况1、建设工程名称:重庆市江津区四周山白岩嘴危岩排危处置工程2、建设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地质灾害整治中心3、建设工程地点:该工程位于江津区四周山白岩嘴4、承包人:重庆市二零八建设工程公司5、设计单位: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6、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江津区马家坪官家坝白岩嘴,现在凹腔已经形成,在降雨作用下随时有垮塌的可能。斜坡坡脚有有水泥乡村公路通过,但危岩地处高程较高,材料及施工机具需要采用索道运输陡崖区,场地交通不便,治理难度较大。7、建设工程内容:本工程对危岩采用爆破+人工清理坡面+C25混凝土支撑封闭泥岩凹腔+被动网的综合治理办法。W1去除方量约1.4×104m3,W2去除方量约6500m3,共爆破去除W1、W2危岩体方量约20500m3;人工清理坡面松动碎石5000m3;坡面清理26390m3,C25混凝土嵌补封闭凹腔500m3;脚手架26390m2;弃方39200m3。二、编制根据:1、评审并经公安机关审批通过的爆破专项施工方案;2、重庆市江津区崩岩山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图;3、《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7、《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l9-);8、《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22-);10、《工程建设原则强制性条文》;11、其它国家、行业部门颁发的多个规范、评定原则等;12、已被同意的监理规划。三、监理工作的流程: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及人员执业资格审查施工技术方案及作业准备状况对所用材料质量按规定规定控制对工序质量按规定报验程序检查收集、整顿资料对完毕分部工程组织检查评定验收四、监理工作办法及方法1、监理工作办法:1.1施工前监理组织施工单位对监理细则进行交底。1.2现场巡视检查、验收。1.3安全资料审查。1.3.1审查《安全施工许可证》、《施工公司安全资格审查承认证》和各类人员上岗证。1.3.2审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及紧急救援预案。2、监理工作方法2.1监理在巡逻验收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监理人员将以口头形式告知施工方,施工方应主动组织纠正、整治,如施工单位拒不整治将下达《监理工程师告知单》规定施工单位限期整治。2.2监理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有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将下达《监理工程师告知单》或《工程暂停令》规定施工单位限期整治,且规定责任方将整治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复查订立确认合格意见后方可施工。2.3对不执行监理下发的指令,现场监理督促无效,给项目监理机构的程序控制造成极大阻力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监理部立刻将存在的安全问题向安全主管部门报告。五、监理工作要点及控制方法1、专业工程特点:气象与水文:本工程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数年平均气温13.7℃,月平均最高气温为8月份,达31.5℃,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月份,为-5.5℃。数年年平均降雨量1509.9mm,年最大降雨量1522.3mm,数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100.3mm,日最大降雨量160.5mm(1980年7月3日),5~9月降雨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62.7%。危岩体构造特性:危岩发育于砂岩陡壁顶部,岩层产状为268°∠6°,危岩体所在的地层为白垩系中统夹关组(K2j),岩性为砂岩。危岩体基座均为泥岩。危岩岩体发育两组构造裂隙:(1)LX1:85°∠70°,裂隙张开2~5cm,最宽可达30cm,少量泥质充填,裂面较平直,间距1~3m,延伸5~10m,结合程度差,为相对软弱构造面;(2)LX2:333°∠80°,裂隙张开1-3cm,裂面平直,无充填,间距0.5~5m,延伸2~5m,结合程度差,为硬性构造面。裂隙是形成危岩的必要条件。2、施工次序:根据设计文献,危岩体有W1、W2两块,且互相连接,可同时施工。爆破方案概况:爆破施工地点重庆市江津区四周山镇马家坪官家坝白岩嘴爆破作业类型露天深孔松动爆破爆破岩质种类砂岩总土石方量2万M3一次起爆最大装药量名称2#乳化炸药炸药计划用量8吨数量5.4-49.5kg雷管计划用量毫秒延期导爆管:发电雷管:200发爆破现场工作负责人陈凯爆破现场技术人员陈凯爆破员杨一明、周家明安全员及警戒员李庆兰、喻可兰(安全员)、王静、李群英安全警戒半径200(M)爆破现场爆破器材保管员姓名王静、李群英爆破方案编制人孙文中、肖勇技术职称爆破工程师4、爆破施工重点保护对象及保护方法:爆破作业时,西面居民房屋、东面破脚下乡村混凝土道路、道路上过往车辆及行人、坡脚居民房屋高压电线组及高压线塔等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具体保护方法详下:4.1、西面房屋、坡脚房屋:根据现场状况,合理选择爆破参数。4.2、为避免爆破滚石对底部民房、高压线塔造成破坏,在斜坡中下部民房上部设立一道被动网作为施工防护,被动网长约90米。钢绳网采用D0/08/200/5×3型;上/下支撑绳选用B18双绳,每跨每根各1/2个减压环;上拉锚绳选用B16单绳,"人"字形布置,每根2个减压环,侧拉锚绳选用B18单绳,下拉及中间加固拉锚绳选用B18单绳,缝合绳选用B8,钢柱选用18号工字钢,侧拉锚杆选用M16×2.5,其它为M16×2.0。4.3、高压线塔及线组:施工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地方实际状况的施工保护方案进行。高压线塔位于较平缓区域,为避免爆破后的石块坍塌式的滚落毁坏,运用公路,对公路内侧开挖边坡堆放于公路外侧形成拦石槽对落石进行拦截,并在距离高压线铁塔20米范畴内采用挖掘机开挖贯彻槽,,制止石块的继续翻滚,所开挖的渣土堆砌在高压线塔方向的一边,形成较高的挡土墙。4.4、混凝土道路过往车辆及行人:因该道路为乡村道路,过往车辆及行人极少,本次爆破施工重要采用断交后施工。若爆破后,道路上有较多滚石的,较大的采用挖机去除,较小的采用人工去除,检查上部无滚石危害因数后恢复交通。4.5、爆破施工可对下部管线、植被等产生破坏。爆破前规定施工单位对工程现场进行具体实地考察,对征地和临时用地范畴的建筑、绿化,地下管线种类、大小、管材、埋深、方向、影响长度,占用道路交通流量等作清点,进行有效保护。4.6、爆破飞石控制方法⑴对爆破飞石的控制规定施工单位采用控制堵塞质量,确保堵塞长度,清理台阶面上松动石块,合理安排前后排时差,严格控制装药量,特别注意风化带及夹层,合理布置爆破方向等。⑵控制飞石的方法:炮孔设计合理,测量验收严格。避免单耗失控,是控制飞石危害的基础工作;谨慎看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成组发育的节理、裂隙等地质构造,采用间隔堵塞,调节药量,避免过量装药等方法;确保堵塞质量,不仅要确保堵塞长度,并且要确保堵塞密实;多排爆破时要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避免因前排带炮(后冲),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线大小与方向失控。4.7、对爆破器材的严格管理。选择好炸药、雷管临时寄存点,搭设防雨防晒设施,避免阳光直晒和雨淋,雷管必须放入防爆箱与炸药堆放的距离不少于25m。炸材临时堆放点处,设专职库管人员,做好安全标示,并按照公安机关规定的民爆物品管理系统做好物品的领退和发放工作。4.8、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规定,两处危岩与原山体均由裂隙,故爆破施工中除轻型支架式浅孔钻机能够安放在施工点外,其它机械设备不得摆放在危岩上,以免增重发生垮塌危险。4.9、现场作业人员、机械:爆破前,坡顶施工人员及机械必须撤离出爆破警戒范畴外,坡脚提前1小时进行清场,道路断交。在本地政府、村舍、施工配合下居民房屋所居住的人员必须撤离出该房屋,转移至空旷及安全地带。4.10、边坡:本次爆破完毕后边坡按照规定坡度留置。4.11、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方法,系好安全带,规定施工单位派专人监视施工动态,发现状况及时告知,方便做好应变方法。5、施工过程控制要点5.1、覆盖层去除:按照“先剥离、后爆破”原则,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进行表土去除、风化层剥离。5.2、本次爆破施工点地形复杂,爆破材料采用索道运至爆破作业点。5.3、炮孔位置应尽量避免布置在岩石松动及岩性发育和变化的地方;根据地形调节好各钻孔深度,以确保爆破后的母岩平整;布孔从台阶边沿开始向后布置。5.4、炮孔检查:全方面检查孔深,孔距,排距,钻孔方向,孔眼个数。钻孔孔位和孔网误差:爆破办法孔径(mm)孔口位置误差(cm)炮孔倾角误差(度)孔深误差(cm)排距孔距前后左右深孔爆破80202022<205.5、装药构造:本工程由于地质形式单一,且岩石完整,故采用单一装药构造的持续装药法,炸药采用2#岩石乳化炸药,起爆药包距孔底约总装药长度的1/3处。5.6、装药办法:采用人工装药。采用条状的2#岩石炸药作为起爆药包,将雷管插入条状药卷,并用胶布将雷管与药卷绑扎牢实,避免脱开。5.7、堵塞办法:人工堵塞,就近取材,采用岩屑或砂,并将其堆放在炮孔周边,严禁用石块堵塞。6、警戒:6.1、警戒半径:爆破警戒能够本工程根据现场、爆破区域发生变化,应临时断交各交通要路口,并全覆盖,设立警戒线。当爆破警戒信号发出后,警戒人员立刻将警戒圈内的全部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并把个路口车辆,人员进出通道堵死。6.2、警戒准备警戒用的爆破器材:(警戒用口哨、喇叭、对讲机、小红、绿两色旗等)分发好,一手持对讲机(通讯);一手持红、绿两旗(视觉),红旗严禁通行,绿旗放行;警戒人员配合口哨(听觉)发出。指挥长对警戒人员各个警戒范畴、清场路线、注意事项交代完毕。6.3、警戒信号: 第一次信号称为预警信号,为间断哨声(两长两短)。爆破前30分钟,警戒人员进入警戒点进行警戒。各工作组向爆破领导指挥组报告工作状况,达成工作规定后由爆破领导指挥组组长公布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该信号发出后爆破警戒人员开始清场。 第二次信号称起爆信号,为持续紧哨声。爆破前2分钟,爆破领导指挥组向各小组询问各小组的工作状况,在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出爆破警戒区,全部警戒人员到位后,向爆破领导指挥组组长报告,含有起爆条件,由爆破领导指挥组组长公布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并下达进入起爆程序。第三次信号称解除信号,为长哨声。起爆后5分钟,由爆破技术小组检查爆破状况,拟定爆破安全后,由技术小组向爆破领导指挥组组长报告爆破状况,确认安全后,由爆破领导指挥组组长公布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7、爆后检查7.1、由爆破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爆破员和安全员进行爆后安全检查。2、爆破应超出5分钟后方准爆破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如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15分钟后才干进入爆区检查。3、检查内容:有无盲炮、爆堆与否稳定、有无危坡危石等,发现盲炮等其它险情应及时上报解决,解决前应在现场设立危险标志,无关人员不得靠近。4、经检查确认爆破无盲炮、环境无危险后,方准解除安全警戒。六、施工安全防护技术方法控制要点1、贯彻“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的指导方针,对的解决好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开挖面施工安全确保方法,杜绝塌方。2、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重庆市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方法》。3、爆破作业人员必须到位、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进行爆破操作。4、严格按照通过审批的爆破施工方案进行爆破作业,并恪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5、开始爆破作业前应提前张贴安民通告,告知工地相邻单位、人员及居民。6、雷雨天、雾天、夜间严禁爆破作业。7、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8、钻孔前,对风钻和工具作以下检查,不符合规定的立刻修理或更换: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与否正常完好。管路与否良好,连接与否牢固。钻杆与否弯曲、带伤,避免作业时断钎伤人。9、风钻钻孔时,将支架安置稳妥。在钻孔台架上打眼时,先检查平台架及斜撑与否稳定,平台上与否铺满板,外侧的防护栏杆与否牢固,避免高处坠落。10、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孔,严禁在打眼的同时装药。不得在工作面折卸、修理风钻。11、用风镐开挖时工作前检查气压及风镐的连接。工作中,要避免空打,卡钎时不可猛摇风镐,要及时更换磨钝的镐钎,发现滤风网被污物堵塞,需及时排除。12、火工品安全管理:12.1、炸药、雷管达成现场后,由专人看守,布置警戒线,作好警戒工作,避免爆炸物品流失。12.2、保管员负责爆破器材的退还、登记等工作,对领取使用的爆破器材必须做到账目清晰,帐物相符。12.3、火工品临时寄存点应明显的标明危险品标志,圈定火工品堆放的范畴,放置在雷管和炸药专用防爆箱内,并搭设防雨或遮阳蓬。12.4、爆破器材应寄存在临时寄存点,寄存的爆破器材须派专人负责看守(保管员或安全员),严禁无关人员靠近或进入临存点。12.5、临时寄存点必须配备防雷、防火、防盗等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防止发生事故。周边半径30m内必须随时保持干净整洁,不准有杂草或弃物,不准吸烟用火,严禁在30m半径范畴内修建职工宿舍、存油库、安装机器设备等设施。雷管与炸药堆放的距离不少于25m,雷管应放在专用的防爆箱内。12.6、经审批后的爆破器材必须实施专项使用制,不得挪作其它施工场地使用或作其它用途;不同单位的爆破器材未经公安机关同意,不得互相调剂使用。12.7、任何人发现爆破器材丢失、被盗及安全隐患或可疑之处,或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单位领导及民爆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