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1页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2页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3页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4页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边界消融与版图重构新媒体导论(第二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第一节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一、网络媒体的发展二、移动媒体的发展三、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目录第二节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一、传播渠道的扩张二、传播模式的变化三、传播主体的扩展四、生产机制的开放性五、对“新闻”的重新定义第三节新媒体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典型问题一、信息环境的复杂化与噪声的增加二、信息的碎片化三、信息窄化与传播圈层化第四节无边界时代传媒业专业性的重塑一、职业媒体人:专业精神的坚守与专业标杆的再树二、公众:从信息消费者素养向生产者、传播者素养扩展三、非媒体组织:在公共信息传播方向下构建新媒介素养四、新媒体技术的拥有者:技术伦理与传播伦理的双重约束第一节

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今天的传媒业一个是以专业媒体为主体的传媒业另一个是由专业媒体、普通公众、各类非媒体组织甚至机器共同建构的泛传媒业本章主要从新媒体对公共信息传播的影响角度分析传媒业的变革及当下生态。这两个层面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线,而是相互渗透。两条主要轨道一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以及在新媒体空间的发展二是商业性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相互交错第一节

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一、网络媒体的发展中国媒体上网1995年,《神州学人》杂志入网。1997年,《人民日报》网络版正式推出,新华通讯社网站正式建立。商业网站入网1997年后,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合作模式出现例如,媒体联合成立网站,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合作。网民的作用门户时代从边缘向主流的突破(1994-2003)Web2.0时代的“社交化”扩张(2004-2014)博客的引入2002年,博客概念被引入中国。2005年,博客在中国开始了商业化应用。微博的发展2009年下半年新浪微博开始推向公测。搜狐、网易、腾讯、人民网等也随之跟进。微信的发展2011年1月上线。微信集成了点对点和点对面的人际交流、群体互动以及公共信息传播的多重功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化”转向(2014-)2014年,中国的新媒体进入发展的第三个十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门户网站为主要传播平台的网络媒体开始变成了“传统媒体”,它们也不得不全面转向移动化。本节中所说的网络媒体,是指狭义的网络媒体(即基于PC终端的网络媒体)。中国网络媒体从1994年开始酝酿,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二、移动媒体的发展第一节

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短信传播在中国,手机作为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最先是从短信传播开始的。手机媒体:移动媒体的早期形态App随着手机从功能机向智能手机的发展,App成为移动终端主要的信息整合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媒体的全方位拓展手机报2003年9月1日,《扬子晚报手机版》在江苏移动和联通两个平台上同时发布,这是中国手机报的发端,也意味着中国的传统媒体正式进入手机平台。新型客户端:一些新媒体公司创办的新型客户端也开始扮演起信息传播的角色。如:微信、今日头条、抖音与快手等。手机广播电视国内传统媒体最早开办的手机广播电视,是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研制的“SMG手机电台”,它于2005年7月11日正式开播。我国手机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先后出现了三种:移动通信运营商主导模式广电运营商独立运营模式广电运营商主导模式平台化平台化,是移动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平台往往融合了内容、社交、服务等多重功能。平台化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与消费的集中。新闻客户端:在移动互联网潮流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门户网站推出了新闻客户端。三、传统媒体的数字化第一节

中国新媒体实践轨迹与传媒业的转型数字化报刊先后经历了以下几种形态:报刊光盘版、报刊网络版、有二维码的印刷报纸数字化广播广播的数字化主要有三种方式:利用PC互联网平台、利用手机平台以及利用数字音频广播技术数字化电视数字化电视技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IPTV、有线数字电视、OTTTV、无线数字电视、数字卫星电视📢📰📺智能屏(图源网络)一、传播渠道的扩张一些原来是以生活服务为核心的网络平台,也在某些领域里媒体化6.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资讯推送信息筛选机制变化:用户共同参与的“投票”3.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重新定义了新闻现场内容分发也会较多借鉴社会化媒体的模式5.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用户在内容消费中的主动性开始得到重视2.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作为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平衡,面向大众的常态化的公共化信息推送,仍然是必要的4.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点对面模式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同质化1.门户网站、资讯客户端:编辑把关+大众化推送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在未来,这些平台也可能会相互融合,成为混合型的平台。二、传播模式的变化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Web1.0时代的大众门户模式Web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在Web2.0及其他技术的推动下,一种与大众门户完全不同的个人门户的模式逐渐浮出水面。个人门户传播模式主要有如下特点:其一,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传播中心。其二,关系成为传播渠道。其三,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其四,社交关系网络成为信息的个性化筛选网络。其五,传播多层次,且传播路径易于观察。从传播格局上看,个人化门户模式带来了一个“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过程。智能时代的算法分发模式信息传播中的算法目前主要是个性化推荐算法。除了个性化推荐外,一些算法还会考虑到平台整体内容的调节。无论是哪种算法都部分替代了人在内容筛选方面的判断。Web1.0时代,以WWW(万维网)网站为主要平台、以网站的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模式,可以被称为大众门户模式。“点对面”模式的延续。用户在信息获取方面仍然是被动的。网站只能提供无差异的信息供给。网站传播效果只能以用户规模来粗略衡量。整个互联网最终会集中在某几个强势的门户网站上。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三、传播主体的扩展万众皆媒全民参与新闻生产有两种典型情境:一是偶然的、非制度化的参与二是以自媒体形式进行的较为持续的参与非媒体组织除了公众外,政府机构、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也开始通过自己的渠道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在出现危机的时刻,这些渠道也成为其公关渠道。万物皆媒在未来新闻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参与主体将不仅是人,“万物皆媒”将带来数据采集与加工的自动化。“万物皆媒”将会扩展人的认知边界,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信息互动,也会带来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新模式。物联网(图源网络)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四、生产机制的开放性分布式的内容生产,很多时候是“去中心”的。在没有中心控制或引导的分布式的新闻生产中,主要驱动机制是任务导向。一个新闻事件、一个新闻话题就是一个任务,所有的生产者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完成任务中的一个部分。这些主体间的协同过程,是一种自组织式方式。多数情况下,自组织方式能集成多元主体的力量,形成“群氓的智慧”。但自组织方式未必总是高效的,其协同、校正、优化需要一定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也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理想的分布式生产,需要建立在这样一种社会网络的基础上:连接尽可能多的生产者、且同时存在多个中心节点。分布式的生产,很多时候也是碎片式的生产。我们既需要接受基础性新闻生产中的碎片化,又需要克服碎片化带来的问题。分布式的新闻生产,其生产过程往往也是进行式的,对新闻事实的呈现是渐进的。在渐进过程的某些阶段,对新闻事实的呈现不完整,有时甚至失实,这也是近年新闻反转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新闻后的评论也可以看作文本的一部分,评论的生长性,也意味着文本的生长性。与集中于媒体内部的传统新闻生产模式不同,多元主体参与的新闻生产,往往是分布式的。第二节

版图重构下的“泛传媒业”及其演变线索五、对“新闻”的重新定义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公共传播活动与私人传播(包括群体和个人)活动的混合,这也给新闻生产最基本层面的问题带来挑战,那就是:什么是新闻?新闻价值如何判断?用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价值的唤醒,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的传播形态。尽管“连接”未必是新闻对用户唯一的作用,但新闻的连接作用在今天无疑需要得到足够重视。今天的新闻传播是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交织,对新闻及其价值判断,需要更多参照私人生活情境下的群体或个人视角。今天新闻质量判定坐标也发生了一定的迁移。新媒体时代,用户对媒体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准确度或干预社会现实的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新闻生产者仍然需要在漂移的坐标中坚守一些恒定的原则。今天的新闻价值判断,需要在公共、群体、私人等多重价值坐标中去寻找交汇点321456第三节

新媒体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典型问题一、信息环境的复杂化与噪声的增加虚假信息或假新闻可能的原因:1.来源陷阱2.时间陷阱

3.专业陷阱4.情绪、情感或认知框架陷阱5.炒作、营销陷阱6.技术陷阱“后真相”问题1.“后真相”概念溯源1992年,美国剧作家斯蒂夫·特西奇在一篇文章中使用2016年,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词汇2.对“后真相”现象的理解与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多元以及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机制不无关系专业媒体追求真相的障碍越来越多3.“后真相”问题的化解媒体“重建一个可以接近客观性标准的框架”(蓝江)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挖掘事实需要公共理性的重建科学传播的非科学化表现或原因:1.公众在科学话题传播中的情绪化2.公众仍是在原有认知框架下做选择3.科学话题涉及的未知领域容易让人产生不安感4.科学话题与政治话题纠缠在一起5.媒体专业知识不足......第三节

新媒体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典型问题二、信息的碎片化传统媒体的“完整”未必比新媒体中的碎片化信息更能反映事实的面貌。用户的参与使得新媒体伸向社会的触角大大地增多了,而且由于用户构成的多元性,这些触角也有可能达及不同地域、社会的不同领域与不同阶层。尽管碎片化的内容生产可能给真相的达及带来更多干扰,但有些碎片中也可能隐藏着探寻真相的线索。碎片化并非新媒体传播的“原罪”,而恰恰是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变化。从用户这端看,他们面临的碎片化,既包括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也包括信息消费的碎片化。两种可能结果:一种可能是用户的确被碎片化信息所包围、所困扰甚至误导;另一种可能是,用户通过对关键碎片化信息的收集与整合,获得了对事物的完整认识。产生哪一种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是人们对某个问题的兴趣与求知欲。其次是人们的媒介素养。此外,外力对于碎片化信息发现或线索整合的引导也很重要。我们不应简单地把碎片化信息与人们认识的完整性对立起来。内容生产的碎片化信息消费的碎片化第三节

新媒体公共信息传播中的典型问题三、信息窄化与传播圈层化信息茧房、过滤气泡与信息窄化信息茧房:来源于美国学者桑斯坦。意味着,我们只听我们选择和愉悦我们的东西。过滤气泡:美国研究者伊莱·帕里泽对搜索引擎的个性化推荐等技术带来的信息“过滤泡”问题进行了反思。信息茧房与算法:学界对于信息茧房是否与算法有关存在争论。信息茧房与选择性心理:如果从桑斯坦对信息茧房的最初界定来看,信息茧房实质上来源于人们的选择性心理。信息获取路径:社交关系网络、媒体渠道、媒体外的信息分发平台、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等信息过滤机制:平台、社会关系网、算法、个体自身的过滤机制信息茧房最终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茧房的“破茧”也需要多重路径。传播的圈层化从技术提供的可能看,在新媒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确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连接程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真正打破了社会阶层、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既有区隔。基于关系网络进行的传播,会强化“回声室效应”,即,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从网络社会结构的角度看,在人们不断类聚的同时,整个网络社会也在出现各种维度的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圈子、各种层级。网络甚至还提供了一种流动的、想象的心理共同体。面对群体分化、圈层固化的可能风险,新媒体传播如何促进群体对话、阶层流动,相关的探索在今天变得更为重要。第四节

无边界时代传媒业专业性的重塑一、职业媒体人:专业精神的坚守与专业标杆的再树对于传媒业来说,专业精神是其专业性的内核。专业精神核心:坚持媒体一以贯之的独立、客观、公正、追求真相等基本原则。另一体现:对新闻道德与伦理的坚守(重点:人文关怀、尊重隐私)。专业精神的实现,也要以专业能力为保障。新的时代,媒体人的专业性还需要一些新的专业能力做支撑。包括跨媒体协作能力、社会化媒体应用能力、内容运营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与人机协同能力等。在开放、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中,媒体更需要推动公共对话、公共交往的实践。职业媒体人应该努力成为专业性的标杆。在有了更多竞争者、挑战者和参照者的今天,传统媒体要成为专业标杆,需要克服更多障碍,也需要以更为坚实的专业能力为基础。对于职业媒体人的专业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自媒体。二、公众:从信息消费者素养向生产者、传播者素养扩展新媒体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不只是传统的媒介素养所指向的信息消费素养,还包括信息生产与传播素养、社会交往素养、公共参与素养等。第四节

无边界时代传媒业专业性的重塑三、非媒体组织:在公共信息传播方向上构建新媒介素养各类组织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